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专志编纂的思考——以《广州亚运会志》《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为例
1
作者 李玉平 《广西地方志》 2016年第6期12-18,共7页
本文分别介绍《广州亚运会志》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的编纂情况,并进行横向比较。两志在组织模式上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呈现明显区别。《广州亚运会志》由编辑部收集资料、编写志稿和进行总纂,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采取专家修... 本文分别介绍《广州亚运会志》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的编纂情况,并进行横向比较。两志在组织模式上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呈现明显区别。《广州亚运会志》由编辑部收集资料、编写志稿和进行总纂,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采取专家修志,编辑部总纂的模式。其区别体现在拟定篇目、搜集资料、编写初稿、志稿评议、志书总纂、审查验收等环节及体例方面。最后对专志编纂进行思考,提出要灵活选择专志编纂模式、充分发挥主编单位的职能、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专 《广州亚运会志》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缘起、实践与理论展望
2
作者 牛乐 张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正在建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具有多重学术内涵和人文品质,是融汇了史学、自然科学、哲学、人类学的综合书写形式。在知识论层面,非遗志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类型,亦有望形成一种相对完整的研究范式。非遗志与民族志、民俗志研究... 正在建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具有多重学术内涵和人文品质,是融汇了史学、自然科学、哲学、人类学的综合书写形式。在知识论层面,非遗志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类型,亦有望形成一种相对完整的研究范式。非遗志与民族志、民俗志研究方法互融,与地方史志视域互补,将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推动非遗学科建设,助推非遗科学保护与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档案 民族
下载PDF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基于长崎宫日节的海外民族志考察
3
作者 方云 田兆元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4期71-80,共10页
在国际非遗保护合作的框架下,中国的节日遗产保护亟待拓展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海外节日民族志是将节日遗产放置于国际语境中,对多元文化节日空间的交流、互动并建构认同的观照。对日本长崎宫日节的研究,可从节日海外民族志的视角切入,对... 在国际非遗保护合作的框架下,中国的节日遗产保护亟待拓展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海外节日民族志是将节日遗产放置于国际语境中,对多元文化节日空间的交流、互动并建构认同的观照。对日本长崎宫日节的研究,可从节日海外民族志的视角切入,对日本本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过程进行深描,通过对宫日节核心仪式、组织实践以及不断衍新的庆典活动深入剖析,可呈现出不同历史阶段、区域社群之间文化交互融合的演变特征,凸显节日遗产建构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功能与效用。长崎宫日节保护实践中形成了新型社群结构关系、高效的运营机制、经济振兴与文化再生产以及多向度的文化认同建构路径,值得总结其成功经验与模式,从而为中国的节日遗产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民族 节日遗产 长崎宫日节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实、界域与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兆荣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3期6-13,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代的“世界性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遗产政治学的色彩。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强力推动的“非遗保护”包含着在世界彰显“东方价值”的战略意图,取得了伟大成就。然而,从学科角度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关涉的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代的“世界性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遗产政治学的色彩。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强力推动的“非遗保护”包含着在世界彰显“东方价值”的战略意图,取得了伟大成就。然而,从学科角度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关涉的范围宽,边界广,内涵多,形式杂,与相关学科交错、交叉、交集现象严重。如何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性,需要在方法论,尤其是在方法上有所侧重。面对当今学科细化的趋向,整合性的方法特别值得提倡,比如博物民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名实 界域 方法 博物民族
下载PDF
广州市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5
作者 林源 王淑雅 黎雅智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广州市增城区的非遗是本地的文化瑰宝,凝聚着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文化财富。在以融媒体为背景的环境下,基于“5W”理论对广州市增城区非遗项目进行探析,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增城非遗进行调研,提出在未来发展中以非遗传承人为核... 广州市增城区的非遗是本地的文化瑰宝,凝聚着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文化财富。在以融媒体为背景的环境下,基于“5W”理论对广州市增城区非遗项目进行探析,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增城非遗进行调研,提出在未来发展中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打造优质的“非遗矩阵”,在传播中应注重非遗门类的平衡性,创新路径发展非遗内容,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形式,注重受众的视听感受,建构用户画像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W 广州市增城区 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与发展
下载PDF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设计与传播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守明 王明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设计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方法运用艺术设计学中的视觉设计方法,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其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然后进行视觉形象设计。通过品牌化视觉传播的对外展示,让广州非物质文... 目的研究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设计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方法运用艺术设计学中的视觉设计方法,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其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然后进行视觉形象设计。通过品牌化视觉传播的对外展示,让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节奏产生共鸣。结论提升传统工艺美术形式的现代设计感,呈现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等广州传统手工艺新的活力,拓展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表现语言,并扩大其传播效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传播提供新的推广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物质文化遗产 视觉设计 传承 创新 传播推广 科普化
下载PDF
