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和谱》对《水浒传》忠义主旨的消解
1
作者 孙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24-29,共6页
《宣和谱》是清初文人反拟《水浒传》创作的一部水浒戏,其创作主旨隐寓着对宣和之政的针砭。《宣和谱》在人物和情节方面未脱《水浒传》窠臼,但对其忠义主旨持否定态度,并通过增设人物、修改情节的方式,消解《水浒传》的忠义主旨,带有... 《宣和谱》是清初文人反拟《水浒传》创作的一部水浒戏,其创作主旨隐寓着对宣和之政的针砭。《宣和谱》在人物和情节方面未脱《水浒传》窠臼,但对其忠义主旨持否定态度,并通过增设人物、修改情节的方式,消解《水浒传》的忠义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谱》 《水浒传》 忠义 消解
下载PDF
试论《宣和书谱》中的“逸格”品评
2
作者 范功 《艺苑》 2016年第4期72-74,共3页
作为北宋著名的书学论著,"逸格"品评是《宣和书谱》书法评论的重要特色。它反映了宋代的书学理论和书法创作的倾向,从"逸"的区分也有助于考察《宣和书谱》的编撰、审定等问题,从中发现书家传记编撰者的佐证。
关键词 《宣和谱》 逸格 品评
下载PDF
《宣和谱》考论
3
作者 孙琳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9年第1期259-273,共15页
《宣和谱》自《曲海目》始便屡见著录,但多语焉不详。由刊刻机构载道堂、现存二清刻本版式相似、九天星主的避讳等方面可考定其创作时间为康熙年间。清初多有字号中有"介石"者,虽不能确定为《宣和谱》作者,但至少从中可见他... 《宣和谱》自《曲海目》始便屡见著录,但多语焉不详。由刊刻机构载道堂、现存二清刻本版式相似、九天星主的避讳等方面可考定其创作时间为康熙年间。清初多有字号中有"介石"者,虽不能确定为《宣和谱》作者,但至少从中可见他们的事迹中多有品格特异之处。《宣和谱》另名"翻水浒",大体结构却仍遵从于小说《水浒传》,所"翻"者只是对于"水浒忠义"的反思,是由王进等人的"真忠真义"揭示宋江等人的"假忠假义",结合《宣和谱》亦曾为书画谱、博戏谱之名的事实,可见介石逸叟亦有讥讽当权者的奢侈浮华与不识人才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谱》 介石逸叟 翻水浒 主旨
原文传递
驰物沿革 物理常然——《月仪帖》《十七帖》《书谱》关系探微
4
作者 胡寒杨 任杰 +1 位作者 郭凌威 朱书全 《中国书画》 2022年第1期27-29,共3页
历代书论中皆有论及王羲之师承张芝、钟繇、卫氏之言论,王羲之也曾自述:"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至今犹法钟张。"[1]虽然历代书论以及王羲之自己未曾谈及对于索靖章草的学习,但是在东晋时"索靖草书绝世,... 历代书论中皆有论及王羲之师承张芝、钟繇、卫氏之言论,王羲之也曾自述:"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至今犹法钟张。"[1]虽然历代书论以及王羲之自己未曾谈及对于索靖章草的学习,但是在东晋时"索靖草书绝世,学者如云,是知趣者皆然,劝不用善"[2],且"书为右军法"[3]的王廙甚是喜爱索靖章草。《宣和书谱》载:"王廙尝得靖书,每宝玩之,遭永嘉丧乱,乃四叠缀衣以渡江。"再者,东晋时习书者取范不限一家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谱》 索靖 书论 章草 张芝 钟繇 《宣和谱》 王羲之
下载PDF
乔篑成生平及书画收藏考略(上) 被引量:2
5
作者 段莹 《紫禁城》 2018年第6期136-145,共10页
乔篑成在元初书画鉴藏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像顾恺之《列女图》,颜真卿《祭侄文稿》这样的赫赫名迹都曾经其收藏,连宋徽宗《宣和书谱》在元初南方收藏圈的流传都与其有关。
关键词 书画收藏 生平 《祭侄文稿》 《宣和谱》 顾恺之 颜真卿 宋徽宗 元初
下载PDF
对蔡京书法史地位的再讨论
6
作者 杨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32-134,共3页
蔡京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祸国殃民,为人所不齿。但他在书法艺术上却有很高的造诣,他主持摹刻《大观帖》并参与《宣和书谱》的修撰,为后世保存了很多珍贵的书法史料,他自己也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此应该客观的... 蔡京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祸国殃民,为人所不齿。但他在书法艺术上却有很高的造诣,他主持摹刻《大观帖》并参与《宣和书谱》的修撰,为后世保存了很多珍贵的书法史料,他自己也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此应该客观的评价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京 书法 《大观帖》《宣和谱》
下载PDF
《荡寇志》的接受演变
7
作者 谢孔伟 陆思远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8-35,共8页
