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尚书大传》的异名辨析
1
作者 李慧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
《尚书大传》是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征引较多的一种文献,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孔氏对此书的征引使用了很多异名,引起诸多混乱,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后人对《毛诗正义》的正确阅读和理解。通过分类归纳孔氏所引《尚书大传》12种异名进行分类归... 《尚书大传》是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征引较多的一种文献,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孔氏对此书的征引使用了很多异名,引起诸多混乱,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后人对《毛诗正义》的正确阅读和理解。通过分类归纳孔氏所引《尚书大传》12种异名进行分类归纳,进而对因此引起的混乱进行梳理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毛诗正义》 《尚书大传》 异名
下载PDF
讀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偶記 被引量:3
2
作者 宗靜航 《中华文史论丛》 2006年第2期267-280,共14页
《汉书·艺文志》在《尚书》《经》二十九卷下着录《传》四十一篇,后世学者多以为即伏生之《尚书大传》。黄开国说:
关键词 陈寿祺 辑校 艺文志 汉书 学者 《尚书大传》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雅雨堂本《尚書大傳》底本來源及成書考實
3
作者 侯金滿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53,共27页
盧見曾所刊《雅雨堂叢書》本《尚書大傳》是《尚書大傳》諸本中在清代流傳最廣、影響最著者。作爲此書主體之前四卷,據盧氏序言是得自"吴中藏書家"之舊本,後附《補遺》《續補遺》《考異》三卷則是盧文弨等補輯校訂之文。《四... 盧見曾所刊《雅雨堂叢書》本《尚書大傳》是《尚書大傳》諸本中在清代流傳最廣、影響最著者。作爲此書主體之前四卷,據盧氏序言是得自"吴中藏書家"之舊本,後附《補遺》《續補遺》《考異》三卷則是盧文弨等補輯校訂之文。《四庫全書總目》對比孫之騄本《尚書大傳》及《永樂大典》本《洪範政鑒》引《尚書大傳》文,認爲此書底本是一殘缺宋本,後人多依從之。亦有學者懷疑其所謂舊本實爲後人輯本,甚至輯佚者即是惠棟或盧文弨,卻一直缺乏實據。本文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惠棟紅豆齋抄本《尚書大傳》、臺灣"國家圖書館"藏"惠定宇手定"《尚書大傳》稿本、雅雨堂本《尚書大傳》加以對比,不僅確證了所謂"吴中藏書家"舊本即是惠棟紅豆齋抄本,更確定了此不注出處之舊本原爲惠棟辛苦輯佚,而在具體成書過程中似有意删去了《補遺》之外的前四卷各條出處及相應異文,以輯本充舊本、原本,導致四庫館臣誤信其爲宋本,亦由此引發了有關雅雨堂本《尚書大傳》文獻來源方面的一系列争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雨堂叢書》 《尚書大傳》輯佚 盧見曾 惠棟 《洪範政鑒》
下载PDF
《尚書大傳》平議
4
作者 王世舜 《中国经学》 2009年第1期115-144,共30页
《尚書大傳》是伏生解説《今文尚書》的專著,大約亡佚於元、明時期。今本雖爲清儒的輯佚本,但仍然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與史料價值。通過對今本《尚書大傳》的研究,作者發現就思想内容而言,此書充分表達了以孔孟爲代表的原始儒家的民本思... 《尚書大傳》是伏生解説《今文尚書》的專著,大約亡佚於元、明時期。今本雖爲清儒的輯佚本,但仍然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與史料價值。通過對今本《尚書大傳》的研究,作者發現就思想内容而言,此書充分表達了以孔孟爲代表的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這些思想與伏生所傳的二十八篇《今文尚書》的思想不甚吻合,而與孔安國所傳的二十五篇《古文尚書》的思想頗爲吻合。作者認爲這两部《尚書》在先秦應爲同一部書。伏生所傳的二十八篇《今文尚書》並非“壁藏”的殘本,而是伏生的選編本。《尚書大傳》在《尚書》學史上不僅具有開創之功,而且也是解决《尚書》流傳過程中諸多疑難問題的重要依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書》學史 《尚書大傳》 伏生 民本思想
下载PDF
《尚书大传》古乐叙述的历史内核与观念价值
5
作者 王志清 《求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尚书大传》作为《尚书》的首部经说,十分重视古礼、古乐的传述,尤以古乐叙述最为丰富且独特,更因有些内容不见于《尚书》和先秦其他经书、子书而具有特殊的古史文献价值。巡狩贡乐、陈诗观风、迎时气之乐是其所述古乐较具价值的部分,... 《尚书大传》作为《尚书》的首部经说,十分重视古礼、古乐的传述,尤以古乐叙述最为丰富且独特,更因有些内容不见于《尚书》和先秦其他经书、子书而具有特殊的古史文献价值。巡狩贡乐、陈诗观风、迎时气之乐是其所述古乐较具价值的部分,它们既有口传历史和逸《礼》的来源,也有伏氏一派在古史描述中吸纳的儒家礼乐观念和制度设计,同时还包括伏生学派所在齐地文化的影响。朴素的自然认知、古老的祭祀观念以及理性的政治文明,形成其古乐叙述不同文化形态相混融的特点。礼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尚书大传》中的古乐叙述,可以帮助我们寻绎早期国家礼乐文明的影迹,也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大传》 巡狩 四时 陈诗观风 迎时气