民族志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研究——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
7
作者 任佳佳 郝会肖 刀妹 《今传媒》 202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活态性特征,民族志诗学的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译介,以及基于双语语料库和...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活态性特征,民族志诗学的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译介,以及基于双语语料库和数字展馆开发等数字档案式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激活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价值,向世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审美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诗学 物质文化遗产 译介传播 《召树屯》
下载PDF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广州从化为例
8
作者 赖惠玲 《求知导刊》 2018年第33期44-45,共2页
随着经济发展,针对城市当中的特色小镇进行建设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一种新机遇与新形态,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文章针对特色小镇建设当中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面... 随着经济发展,针对城市当中的特色小镇进行建设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一种新机遇与新形态,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文章针对特色小镇建设当中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面向居民进行特色小镇建设与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宣传教育、精准定位非遗文化特色、加大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投入以及引进高质量人才、健全保护机制等方式,以广州从化为例,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从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志研究的样本选择--融水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之三
9
作者 过竹 滕金雯 +1 位作者 梁迎 岑思宇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1年第3期55-61,共7页
融水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传承人群体庞大,传承人文化程度与职业构成多样。课题组将融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志样本选取地,从134名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遴选出19位作为口述志访谈对象... 融水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传承人群体庞大,传承人文化程度与职业构成多样。课题组将融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志样本选取地,从134名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遴选出19位作为口述志访谈对象,并对他们进行实证性跟踪研究,以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我叙述中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口述 样本 选择
下载PDF
广州医药老字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窦晓彤 《文化遗产》 2009年第4期150-153,159-162,共8页
自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作为中医药大省的广东,在申报"传统医药"类项目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广州市成功申报了两项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广州又是全国拥有医药类"中华... 自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作为中医药大省的广东,在申报"传统医药"类项目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广州市成功申报了两项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广州又是全国拥有医药类"中华老字号"企业最多的城市,而这些中药老字号正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企业主导是广州市中医药申遗的最大特点。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分析广州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医药 老字号 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
下载PDF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与民族志分析——民俗学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清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民俗学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活动,此举将学生关于家乡非物质文化的认知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效连接,而以依玛堪体裁归属为例的师生讨论活动则有利于学生将田野调查体验升华为... 民俗学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活动,此举将学生关于家乡非物质文化的认知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效连接,而以依玛堪体裁归属为例的师生讨论活动则有利于学生将田野调查体验升华为理论思考。整个教学活动在学校民族志的视野中建构了一个社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圈,建构了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遗产保护有机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民族 家乡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式教学 田野调查 依玛堪
下载PDF
新媒体和感官民族志在研究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塔玛拉·尼科利克·杰里奇 刘芯会(译)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5期27-32,共6页
作者简要回顾了文化影像记录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以银版照相为开端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参与式研究和数字技术的积极运用。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感官民族志与新媒体可以作为记录和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也应当考虑在当今合作、共享和数字化... 作者简要回顾了文化影像记录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以银版照相为开端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参与式研究和数字技术的积极运用。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感官民族志与新媒体可以作为记录和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也应当考虑在当今合作、共享和数字化的大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限制。这与有关权威科学观点的后现代批判以及社区在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时所面临的危机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人类学 感官民族 新媒体 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广州亚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华 《文化遗产》 CSSCI 2010年第2期148-151,159-162,共8页