《荡寇志》是对《水浒传》的逆向接受,这决定了《荡寇志》的接受与《水浒传》的命运密不可分。晚清时期,《宣和谱》的出现为《荡寇志》做了前驱,一批文人读者力图从传统的道德观和政治观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于是便否定"诲盗&... 《荡寇志》是对《水浒传》的逆向接受,这决定了《荡寇志》的接受与《水浒传》的命运密不可分。晚清时期,《宣和谱》的出现为《荡寇志》做了前驱,一批文人读者力图从传统的道德观和政治观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于是便否定"诲盗"的《水浒》,同时肯定"反水浒"的《荡寇志》。二十世纪的《荡寇志》接受一直伴着《水浒传》的命运起伏跌宕。二十一世纪以来,思想的自由使《荡寇志》的接受呈现一种多元化的特点,不断出现的网络续作,体现的则是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荡寇志》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荡寇志》 《水浒传》 《宣和谱》 接受 网络续写
下载PDF
《宣和书谱》书法批评的三个基本层面
8
作者 查律 《书法赏评》 2014年第5期10-18,共9页
《宣和书谱》是北宋宣和年间由官方组织编撰的一部著录御府书法收藏的著述。此书共二十卷,首列历代帝王书一卷,后依次为篆书、隶书一卷,正书四卷,行书六卷,草书七卷,八分书并附制诏告命一卷。谱中虽然列篆隶一卷,但是所录唐宋篆、隶书家... 《宣和书谱》是北宋宣和年间由官方组织编撰的一部著录御府书法收藏的著述。此书共二十卷,首列历代帝王书一卷,后依次为篆书、隶书一卷,正书四卷,行书六卷,草书七卷,八分书并附制诏告命一卷。谱中虽然列篆隶一卷,但是所录唐宋篆、隶书家仅8人,又八分书一卷4人,在全谱有传书家198人中的比例极为微小。整谱重点在正书、行书与草书上,正书46人,行书58人,草书70人。从各体有传书家的比例上看行草书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全谱的重点在于表情达意功能更为强大的书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谱》 书法批评 行草书 表情达意 行书 比例 隶书 篆书
原文传递
徽宗朝官方的绘画史观 基于《宣和画谱》的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方红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3,共15页
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载:"自崇宁始命宋乔年掌御前书画所。乔年后罢去,而继以米芾辈。殆至末年,上方所藏率举千计,实熙朝之盛事也。"1蔡绦文中所称颂的盛事即指徽宗内府所收藏的历代书画。这些内府收藏的历代书画在徽宗... 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载:"自崇宁始命宋乔年掌御前书画所。乔年后罢去,而继以米芾辈。殆至末年,上方所藏率举千计,实熙朝之盛事也。"1蔡绦文中所称颂的盛事即指徽宗内府所收藏的历代书画。这些内府收藏的历代书画在徽宗朝被著录成书,为后世留下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谱》 内府收藏 徽宗 绘画史观 《宣和谱》 崇宁 蔡绦 乔年
原文传递
《蔡希周墓志》与蔡希综《法书论》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丛思飞 《中国书画》 2012年第5期54-58,共5页
蔡希综《法书论》是盛唐时期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全文首见于南宋陈思《书苑菁华》。唐代未见著录,宋代《宣和书谱》及各种类书间有提及。《法书论》文辞雅驯,体现了蔡氏一门良好的书法素养,具有盛唐时期书法文献的鲜明特征,而行文中... 蔡希综《法书论》是盛唐时期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全文首见于南宋陈思《书苑菁华》。唐代未见著录,宋代《宣和书谱》及各种类书间有提及。《法书论》文辞雅驯,体现了蔡氏一门良好的书法素养,具有盛唐时期书法文献的鲜明特征,而行文中却又不免竄入唐代流行的伪篇,致使一些内容重出、文辞浅陋。这些竄入的部分基本集中对蔡邕、锺繇、王羲之三者笔法的解读上。囿于文献寂寥,已不能明确认定竄入的部分是来自原文的注解,抑或流传的过程故意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论 书法文献 墓志 《书苑菁华》 《宣和谱》 盛唐时期 理论著作 鲜明特征
下载PDF
启功先生对《旧题唐张旭草书古诗帖》真实年代的考定
11
作者 卫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17,共1页
《旧题唐张旭草书古诗帖》是一件古代狂草字卷,写在五色纸上共存四幅墨迹,宋徽宗曾将它收藏入皇宫。当时编定的《宣和书谱》视其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墨迹,明代文人董其昌则认为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狂草真迹。当代有位鉴定家... 《旧题唐张旭草书古诗帖》是一件古代狂草字卷,写在五色纸上共存四幅墨迹,宋徽宗曾将它收藏入皇宫。当时编定的《宣和书谱》视其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墨迹,明代文人董其昌则认为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狂草真迹。当代有位鉴定家鉴定此贴是张旭的真迹,并由此引起他书风的变化,由崇尚陈老莲转而崇尚张旭。启功先生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四幅墨迹中的第二幅写有南北朝诗人庾信的诗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旭 唐代 古诗 草书 启功 实年 《宣和谱》 墨迹
