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闻一多对屈原认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析
1
作者
李乐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3-87,共5页
闻一多在其前期执著地认为屈原死之动机并非“忧国”而为“泄忿”或“洁身” ,然而到了后期即在抗战的烽火中 ,他在肯定后者的同时 ,又终于肯定了前者。当然 ,无论肯定前者抑或后者 ,他的视角都和前人如刘安和王逸不同 ,尤其是他之屈原...
闻一多在其前期执著地认为屈原死之动机并非“忧国”而为“泄忿”或“洁身” ,然而到了后期即在抗战的烽火中 ,他在肯定后者的同时 ,又终于肯定了前者。当然 ,无论肯定前者抑或后者 ,他的视角都和前人如刘安和王逸不同 ,尤其是他之屈原“忧国”说 ,跳出了传统的“忠君”和“爱国”认识为一体的窠臼而赋予了崇高的内涵即为人民鼓与呼。虽然说无论闻一多还是他人对屈原的评价都是托以言志的象征性“兴象” ,然而却使我们从中看出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屈原
刘安
王逸
态度
“忧国”说
评价
“兴象”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文学史
《读骚杂记》
《屈原
问题
:
敬
质
孙次舟
先生》
《闻一多评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闻一多对屈原认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析
1
作者
李乐平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3-87,共5页
文摘
闻一多在其前期执著地认为屈原死之动机并非“忧国”而为“泄忿”或“洁身” ,然而到了后期即在抗战的烽火中 ,他在肯定后者的同时 ,又终于肯定了前者。当然 ,无论肯定前者抑或后者 ,他的视角都和前人如刘安和王逸不同 ,尤其是他之屈原“忧国”说 ,跳出了传统的“忠君”和“爱国”认识为一体的窠臼而赋予了崇高的内涵即为人民鼓与呼。虽然说无论闻一多还是他人对屈原的评价都是托以言志的象征性“兴象” ,然而却使我们从中看出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闻一多
屈原
刘安
王逸
态度
“忧国”说
评价
“兴象”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文学史
《读骚杂记》
《屈原
问题
:
敬
质
孙次舟
先生》
《闻一多评传》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闻一多对屈原认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析
李乐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