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丽丝·莱辛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以《幸存者回忆录》为例
1
作者 马伊林 张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0-94,共5页
多丽丝·莱辛在其科幻小说《幸存者回忆录》中,通过一个中年女性主人公的视角,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女性问题进行了敏锐的审视。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作为支撑,探讨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女性与自... 多丽丝·莱辛在其科幻小说《幸存者回忆录》中,通过一个中年女性主人公的视角,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女性问题进行了敏锐的审视。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作为支撑,探讨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女性与自然这三组关系及其未来愿景的思虑,旨在凸显莱辛在该小说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莱辛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有望为解决当代社会中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缓解激化的性别矛盾提供一个参照,同时也预设了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关涉的生态要义和性别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幸存者回忆录》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幸存者回忆录》:一个叙述人性灾难的文本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红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1-94,共4页
《幸存者回忆录》是一个记述人性灾难的文本。通过现实与潜意识的不同视角,小说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主题:人类存在的最基本因素是“我们与动物共同拥有的”本能水平上的自我,社会机器对它的窒息将会导致人性的灾难。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人性 本能 潜意识 灾难
下载PDF
灾难已经发生,何需预言?——解读莱辛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8-174,共7页
莱辛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通常被解读为是对未来人类灾难的一部"预言式的作品"。然而实际上大量的事实都表明这部小说也可以被解读为一部自传和回忆录,只不过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自传,它是莱辛对于自传新写作手法的一次尝... 莱辛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通常被解读为是对未来人类灾难的一部"预言式的作品"。然而实际上大量的事实都表明这部小说也可以被解读为一部自传和回忆录,只不过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自传,它是莱辛对于自传新写作手法的一次尝试,体现了莱辛对于过往岁月的深沉思考。但同时梦境、象征、讽喻等多重叙事手法的使用又使小说超越了自传的意义,通过个人经历展现历史,《幸存者回忆录》留给我们一个永恒的寓言,它告诉我们:灾难已经发生,但历史绝不应当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自传和回忆录 创伤 幸存者 寓言
下载PDF
《幸存者回忆录》:艾米丽的伦理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丹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1,共6页
多丽丝·莱辛的《幸存者回忆录》描绘了大灾难后幸存下来的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变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学思想和生态意义。然而在对主人公艾米丽的认知和评价上有着多种不同的声音,若干问题仍然悬而不决。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入手,... 多丽丝·莱辛的《幸存者回忆录》描绘了大灾难后幸存下来的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变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学思想和生态意义。然而在对主人公艾米丽的认知和评价上有着多种不同的声音,若干问题仍然悬而不决。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入手,结合小说的历史、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解读艾米莉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面貌,考察她的伦理选择、爱情观、心理诉求以及自我救赎的完成过程,以期更好地理解莱辛的道德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艾米莉 伦理选择
下载PDF
找寻女性自我意识:《幸存者回忆录》的拉康式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方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主义为题材,并体现了20世纪重要的政治运动和学术思想。《幸存者回忆录》通过刻画小说女主人公内心活动与心理体验找寻女性被湮没、被压抑的自我。本文应用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其进行了解读:主人公自我形...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主义为题材,并体现了20世纪重要的政治运动和学术思想。《幸存者回忆录》通过刻画小说女主人公内心活动与心理体验找寻女性被湮没、被压抑的自我。本文应用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其进行了解读:主人公自我形象在艾米莉的成长中成型,在男性他者目光中生存,随着艾米莉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逐渐走出他者的镜像,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 《幸存者回忆录》 他者 自我
下载PDF
自我与自性的整合——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的一种解读
6
作者 黎会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幸存者回忆录》是多丽丝·莱辛关注"内心空间"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主人公进行自我探索,经历揭开创伤、内在成长、自性涌现,最后在自性引领下最终达到个体人格的整合统一与完善。主人公的意识自我与其无意识的自性的整... 《幸存者回忆录》是多丽丝·莱辛关注"内心空间"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主人公进行自我探索,经历揭开创伤、内在成长、自性涌现,最后在自性引领下最终达到个体人格的整合统一与完善。主人公的意识自我与其无意识的自性的整合过程,揭示了自性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认识象征人格完整的自性对现代人实现心灵完整也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自性 整合 自性化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中的空间建构
7
