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归去来兮辞序》三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卫绍生
《语文知识》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归去来兮辞序》是研究陶渊明请令彭泽前后仕农生活的重要文献,涉及到陶渊明行实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请令彭泽前的生活状况、“诸侯以惠爱为德”的“诸侯”究竟指谁、陶渊明为令彭泽时是否得到了“公田之利”等问题,序文虽有交代,但...
《归去来兮辞序》是研究陶渊明请令彭泽前后仕农生活的重要文献,涉及到陶渊明行实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请令彭泽前的生活状况、“诸侯以惠爱为德”的“诸侯”究竟指谁、陶渊明为令彭泽时是否得到了“公田之利”等问题,序文虽有交代,但因读者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也就存在着较大分歧。文章结合陶渊明诗文及有关文献,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了辨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请令彭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看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2
作者
吴丽萍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11期82-84,共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的人生宣言,由此可以探究陶渊明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在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时选择适性,是为第一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时代的关系时选择出世,是为第二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天命的关系时选择安命,是为第三重...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的人生宣言,由此可以探究陶渊明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在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时选择适性,是为第一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时代的关系时选择出世,是为第二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天命的关系时选择安命,是为第三重境界。陶渊明的三重人生境界揭示了他成为一位身体力行的隐士的心路历程,并对其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陶渊明
人生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归去来兮辞(并序)》:欢歌与悲歌的重奏
3
作者
张艳
徐国政
《中学语文》
2023年第9期58-59,共2页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既是心灵解脱的欢歌,也是理想破灭的悲歌。在东晋这一乱世中,受儒家、道家精神双重影响的陶渊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有济世之志,但没有实现志向的环境。济世不得,他退而归田,尽享生命自由之欢愉,但...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既是心灵解脱的欢歌,也是理想破灭的悲歌。在东晋这一乱世中,受儒家、道家精神双重影响的陶渊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有济世之志,但没有实现志向的环境。济世不得,他退而归田,尽享生命自由之欢愉,但也隐怀理想破灭之悲伤。欢与悲,是儒、道两种文化传统在陶渊明思想中的投射,形成了《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情感二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
欢歌
悲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三重悲意
4
作者
马月亮
张丽丽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第6期18-20,共3页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绘的归隐之乐是无数人心中的理想之境。仔细揣摩,其实“乐”中蕴含着三重悲意:一是辞官归去、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不甘与无奈;二是想象中田园生活的闲适惬意与现实生活的窘迫困苦形成的巨大落差;三是乐...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绘的归隐之乐是无数人心中的理想之境。仔细揣摩,其实“乐”中蕴含着三重悲意:一是辞官归去、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不甘与无奈;二是想象中田园生活的闲适惬意与现实生活的窘迫困苦形成的巨大落差;三是乐天安命思想背后陶渊明对自己生不得时和精神孤寂的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
陶渊明
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间痛苦挣扎——《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例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丽伟
赵秋羽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2年第3期15-17,共3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归去来兮辞并序》。孟子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方能以意逆志,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在我们欣赏《归去来兮辞并序》之前,大家所了解的陶渊明是怎样的呢?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课例研究
社会价值
个体价值
挣扎
痛苦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看陶渊明的归隐之痛
6
作者
辛万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14-15,共2页
说到陶渊明的归隐,大家熟知的理由是他不甘束带见督邮,“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愤而挂绶,回乡去过那种自尊、自由、自适的生活。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他陈说的归隐理由有四:其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即“少无适俗韵...
说到陶渊明的归隐,大家熟知的理由是他不甘束带见督邮,“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愤而挂绶,回乡去过那种自尊、自由、自适的生活。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他陈说的归隐理由有四:其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即“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无法适应官场;其二,“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身居官场,身心俱痛;其三,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其四,“程氏妹丧于武昌”,急于奔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陶渊明
归隐
官场
自适
韵
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实录及设计思路
7
作者
冯为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41-45,共5页
该课例首先探讨是《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序”与“辞”的文体差异和内在联系;其次是采用微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向深度学习;再次是借助对两个问题的探讨引领学生走向深度理解,走近作者的心灵。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微探究教学
辞
归
深度解读
原文传递
“聊且凭化往,终返班生庐”——陶渊明前期生活、事迹评述
8
作者
高建新
《集宁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11-18,共8页
陶渊明的前期生活主要指陶渊明的少年、青年及壮年的前一阶段。陶渊明的前期生活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 ,陶渊明 2 9岁之前 ;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是种田和读书 ;第二时期 ,陶渊明 2 9— 41岁 ,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矛盾生活的开始 ,...
