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稷下道家与庄子后学的渗透与融合——《管子》四篇与《庄子》外杂篇关联性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秀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1,共10页
从《庄子》与《管子》四篇的“心”论思想、《庄子》“圣人贵精”的思想与《管子》的“精气论”、《庄子》与《管子》四篇的道论体系三个方面,着重对比分析《庄子》外杂篇与《管子》四篇之关联,认为二者互有因袭,显示了以《管子》四篇... 从《庄子》与《管子》四篇的“心”论思想、《庄子》“圣人贵精”的思想与《管子》的“精气论”、《庄子》与《管子》四篇的道论体系三个方面,着重对比分析《庄子》外杂篇与《管子》四篇之关联,认为二者互有因袭,显示了以《管子》四篇为代表的稷下道家学说与庄子后学之间的学术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道家 庄子后学 《管子》四 《庄子》外杂篇 黄老思想
下载PDF
《庄子》外杂篇安“命”思想论析
2
作者 兰辉耀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4-69,共6页
《庄子》外杂篇对如何安"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认为在"安其性命之情"和"任其性命之情"之余,更当采取"不物于物"的具体策略,以使自己在保有性命情愫的基础上实现"命"的最大价值,即&qu... 《庄子》外杂篇对如何安"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认为在"安其性命之情"和"任其性命之情"之余,更当采取"不物于物"的具体策略,以使自己在保有性命情愫的基础上实现"命"的最大价值,即"终其天年"。"不物于物"的具体策略主要体现在"重生则利轻"、"不愿仕"、"不兴名"等方面,即轻视利益、不愿做官、拒绝名誉是使个体不被外物所役,即"不物于物"的具体对策。此安"命"哲学对于当今世人生命的安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外杂篇 安“命” “不物于物”
下载PDF
《庄子》外杂篇“命”之本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兰辉耀 许建良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庄子》外杂篇"命"的概念具有多重内涵,主要有命令义、命运义和生命义,所以"命"既是人所接受的"命令",也是影响或支配人的"命运",同时也是人的全部"生命"。显然,命令、命运和生命... 《庄子》外杂篇"命"的概念具有多重内涵,主要有命令义、命运义和生命义,所以"命"既是人所接受的"命令",也是影响或支配人的"命运",同时也是人的全部"生命"。显然,命令、命运和生命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因为生命意义上"命"的本质,是以自然(素朴、本真和自足)人性论为根基的,即"性者,生之质也",人性是生命的本质,所以,素朴性、本真性和自足性就构成了生命本质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外杂篇 “命”之本质 中国古代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