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唱给童年与故乡的歌咏——读《小巷深处》
1
作者 钟芳 《公民导刊》 2024年第4期63-63,共1页
童年和故乡,历来是人们歌之咏之的母题。作者卓列兵就是这样一位不倦的歌咏者。年过八旬的他,时常感念生活的赐予,一直用他朴实无华的笔,黙默诉说着心底的秘密。他的最新散文集《小巷深处》,以童年往事串联起对故乡的温馨回忆,在纸短情... 童年和故乡,历来是人们歌之咏之的母题。作者卓列兵就是这样一位不倦的歌咏者。年过八旬的他,时常感念生活的赐予,一直用他朴实无华的笔,黙默诉说着心底的秘密。他的最新散文集《小巷深处》,以童年往事串联起对故乡的温馨回忆,在纸短情长般的书写中,真切呈现出尘世间的温暖与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往事 《小巷深处》 纸短情长 朴实无华 歌咏 故乡
下载PDF
一首诗的三种写法——谈顾城的短诗《小巷》
2
作者 吴投文 《写作》 2007年第3期3-4,共2页
顾城的短诗名作《小巷》有三种写法,看起来尺有细微的差异,不大为读者注意,但对照之下。不难发现三种写法的优劣之别。探究这三种写法的差异,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这首名诗独特意蕴的理解,而且可以借此透视诗歌创作与鉴赏中存在的一些... 顾城的短诗名作《小巷》有三种写法,看起来尺有细微的差异,不大为读者注意,但对照之下。不难发现三种写法的优劣之别。探究这三种写法的差异,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这首名诗独特意蕴的理解,而且可以借此透视诗歌创作与鉴赏中存在的一些复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诗 写法 顾城 《小巷 诗歌创作 意蕴
下载PDF
重读《小巷深处》
3
作者 卢水金 陈婷婷 +3 位作者 魏巍 杨宏超 陈梅 余海霞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5-87,共3页
超越单纯审美视角,用新的知识系统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重新阅读和解释,以考察文本与语境及历史的关系,进而对当下现实进行镜像式批判,这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的《再解读》一书中就开了先河。90年代由北京大学中... 超越单纯审美视角,用新的知识系统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重新阅读和解释,以考察文本与语境及历史的关系,进而对当下现实进行镜像式批判,这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的《再解读》一书中就开了先河。90年代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洪子诚两位教授主持的"批评家周末"研讨活动,为当代文学研究树立了"经典重读"的范例。新世纪出版的李杨教授的专著《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则以新的文学史观和新方法打开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在专业文学教育中极有启示意义。对"经典"的重新读解,目的当然不单是为文学史自身的建构,而是要通过深入历史性文本对历史进行反思,并且是为了认识现实去反思历史。在文本历史化的过程中,研究者的现实文化态度会决定他(她)重返历史时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纯客观地返回历史现场只是一种假象。正因为如此,"经典"可历时性地重读,也能共时地采用不同的读法。要紧的是不必偏执一端,而应承认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文本,都可能是对历史的某一侧面的接近。秉着这样的文学信念,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当代文学学习研究,试图站在文学史知识层累上,从"经典"作品的本文中寻找当代精神生活中某些尚未被发现的历史擦痕,为此开展了系列性的作品讨论活动。对"百花小说"《小巷深处》的重读,是其中的一次。这次讨论由毕光明教授主持,参加研讨的有2006级18名研究生,卢水金作主体发言。现将发言选登如下,作为对"再解读"活动的一种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巷深处》 批评家 重读 当代文学史研究 当代文学研究 “经典” 史考 海南师范大学
下载PDF
我会被遗弃吗——《小巷深处》教学片段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向东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小巷深处》 教学片段 情感体验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反思
下载PDF
无意插柳与有心栽花——《小巷深处》教学笔记
5
作者 孙志玲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学生 教师 《小巷深处》
下载PDF
浏览·赏析·品味——《小巷》课堂实录与评析
6
作者 冯习纯 周婉 《湖北教育》 2008年第10期45-47,共3页
《小巷》是九年义务教育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小小说两篇》中的第二篇。文章表面上是写一条“窄窄的小巷”的变化——由黑暗变得光明。由被人遗忘变得人来人往,实际上是写住在小巷深处的一群被人遗忘的瞎子,用学成的按摩术为... 《小巷》是九年义务教育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小小说两篇》中的第二篇。文章表面上是写一条“窄窄的小巷”的变化——由黑暗变得光明。由被人遗忘变得人来人往,实际上是写住在小巷深处的一群被人遗忘的瞎子,用学成的按摩术为人们治病的故事。文章篇幅虽然很短,人物和故事情节也很简单,思想内涵却极为丰富,写作手法也颇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巷 课堂实录 品味 赏析 浏览 九年义务教育 故事情节 思想内涵
下载PDF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7
作者 范晓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小巷深处》 教学设计 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下载PDF
汲取五四文学的营养——《小巷深处》与“五四”问题小说
