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灵肉境界的生命之恋——严歌苓长篇小说《床畔》读解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万顺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19,共4页
长篇小说《床畔》是严歌苓最新创作的一部稍稍离地飞起来的作品,叩问人性的沉重主题通过老练通畅的书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和升华。女主人公万红的行为举止和思想境界具有镜照当下社会价值观、道德状况乃至人类精神背景的意义,她将... 长篇小说《床畔》是严歌苓最新创作的一部稍稍离地飞起来的作品,叩问人性的沉重主题通过老练通畅的书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和升华。女主人公万红的行为举止和思想境界具有镜照当下社会价值观、道德状况乃至人类精神背景的意义,她将成为当代文学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小说对于"英雄"标准问题的探讨虽然可以放之四海,但不能离开具体的时代语境,显示了华人作家全球性写作的特点和阈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床畔》 护士万红 英雄
下载PDF
论不发声的小说主角可否成为叙述视角问题——以《床畔》《变形记》为例
2
作者 李昭明 王卓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小说的叙述视角问题作为叙事学的一部分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研究,20世纪以来叙事视角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这种研究热度在1995年荷兰召开的"国际叙述视角研讨会"上趋向高峰。文章选择了第三人称叙述... 小说的叙述视角问题作为叙事学的一部分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研究,20世纪以来叙事视角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这种研究热度在1995年荷兰召开的"国际叙述视角研讨会"上趋向高峰。文章选择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中较为特殊和少见的一种叙述视角——以第三人称不能发声的主角为叙述视角的情况,选择了两部代表作品从"以单一内聚焦式第三人称视角叙述的《床畔》"和"以第三人称固定式内聚焦叙述视角为主叙述的《变形记》"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无法发声的主角可以成为叙述视角问题"的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学 叙述视角 主角视角 《床畔》《变形记》
下载PDF
从当代文学英雄主义流变谈《床畔》中单薄英雄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涵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6期122-123,共2页
严歌苓新作《床畔》选择将文本背景置身于当代英雄主义语境中,并且采取了“突出”原则来塑造人物,这样就呈现出对十七年文学中“塑造英雄人物”、“突出英雄人物”写作方式的复归,虽然不能否认其宣扬英雄主义价值观不死的意义,但是这导... 严歌苓新作《床畔》选择将文本背景置身于当代英雄主义语境中,并且采取了“突出”原则来塑造人物,这样就呈现出对十七年文学中“塑造英雄人物”、“突出英雄人物”写作方式的复归,虽然不能否认其宣扬英雄主义价值观不死的意义,但是这导致文本阅读的不真实感的产生以及深度的削减,那么英雄主义的复归就存在一定的偏颇。论文通过审视当代文学英雄主义的流变来谈《床畔》中万红这一绝对美化和理想人物塑造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床畔》 英雄形象 英雄主义
下载PDF
从映照现实到揭示存在——论严歌苓《床畔》的英雄叙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琳琳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5期56-59,共4页
严歌苓新作《床畔》延续了她军旅题材小说中的英雄叙事,以象征主义手法复写了《雌性的草地》中英雄理想幻灭的主题。严歌苓试图通过展示英雄在时代变迁中被树立、被崇拜、被误读、被遗忘的过程,呼唤英雄的回归,却又深感时移世易,无力挽... 严歌苓新作《床畔》延续了她军旅题材小说中的英雄叙事,以象征主义手法复写了《雌性的草地》中英雄理想幻灭的主题。严歌苓试图通过展示英雄在时代变迁中被树立、被崇拜、被误读、被遗忘的过程,呼唤英雄的回归,却又深感时移世易,无力挽回,因而小说又带有一定的存在主义意味。《床畔》是对严歌苓英雄叙事的一次回望与总结,在呼唤英雄主义的同时,回避了对英雄内涵的构建与反思,体现出作家对英雄价值观念与当代语境的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床畔》 英雄叙事 存在主义
下载PDF
无言坚守的英雄信念——读严歌苓《床畔》
5
作者 徐建平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5期109-111,共3页
万红的形象成功地沿袭了严歌苓此前的众多女性形象特征,有着东方女性的生命韧性和生活信念。万红在守护英雄的过程中,自己也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新的英雄,本文探讨了万红无言守护的原因及过程,即在坚定的信念的作用之下而完成的自身人格的... 万红的形象成功地沿袭了严歌苓此前的众多女性形象特征,有着东方女性的生命韧性和生活信念。万红在守护英雄的过程中,自己也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新的英雄,本文探讨了万红无言守护的原因及过程,即在坚定的信念的作用之下而完成的自身人格的飞跃,这使得万红的形象更为饱满。除此之外,作者删除张谷雨视角构筑的故事部分,而仅仅保留万红的视角为唯一的故事线索,这样的处理文本的方式其实是在形式上有助于超越万红作为一个普通护士的本身,让读者更多思考她的信仰与坚守的来源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畔》 坚守 信仰 单视角叙事
下载PDF
