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禽故事”:从《令集解》到《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
1
作者 赵俊槐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76-82,共7页
“伯禽故事”作为一则孝行故事,与其他各类中国孝子故事一起,在古代日本人理解“孝”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律令注释书《令集解》不仅引用了伯禽事父以子道的乔梓典故,还引各类中国文献,以巧妙的编排方式将魏征《时务策》中的“... “伯禽故事”作为一则孝行故事,与其他各类中国孝子故事一起,在古代日本人理解“孝”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律令注释书《令集解》不仅引用了伯禽事父以子道的乔梓典故,还引各类中国文献,以巧妙的编排方式将魏征《时务策》中的“顺孙则伯禽之辈”具体化,创作出了一则顺孙伯禽的故事。乔梓典故以及这则新的顺孙伯禽的故事,对后来的《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中的“孝子顺孙”的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禽故事” 《令集解》 《宇津保物语》 《源氏语》 “孝子顺孙”
下载PDF
从《宇津保物语》中的“琴”意象看平安时代“国风文化”
2
作者 周爽 《南大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88-302,共15页
“琴”是贯穿《宇津保物语》全篇的重要意象,呈现出中国古琴与日本和琴两种文化要素相交融的特征。本文尝试在音乐史背景下结合比较文学接受学、阐释学的理论,加之文化触变、文化适应的视角,通过考察中国古琴文化要素在日本上代乃至平... “琴”是贯穿《宇津保物语》全篇的重要意象,呈现出中国古琴与日本和琴两种文化要素相交融的特征。本文尝试在音乐史背景下结合比较文学接受学、阐释学的理论,加之文化触变、文化适应的视角,通过考察中国古琴文化要素在日本上代乃至平安时代“国风文化”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流变,探究《宇津保物语》中“琴”意象的生成及特征,进而从该意象内含文化要素的特质出发,以小见大,揭示平安时代“国风文化”的构成,以期为深入探讨以本居宣长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强调的带有国粹主义倾向的纯粹“国风文化”论、在日本文学视域下进行“国风文化”之再定义提供新的参考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津保物语》 “琴”意象 古琴 和琴 “国风文化”
下载PDF
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与海陆丝绸之路——以《宇津保物语·俊荫卷》为中心
3
作者 周菲菲 《东疆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69-74,共6页
《宇津保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物语文学,也是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尤其是围绕琴元素的大量叙述涉及西域元素、儒释道典... 《宇津保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物语文学,也是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尤其是围绕琴元素的大量叙述涉及西域元素、儒释道典籍与意象,而关于南风与波斯风的描写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于海陆丝绸之路文化的认知与向往。在作品中,琴这一元素象征着日本对来自西域、唐土的丝绸之路文化的接受。而其中浓厚的唐土崇拜色彩体现了该作品的文化价值观,即唐土文化正统性。这也正是平安时代物语文学接受丝绸之路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津保物语》 文学 海陆丝绸之路 日本平安时代
下载PDF
论《宇津保物语》中的西域意象——以《宇津保物语·俊荫卷》中的琴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菲菲 《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 2015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宇津保物语》是日本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琴'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对海陆丝绸之路的接受、理解与传承,... 《宇津保物语》是日本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琴'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对海陆丝绸之路的接受、理解与传承,以及对漂洋过海探索丝绸之路的向往与想象。此论文通过对《宇津保物语》中的'琴'这一西域元素的首次梳理及考证,分析作者对丝绸之路乃至大陆文化的基本认知,从而侧面佐证了丝绸之路文化在日本的传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津保物语》 文学 丝绸之路 日本平安时代
原文传递
权威、大和魂与血乳交融——平安朝物语作品中的“唐意识”与“和意识” 被引量:5
5
作者 丁莉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年第2期30-37,共8页
日本平安时代是"唐"与"和"的双重文化体系并存的时代。汉诗文是官方的正统学问,"唐"又是东亚的经济文化中心,自然成为日本人崇拜和景仰的对象。"唐"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成为一种判断标准和价值体... 日本平安时代是"唐"与"和"的双重文化体系并存的时代。汉诗文是官方的正统学问,"唐"又是东亚的经济文化中心,自然成为日本人崇拜和景仰的对象。"唐"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成为一种判断标准和价值体系,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这种"唐"的价值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生动摇、偏移和变化。与此同时,对自我认同的寻求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和"的存在方式,摸索怎样在"唐"的基础之上通过改变创新建构起"和"的文化价值体系;除此以外,如果超越国家、社会的差异,仅从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血缘关系的角度来看的话,"唐"与"和"则成为跨越国界、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平安时代日本人的"唐意识"与"和意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大和魂与血乳相融"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概括和浓缩,透过《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滨松中纳言物语》这三部物语作品我们将会看到其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意识 和意识 《宇津保物语》 《源氏语》 《滨松中纳言语》
原文传递
平安物语文学中的古琴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龙妹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古琴在我国是与帝王治国、君子修身密切相关的乐器,由遣唐使传到日本后,也是作为礼乐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天皇、亲王们亲自弹奏古琴。然而,在古琴的琴技失传以后,反而出现了把古琴视作贵族女性修养的传说。本文通过对平安物语文学的考... 古琴在我国是与帝王治国、君子修身密切相关的乐器,由遣唐使传到日本后,也是作为礼乐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天皇、亲王们亲自弹奏古琴。然而,在古琴的琴技失传以后,反而出现了把古琴视作贵族女性修养的传说。本文通过对平安物语文学的考察,探讨了这种传说产生的渊源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日本琴《宇津保物语》《源氏语》平安后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