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的论辩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研究
1
作者 王丹丹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0期0264-0266,共3页
聚焦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说理效果和提升教育对象接受程度的难题,文章探索了儒家代表人物孟 子的论辩艺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孟子的说理艺术进行深入剖析和归纳,提炼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 意义的内容,启发思想政治... 聚焦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说理效果和提升教育对象接受程度的难题,文章探索了儒家代表人物孟 子的论辩艺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孟子的说理艺术进行深入剖析和归纳,提炼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 意义的内容,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改进说理技巧,提升说理效果。以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理 论和实践提供实质性的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论辩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论辩艺术
2
作者 刘若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85-87,共3页
《齐桓晋文之事》(《梁惠王上》)在《孟子》一书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章,它对孟子其人以及《孟子》一书都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它集中地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纵横捭阖、锋利逼人的论辩风格。
关键词 《孟子 论辩艺术 民本思想 《齐桓晋文之事》 纵横捭阖
下载PDF
《那先比丘经》与《孟子》论辩思想及方法比较
3
作者 任瑾 《西部学刊》 2013年第6期72-74,77,共4页
《那先比丘经》反映了印度佛教文化与希腊文明的对话,是印希文明交流史上重要的历史典籍。书中出现的一些论辩思想及方法与中国先秦儒家经典《孟子》有相似的地方。《那先比丘经》中那先运用了辩证思维法、譬喻法、避实就虚法等论辩方法... 《那先比丘经》反映了印度佛教文化与希腊文明的对话,是印希文明交流史上重要的历史典籍。书中出现的一些论辩思想及方法与中国先秦儒家经典《孟子》有相似的地方。《那先比丘经》中那先运用了辩证思维法、譬喻法、避实就虚法等论辩方法,最终化解了弥兰陀王凌厉的提问并折服了他。孟子擅长使用譬喻法、避实就虚法、类推法等论辩方法劝导君王施行"爱民仁政"之道。两部经典所体现的论辩思想及方法具有极强的伦理性,其旨意深湛,启人神智,发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先比丘经 孟子 论辩思想方法 比较
下载PDF
《孟子》散文的论辩特色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正伟 冯栎钧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孟子的性善论哲学思想影响他的独特个性 ,进而影响和形成了他的“浩然之气”。在“浩然之气”的影响下 ,《孟子》的论辩技巧因势而变 ,具有居高临下 ,善于统观全局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使对方自相矛盾 ;二是论辩层层推进 ;三是用... 孟子的性善论哲学思想影响他的独特个性 ,进而影响和形成了他的“浩然之气”。在“浩然之气”的影响下 ,《孟子》的论辩技巧因势而变 ,具有居高临下 ,善于统观全局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使对方自相矛盾 ;二是论辩层层推进 ;三是用类比推理。它们皆以情、义为依托 ,是《孟子》散文气势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散文 论辩特色 性善论 哲学思想 类比推理 气势
下载PDF
中国古代论辩散文写作的典范——有感于《孟子》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统一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剑宁 《秘书之友》 2018年第4期9-11,共3页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是继孔子之后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世多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表明了他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孟子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散文写作 古代 中国 论辩 哲学思想
下载PDF
浅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6
作者 吴寿松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8-89,82,共3页
《孟子》散文深刻的思想性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孟子 散文 论辩艺术 “仁政”思想 “王道”思想 比喻 寓言
下载PDF
略谈《孟子》文章中的修辞方式
7
作者 董琨 《远程教育杂志》 1984年第3期27-29,共3页
和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一样,孟子的文章,也并不刻意于文辞的雕琢,而只是坚韧执着、淋漓尽致地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同时猛烈抨击、尖锐批评与自己的思想、主张大相径庭的其他种种学说。作为儒家嫡派的孟子,对于他的学说的... 和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一样,孟子的文章,也并不刻意于文辞的雕琢,而只是坚韧执着、淋漓尽致地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同时猛烈抨击、尖锐批评与自己的思想、主张大相径庭的其他种种学说。作为儒家嫡派的孟子,对于他的学说的是非优劣,我们且置之不论;但是孟子的文章,却确实体现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和广博的学识,正因为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修辞方式 文章 政治主张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 哲学思想 学说