把历史还给民间——评严歌苓小说《床畔》
6
作者 张开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5-18,55,共5页
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贯穿着她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当代史的关注,其新作《床畔》也不例外。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改变了以往与历史"正面冲突"的写作策略,她仅将"文革"这一历史事件作为一种文化... 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贯穿着她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当代史的关注,其新作《床畔》也不例外。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改变了以往与历史"正面冲突"的写作策略,她仅将"文革"这一历史事件作为一种文化注脚隐藏于故事背后,历史得以从主流的宏大叙事框架中滑脱出来。而伴随着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后退,个体的生命景象却得到了彰显。论文分析了作家历史取材和审美倾向的转变,认为严歌苓更加注重与民间话语的平等对话,有意加重了历史小说的民间意味。但与此同时,其创作也表现出用日常化、简单化的历史取代历史复杂性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民间意识 严歌苓 《床畔》
下载PDF
浅析严歌苓小说《床畔》的艺术特色
7
作者 聂晨曦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6-17,20,共3页
《床畔》是严歌苓的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有着丰富的主题意蕴,首先表层的线索是主要人物之间隐匿的爱情,其次是对信念的坚守和奉献,最后揭示了在坚守的过程中人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异化。作者通过强化女性、弱化男性的人物塑造手法,突出了主... 《床畔》是严歌苓的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有着丰富的主题意蕴,首先表层的线索是主要人物之间隐匿的爱情,其次是对信念的坚守和奉献,最后揭示了在坚守的过程中人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异化。作者通过强化女性、弱化男性的人物塑造手法,突出了主题意蕴的表达,并运用"阐释者的注脚"等娴熟的叙事技巧,为作品增添了艺术的感染力。透过《床畔》,可以看到作者在时代变迁中对人性的关注和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畔》 严歌苓 主题意蕴 人物塑造 叙事技巧
下载PDF
永恒的英雄与流动的床畔——浅议《床畔》的叙事艺术
8
作者 胡袤姻 《文教资料》 2017年第4期22-23,共2页
英雄主义是十七年文学以来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而当今英雄主义该如何书写成了作家提笔深思的问题。《床畔》在“老教堂”、“植物人英雄的病房”特定的空间环境下展开叙事,运用时空交叉的叙事方法,慨叹当下某种英雄主义观念淡漠的境况。
关键词 《床畔》 严歌苓 叙事艺术 英雄主义
下载PDF
《床畔》,又一次重复的写作
9
作者 吴嘉俐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6期6-9,共4页
作者认为,严歌苓的《床畔》再次显示了严歌苓在收获影视改编领域的成功之后,越发急功近利的写作状态。题材上追求新奇,人物性格雷同毫无突破,情节缺乏逻辑,感情呈现生硬,《床畔》中的权欲批判与当下许多影视作品一样,规避了物欲存在的... 作者认为,严歌苓的《床畔》再次显示了严歌苓在收获影视改编领域的成功之后,越发急功近利的写作状态。题材上追求新奇,人物性格雷同毫无突破,情节缺乏逻辑,感情呈现生硬,《床畔》中的权欲批判与当下许多影视作品一样,规避了物欲存在的合理性,而以爱情解决矛盾,其次在作品中依旧表现出自我东方化倾向。这些被人诟病已久的问题如果长久得不到解决,就导致作品质量一再下降,严歌苓最终将会失去自己的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床畔》 大众文化 影视改编
下载PDF
论严歌苓小说的动作叙事——以《扶桑》《人寰》《床畔》为例
10
作者 华珉朗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3-17,共5页
严歌苓的小说注重动作描摹。论文以《扶桑》《人寰》和《床畔》为例,论析她小说中的动作叙事。严歌苓能够精准地刻画出人物一系列的连续动作,达到影视般的传神效果;善于从最细微处入笔,铺叙人物知觉感受;她同样精于赋予一个动作深刻的意... 严歌苓的小说注重动作描摹。论文以《扶桑》《人寰》和《床畔》为例,论析她小说中的动作叙事。严歌苓能够精准地刻画出人物一系列的连续动作,达到影视般的传神效果;善于从最细微处入笔,铺叙人物知觉感受;她同样精于赋予一个动作深刻的意蕴,将动作与人物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动作描写,不仅承担描画外观、表征心理、揭示性格的浅层功能,而且直接与小说的主题、与文本的结构等等更为深层的表达意图发生关系,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叙事功能。此外,综观这三部小说,也可以看出严歌苓小说在动作叙事上审美衍变的轨迹。论文最后论析了动作叙事的成因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动作叙事 《床畔》
下载PDF
想象的英雄与神化的人性——严歌苓《床畔》细读
11
作者 沈杏培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7年第4期97-105,共9页