下载PDF
《宣和书谱》之“吴通玄”及相关问题辨正
12
作者 黄修珠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4期144-147,共4页
吴通玄与其兄吴通微于唐贞元中时期相继为翰林学士,皆有时名。吴通玄(?—七九二)仅以文章显,不闻善书。吴通微(生卒不详)善书,流传可征,长于楷、行,习王羲之。先是《新唐书·吴通玄传》将吴氏兄弟行次易位,后《宣和书谱》承其谬,又... 吴通玄与其兄吴通微于唐贞元中时期相继为翰林学士,皆有时名。吴通玄(?—七九二)仅以文章显,不闻善书。吴通微(生卒不详)善书,流传可征,长于楷、行,习王羲之。先是《新唐书·吴通玄传》将吴氏兄弟行次易位,后《宣和书谱》承其谬,又误解其中的相关内容,因此将吴通玄列入书家传,而不具载吴通微,显误。吴通微是唐代院体书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认作院体书之祖。院体书是以《集王圣教序》为样板的书风,带有"集字"的先决特征,故其在传承中很难突破束缚而有新的超越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谱》 吴通玄 吴通微 院体书
原文传递
宋 赵佶 听琴图(局部)
13
《文化艺术研究》 2014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赵佶(1082—1136),即宋徽宗、他在政治上虽然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但在书画艺术上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艺事超群,书画兼精.曾创办画院,下令编撰《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和《宣和博古图》等。在绘画上,他擅长花鸟画;在书... 赵佶(1082—1136),即宋徽宗、他在政治上虽然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但在书画艺术上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艺事超群,书画兼精.曾创办画院,下令编撰《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和《宣和博古图》等。在绘画上,他擅长花鸟画;在书法上,自创一种瘦劲锋利、如“屈铁断金”的“瘦金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赵佶 《宣和谱》 《宣和谱》 书画艺术 花鸟画 画院
下载PDF
开元通宝——李斯小篆的薪火传人徐铉
14
作者 汪运渠 《唐都学刊》 2011年第5期112-112,123,共2页
南唐开元通宝,为中主李璟显德年间(958-960)所铸,币文篆书,为徐铉所书,对读。徐铉(916-991),字鼎臣,南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在南唐先后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公元957年随南唐后主李煜归宋,任太子率更令、右散骑... 南唐开元通宝,为中主李璟显德年间(958-960)所铸,币文篆书,为徐铉所书,对读。徐铉(916-991),字鼎臣,南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在南唐先后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公元957年随南唐后主李煜归宋,任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等职。曾奉召校定《说文解字》,以匡正天下字学。其弟徐锴亦精小学,世称大、小徐。徐铉篆书在宋代声名甚隆。宋朱长文《墨池篇》云:"自阳冰之后,篆法中绝,而铉于危难之间能存其法,虽骨力稍歉,然亦精纯奇绝。"宋《宣和书谱》:"(徐铉)笔实而字画劲,亦似其文章至于篆籀,气质高古,几与阳冰争先。"宋沈括《梦溪笔谈》:"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通宝 徐铉 小篆 南唐后主 传人 李斯 《说文解字》 《宣和谱》
下载PDF
太白剑话
15
作者 王志成 《少林与太极》 2014年第1期9-10,共2页
李白(公元701—762年)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而且也是技艺精湛的剑术家。《唐书·李白传》曰:“白,字太白,通诗书,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宣和书谱》中曾说他“及长好击剑,落落不羁来”。《邵氏闻见... 李白(公元701—762年)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而且也是技艺精湛的剑术家。《唐书·李白传》曰:“白,字太白,通诗书,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宣和书谱》中曾说他“及长好击剑,落落不羁来”。《邵氏闻见后录》也讲:“太白自负王霸之略,饮酒鼓琴,论兵击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 《宣和谱》 纵横术 击剑 李白
