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防御机制视角下《孩子的愤怒》的情感分析
1
作者 王凤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5期72-75,共4页
对爱情的逃避和追寻是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话题,但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却寥寥无几。本文立足于种族歧视等社会背景下,用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中的相关理论,对《孩子的愤怒》中布莱德、布克的行为进行新的... 对爱情的逃避和追寻是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话题,但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却寥寥无几。本文立足于种族歧视等社会背景下,用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中的相关理论,对《孩子的愤怒》中布莱德、布克的行为进行新的阐释。通过深度挖掘与分析,不仅揭示了布莱德失去爱情的隐喻,而且探究了身份、心理上的复杂性等因素对其情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 弗洛伊德 心理防御机制 爱情 隐喻 转化
下载PDF
从成长小说视角分析《孩子的愤怒》中布莱德的自我探寻
2
作者 于慧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7期48-51,共4页
《孩子的愤怒》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是20世纪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扛鼎之作。本文以成长小说理论为指导,从布莱德经历的困惑与冲突、反思与追求、成熟与超越三个方面分析布莱德成长和思想变化,解读布莱... 《孩子的愤怒》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是20世纪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扛鼎之作。本文以成长小说理论为指导,从布莱德经历的困惑与冲突、反思与追求、成熟与超越三个方面分析布莱德成长和思想变化,解读布莱德通过不断地认识自我,调整自身与他人关系最终治愈创伤、获得新的自我认知的过程,进一步阐释儿童创伤和非裔女性的成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 布莱德 非裔女性 成长
下载PDF
“后种族”时代背景下的黑人女性身体叙事——托妮·莫里森《孩子的愤怒》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0-78,158,共10页
托妮·莫里森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孩子的愤怒》聚焦于当代黑人女性身体遭受的隐性冷暴力,着墨于黑人女性身体在种族主义、白人文化、男权价值影响下的变化。莫里森借助身体叙事揭示了黑人女性身体遭受的冷暴力,她们的身体沦为可食... 托妮·莫里森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孩子的愤怒》聚焦于当代黑人女性身体遭受的隐性冷暴力,着墨于黑人女性身体在种族主义、白人文化、男权价值影响下的变化。莫里森借助身体叙事揭示了黑人女性身体遭受的冷暴力,她们的身体沦为可食用或可消费的满足欲望的客体,以此表达她对"后种族"的观点,即"后种族"意味着种族主义以隐性的、多变的、复杂的形式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种族” 黑人女性 《孩子的愤怒》 身体叙事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叙事理论的典型阐释--论托妮·莫里森的《恩惠》和《孩子的愤怒》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丽 杜剑泽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托妮·莫里森多声部的女性叙述声音呈现了黑人女性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在莫里森的作品中,她融合个人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集体型叙述声音打破男性话语权威,赋予边缘群体话语权。个人叙述声音体现了黑人女性种族身份的建构过... 托妮·莫里森多声部的女性叙述声音呈现了黑人女性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在莫里森的作品中,她融合个人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集体型叙述声音打破男性话语权威,赋予边缘群体话语权。个人叙述声音体现了黑人女性种族身份的建构过程,作为个人叙述声音的补充,作者型叙述声音重构了黑人女性的话语权威,集体型叙述声音则言说了黑人的种族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叙述声音 种族和性别身份 女性话语权威 《恩惠》 《孩子的愤怒》
下载PDF
流散视域下的《孩子的愤怒》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慧丽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2-55,共4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孩子的愤怒》是其第一部关于现代黑人的作品。处于流散状态的黑人女性布莱德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身份的迷失、追寻和重新建构的过程。流散黑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正视自己、树立信心,通过"言说&q...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孩子的愤怒》是其第一部关于现代黑人的作品。处于流散状态的黑人女性布莱德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身份的迷失、追寻和重新建构的过程。流散黑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正视自己、树立信心,通过"言说"建立彼此的信赖和关怀,逐渐融入主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 流散 迷失 建构
下载PDF
托妮·莫里森《孩子的愤怒》中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燕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9年第1期71-76,共6页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孩子的愤怒》(God Help the Child)中将心理创伤的书写视角转向童年经历、亲情隔阂和种族歧视。作者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技巧,突出人物创伤的'延迟'和'重复'性;叙事视角的转换从多个角度展现了...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孩子的愤怒》(God Help the Child)中将心理创伤的书写视角转向童年经历、亲情隔阂和种族歧视。作者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技巧,突出人物创伤的'延迟'和'重复'性;叙事视角的转换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人物的创伤成因及表现,实现了创伤及效果的统一。而人物话语模式与叙事视角的配合使用,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创伤主题。小说不仅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创伤及原因,还更深刻的揭露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环境中所受到的挫折与磨难,彰显了黑人女性自救、自强之路,展现了小说独特的叙事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 创伤 叙事视角 人物话语模式
下载PDF
莫里森小说《孩子的愤怒》的身体叙事
7