严歌苓的《床畔》是一部讴歌英雄主义精神的主旋律作品。小说通过护士万红对"植物人"英雄张连长的经年守护和"正名"之路,试图重建人们对英雄主义的信仰和热情。但在叙事和美学层面,万红是一个被过度美化、过于简化... 严歌苓的《床畔》是一部讴歌英雄主义精神的主旋律作品。小说通过护士万红对"植物人"英雄张连长的经年守护和"正名"之路,试图重建人们对英雄主义的信仰和热情。但在叙事和美学层面,万红是一个被过度美化、过于简化的"单向度的人"。万红的英雄人格体现了严歌苓对超验的乌托邦人性的写作实验,这样一种极端至善且摒弃俗世伦理和个人诉求、执意醉心于极端"善念"的人格,体现了作家对英雄神话的迷恋和英雄价值理性的神圣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床畔》的英雄叙事中,严歌苓通过万红式人格以及"医院/教堂""发廊/画廊"等核心意象寄寓了堕落与拯救的文化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畔》 万红式人格 英雄主义 乌托邦
原文传递
理想与世俗的“摆渡人”——论严歌苓长篇小说《床畔》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翔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6年第2期39-45,共7页
著名旅美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严歌苓最新力作《床畔》,讲述了一个美人救英雄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1976年川滇交界的一座小城,万红被分配到陆军第56野战医院,成为铁道兵张谷雨连长的特护。她的命运从那一刻,便与这个因舍身救战士而长... 著名旅美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严歌苓最新力作《床畔》,讲述了一个美人救英雄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1976年川滇交界的一座小城,万红被分配到陆军第56野战医院,成为铁道兵张谷雨连长的特护。她的命运从那一刻,便与这个因舍身救战士而长期陷入昏迷被医学认定为"植物人"的英雄紧密联系在一起。故事中的万红十九岁便守在一张白铁床的床畔,成为理想与世俗的"摆渡人"。小说描绘了英雄张谷雨在经历中国式追捧和遗忘过程中的人生百态,刻画了"摆渡人"万红坚守的孤独无助,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英雄的怀念、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人"的文化关怀和对人性"的挖掘与现实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床畔》 “摆渡人”
原文传递
女性主题与英雄主义的重新阐释——严歌苓新作《床畔》论析
13
作者 徐榛 王乐 《华夏文化论坛》 2016年第1期251-257,共7页
世界华文作家严歌苓坚持以女性主义视角,观察和书写女性的悲情命运,而且也将更多的视野投向女性的执拗所带来和显示的社会效应,在体现女性参与社会思辨的同时,也传达了她对女性社会定位的观察与思索。在严歌苓的小说中,男性几乎都是处于... 世界华文作家严歌苓坚持以女性主义视角,观察和书写女性的悲情命运,而且也将更多的视野投向女性的执拗所带来和显示的社会效应,在体现女性参与社会思辨的同时,也传达了她对女性社会定位的观察与思索。在严歌苓的小说中,男性几乎都是处于"失语"的状态之下,女性都具有比较明显的话语权,对"失语"的男性进行救赎,极具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在《床畔》中,她也是毫不吝啬地将英雄主义的特质赋予护士万红,让她去完成对男性英雄的救赎,这种双向度的英雄书写可以说是非常新颖的。不仅如此,严歌苓没有仅仅对英雄主义本身进行弘扬,而通过女性从英雄主义跨向了人性关怀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床畔》 英雄主义 女性主题 人性跨度
原文传递
极致传奇下的故事书写——从严歌苓小说的叙事艺术看严歌苓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凡榕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5期107-108,111,共3页
严歌苓新作《床畔》的诞生又一次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但从内容来看,她的小说过度追求极致而导致逻辑的断裂,并且只是在不断地自我重复中进行自动化写作。那么问题便会出现:是什么审美追求和动机导致严歌苓在源源不断的创作中失掉了写作... 严歌苓新作《床畔》的诞生又一次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但从内容来看,她的小说过度追求极致而导致逻辑的断裂,并且只是在不断地自我重复中进行自动化写作。那么问题便会出现:是什么审美追求和动机导致严歌苓在源源不断的创作中失掉了写作的“初心”和“难度”?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床畔》 传奇 美学 模式化
下载PDF
不懈的坚守,孤独的“上坟”——浅析护士万红的形象及其信仰的价值
15
作者 刘岩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10期67-69,共3页
严歌苓的《床畔》讲述了护士万红和她护理的植物人以及一名军医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小说中万红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是她始终否认张连长是植物人,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万红在护理过程中对张连长的感情及对周围人态度的变化,以及周... 严歌苓的《床畔》讲述了护士万红和她护理的植物人以及一名军医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小说中万红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是她始终否认张连长是植物人,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万红在护理过程中对张连长的感情及对周围人态度的变化,以及周围人对张连长态度的改变来看万红选择坚守的难能可贵,并分析万红这种坚守的意义、价值所在。同时文章将万红这一人物形象放在严歌苓创造的女性形象谱系中来展现其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简要阐释在当下重建信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畔》 人物形象 英雄主义 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