下载PDF
从《寡人之于国也》榷议孟子的论辩之术
8
作者 王素勤 《学语文》 2013年第1期18-19,共2页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有着"亚圣"之称的孟子的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比起其它诸子来似乎更大、更广泛。虽然这和儒家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独尊地位不无关系,但不能否认的是,《孟子》散文确实有着与其它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孟子生活...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有着"亚圣"之称的孟子的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比起其它诸子来似乎更大、更广泛。虽然这和儒家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独尊地位不无关系,但不能否认的是,《孟子》散文确实有着与其它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纵观孟子的一生,主要都是在游说诸侯,进行政治宣传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诸子散文 论辩 政治主张 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孟子的论辩艺术
9
作者 杨小青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孟子》中有不少文章是由问答体组成的 ,其语言精工严整、意味隽永 ,阐明了许多朴素的真理 ,而且说理透彻机智、语意圆转、感情充沛 。
关键词 孟子 柏拉图 论辩 论辩艺术 形象化 修辞 排比
下载PDF
试论《庄暴见孟子》一文的论辩艺术
10
作者 张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7-58,共2页
《庄暴见孟子》一文体现出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充分发挥了孟子能言善辩的特长。孟子在这场论辩中抓住时机,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并且步步善诱,欲擒故纵,引人入彀,成功地借齐王"好乐"的话题阐述了他的"与民同乐"的... 《庄暴见孟子》一文体现出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充分发挥了孟子能言善辩的特长。孟子在这场论辩中抓住时机,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并且步步善诱,欲擒故纵,引人入彀,成功地借齐王"好乐"的话题阐述了他的"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暴见孟子》 论辩艺术 论辩技巧 孟子 政治思想
下载PDF
孟子与韩愈的论辩艺术浅析
11
作者 王连弟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6期67-69,共3页
孟子与韩愈是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孟子素有“亚圣”之称,他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韩愈则是新儒学的中兴者。张清华先生在1993年4月20日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给韩愈以这样的评价:“在中... 孟子与韩愈是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孟子素有“亚圣”之称,他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韩愈则是新儒学的中兴者。张清华先生在1993年4月20日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给韩愈以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韩愈是复兴孔孟儒学传统的倡导者和奠基者,相当大程度上规范了唐以后中国文化的面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代巨儒,孟子与韩愈不仅“道统”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其传授手段即论辩艺术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艺术 韩愈 孟子 中国文化 保民而王 气盛言宜 国际学术研讨会 修辞 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思想
下载PDF
孟轲好辩 孔道以明——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福琪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37-43,共7页
《孟子》一书的论辩艺术,对后世散文具有巨大的积极影响。本文论述了《孟子》高妙的论辩艺术和时代的关系、论辩艺术的根本与核心,并从逻辑力量与语言学角度,对《孟子》论辩艺术的成就作了论述。
关键词 孟子 论辩艺术 逻辑 修辞
全文增补中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技巧
13
作者 高凯瑞 《语文天地》 2005年第21期5-6,共2页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思想 梁惠王 衣帛食肉 七十者 养生丧死 论辩技巧
下载PDF
体实达旨 辞以足用——子瑜先生论儒家修辞思想之我见
14
作者 唐朝阔 《零陵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49-55,共7页
《中国修辞学史稿》(下简称《史稿》)是一部不朽的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奠基工作。它的问世,不仅为中国修辞学史描绘出了基本框架、科学体系、承递脉络,为研究中国修辞学史开了门,引了路,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而... 《中国修辞学史稿》(下简称《史稿》)是一部不朽的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奠基工作。它的问世,不仅为中国修辞学史描绘出了基本框架、科学体系、承递脉络,为研究中国修辞学史开了门,引了路,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而且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修辞学的优秀成果,推进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修辞学新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先秦是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而儒家修辞观又是萌芽期的主调。子瑜先生学海采珠,勾弦挈领,对儒家修辞思想作了比较深刻的独到的述释,揭示了儒家修辞思想在中国修辞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深远影响,这无论是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儒家修辞思想本身,或者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修辞史和中国修辞实践都是极为重要、非常有益的。本文在《史稿》问世十周年之际,就儒家修辞思想谈一些看法,分条陈述,不揣浅漏,意在纪念,祈望切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思想 儒家 修辞 《中国修辞学史稿》 孔子 言辞 孟子 中国修辞 《论语》 消极修辞