作者 金美兰 褚慧英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身体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日渐占据了理论焦点位置,它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和权力的丰富内容。文学领域的“身体叙事”鲜明地以身体话语作为现代话语体系的叙事媒介,凸显身体书写的叙事功能和意义。美国杰出非裔女作家托妮... 身体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日渐占据了理论焦点位置,它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和权力的丰富内容。文学领域的“身体叙事”鲜明地以身体话语作为现代话语体系的叙事媒介,凸显身体书写的叙事功能和意义。美国杰出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深谙身体叙事。小说《孩子的愤怒》中,莫里森着力揭示了黑人女性遭受的肤色政治,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奇妙身体变化彰显女主人公的童年创伤、精神迷失、发现自我、弥补创伤的过程,还从儿童性暴力入手分析身体暴力创伤对儿童身心健康的致命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孩子的愤怒》 身体叙事 规训与惩罚
下载PDF
母爱与成长——解读《孩子的愤怒》中的母爱主题
8
作者 陈新婷 梁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8-30,共3页
母爱一直是托尼·莫里森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她的新作《孩子的愤怒》背景设置在当代,关注了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浸染的社会中,黑人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本文从小说中涉及到的母爱与成长问题切入,探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的种族歧视下... 母爱一直是托尼·莫里森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她的新作《孩子的愤怒》背景设置在当代,关注了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浸染的社会中,黑人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本文从小说中涉及到的母爱与成长问题切入,探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的种族歧视下黑人母亲对孩子的爱,既给孩子留下了一定的创伤,同时又为孩子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孩子的愤怒》中的黑人母亲形象的探讨,从种族主义分析黑白文化冲突背景下母爱的迷失、母爱的缺失以及母爱的保护三方面,阐释黑人女性的成长与母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 母爱 成长 托尼·莫里森
下载PDF
权力关系视域下《孩子的愤怒》的多重创伤解读
9
作者 刘晓丽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6-59,共4页
《孩子的愤怒》书写了黑人的种族创伤和孩子的童年创伤。创伤与权力机制的运行有密切关系。在社会公共空间,种族主义者利用权力隔离黑人的生存空间,造成黑人的审美观异化,引发了黑人的集体创伤,体现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统治与压迫的权力关... 《孩子的愤怒》书写了黑人的种族创伤和孩子的童年创伤。创伤与权力机制的运行有密切关系。在社会公共空间,种族主义者利用权力隔离黑人的生存空间,造成黑人的审美观异化,引发了黑人的集体创伤,体现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统治与压迫的权力关系;在家庭私人空间,父母使用权力规训孩童,造成了孩子的童年创伤,反映了父母与孩子在权力关系中主体和客体的地位;权力空间重构转换了权力关系,指明创伤修复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 权力空间理论 创伤 治愈
下载PDF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10
作者 李惠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莫里森的新作《孩子的愤怒》是一部充满对立和冲突的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艺术张力。小说中黑与白的视觉冲击,善与恶的道德对立,爱与恨的情感纠葛,魔幻与现实的转化在对立元素的拉伸中逐渐扩大两极间的距离,产生巨大的张力,形成审美特质。
关键词 艺术 张力 《孩子的愤怒》 托尼·莫里森
下载PDF
福柯身体理论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孩子的愤怒》
11
作者 赵燕 杜新宇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2期17-18,共2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孩子的愤怒》关注美国黑人社会问题。本文以福柯的身体理论为切入口,研究小说中黑人女性布莱德在种族特权下身体受到摧残,监视,最后获得解放并实现自我种族身份认同。这不仅批判种族特权对黑人...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孩子的愤怒》关注美国黑人社会问题。本文以福柯的身体理论为切入口,研究小说中黑人女性布莱德在种族特权下身体受到摧残,监视,最后获得解放并实现自我种族身份认同。这不仅批判种族特权对黑人女性身体的摧残,同时为研究非裔美国文学的种族身份认同主题提供新的文学批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 福柯身体理论 种族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褪色·着色·融合——论托妮·莫里森《孩子的愤怒》中的文化身份构建
12
作者 吴茜 李美芹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1,共7页
文化身份是托妮·莫里森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孩子的愤怒》就描写了一对年轻黑人在经历身份危机后进行身份重建的过程,展现出黑人在美国当代社会中的真实生活境遇。童年时期的阴影促使布莱德和布克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文化态度,使其... 文化身份是托妮·莫里森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孩子的愤怒》就描写了一对年轻黑人在经历身份危机后进行身份重建的过程,展现出黑人在美国当代社会中的真实生活境遇。童年时期的阴影促使布莱德和布克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文化态度,使其产生了文化身份的偏差。他们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中的抗争并没能缓解身份危机,而在第三空间中,通过交流和协商,他们实现了身份重建。因此,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这部作品不仅对解析主人公的身份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探讨作品在当下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孩子的愤怒》 霍米·巴巴 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爱”的理论视角下布莱德孤独现象的探究
13
作者 李惠玲 曹颖哲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就了人们的孤单焦躁、疏离恐惧。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疏远与陌生,人们感到生活意义的缺失,被深深地笼罩在"孤独"的困境...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就了人们的孤单焦躁、疏离恐惧。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疏远与陌生,人们感到生活意义的缺失,被深深地笼罩在"孤独"的困境中。针对此现象,弗洛姆把"爱"作为核心,提出了"爱才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唯一答案"这一概念。聚焦《孩子的愤怒》女主人公布莱德,结合弗洛姆关于"爱"的相关理论,深入剖析造成布莱德孤独困境背后的原因,以及她是如何通过"爱"使自己走出孤独困境的,对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类所遭遇的精神困境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弗洛姆 《孩子的愤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