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节文》与朱元璋的专制思想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燕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孟子节文》一书是朱元璋命人删节《孟子》而成,以其所删内容,对照分析朱元璋在维护皇权、君臣关系等方面的言行,说明朱元璋的专制思想与孟子的“君轻”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孟子节文》一书的出现是明初君主专制加强的反映,也是朱... 《孟子节文》一书是朱元璋命人删节《孟子》而成,以其所删内容,对照分析朱元璋在维护皇权、君臣关系等方面的言行,说明朱元璋的专制思想与孟子的“君轻”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孟子节文》一书的出现是明初君主专制加强的反映,也是朱元璋个人专制思想特点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节文》 孟子 朱元璋 君主专制 明代
下载PDF
《孟子节文》的文化省思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海文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孟子节文》在历史上只从1394年至1411年“合法地”存在了17个年头。在孟子升圣、《孟子》升经以后,朱元璋之所以还敢于以政治强权去强暴这个圣人和他的经典,关键原因就在于,传统儒家以“道德相”制衡“政治王”的激进理想,根本不利于... 《孟子节文》在历史上只从1394年至1411年“合法地”存在了17个年头。在孟子升圣、《孟子》升经以后,朱元璋之所以还敢于以政治强权去强暴这个圣人和他的经典,关键原因就在于,传统儒家以“道德相”制衡“政治王”的激进理想,根本不利于他通过废除固有的宰相制度、从而营造明代的集权政治模式。尽管《孟子》文本的复原,仿佛表明传统儒家在“道德王国”与“权力王国”的较量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道德王国”的思想者们在集权政治模式下的“真实命运”,乃至一代代知识分子置身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坎坷经历,却是意味深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节文》 化省思 集权政治模式 朱元璋 “道德相” “政治王”
下载PDF
明太祖与“亚圣”的政治文化博弈——从《孟子》到《孟子节文》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毅 武霞 《古代文明》 CSSCI 2020年第2期105-114,M0006,共11页
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观价值取向。朱元璋与孟子在政治文化即政治法理观与政治伦理观方面的矛盾,促使其删削了《孟子》将近一半的内容而成《孟子节文》。《孟子节文》从根本上说是儒家传... 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观价值取向。朱元璋与孟子在政治文化即政治法理观与政治伦理观方面的矛盾,促使其删削了《孟子》将近一半的内容而成《孟子节文》。《孟子节文》从根本上说是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矛盾与调和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在朱元璋时代发生的变异。它作为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内容在明初通行17年,影响了一代士人,到永乐九年被废止,说明政治文化受政治主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孟子 《孟子节文》 政治
下载PDF
明成祖废止《孟子节文》的动因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侯俊芝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9-140,共2页
明成祖尊崇儒教,组织编纂《孟子集注大全》取代了《孟子节文》的地位。《孟子节文》对"民本"、"仁政"思想内容的删节,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是其被废止的根本动因。孙芝等人的冒死直谏,促成了《孟子节文》的废止,成... 明成祖尊崇儒教,组织编纂《孟子集注大全》取代了《孟子节文》的地位。《孟子节文》对"民本"、"仁政"思想内容的删节,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是其被废止的根本动因。孙芝等人的冒死直谏,促成了《孟子节文》的废止,成为明代孟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祖 《孟子节文》 孙芝
下载PDF
权力任性与思想韧劲的较量——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朱元璋诏令刘三吾删削《孟子》成《孟子节文》说起
5
作者 孟祥才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4-100,共7页
权力从其产生那天起就是任性的,它总是打压于己不合的思想,杀伐坚持这种思想的知识分子,但权力又总是在思想面前败阵。中国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历程证明,思想一旦被思想者发现并成体系地表述出来,它包含的真理就会被人们认可并成为信仰,而... 权力从其产生那天起就是任性的,它总是打压于己不合的思想,杀伐坚持这种思想的知识分子,但权力又总是在思想面前败阵。中国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历程证明,思想一旦被思想者发现并成体系地表述出来,它包含的真理就会被人们认可并成为信仰,而且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凭权力如何杀伐和打压,也无法彻底消灭它的存在。因为思想是永久的,而权力的施为则只能在特定的时空内彰显。历史当然也记载权力的辉煌,但那只是历史;而思想却是永久的存在,时时能激动人的心灵并促成新的思想的产生和闪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孟子节文》 焚书坑儒 权力 思想
下载PDF
《孟子节文》事件本末考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佳佳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93,共10页
洪武年间罢黜孟子配享、纂修《孟子节文》是明代儒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但由于正史的失载与稗史的讹传,不仅事件的本末过程晦而不明,而且事件的真实性也受到质疑。本文试结合有关材料,对相关史事做一系统梳理。
