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V.S奈保尔作品中的印度形象——以《幽暗国度》为例
1
作者 李小倩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7-39,47,共4页
1962年,奈保尔完成了他对母国印度的第一次探访,随后根据其对印度的所见所闻完成了《幽暗国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印度社会由表及里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幽暗的印度形象。这一形象的书写,展现了奈保尔在后天养成的"西方之眼&qu... 1962年,奈保尔完成了他对母国印度的第一次探访,随后根据其对印度的所见所闻完成了《幽暗国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印度社会由表及里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幽暗的印度形象。这一形象的书写,展现了奈保尔在后天养成的"西方之眼"的视域下对印度现实与历史的审视和其混杂身份所带来的对印度形象书写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幽暗国度》 印度 形象
下载PDF
记忆坊热推若花燃燃最新巨作《幽暗国度》
2
《岁月(推理)(下半月)》 2017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他,尸体扭曲成古怪的圆圈状,珍爱的面具离奇失踪;他,被烧成灰烬,车窗外面具一闪而过;她,戴上面具,顷刻脸皮溶化。
关键词 《幽暗国度》 记忆 面具
原文传递
后殖民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解读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德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7,共7页
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属于后殖民旅行写作,体现了作家对母国文化既想认同又想保持距离的矛盾心态,造成作品叙事内在视角与外位视角的矛盾对立。三部曲呈现了作家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策略辩证运动的过程,从客观、冷静、带有讽刺性的叙述,... 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属于后殖民旅行写作,体现了作家对母国文化既想认同又想保持距离的矛盾心态,造成作品叙事内在视角与外位视角的矛盾对立。三部曲呈现了作家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策略辩证运动的过程,从客观、冷静、带有讽刺性的叙述,渐渐转化为沉郁乃至悲愤的分析与描述,最后作家从印度社会的观察者、批评家变成了印度普通人民心声的聆听者、对话者和记录者,将自己的同情和希望融入他与之访谈的人物中,重建了他失去的自我同一性/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旅行写作 身份认同 叙事策略 “印度三部曲” V.S.奈保尔 《幽暗国度》
原文传递
奈保尔与纳拉扬
4
作者 空草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3,共2页
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受伤的文明》、《百万起义》最近在国内出版了,显然,作为印度裔的英国作家奈保尔与印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奈保尔对印度也始终存在着割舍不断的情感,“印度三部曲”正是他这种情感的... 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受伤的文明》、《百万起义》最近在国内出版了,显然,作为印度裔的英国作家奈保尔与印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奈保尔对印度也始终存在着割舍不断的情感,“印度三部曲”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自《幽暗的国度》出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奈保尔 《受伤的文明》 《幽暗国度》 《百万起义》 纳拉扬 英国 文学观念 小说
原文传递
喧嚣之惑 散文
5
作者 吴安臣 《滇池》 201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喧嚣的市声像海潮,一浪高过一浪。杂技团没有表演杂技,却在推销所谓包治百病的神药。推销神药的声音让那些晚归而无聊的人们趋之若鹜,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仿佛鲁迅《药》中那些看行刑的国人。那时,我待在昆明最后... 喧嚣的市声像海潮,一浪高过一浪。杂技团没有表演杂技,却在推销所谓包治百病的神药。推销神药的声音让那些晚归而无聊的人们趋之若鹜,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仿佛鲁迅《药》中那些看行刑的国人。那时,我待在昆明最后的集市——海源寺街的一个小饭店内。我讨厌喧嚣,我讨厌声音,甚至讨厌不合时宜的响动,所以我无可奈何的面对着这一切。但是,整个世界就是喧嚣的,要寻找宁静,只有深入到内心里去。整个海源寺街就像奈保尔在《幽暗国度》里描绘的印度码头一般嗜杂无序。夜幕那么重,却仍然没有盖过市声的鼎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暗国度》 不合时宜 《药》 奈保尔 杂技 推销 声音 鲁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