原文传递
《尚书大传》称名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尚书大传》是西汉初期伏生学派说释《尚书》的记录。关于其称名,汉代的文献记载、书目著录以及称引用名等共同说明,该书初名"传",而非"大传"。根据早期用例的出现时间可以推知:东汉之初,"尚书大传"名... 《尚书大传》是西汉初期伏生学派说释《尚书》的记录。关于其称名,汉代的文献记载、书目著录以及称引用名等共同说明,该书初名"传",而非"大传"。根据早期用例的出现时间可以推知:东汉之初,"尚书大传"名始出。这个问题的厘清,对于经学、训诂学、古籍整理等领域的研究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传》 《尚书大传》 伏生 称名
原文传递
王闿运《尚书大传补注》之辑补述论
7
作者 蒋秋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46-54,共9页
伏生《尚书大传》流传至明朝,已经亡逸,清代为之搜罗辑佚者,多达十余家,成果颇可观。然清末湖湘学者王闿运不满意于前人之成绩,遂以雅雨堂、陈寿祺二本参校,并增补郑玄之注,以成《尚书大传补注》一书。王校于二家各有所取,并不专主一家... 伏生《尚书大传》流传至明朝,已经亡逸,清代为之搜罗辑佚者,多达十余家,成果颇可观。然清末湖湘学者王闿运不满意于前人之成绩,遂以雅雨堂、陈寿祺二本参校,并增补郑玄之注,以成《尚书大传补注》一书。王校于二家各有所取,并不专主一家,或兼弃二家,独出一己之见。由于此书纂著之目的,即是用作书院讲授之教本,故极为简明扼要,并不繁冗,实为初习者极佳之入门之作。而王氏另辟补注之举,则异于前人,此则有助于研读《大传》之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尚书大传补注》 雅雨堂本 陈寿祺本
下载PDF
汉代“采诗”诸说的古史承传、话语来源与文本再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清 《励耘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36-55,共20页
“采诗”文本联系着多种古史制度,并体现了历史书写在追忆与重建之间的特点。汉代“采诗”叙述与先秦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具有渊源关系,“瞽献曲”“瞽为诗”“陈诗”“求诗”等说法实质相近,构成话语集群。汉代采诗说均被置于古史制度... “采诗”文本联系着多种古史制度,并体现了历史书写在追忆与重建之间的特点。汉代“采诗”叙述与先秦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具有渊源关系,“瞽献曲”“瞽为诗”“陈诗”“求诗”等说法实质相近,构成话语集群。汉代采诗说均被置于古史制度的描述框架中,作为已失去的理想治政模式出现,同时又存在来自现实政治环境的书写动机。先秦谏净制度叙述中的“采诗”在汉代的失语,与瞽蒙乐官在政治中的退位,中央集权与历史上可能存在过的上下皆谏的制度之间形成的深层对抗皆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诗 汉代 文本 《尚书大传》
下载PDF
鄭玄經學體系中的《洪範五行傳》注
9
作者 程蘇東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88,共28页
鄭玄《洪範五行傳》注通過考求異文、易字增字爲訓等訓釋方法,以及對五宫星官、“六天説”等讖緯、數術知識的適度援引,爲《洪範五行傳》建構起“失政—神怒—變異”的致災機制和“改政—共禦—神不怒—銷禍”的禳救機制,體現出“結構... 鄭玄《洪範五行傳》注通過考求異文、易字增字爲訓等訓釋方法,以及對五宫星官、“六天説”等讖緯、數術知識的適度援引,爲《洪範五行傳》建構起“失政—神怒—變異”的致災機制和“改政—共禦—神不怒—銷禍”的禳救機制,體現出“結構取義”的解經思路。同時,鄭注在充分依托《傳》文自身結構的基礎上,大量援引“六藝”經傳,强化了《洪範五行傳》與“六藝”經傳之間的知識關聯。鄭玄對《五行傳》的闡釋雖多有迂曲,但整體上可謂精巧細密,極大提升了漢代《洪範》五行學的系統化和經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鄭玄 《尚書大傳》 《洪範五行傳》 東漢 經學
下载PDF
《周礼》“巫恒”补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振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0,共3页
《周礼·春官·司巫》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有大烖,则帅巫而造巫恒。"其中,"巫恒"一词历来注解众多,有注者释"巫恒"为巫觋聚会的固定场所,有的则认为"巫恒"是人名,还有的训释为先巫之故事... 《周礼·春官·司巫》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有大烖,则帅巫而造巫恒。"其中,"巫恒"一词历来注解众多,有注者释"巫恒"为巫觋聚会的固定场所,有的则认为"巫恒"是人名,还有的训释为先巫之故事。从单个词语的训释与整体句意的理解来看,前贤们对"巫恒"一词的训释都有一定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字解经 补释 甲骨卜辞 郑子产 互文相足 王昭禹 郑玄注 宗伯 《尚书大传》 六祈