8
作者 杨宏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7-87,共1页
《小巷深处》1956年在《萌芽》第10期发表后引起轰动,这部作品即使今天读来也让人回味无尽。作者将关注的目光锁定在曾沦为妓女的徐文霞身上,她挣脱命运缰绳之束缚,获得重生与自由,同时作者也将笔触深入到人的灵魂世界,激活人们对... 《小巷深处》1956年在《萌芽》第10期发表后引起轰动,这部作品即使今天读来也让人回味无尽。作者将关注的目光锁定在曾沦为妓女的徐文霞身上,她挣脱命运缰绳之束缚,获得重生与自由,同时作者也将笔触深入到人的灵魂世界,激活人们对美与善的呼唤,描绘出一幅至情至性的人间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巷深处》 问题小说 “五四” 五四文学 营养 汲取 《萌芽》 作者
下载PDF
《小巷深处》:“非主流”中的主流特点写作
9
作者 陈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8-89,共2页
《小巷深处》以苏州为背景,给文章提供了一个浪漫清新的环境。“苏州,这古老的城市,现在是熟睡了。她安静地躺在运河的怀抱里,象银色河床中的一朵睡莲。”读起来像在欣赏一幅画。这也正是区别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地方。
关键词 《小巷深处》 非主流 写作 苏州 文章
下载PDF
时髦“小巷总理” 访陈甦萍聊《小巷总理》
10
作者 关心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7,共2页
长宁沪剧团创作排演的沪剧现代戏《小巷总理》去年底首演后,最近又在上戏剧院进行了第二轮演出.该剧取材于长宁区街道社区第一线居委干部事迹,由沪剧舞台“五朵金花”之一、著名沪剧演员陈甦萍担纲主演.
关键词 《小巷总理》 时髦 街道社区 现代戏 沪剧 长宁区
下载PDF
《小巷深处》读感
11
作者 余海霞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0-90,共1页
陆文夫,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北泰兴(今泰兴县)。1944年,陆文夫由于身患伤寒而来到苏州治疗养病,从此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1948年,他投身于革命并被派到华中大学干部训练班学习,不久,跟随部队南下再次来到苏州,并任新华社苏... 陆文夫,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北泰兴(今泰兴县)。1944年,陆文夫由于身患伤寒而来到苏州治疗养病,从此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1948年,他投身于革命并被派到华中大学干部训练班学习,不久,跟随部队南下再次来到苏州,并任新华社苏州分社记者,及《苏州日报》的记者,同时身兼江苏省文联专业作家。在这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巷深处》 《苏州日报》 华中大学 陆文夫 江苏省 泰兴县 训练班 新华社
下载PDF
女性自我救赎的困惑与焦虑——小议《小巷深处》的女性改造意识
12
作者 陈婷婷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7-88,共2页
深深的小巷,应该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的。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有诗意的开头,讲述的却是一个算不上诗意的故事:小巷中,主人公徐文霞美丽的青春里蕴藏的是可能为人所唾弃的卑贱的过去——阿四妹在巷子里卖身卖笑的生涯。这篇小说... 深深的小巷,应该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的。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有诗意的开头,讲述的却是一个算不上诗意的故事:小巷中,主人公徐文霞美丽的青春里蕴藏的是可能为人所唾弃的卑贱的过去——阿四妹在巷子里卖身卖笑的生涯。这篇小说创作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在解放后群情高昂的大背景下,作家们主要致力于描绘战争年代的斗争生活和英雄人物,或者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巷深处》 改造意识 自我救赎 女性 新中国成立 焦虑 小说创作 英雄人物
下载PDF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13
作者 王秀宏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第6期35-36,共2页
教学设想 (1)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的情感是重点,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 文学作品教学 教学设想 课文内容 生理 文章 感悟
下载PDF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感恩潜能——以《小巷深处》的教学为例
14
作者 许亚勇 《中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13期27-28,共2页
近年来,在校园里教师见识了学生对人事的淡然、冷漠、无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文章以《小巷深处》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品读课文、品析课文、闭目冥想、体验生活四个角度出发,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挖掘学生... 近年来,在校园里教师见识了学生对人事的淡然、冷漠、无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文章以《小巷深处》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品读课文、品析课文、闭目冥想、体验生活四个角度出发,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挖掘学生的感恩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小巷深处》 情感教育 感恩潜能
下载PDF
《小巷》导学设计
15
