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评选出201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1
作者 采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1,共1页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承上启下、继续深入发展的一年。探索和记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关注和梳理在把握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从而为改革开放和中...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承上启下、继续深入发展的一年。探索和记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关注和梳理在把握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从而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0年 《学术月刊》 《光明日报》 编辑部 哲学社会科学 十大 评选
下载PDF
《学术月刊》:稳中求进 锐意创新
2
作者 《中国期刊年鉴》 2022年第1期239-240,共2页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1月10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较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1958年3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学术月刊》成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一直至今。其中,1966年,因“文化大革...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1月10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较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1958年3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学术月刊》成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一直至今。其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刊,1979年1月复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社会科学联合会 综合性学术期刊 稳中求进 机关刊物 锐意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 停刊
下载PDF
《学术月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期刊
3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学术月刊》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科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以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以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已任,积极贯彻双百方针,以“敢为学术先,宽容百家言”的... 《学术月刊》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科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以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以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已任,积极贯彻双百方针,以“敢为学术先,宽容百家言”的学术之气、敦厚之风、超拔之度自期自励,以“扎根学术、守护思想、深入时代”为办刊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办刊理念 综合性学术期刊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人文社科 中国出版政府奖 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学术月刊》与我的学术成长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杂志 中国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学术月刊》:一份好期刊的品质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4-154,共1页
在国内林立的人文期刊中,有几份在我心目中始终保持着好期刊的品质而令我敬重的期刊,已经创办五十年的《学术月刊》就是其中之一。当我还是一位少年学子的时候,就阅读这份期刊;而今我已成为进入中年的学者,仍然坚持阅读它。我认为... 在国内林立的人文期刊中,有几份在我心目中始终保持着好期刊的品质而令我敬重的期刊,已经创办五十年的《学术月刊》就是其中之一。当我还是一位少年学子的时候,就阅读这份期刊;而今我已成为进入中年的学者,仍然坚持阅读它。我认为,一份好的学术期刊,不一定是轰动一时的,但必定如醇酿老酒,葆存着绵长的魅力。在我的记忆中,《学术月刊》似乎未曾发生过什么轰动效应,但其持重醇厚的学术品质.却在中国学术界持续产生着独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学术期刊 学术品质 中国学术 轰动效应 阅读 创办 学者
原文传递
感受《学术月刊》的学术特色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世英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学术特色 感受 西方哲学史 学术标准 对立统一 教条主义 学术
原文传递
学者的家园 读者的心声——写在《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周年之际
7
作者 牛德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学者 读者 家园 创刊 心声 科学发现 科学思维
原文传递
风雨同舟五十年——《学术月刊》五十周年感言
8
作者 蒋学模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7-158,共2页
2007年1月,《学术月刊》将迎来自己的五十岁生日。为了让作者、读者与我们编者共同分享这一具有纪念意义时刻到来的喜悦,本刊从2006年第1期起,连续推出一个特别栏目———感受《学术月刊》五十年。目的是想通过五十年来与《学术月刊》... 2007年1月,《学术月刊》将迎来自己的五十岁生日。为了让作者、读者与我们编者共同分享这一具有纪念意义时刻到来的喜悦,本刊从2006年第1期起,连续推出一个特别栏目———感受《学术月刊》五十年。目的是想通过五十年来与《学术月刊》有过“亲密接触”的作者、读者、编者对一两件平凡事情的追忆,感受《学术月刊》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折射新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前进的轨迹。我们热烈欢迎学界朋友的参与,真诚期望各位读者的关注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风雨 “亲密接触” 社会科学发展 五十岁 读者 新中国 作者 编者 感受
原文传递
我与《学术月刊》在学术前沿的交往
9
作者 杨春时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学术前沿 学术刊物 交往 学术论争 中国学术 学术体制 学科领域
原文传递
我与《学术月刊》的相交与相知
10
作者 尤西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0-160,共1页
发表成果如同分娩,学者与刊物以及编辑的关系乃是学术生命具有本质意义的一个环节。与时有所闻的学术交易化迥然有别,我所交往的刊物编辑都是纯正的学术殿堂仆役。其中,《学术月刊》对于我来说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 《学术月刊》 相知 相交 刊物编辑 学者
原文传递
坚持学术是本色,“咬定青山不放松”——《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年感言
11
作者 郭豫适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2-152,共1页
