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尚书·益稷》“华虫”新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新民
-
机构
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ZH10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55)
-
文摘
《尚书·益稷》中的"华虫"究竟为何物?本文通过甲骨文等出土文献材料和典籍中的有关线索对其进行探究,认为"华虫"可能是"虹"。"虹"可能是"华虫"的合音兼义词。
-
关键词
甲骨文《尚书·益稷》华虫
虹
-
Keywords
Oracle bones Yiji chapter of the Book of Documents Huachong ( 华虫) Raklbow
-
分类号
K221.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对《尚书.益稷》所载舜《韶》的质疑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福银
-
机构
淄博学院
-
出处
《管子学刊》
2000年第3期33-35,共3页
-
文摘
《尚书 .益稷》对《韶》的记载 ,完全定位于虞舜时期 ,是破绽百出的 :其一 ,所载《韶》的礼仪性等级色彩不符合虞舜的时代特征 ;其二 ,从所载乐舞的结构上看 ,也并非舜时所能具备的 ;其三 ,所载《韶》的乐器也多带有后世烙印。究其原因 ,当是众儒士出于崇拜孔子学说 ,张冠李戴所致。因此 ,《尚书 .益稷》关于舜《韶》的记载 ,是作者远借上古传说 ,近采孔子所闻齐《韶》。
-
关键词
《尚书·益稷》
舜《韶》
假古董
-
分类号
K221.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J609.9
[艺术—音乐]
-
-
题名从传统到现代:国风刺绣的创作之路
- 3
-
-
作者
祝媛媛(文/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3年第12期74-81,共8页
-
文摘
回望中国传统刺绣刺绣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从至少10000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开始使用骨针缝补衣物时起,刺绣就已具雏形。《尚书·益稷》中关于4200年前舜制定“衣画而裳绣”的章服制度,是刺绣起源最早的文字记录。目前已出土的刺绣实物珍品当属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均以服饰类丝织品的形式呈现,其中龙凤虎纹、长寿绣、乘云绣等精美绝伦的针线纹样让我们可以透过千年的时光沉淀追溯古代中国刺绣的辉煌。从魏晋时期开始,由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刺绣内容开始涉及佛像、供养人像等形式,可谓是中国“画绣”之始。
-
关键词
供养人像
《尚书·益稷》
长寿绣
乘云绣
虎纹
文字记录
精美绝伦
佛教文化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凤凰来仪与民族和平
- 4
-
-
作者
李花蕾
-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
-
出处
《船山学刊》
2016年第3期57-64,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湖南石刻文献著录与研究"(15YJA870007)
-
文摘
《尚书》所载"凤凰来仪",作为《韶乐》表演的一种结果,其深刻含义是中原与周边各民族的和平,亦即排除战争、刑罚等等人身利益冲突的政治行为。它是三代之治、唐虞之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历代中国人关于人身安全、人际关系、民族关系乃至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理想与梦想。
-
关键词
《尚书·益稷》
凤凰来仪
三代之治
唐虞之道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对民族管弦乐队中“校音器”--笙乐器的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鲍龙飞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音乐爱好者》
2022年第2期62-66,共5页
-
文摘
笙的起源极古,古时大笙称为“巢”,小笙称为“和”。早在殷代,甲骨文中便已有“和”(即“小笙”)字。《尚书·益稷》中记载:“笙镛以间,鸟兽呛呛。”春秋末年的《诗经·小雅·鹿鸣》中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历史上通常将二十三簧、三十六簧形制的称为“竽”,将十三簧、十七簧、十九簧形制的称为“笙”,二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存。
-
关键词
《尚书·益稷》
民族管弦乐队
三十六
甲骨文
笙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丹朱”传说与南方朱鸟之“翼宿”
- 6
-
-
作者
尹荣方
-
机构
上海海关学院公共教学部
-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6期25-37,112,共14页
-
文摘
《尚书·益稷》中尧的不肖子"丹朱"的两大罪状"毋水行舟"和"朋淫于家",当是所谓"神话的历史化"所致。此传说被置于尧、舜、禹"治水"的语境之下,"治水"非实有之事,而与彼时人们观测天上二十八星宿(包括对银河流向之观察)以制定历法及确定分野等关系密切。"丹朱"源于《山海经》中的"欢头"(欢兜),是南方朱鸟"翼宿"的象征。银河没于南方朱鸟星宿,翼(轸)宿是二十八宿之末宿,是所谓"无水"之地,是时翼轸仍在天上巡行,即"无水行舟"。"朋淫于家"之"朋"原作"堋";"家"训"稼",所谓"朋淫于家"则是指庄稼种植之后于天时。禹娶"涂山氏"之"涂山",其原型当为《大荒南经》的"■涂之山"。今山西长子县,尤其是"翼县"多有丹朱传说,此"翼县"或为上古观察、祭祀"翼宿"之地。
-
关键词
《尚书·益稷》
传说
丹朱
《山海经》
欢头
翼宿
-
Keywords
"Yiji"in Shangshu
legend
Danzhu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Huantou
Yixiu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殷墟书契后编》所见象刑字浅析
- 7
-
-
作者
叶正渤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
基金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殷墟书契后编》考释”(13FYY021)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阶段研究成果之一(13YYB005)。
-
文摘
在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不少的刑法字和象刑字。所谓象刑字,即《尚书正读》:"盖刻画墨、劓(yì)、剕(fèi)、宫、大辟之刑于器物,使民知所惩戒。"就是把对罪人施行的刑罚用图示的方式明白地展现出来。据文献记载,象刑字是帝舜时的皋陶发明的。《尚书·益稷》:"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分析这些象刑字,可以了解商、周时期刑法的具体内容。早期甲骨文研究者叶玉森,曾对甲骨卜辞中的象刑字做过系统分析研究。叶玉森的分析,有文献资料作参证,因此,其说是可信的①。
-
关键词
甲骨卜辞
甲骨文
《尚书·益稷》
象刑
文献资料
商周
叶玉森
皋陶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