下载PDF
版本学探源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之 《晋图学刊》 1989年第3期61-64,共4页
版本学是研究版本源流以及版本鉴定规律的科学。所谓“版本源流”有广狭二义,从广义上讲,版本源流是指图书制作方式的演变源流;从狭义上讲,版本源流是指同书异本的演变源流(即版本系统)。所谓“版本鉴定”,包括鉴定版本的方法、善本的... 版本学是研究版本源流以及版本鉴定规律的科学。所谓“版本源流”有广狭二义,从广义上讲,版本源流是指图书制作方式的演变源流;从狭义上讲,版本源流是指同书异本的演变源流(即版本系统)。所谓“版本鉴定”,包括鉴定版本的方法、善本的选择等内容。版本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到底“古老”到什么时候?论者聚讼纷纭,或曰宋代、或曰汉代、或曰先秦。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学 版本源流 异本 版本问题 版本系统 石经 私人藏书 经说 《尚书大传》 目录学家
下载PDF
陈寿祺生平及著述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谷颖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3-66,共4页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祺 清代汉学 辑佚 《尚书大传》 《五经异义》 《三家诗遗说考》 生平 著述 学术成就 嘉道年间 考证 治学态度
下载PDF
古越裳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爱勤 《东南亚纵横》 1991年第3期8-10,21,共4页
在中国诸多古籍中,首见“越裳”事迹者当推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魏国史官之手的《竹书纪年》,其称:“(周成王十年),越裳氏来朝。”但因该书在南宋以后亡佚,明嘉靖年间又出范钦伪撰之《今本竹书纪年》,使其可信性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始撰... 在中国诸多古籍中,首见“越裳”事迹者当推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魏国史官之手的《竹书纪年》,其称:“(周成王十年),越裳氏来朝。”但因该书在南宋以后亡佚,明嘉靖年间又出范钦伪撰之《今本竹书纪年》,使其可信性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始撰于西汉伏生(胜)的《尚书大传》中有关“越裳”的记载反而成了人们常引论的史料。《尚书大传》称:“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大几盈车,长几充箱,民得而上诸成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裳 成王 《尚书大传》 《竹书纪年》 范钦 安南志略 嘉庆重修一统志 岭海 清朝文献通考 九夷
下载PDF
我国古代赎刑渊源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衡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62-63,共2页
赎刑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得很早。《周礼·职金》载:“掌受士金罚,货罚。”西周时期之有赎刑,已为考古发掘所证明。据陕西岐山县新出土的铜器(纟朕)匜铭文载,法官伯杨父让罪犯牧牛交出三百锾铜的赎金,即可免去其应判的墨刑和减少五百... 赎刑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得很早。《周礼·职金》载:“掌受士金罚,货罚。”西周时期之有赎刑,已为考古发掘所证明。据陕西岐山县新出土的铜器(纟朕)匜铭文载,法官伯杨父让罪犯牧牛交出三百锾铜的赎金,即可免去其应判的墨刑和减少五百鞭子的鞭刑。《尚书·吕刑》中有“训夏赎刑”一语,据此可知周的赎刑源于夏代。《左传》昭公六年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尚书大传》说:“夏后氏不杀不刑,死罪罚二千馔。”夏代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时已有包括赎刑在内的刑法当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罚 货罚 奴隶制国家 职金 禹刑 官伯 吕刑 《尚书大传》 昭公 牧牛
下载PDF
先秦无官学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春荣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研究中国教育史的人,大多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肇源甚早,起码在四周时已有官学,春秋时官学瓦解,孔子等才开创了私学。笔者认为:先秦并无官学,本文便试图对此略抒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学界有识之士。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学校教育 春秋时期 学在官府 《尚书大传》 庶老 大戴礼记 有虞氏 孟僖子 《国语》