学术理论期刊应当以学术为本,为学术而生存,为学术界服务,这似乎是不必多加论证的命题。但是,回顾《学术月刊》五十年间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就更加感到努力坚持这个办刊宗旨是怎样地难能可贵!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我觉得当年它在“... 学术理论期刊应当以学术为本,为学术而生存,为学术界服务,这似乎是不必多加论证的命题。但是,回顾《学术月刊》五十年间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就更加感到努力坚持这个办刊宗旨是怎样地难能可贵!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我觉得当年它在“政治挂帅”、批驳“唯生产力论”的环境下,却屡屡发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平心关于生产力论问题的文章,就是认真贯彻百家争鸣方针、推动学术研究的一个典型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本色 创刊 放松 学术理论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 生产力论 办刊宗旨 百家争鸣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我的学术成长与《学术月刊》
12
作者 陈新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毕业论文 大学本科 大学生 编辑部 高考
原文传递
《学术月刊》和我的学术成长
13
作者 朱立元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学术成长 中国 期刊 学术活动
原文传递
我在《学术月刊》的发稿经历
14
作者 张国刚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4-154,共1页
我知道《学术月刊》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我的老师安徽师范大学的张海鹏教授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上面。80年代初,我刚刚踏入学术界,除了北京的几家著名历史学专业类杂志外,自己爱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就是《学术月刊... 我知道《学术月刊》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我的老师安徽师范大学的张海鹏教授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上面。80年代初,我刚刚踏入学术界,除了北京的几家著名历史学专业类杂志外,自己爱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就是《学术月刊》了。她不仅资格老,学术性强,文字清新怡人,内容上追求创新,而且作为月刊,出版周期也短。我从1980年开始在《南开学报》上发表文章,在我1989年去欧洲之前,《学术月刊》竟然是我除了本校“学报”之外唯一发表过三篇文章的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20世纪70年代 安徽师范大学 发稿 文章发表 历史学专业 80年代 学术刊物 出版周期 张海鹏
原文传递
《学术月刊》是我的良师益友
15
作者 余源培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3-154,共2页
我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后来又留系工作至今。我是在一种特殊境域中对《学术月刊》产生好感的。我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报考哲学系则出自对文科的偏爱。当时我们班上绝大部分都是调干生,在年龄上我属于“小弟弟”。1956... 我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后来又留系工作至今。我是在一种特殊境域中对《学术月刊》产生好感的。我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报考哲学系则出自对文科的偏爱。当时我们班上绝大部分都是调干生,在年龄上我属于“小弟弟”。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大家都发愤学习,没有想到,第二年就赶上“反右”斗争。在一次讨论中,我发言认为胡风是文艺思想问题,不是反革命;加上在培养目标辩论中,我主张培养专家,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为此,我受到严厉的批判。只是因为班上已经揪出了三个“右派”分子,完成了指标,加上自己年龄小,我才逃过这一劫。但也因此陷入苦闷,并怀疑我对哲学——这一门倡导思考和辩论之学问——的选择是否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良师益友 “反右”斗争 知识分子 培养目标 本科毕业生 哲学系 复旦大学
原文传递
我与《学术月刊》的学术交情
16
作者 卫兴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知识分子精神 知识分子问题 中共中央 中国人民 大学经济学 教学与研究 学术环境
原文传递
冯契与《学术月刊》
17
作者 郁振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3-154,共2页
冯契是《学术月刊》几十年的老作者。自《学术月刊》创刊起,一直到他去世,冯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不少重要论文。如果我们按时问顺序来阅读这些文章,就可以大致了解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冯契在20世纪下半叶的思想轨迹。他... 冯契是《学术月刊》几十年的老作者。自《学术月刊》创刊起,一直到他去世,冯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不少重要论文。如果我们按时问顺序来阅读这些文章,就可以大致了解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冯契在20世纪下半叶的思想轨迹。他生前亲自编定的《智慧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收录了他新时期以来的各类文章,其中发表于《学术月刊》的文章就有8篇。在冯契去世后不久,《学术月刊》1995年6月号刊发了他的《智慧说三篇·导论》。同时发表了萧蓬夫和汤一介等著名学者的评论文章。这一期的《学术月刊》还被萧教授和汤教授带到了1995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上。萧教授在会上宣读了冯契的这篇文章,引起极大反响。1997年,在汉城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为此专门开辟了冯契哲学思想专场。以这样的规模向海内外推介冯契的哲学思想并在国际上引起如此大的影响,这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大陆学术界还是第一次。一份刊物和一个思想家在长期的学术交往中结成的深情厚谊,弥足珍贵。支撑着这种情谊的,是共同的学术理念——学术争鸣、继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冯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评论文章 中国哲学 哲学思想 思想轨迹 哲学史家
原文传递
情系《学术月刊》
18
作者 李华兴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中国工人阶级 《人民日报》 学术生涯 复旦大学 青年教师 文章发表 学术动态
原文传递
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回忆《学术月刊》给我的教益
19
作者 姚文放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学术月刊》 编辑部 学术研究 复旦大学 讲习班
原文传递
“首届滨河海学术期刊创新论坛暨《学术月刊》创刊55周年纪念大会”综述
20
作者 杜运泉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2012年11月3日,“首届滨河海学术期刊创新论坛暨《学术月刊》创刊55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市社联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学术期刊的总编,以及相关媒体、特邀嘉宾代表6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围绕“未来十年中国学术期刊之走向”进行... 2012年11月3日,“首届滨河海学术期刊创新论坛暨《学术月刊》创刊55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市社联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学术期刊的总编,以及相关媒体、特邀嘉宾代表6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围绕“未来十年中国学术期刊之走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发起成立了由45家学术期刊社组成的“滨河海学术期刊联谊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学术月刊》 周年纪念 创新论坛 创刊 综述 上海市 联谊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