下载PDF
魏碑雄强朴拙自然天成 唐楷笔力遒劲结体严谨——2007年11月新邮介绍
16
作者 乐明 《上海集邮》 2007年第10期8-9,共2页
11月5日《中国古代书法——楷书》为中国古代:挡法系列邮票第三套。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今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宋《宣和书谱》:“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11月5日《中国古代书法——楷书》为中国古代:挡法系列邮票第三套。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今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宋《宣和书谱》:“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楷书的出现使方块汉字定型,一直沿用到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天成 严谨 结体 笔力 唐楷 魏碑 《宣和谱》 中国古代
下载PDF
楷书
17
作者 费东宝 《上海集邮》 2012年第5期15-16,共2页
楷书,又称正楷、正书或真书,为正体字的别称。字体方正,笔画平直,犹如子贡在孔林(图1)所植楷树那样挺拔之风骨,含有"楷模"之意。北宋《宣和书谱》载,"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关键词 楷书 《宣和谱》 正体字 真书 笔画
下载PDF
武则天书法鉴赏
18
作者 谷鸿 《秘书》 2017年第2期22-22,共1页
武则天(624—705),名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唐高宗时为皇后,后自立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宣和书谱》评其书法:“后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家藏书迹... 武则天(624—705),名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唐高宗时为皇后,后自立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宣和书谱》评其书法:“后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家藏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书有丈夫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鉴赏 武则天 《宣和谱》 文水县 唐高宗 周王朝 行草书 飞白书
下载PDF
《元祐秘閣續帖》考
19
作者 張翔宇 《书法研究》 2023年第3期36-59,共24页
《元祐秘閣續帖》爲北宋内府在《淳化閣帖》後所刻又一部重要叢帖,刊《淳化閣帖》所未刻法書共十卷。此帖拓本今似已不傳,所見衹一二種舊印本。此帖宋代已降多有論述,但其帖目、版本等關鍵問題仍未明晰。唯程文榮《南村帖考》有專門研究... 《元祐秘閣續帖》爲北宋内府在《淳化閣帖》後所刻又一部重要叢帖,刊《淳化閣帖》所未刻法書共十卷。此帖拓本今似已不傳,所見衹一二種舊印本。此帖宋代已降多有論述,但其帖目、版本等關鍵問題仍未明晰。唯程文榮《南村帖考》有專門研究,但仍有進一步推進的餘地。本文以《石刻鋪叙》爲綱,蒐集歷代文獻,整理了此帖刊刻時間、地點、關鍵人物等基本信息,并考得十卷中帖目八十餘種。列出其他刻帖所刻同一法書以作參考,并對其中部分法書版本加以辨析進而找出《元祐秘閣續帖》中部分法書翻本。另外找出了《汝帖》《鼎帖》《澄清堂帖》《翰香館帖》等重要法帖與此帖的關係,指出了此帖爲《閣帖》之外又一大宗的身份。最後通過歷代學人對此帖的評價確認了此帖的摹刻水平不亞于《閣帖》的事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祐秘閣續帖》 《翰香館帖》 《汝帖》 《澄清堂帖》 《宣和書譜》
原文传递
汉字字体头把交椅,为何是楷书?
20
作者 郭晔旻 《学习之友》 2023年第4期41-42,共2页
众所周知,秦并天下之后,李斯代表秦始皇的意图,将战国原有种种古文统一成“小篆”。小篆是如何演变成现在大家熟悉的楷书的?有人认为,是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钟创造了楷书。北宋官方编写的书法著作《宣和书谱》就认为:“降及三国... 众所周知,秦并天下之后,李斯代表秦始皇的意图,将战国原有种种古文统一成“小篆”。小篆是如何演变成现在大家熟悉的楷书的?有人认为,是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钟创造了楷书。北宋官方编写的书法著作《宣和书谱》就认为:“降及三国钟,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楷书早期名称之一)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字体 《宣和谱》 三国时期 楷书 小篆 正书 秦始皇 东汉末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