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的创作特点与演唱诠释 |
李静
冀怡锦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2
|
《幽怪诗谈》的编改策略及其文学史意义 |
梁建蕊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从《幽闺记》的改编看新媒体视域下戏曲审美互动的更迭 |
陈岩松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4
|
节奏的时空“奇遇”——林语堂《幽梦影》英译本的翻译诗学诠释 |
邓媛
|
《现代语言学》
|
2024 |
0 |
|
5
|
笛曲《幽兰逢春》的艺术特色与演奏要点初探 |
刘陈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6
|
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 |
胡洪渝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7
|
论《幽兰草》的创作、结集时间以及价值定位 |
李越深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5 |
7
|
|
8
|
徘徊于崇儒与尚道之间——从张潮小品《幽梦影》探析顺康士人心迹 |
刘和文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9
|
论小说选本《幽怪诗谭》的独特价值 |
任明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基于《四时幽赏录》的晚明文人西湖游赏心态与行为探析 |
洪泉
唐慧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11
|
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其实践——浅析《幽梦影》中的增译、漏译和改译 |
吴梅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12
|
古韵之幽交涉与今方言子变韵现象音变原理的一致性 |
陈卫恒
|
《殷都学刊》
|
2004 |
5
|
|
13
|
论尤韵与幽韵的关系及在韵图的排列——参照《慧琳一切经音义》 |
赵翠阳
|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
2012 |
2
|
|
14
|
琴曲《幽兰》探微 |
王建欣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5
|
班固与安陵——《幽通赋》解析 |
张鸿杰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6
|
从《幽梦影》看林语堂对国俗词语的翻译 |
张秀燕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7
|
从《幽兰操》谈《孔子》——在凡人与圣人之间,在被理解与被误解之间 |
郭阳
|
《电影评介》
|
2012 |
2
|
|
18
|
论张潮《幽梦影》的文体特色 |
侯敏
|
《写作》
|
2004 |
1
|
|
19
|
先唐“幽兰”书写的演变--兼论《幽兰赋》与初唐士人心态 |
叶会昌
郎瑞萍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1 |
0 |
|
20
|
古为今用、意境融彻——对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进行研究 |
赵悦
|
《黄河之声》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