关键词 《孟子节文》 孟子配享 朱元璋 钱唐 刘三吾 游义生 孙芝
原文传递
道势之争:明初儒士与皇权关系的政治文化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琦 杜维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5,共6页
皇权之于儒士的态度,明初有着从礼遇到打压的演变轨迹。《孟子节文》是皇权从打击儒士的具体行为到悍然入侵儒学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显示了皇权不惜与儒学断然决裂的情绪。儒士"从道不从君"的话语定位及其实际抗争活动,对&qu... 皇权之于儒士的态度,明初有着从礼遇到打压的演变轨迹。《孟子节文》是皇权从打击儒士的具体行为到悍然入侵儒学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显示了皇权不惜与儒学断然决裂的情绪。儒士"从道不从君"的话语定位及其实际抗争活动,对"势"的反击作用微乎其微,道统不得不屈服于政统,"道"为"势"曲。儒士与皇权政治文化方面的交织关系,透视出儒学工具化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士 皇权 《孟子节文》
下载PDF
明代官修书考略
8
作者 曹之 《晋图学刊》 1998年第4期55-59,共5页
】以经史子集为序论述了明代官修书的大概情况。
关键词 《元史》 翰林院 《实录》 太祖实录 官修 《五经大全》 《孟子节文》 秘书监 四库全书总目 明史卷
下载PDF
《韩非子》与国民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启志 《前进论坛》 1998年第3期37-38,共2页
《韩非子》与国民性特约撰稿人周启志法家最后一位理论大师是韩非,他的大著《韩非子》人称是集法家之大成者。然而,这部帝王经典所讲的,不过是法、术、势而已。什么是法?韩非说过“君之立法”(《饰邪》),说过“赏罚之为道,利器... 《韩非子》与国民性特约撰稿人周启志法家最后一位理论大师是韩非,他的大著《韩非子》人称是集法家之大成者。然而,这部帝王经典所讲的,不过是法、术、势而已。什么是法?韩非说过“君之立法”(《饰邪》),说过“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内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法家学说 改造国民性 权力结构 专制主义统治 《孟子节文》 理论基础 等级关系 帝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下载PDF
明太祖和清世宗的共同癖好
10
作者 章明 《唯实》 CSSCI 1999年第7期68-69,共2页
权力者要求思想的统一,思想者渴望思想的自由,所以二者之间常常冲突,由此派生出禁锢与反禁锢,烧书与反烧书,流放与反流放,坑儒与反坑儒……这在中外农业社会中的哪朝哪代都有,不足为奇。比较奇特的是,下一代的权力者痛恨上一代的思想者... 权力者要求思想的统一,思想者渴望思想的自由,所以二者之间常常冲突,由此派生出禁锢与反禁锢,烧书与反烧书,流放与反流放,坑儒与反坑儒……这在中外农业社会中的哪朝哪代都有,不足为奇。比较奇特的是,下一代的权力者痛恨上一代的思想者,不仅痛恨,而且要杀掉他们——尽管他要杀的人早已死了几百几千年,不必杀也无从去杀了,然而还是必欲杀之而后甘心。“王赫斯怒”,发之于语言,形之于文字,载之于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世宗 明太祖 欧阳修 孟子 《孟子节文》 思想者 朋党 癖好 雍正帝 农业社会
下载PDF
明钱宰《早朝诗》史料勘误及教学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向荣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8,40,共5页
日前,笔者在参加高中新课程“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的教学与观摩活动时,一位教师在教学开始给学生出示了一则材料:
关键词 《水东日记》 《孟子节文》 笔记 史料辨析
原文传递
明初政权下的孟学发展及走向
12
作者 张宏锋 杨苏闽 《宏德学刊》 2022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孟学在明初具有如下发展走向:一是孟学不再按照元代以来既注重义理又不废考据的路径发展,而是迎合统治者的意愿,显示出此时期的孟学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二是为了政权的统治需要,统治者一方面通过编纂类书的方式,有选择性地诠释《孟子》... 孟学在明初具有如下发展走向:一是孟学不再按照元代以来既注重义理又不废考据的路径发展,而是迎合统治者的意愿,显示出此时期的孟学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二是为了政权的统治需要,统治者一方面通过编纂类书的方式,有选择性地诠释《孟子》,影响了孟子思想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将四书与科举制度建立有效连接,促进了孟学的繁荣,但同时也导致孟学独立性的消解;三是统治者淡化《孟子》的政治思想,凸显《孟子》的人伦日用之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孟子道德实践之学的发展。这些发展体现明初孟学鲜明的政治特性,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哲学与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孟子思想的普遍性意义和多元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孟学 政权 《孟子节文》 《四书大全》
原文传递
诗词名句妙答
13
作者 忍冬 《小猕猴(学习画刊)》 2019年第22期35-35,共1页
猴妈妈向:"都几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起床?"小猕猴说:"睡到人间饭熟时。"(钱宰《孟子节文》)猴妈妈问:"你放学去哪里野了,怎么现在才回家?"小猕猴说:"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猴妈妈... 猴妈妈向:"都几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起床?"小猕猴说:"睡到人间饭熟时。"(钱宰《孟子节文》)猴妈妈问:"你放学去哪里野了,怎么现在才回家?"小猕猴说:"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猴妈妈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小猕猴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节文》 《如梦令》 诗词名句 李清照 猕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