下载PDF
檾与莔——苘麻与贝母——澄清中国古代纺织和药物史上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里千 《古今农业》 1992年第4期31-33,共3页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68页“赵曹鼎”释“冋”云: “冋乃段为絅若檾。檾,一作蘏,今之贝母也。其纤维古以制衣,今犹用造绳也。色近褐。《诗·硕人》:‘衣锦褧衣’,《列女传》作‘絅衣’。《说文》檾字下列作‘檾衣’。《礼...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68页“赵曹鼎”释“冋”云: “冋乃段为絅若檾。檾,一作蘏,今之贝母也。其纤维古以制衣,今犹用造绳也。色近褐。《诗·硕人》:‘衣锦褧衣’,《列女传》作‘絅衣’。《说文》檾字下列作‘檾衣’。《礼记·中庸》:‘衣锦尚絅’,《尚书大传》作‘尚蘏’。絅从冋声,自可通假。”按:《说文》第七篇下■部: “檾,枲属,从林,檾省声(去颖切)。《诗》曰:‘衣锦檾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锦褧衣 两周金文辞大系 硕人 《尚书大传》 药物史 《列女传》 贝母属 省声 絅衣 一个问题
下载PDF
“平(píng)”字通假集释 被引量:3
17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学术界对古汉字通假(假借)的界定认识不一。本期三则关于汉字通假的"补白"系就目前国内有关权威性的工具书中有关通假字列条例释及名家在注释古籍时对有关通假字的认定加以集释,以助阅读、研究古籍和对通假字的深入探讨。(原朴)
关键词 通假字 古汉字 集释 NG 例释 古字通假会典 周易大传今注 高亨 《尚书大传》 诗毛氏
下载PDF
“卿云歌”——中华民国的第一首国歌
18
作者 孙桂清 《兰台世界(上旬)》 1993年第1期40-41,共2页
八十多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的教育部即于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年发起了广征国歌的活动,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据统计,应征稿件达500余份,可谓盛... 八十多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的教育部即于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年发起了广征国歌的活动,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据统计,应征稿件达500余份,可谓盛况空前。后经教育部反复筛选,详加核审,确定以众议院议员汪荣宝所提《卿云歌》作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歌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卿云歌 应征稿件 民国元年 封建帝制 汪荣 中国历史 北洋军阀政府 徐世昌 《尚书大传》 买办阶级
下载PDF
金世宗提倡60岁退休制
19
作者 文彦清 《文史杂志》 2015年第5期87-87,共1页
在中国历史上,从周代起,就规定官吏退休年龄是70岁。西汉《尚书大传》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致仕就是指当官的告老退休还乡。东汉班固所编《白虎通义》也说:官吏年70,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因此才要退休。但是,西汉的公孙弘快80岁了还... 在中国历史上,从周代起,就规定官吏退休年龄是70岁。西汉《尚书大传》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致仕就是指当官的告老退休还乡。东汉班固所编《白虎通义》也说:官吏年70,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因此才要退休。但是,西汉的公孙弘快80岁了还做着宰相的官儿呢!唐代也是这样的规矩。宋朝的官吏,亦在70岁(武臣规定为80岁)以上方可退休,同时给予十分优厚的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宗 孙弘 退休年龄 《尚书大传》 完颜雍 宗尹 国家公务员 人事制度 尊官 用之
下载PDF
朴斋笔谈(四)
20
作者 钱玄 《文教资料》 1994年第2期71-78,共8页
古食礼杂谈古饮食之礼极为烦琐。这里只谈古食礼之异于后世者若干事。古人在食前必洗手,其盥洗方式有二:一种是一般人平时自行沃洗。《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郑玄注:“洗,承盅洗者弃水器也。... 古食礼杂谈古饮食之礼极为烦琐。这里只谈古食礼之异于后世者若干事。古人在食前必洗手,其盥洗方式有二:一种是一般人平时自行沃洗。《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郑玄注:“洗,承盅洗者弃水器也。士用铁。水器,尊卑皆用金,及大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礼 饮食之礼 弃水 郑玄注 士冠礼 水器 《尚书大传》 五石 古城遗址 考古发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