广州亚运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广州亚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广州亚运又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展示平台和机遇,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使其获得了新的生... 广州亚运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广州亚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广州亚运又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展示平台和机遇,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使其获得了新的生机,并且为其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培育了潜在的巨大市场,值得我们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亚运会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资源 文化资本
下载PDF
“原生态体育”悖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解构与重塑 被引量:34
14
作者 万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0,共8页
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出发,结合3个"原生态体育"田野调查个案,采取参与定性观察、实地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以及民族志的书写范式,由点及面阐释"原生态体育"的建构过程、社会动因及其内在机制,旨在明晰体育非物质文... 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出发,结合3个"原生态体育"田野调查个案,采取参与定性观察、实地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以及民族志的书写范式,由点及面阐释"原生态体育"的建构过程、社会动因及其内在机制,旨在明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保护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态体育"是文化加工、文化移植、文化重建等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但也存在虚无主义、封闭守旧、市场裹挟等不良倾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摒弃"原生态体育"的保守理念,进一步厘清保护的对象与边界、树立可持续生态观、构建文化生态模式,并注重社区居民自治、地方政府管理、社会组织指导等生态系统间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体育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再生产 文化生态 民族
下载PDF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国余 龙宇晓 《体育科技》 2020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贵州反排木鼓舞为核心案例,对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进行体育民族志研究,关注人类和非人类两大类行动者的能动性。研究表明,反排木鼓舞传承网络是由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相互作用而形成... 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贵州反排木鼓舞为核心案例,对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进行体育民族志研究,关注人类和非人类两大类行动者的能动性。研究表明,反排木鼓舞传承网络是由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其中非人类行动者与人类行动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台江县“非遗”保护中心作为核心行动者,成功建立了一套利益整合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异质行动者的积极性,从而维系反排木鼓舞传承网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反排木鼓舞 体育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机制 体育民族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园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铭清 林敏 朱静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7期21-22,25,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与中国都在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广州灰塑的实例,生产性保护似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切实可行路径。
关键词 生产性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灰塑
下载PDF
形与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述传统 被引量:9
17
作者 彭兆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4-61,共8页
无论作为原生性的表述范式,还是作为书写的二元分类,口述传统都是人类至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样态。对于口述传统的研究,我国的学术界,尤其当下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都较为重视其"形",而对其"理"的关... 无论作为原生性的表述范式,还是作为书写的二元分类,口述传统都是人类至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样态。对于口述传统的研究,我国的学术界,尤其当下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都较为重视其"形",而对其"理"的关注不足。本文试图从口述传统的发生性原理,特别是对口述/书写的"形"与"理"关系进行阐释,以就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传统 物质文化遗产 书写权力 文类 民族在场
下载PDF
广州市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概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宇辉 《航海》 2019年第4期9-15,共7页
广州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港兼海港,商贸繁盛,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州以其地理、历史和传统因素,长期处于中国海上对外... 广州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港兼海港,商贸繁盛,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州以其地理、历史和传统因素,长期处于中国海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 田野调查 海上丝绸之路 岭南文化 华南地区 文化交流 对外经济
下载PDF
从民俗志到非遗志的书写问题——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襄垣县乡土田野调查》
19
作者 刘梦颖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1-24,共4页
由高丙中、张岳公主编,宋红娟、王立阳等人撰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襄垣县乡土田野调查》是首部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该书以山西省襄垣县非遗普查资料为基础,采取民俗志和民族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兼顾非遗事象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传承... 由高丙中、张岳公主编,宋红娟、王立阳等人撰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襄垣县乡土田野调查》是首部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该书以山西省襄垣县非遗普查资料为基础,采取民俗志和民族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兼顾非遗事象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传承,整体呈现出襄垣县域民众的日常生活。该书是非遗时代文化书写的实践,对从民俗志到非遗志的书写转型有启示意义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襄垣县 民俗
下载PDF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方式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兴贵 《传承》 2009年第16期166-16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建立保护名录、民族志方式、以学术研究带动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保护传承人、多元文化教育方式。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方式 民族 多元文化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