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理批评”与《娇娜》考论(上)——一个初创理论的简说与新证
1
作者 杜贵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文学数理批评”简称“数理批评”,是指就文学作品的“物之难”求其“数之理”的研究,由笔者于2002年前后提出,至今在各类文学研究中都已有所应用。学者称之为“最富创造性,堪称独步的研究”;“杜贵晨先生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乃... “文学数理批评”简称“数理批评”,是指就文学作品的“物之难”求其“数之理”的研究,由笔者于2002年前后提出,至今在各类文学研究中都已有所应用。学者称之为“最富创造性,堪称独步的研究”;“杜贵晨先生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乃百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少有的“中国制造”。本文简介其说,并以《聊斋志异·娇娜》之“数理批评”为例,作深入探讨。考论《娇娜》“倚数”编撰之种种表现,认为《娇娜》以“求友”—“得腻友”为主题实即以道家“得一”为旨;其拟《老子》“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为总体构思框架,设“孔生”求友为“一以贯之”,与“娇娜”为“一阴一阳”,更与诸皇甫为“三而一成”或“一与多”之数的错综复杂,构成孔生以“得腻友”娇娜为“得一”即“明道”的数理体系;其中隐含作者之自况与人生理想。其体系之建构、人物之设置与情节、细节描绘大略分别倚《周易》之《屯》《蒙》《需》《讼》诸卦象及“三极”“四时”“中”“圆”之数;又有多从姓名设喻,频用“三复情节”之特点。这些内容显示“数理批评”须遵循“适用”“务实”“求真”“审美”等四原则。本文进一步证明“数理批评”有源有本、可论可行,与传统文学之“形象批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批评” 孔子 毕达哥拉斯 《娇娜》 “倚数”编撰
下载PDF
“数理批评”与《娇娜》考论(下)——一个初创理论的简说与新证
2
作者 杜贵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文学数理批评”简称“数理批评”,是指就文学作品的“物之难”求其“数之理”的研究,由笔者于2002年前后提出,至今在各类文学研究中都已有所应用。学者称之为“最富创造性,堪称独步的研究”;“杜贵晨先生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乃... “文学数理批评”简称“数理批评”,是指就文学作品的“物之难”求其“数之理”的研究,由笔者于2002年前后提出,至今在各类文学研究中都已有所应用。学者称之为“最富创造性,堪称独步的研究”;“杜贵晨先生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乃百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少有的“中国制造”。本文简介其说,并以《聊斋志异·娇娜》之“数理批评”为例,作深入探讨。考论《娇娜》“倚数”编撰之种种表现,认为《娇娜》以“求友”—“得腻友”为主题实即以道家“得一”为旨;其拟《老子》“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为总体构思框架,设“孔生”求友为“一以贯之”,与“娇娜”为“一阴一阳”,更与诸皇甫为“三而一成”或“一与多”之数的错综复杂,构成孔生以“得腻友”娇娜为“得一”即“明道”的数理体系;其中隐含作者之自况与人生理想。其体系之建构、人物之设置与情节、细节描绘大略分别倚《周易》之《屯》《蒙》《需》《讼》诸卦象及“三极”“四时”“中”“圆”之数;又有多从姓名设喻,频用“三复情节”之特点。这些内容显示“数理批评”须遵循“适用”“务实”“求真”“审美”等四原则。本文进一步证明“数理批评”有源有本、可论可行,与传统文学之“形象批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批评” 孔子 毕达哥拉斯 《娇娜》 “倚数”编撰
下载PDF
超越生死的至情——浅析《娇娜》与《香玉》之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巧媛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1-83,共3页
《娇娜》与《香玉》是聊斋的名篇,它们都涉及到自古以来的男女两性关系的另一个世界——友谊。她们与男主人公的友情纯洁、坚贞,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超越生死的至情是她们的共性。
关键词 聊斋 《娇娜》 《香玉》
下载PDF
解读另类情感——读《任氏传》与《娇娜》
4
作者 李亚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0-72,共3页
爱情、友情,历来都是文学所常表现的母题,它们与亲情构成了人间的三大至情。然而在沈既济的《任氏传》和蒲松龄的《娇娜》篇中,却可以看到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另类情感。通过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这种相似情感背后有... 爱情、友情,历来都是文学所常表现的母题,它们与亲情构成了人间的三大至情。然而在沈既济的《任氏传》和蒲松龄的《娇娜》篇中,却可以看到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另类情感。通过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这种相似情感背后有着不同的主题,但是在深层都蕴含着作者深深的封建男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氏传》 《娇娜》 另类情感 封建男权思想
下载PDF
《聊斋志异·娇娜》中的第四种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润青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69-71,共3页
《聊斋志异·娇娜》开创了一种新型的两性之间的理想模式,即"第四种关系"。孔生与娇娜之间的情愫处于爱恋与友谊的边缘,灵与肉的临界,但却比前三种关系来得更加紧密和深刻,甚至超越了时空和生死,结为知契的"腻友&quo... 《聊斋志异·娇娜》开创了一种新型的两性之间的理想模式,即"第四种关系"。孔生与娇娜之间的情愫处于爱恋与友谊的边缘,灵与肉的临界,但却比前三种关系来得更加紧密和深刻,甚至超越了时空和生死,结为知契的"腻友",具有独特的审美性和永恒性。通过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第四种关系",把握作者蒲松龄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娇娜》 第四种关系 知契
下载PDF
聊斋学研究的新收获——读吕扬著《聊斋新说》
6
作者 李灵年 《蒲松龄研究》 2003年第4期147-153,共7页
关键词 吕扬著 《聊斋新说》《聊斋志异》 蒲松龄 小说 《娇娜》 学术研究 创作思想
下载PDF
人间真善美的诗意呈现——说《聊斋·娇娜》
7
作者 周先慎 《文史知识》 2013年第10期68-75,共8页
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其总的思想艺术追求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而这一篇《娇娜》,则集中描写和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也是他对理想化的人性美的一种憧憬和呼唤。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真善美 诗意 思想艺术 《娇娜》 蒲松龄 人性美 理想化
原文传递
寻找“梦中女孩”西塞娜——沈泽宜的爱情及其爱情诗
8
作者 邹汉明 《野草》 2019年第6期184-200,共17页
一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有一篇文字稍长的《娇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懂诗、风流倜傥的读书人孔雪笠,不远千里赴好友天台县令之招,哪知孔生刚赶到,朋友一蹬腿却死了,盘缠无多的孔生只好流寓天台菩陀寺,以给寺僧抄件谋食。忽一日大雪... 一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有一篇文字稍长的《娇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懂诗、风流倜傥的读书人孔雪笠,不远千里赴好友天台县令之招,哪知孔生刚赶到,朋友一蹬腿却死了,盘缠无多的孔生只好流寓天台菩陀寺,以给寺僧抄件谋食。忽一日大雪,孔生走过寺西不远处的宅邸,遇到一个丰神俊朗的少年,在少年的引领下,进入他租居的宅院。当晚,少年招来香奴弹曲,饮酒欢宴。如此数月,孔生借居于此,教授少年古诗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诗 古诗文 蒲松龄《聊斋志异》 《娇娜》 孔生 天台县 流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