作者 左金梅 周倩倩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幸存者回忆录》构建了一个混乱而有序的末日世界,这个悖论世界的空间体系由空间的对立、变动及文本的空间化三种形式建构,反映出莱辛对空间差异、转换及矛盾关系的思考。小说中的"我"同时观察墙两侧空间中的艾米莉,见证其... 《幸存者回忆录》构建了一个混乱而有序的末日世界,这个悖论世界的空间体系由空间的对立、变动及文本的空间化三种形式建构,反映出莱辛对空间差异、转换及矛盾关系的思考。小说中的"我"同时观察墙两侧空间中的艾米莉,见证其进行自我构建的艰难历程,在此过程中空间的等级化以及地理空间的转换表征了失衡的权力、性别关系,而文本的空间化形式则是莱辛流散身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幸存者回忆录》 空间建构
下载PDF
莱恩思想观照下的《幸存者回忆录》
8
作者 陶瑞萱 张宝来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6期35-38,共4页
从莱恩思想和多丽丝·莱辛小说《幸存者回忆录》的契合点入手,集中探讨小说中两个女性人物形象艾米丽和叙述者"我"身上所体现的存在性不安和存在关注,旨在提供一种莱恩思想观照下的莱辛小说阅读新视角。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艾米丽 存在性不安 存在关注
下载PDF
《幸存者回忆录》中艾米莉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9
作者 马慧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57-59,共3页
《幸存者回忆录》表面上写的是灾难,实际上是在严肃地探索人类的幸存之道。通过描写灾难,莱辛表达了其崇高的伦理道德理想。人类要想幸存,必须建立和遵守应有的伦理秩序。作品再现社会伦理结构破坏、家庭伦理残缺等一系列伦理环境下导... 《幸存者回忆录》表面上写的是灾难,实际上是在严肃地探索人类的幸存之道。通过描写灾难,莱辛表达了其崇高的伦理道德理想。人类要想幸存,必须建立和遵守应有的伦理秩序。作品再现社会伦理结构破坏、家庭伦理残缺等一系列伦理环境下导致的伦理事件。作者向社会发出道德警示,即伦理环境和伦理秩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童成长和伦理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选择 伦理秩序 《幸存者回忆录》
下载PDF
从空间批评理论看《幸存者回忆录》中艾米莉的成长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瑾 张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16期13-17,共5页
多丽丝·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塑造了一位坚守忠诚、爱和责任的女性形象——艾米莉。这位女主人公出场时十分懦弱、警惕和胆小,后来经过地理空间上成长环境的转变,遭遇社会空间中的父权制和两性关系的压迫,最终实现了自己在心... 多丽丝·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塑造了一位坚守忠诚、爱和责任的女性形象——艾米莉。这位女主人公出场时十分懦弱、警惕和胆小,后来经过地理空间上成长环境的转变,遭遇社会空间中的父权制和两性关系的压迫,最终实现了自己在心理空间上的蜕变和成长,从而在混乱的世界里实现了自我救赎。本文结合空间批评理论解析艾米莉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如何通过追求自我完善实现成长,最终幸免于难,以期为当代女性的成长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 《幸存者回忆录》 成长 空间 空间批评理论
下载PDF
越墙而过的天路历程——《幸存者回忆录》中异质空间的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洁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6-85,共10页
在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四门城》之后的幻想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化特色。她进行了一系列"异质空间"的缔造,以此为容器承载着作家赋予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幸存... 在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四门城》之后的幻想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化特色。她进行了一系列"异质空间"的缔造,以此为容器承载着作家赋予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幸存者回忆录》中的"墙后面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幻想与回忆的异域,小说主人公在此践行了一场别样的超越现实的天路历程,通过跨越客厅墙壁而踏入"另一个空间"进行着一次次的心灵洗涤,最后实现精神升华,突破了尘世间生存的种种困囿。本文认为这一异质空间的存在既展现了作家对苏菲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她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它又是一个将时间空间化了的场所,承担着独特的空间叙事功能,推动着小说的整个叙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幸存者回忆录》 异质空间 苏菲主义 空间叙事
下载PDF
二元对立的较量之忆——莱辛《幸存者回忆录》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2
作者 赵先凤 《教育文化论坛》 201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多丽丝·莱辛是一个具有女性意识和生态意识的伟大英国女作家。文章以二元对立为切入点,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她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分析小说中父权制思想下的女性与男性形象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下的环境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 多丽丝·莱辛是一个具有女性意识和生态意识的伟大英国女作家。文章以二元对立为切入点,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她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分析小说中父权制思想下的女性与男性形象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下的环境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类精神生态问题,以期给读者新的解读视角,从而丰富莱辛作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 二元对立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从《幸存者回忆录》看莱辛的乌托邦思想
13
作者 王菲菲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8期58-59,共2页
《幸存者回忆录》描述的虽然是人类文明终结前的社会图景,但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不乏乌托邦社会的画面。通过对这些乌托邦画面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认为莱辛虽已清楚地认识到乌托邦社会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可实现性,但却赞成乌托... 《幸存者回忆录》描述的虽然是人类文明终结前的社会图景,但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不乏乌托邦社会的画面。通过对这些乌托邦画面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认为莱辛虽已清楚地认识到乌托邦社会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可实现性,但却赞成乌托邦精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幸存者回忆录》 乌托邦
下载PDF
生存悖论与伦理选择——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中的多重共同体
14
作者 雷小青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5-68,共4页