下载PDF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15
作者 高方喆 《新课程学习》 2010年第10期169-170,共2页
在我们心中,作为一个儒学大家的孟子是我们最熟悉的,而实际上真正将他的儒家思想宣扬出去的是他那一张利口,走遍天下,说遍天下。
关键词 孟子 论辩艺术 儒家思想 应对措施 宣王 仁政 老百姓 逻辑推理 享受 手法
下载PDF
西方修辞学知识传统及其对法律论证的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焦宝乾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3-86,共4页
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修辞论辩的研究传统为当代法律论证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与研究进路。20世纪西方修辞学研究复兴过程中对传统的形式逻辑进行了批判,并且拓展出法律论证理论这一法律方法论研究新领域。当然,这一研究进路对于法律论... 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修辞论辩的研究传统为当代法律论证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与研究进路。20世纪西方修辞学研究复兴过程中对传统的形式逻辑进行了批判,并且拓展出法律论证理论这一法律方法论研究新领域。当然,这一研究进路对于法律论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 知识传统 法律论证理论 意义 修辞学研究 方法论研究 思想基础 研究传统 形式逻辑 20世纪 思想 古希腊 新领域 局限性 论辩
下载PDF
孟子“好辩”散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庆保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孟子》一书的论辩艺术前人多有论述 ,本文认为 ,孟子的“好辩”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 ,实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远大的抱负。孟子的论辩技巧十分高超 ,如引人入彀、层层进逼 ,以诡辩对诡辩的手法颇引人入胜。同时在论辩... 《孟子》一书的论辩艺术前人多有论述 ,本文认为 ,孟子的“好辩”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 ,实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远大的抱负。孟子的论辩技巧十分高超 ,如引人入彀、层层进逼 ,以诡辩对诡辩的手法颇引人入胜。同时在论辩时善于使用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修辞手法 孟子 仁政 论辩艺术
下载PDF
比喻在孟子辩论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金才 《当代修辞学》 1988年第5期44-46,共3页
孟子自称“知言”(《公孙丑上》)注即善于论辩;东汉赵歧指出:“孟子长于用譬”,即长于比喻。那么,孟子的善于论辩与长于比喻之间,有无密切联系呢?当代著名学者郭绍虞先生曾予以明确揭示:“利用譬喻作为他(代孟子)的辅佐”。... 孟子自称“知言”(《公孙丑上》)注即善于论辩;东汉赵歧指出:“孟子长于用譬”,即长于比喻。那么,孟子的善于论辩与长于比喻之间,有无密切联系呢?当代著名学者郭绍虞先生曾予以明确揭示:“利用譬喻作为他(代孟子)的辅佐”。(《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者赞同郭先生的看法,同时还想指出;孟子为了论辩的需要而借助于比喻,促进了比喻的大量而巧妙的运用。善于论辫和长于用喻,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形成了孟子高超的论辩和修辞技巧。在孟子论辩中比喻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对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比喻 《中国文学批评史》 辩论 著名学者 修辞技巧 论辩 郭绍虞
下载PDF
先秦诸子文章的论辩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化伦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47-52,73,共7页
先秦诸子文章,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对于这份文学遗产的思想价值,前人论述相当详备,对于它的艺术价值的论述则相对疏略。班固说,先秦诸子百家,“皆起于王道既微”之时。当时“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九家之说蜂虫并... 先秦诸子文章,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对于这份文学遗产的思想价值,前人论述相当详备,对于它的艺术价值的论述则相对疏略。班固说,先秦诸子百家,“皆起于王道既微”之时。当时“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九家之说蜂虫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令诸侯。”既要获得诸侯的赏识,不但对旧制度崩溃,新制度建立当中所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要作出入情入理的回答,而且在说理上必须讲究艺术,才能击败论敌,打动诸侯之心。先秦诸子正是这样做的。他们互相诘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文章 论辩艺术 先秦思想 孟子 寓言故事 诸子百家 墨子 比喻 对话 庄子
下载PDF
浅谈《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20
作者 王晓莉 《学语文》 2012年第5期18-19,共2页
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除了体现出孟子一贯的仁政思想,更让人回味无穷的是他那气势充沛、逻辑谨严、感情强烈的雄辩技巧。
关键词 《寡人之于国也》 论辩艺术 仁政思想 感情强烈 人教版 孟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