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悲情的双曲线:关系意义中的生活废墟——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
张一兵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
|
坏的意向性:此岸世界的灰暗生存——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
张一兵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3
|
弱表现背后的强表现构境层--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
张一兵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解构的存在意义--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
张一兵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对哲学史与哲学的现象学先行追问——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
张一兵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医术的本质:亚里士多德与现象学传统 |
陈治国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友爱与政治:从亚里士多德到现象学 |
陈治国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亚里士多德与西方诗学解释学的创立 |
李咏吟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9
|
关于亚里士多德诗的起源理论解释的一点异议 |
章启群
|
《江淮论坛》
|
1981 |
0 |
|
10
|
银发族何以数字成瘾?——老年人数字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
樊振佳
杨丽娟
王浩迪
张雨浓
|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
邓林园
王婧怡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解释现象学分析应用于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与论争 |
周钧
李福珍
沈辉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3
|
教师上课紧张体验的现象学解释 |
王加强
|
《教师发展研究》
|
2023 |
0 |
|
14
|
试析高职教师在线教学体验的解释性现象学研究——基于8位具有在线教学经验的高职教师调查 |
刘学伟
张平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重返亚里士多德——目的论解释在当代生物学中的复兴 |
李建会
|
《潜科学》
|
1994 |
2
|
|
16
|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的一种现代解释 |
曹飞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1
|
|
17
|
搜索即学习视角下个体认识论信念与知识变化过程探究——基于解释现象学方法论 |
包丹宇
曹树金
|
《现代情报》
CSSCI
|
2023 |
1
|
|
18
|
“历史现象学”何以不可能?——论卢卡奇对海德格尔的三重批评 |
王时中
罗海铨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前亚里士多德时期的语义研究 |
周建设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20
|
“理解”与“审美”--英语诗歌教学中的解释学思考和现象学观照 |
黄田
朱湘军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