多丽丝·莱辛的《幸存者回忆录》构建了多重共同体: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通过不同的空间进行表征:艾米莉的原生家庭、墙背后变化无常的房间、现代城市解体中的“杰拉尔德之家”。运用共同体理论与文学理... 多丽丝·莱辛的《幸存者回忆录》构建了多重共同体: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通过不同的空间进行表征:艾米莉的原生家庭、墙背后变化无常的房间、现代城市解体中的“杰拉尔德之家”。运用共同体理论与文学理论阐释三重共同体,是解析多丽丝·莱辛对共同体危机与现代文明灾难间的深刻反思。小说结尾暗示理想的共同体是个体实现自我超越后的人与自然、生物的道德共同体,这也体现了莱辛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共同体生存形态的伦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血缘共同体 地缘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 道德共同体
下载PDF
试论《幸存者回忆录》中的叙事建构与伦理书写
15
作者 郭梦诗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16,35,共4页
《幸存者回忆录》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一部长篇小说。她以超现实的叙述方式描绘了幸存者在大灾难中的生存状态,用丰富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文明的忧患。借助叙事建构与伦理学两个视角探讨《幸存者回忆录》中伦理困境在反乌托邦... 《幸存者回忆录》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一部长篇小说。她以超现实的叙述方式描绘了幸存者在大灾难中的生存状态,用丰富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文明的忧患。借助叙事建构与伦理学两个视角探讨《幸存者回忆录》中伦理困境在反乌托邦叙事下的显现,主人公伦理意识在双重时空并置叙事下的“被屠杀”和“被救赎”,以及双重“他者见证”下伦理秩序建构的过程,揭示伦理书写在叙事中的多元化趋向,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的思考与判断,建构良性伦理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幸存者回忆录》 叙事建构 伦理书写
下载PDF
“女性主义”还是“人性灾难”—— 《幸存者回忆录》主题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莉娟 《群文天地》 2011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在2007年以88岁高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这为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主义、激情和想象力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作品主题风格多样,大到种族时代、世界纷争,小到都市生...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在2007年以88岁高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这为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主义、激情和想象力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作品主题风格多样,大到种族时代、世界纷争,小到都市生活、男女情感。《幸存者回忆录》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多丽丝·莱辛后期的代表作之一,有明确地性别意识和立场,关注女性的成长经验,心路历程,从而确定了女性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女性主义 当代小说家 灾难 人性 诺贝尔文学奖 女性经验 怀疑主义
原文传递
多丽丝·莱辛生态思想的现实关照
17
作者 唐玉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5期1-4,共4页
文学作品观照现实,反哺现实,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英国当代文学家多丽丝·莱辛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之一,在其《裂缝》《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幸存者回忆录》等系列科幻小说中,以寓言式手法讲述了人类所... 文学作品观照现实,反哺现实,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英国当代文学家多丽丝·莱辛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之一,在其《裂缝》《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幸存者回忆录》等系列科幻小说中,以寓言式手法讲述了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生态危机。这既是对当前全球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又展现了她对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危机的深忧之情,而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法,即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我国正大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西双方应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人类美好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裂缝》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幸存者回忆录》 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多重的苏菲主义:对“多丽丝·莱辛与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与苏枕商榷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7-73,共7页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伊德里斯·沙赫 苏菲主义 伊斯兰教 《幸存者回忆录》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与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与苏忱商榷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勤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0,共6页
针对苏忱"多丽丝.莱辛与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一文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澄清。首先是关于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其次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 针对苏忱"多丽丝.莱辛与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一文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澄清。首先是关于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其次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忱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伊德里斯·沙赫 苏菲主义 伊斯兰教 《幸存者回忆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