作者 王婵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9年第7期120-121,共2页
一、课文解读 《小巷》是贾平凹先生的小小说,文中写了一条窄窄的小巷的变化:从黑暗到光明,住在这里的一群被人遗忘的瞎子,用学成的按摩术为人们治病的故事。所以,教学定位于:赏析语言形式美、人文美。
关键词 《小巷 导学设计 课文解读 教学定位 小小说 贾平凹 形式美 人文美
下载PDF
“唯美、质朴、有容”——以《小巷风韵》一课为例探索苏式音乐课堂
16
作者 包玉兰 《生活教育》 2018年第2期104-105,共2页
随着“苏式教育”理念的提出,“苏式课堂”的不断推进,我心中的“苏式音乐课堂”具有鲜明的特质:唯美——仿佛苏州园林那般步步为景;质朴——仿佛苏州生活那样质感朴实;有容——似海洋文明一般开放包容。结合《小巷风韵》富有浓郁... 随着“苏式教育”理念的提出,“苏式课堂”的不断推进,我心中的“苏式音乐课堂”具有鲜明的特质:唯美——仿佛苏州园林那般步步为景;质朴——仿佛苏州生活那样质感朴实;有容——似海洋文明一般开放包容。结合《小巷风韵》富有浓郁江南韵味的一课,探索我心中的“苏式音乐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式课堂 音乐教育 唯美 质朴 有容 《小巷风韵》
下载PDF
《小巷深处》情感解码
17
作者 涂新法 《湖北教育》 2015年第10期32-32,共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以情见长的凡人佳作。这篇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主要讲一位肓母收养了一名女弃婴,弃婴长大后嫌弃疏远肓母,后又悔悟回归的故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文章背后蕴藏着怎样...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以情见长的凡人佳作。这篇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主要讲一位肓母收养了一名女弃婴,弃婴长大后嫌弃疏远肓母,后又悔悟回归的故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文章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情感密码?一、苦难人生——让人同情文学作品常通过反映人类在苦难面前的无畏与抗争,揭示生命的坚忍和人性的伟大,使读者产生感动与怜悯。《小巷深处》的动情点之一,是母女俩的苦难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巷深处》 情感 解码 故事情节 自传色彩 文学作品 七年级 语文版
下载PDF
一曲母爱的真情颂歌——《小巷深处》教学案例
18
作者 王槐荣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2期54-55,31,共3页
一、教学设想:这一课是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之后,又一篇关于颂扬母爱的散文。由于课文所选择的事例、所表现的人物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或者说文中的主人公的身上有着自己的父母的影子.文中的“我”也许是现实中的我的缩影。... 一、教学设想:这一课是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之后,又一篇关于颂扬母爱的散文。由于课文所选择的事例、所表现的人物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或者说文中的主人公的身上有着自己的父母的影子.文中的“我”也许是现实中的我的缩影。因此.我把本课教学重点放在:①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对父母的尊重。②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作文训练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巷深处》 教学案例 母爱 《回忆我的母亲》 颂歌 真情 教学设想 日常生活
下载PDF
从《小巷深处》浅谈妓女改造主题中女性意识的发展与局限
19
作者 尚咿彤 《世界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87-91,共5页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起的妓女改造运动意图消灭罪恶的娼妓制度,无数妓女接受改造焕发新生。而十七年文学也并不缺乏关于妓女改造主题的作品,其中以《小巷深处》最为典型。这些作品体现了十七年文学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现了妓女得到解放...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起的妓女改造运动意图消灭罪恶的娼妓制度,无数妓女接受改造焕发新生。而十七年文学也并不缺乏关于妓女改造主题的作品,其中以《小巷深处》最为典型。这些作品体现了十七年文学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现了妓女得到解放后截然不同的生活,也在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描绘中展现了新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在男权意识占主导的社会下,妓女这一特殊群体在突破身份藩篱向往新社会生活时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受限。本文意在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小巷深处》进行浅析,探究其中妓女这一群体所反映出的女性意识的突破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妓女改造 《小巷深处》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情归何处——读林莉散文《小巷深处》
20
作者 杨超 范平娟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8年第7期13-14,共2页
林莉的散文《小巷深处》用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善良、坚强的盲母亲。她以母性特有的关怀,抚养了一个被抛弃的小女孩,直到成人。在这一位盲母亲的身上,生与育已没有隔膜。
关键词 《小巷深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