陶渊明的前期生活主要指陶渊明的少年、青年及壮年的前一阶段。陶渊明的前期生活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 ,陶渊明 2 9岁之前 ;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是种田和读书 ;第二时期 ,陶渊明 2 9— 41岁 ,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矛盾生活的开始 ,也是他经历最丰富的时期 ,对于其思想的最终形成 ,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他先后有过五次出仕。《归去来兮辞并序》 ,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 ,既总结了其前半生的生活 ,又揭示了其归耕隐居的独特意义。对于了解陶渊明的人格和思想 ,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生活
事迹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人格
诗人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归去来兮辞序》三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卫绍生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河南郑州
出处
《语文知识》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文摘
《归去来兮辞序》是研究陶渊明请令彭泽前后仕农生活的重要文献,涉及到陶渊明行实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请令彭泽前的生活状况、“诸侯以惠爱为德”的“诸侯”究竟指谁、陶渊明为令彭泽时是否得到了“公田之利”等问题,序文虽有交代,但因读者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也就存在着较大分歧。文章结合陶渊明诗文及有关文献,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了辨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请令彭泽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看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2
作者
吴丽萍
机构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出处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11期82-84,共3页
文摘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的人生宣言,由此可以探究陶渊明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在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时选择适性,是为第一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时代的关系时选择出世,是为第二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天命的关系时选择安命,是为第三重境界。陶渊明的三重人生境界揭示了他成为一位身体力行的隐士的心路历程,并对其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陶渊明
人生境界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归去来兮辞(并序)》:欢歌与悲歌的重奏
3
作者
张艳
徐国政
机构
湖北襄阳东风中学
湖北襄阳市教科院
出处
《中学语文》
2023年第9期58-59,共2页
文摘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既是心灵解脱的欢歌,也是理想破灭的悲歌。在东晋这一乱世中,受儒家、道家精神双重影响的陶渊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有济世之志,但没有实现志向的环境。济世不得,他退而归田,尽享生命自由之欢愉,但也隐怀理想破灭之悲伤。欢与悲,是儒、道两种文化传统在陶渊明思想中的投射,形成了《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情感二重奏。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
欢歌
悲歌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三重悲意
4
作者
马月亮
张丽丽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第6期18-20,共3页
文摘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绘的归隐之乐是无数人心中的理想之境。仔细揣摩,其实“乐”中蕴含着三重悲意:一是辞官归去、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不甘与无奈;二是想象中田园生活的闲适惬意与现实生活的窘迫困苦形成的巨大落差;三是乐天安命思想背后陶渊明对自己生不得时和精神孤寂的感伤。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
陶渊明
悲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间痛苦挣扎——《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例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丽伟
赵秋羽
机构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2年第3期15-17,共3页
文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归去来兮辞并序》。孟子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方能以意逆志,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在我们欣赏《归去来兮辞并序》之前,大家所了解的陶渊明是怎样的呢?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课例研究
社会价值
个体价值
挣扎
痛苦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看陶渊明的归隐之痛
6
作者
辛万祥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14-15,共2页
基金
“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学科学规划课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立项号:GS[2016]GHB1014)系列论文之一
文摘
说到陶渊明的归隐,大家熟知的理由是他不甘束带见督邮,“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愤而挂绶,回乡去过那种自尊、自由、自适的生活。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他陈说的归隐理由有四:其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即“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无法适应官场;其二,“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身居官场,身心俱痛;其三,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其四,“程氏妹丧于武昌”,急于奔丧。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陶渊明
归隐
官场
自适
韵
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实录及设计思路
7
作者
冯为民
机构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41-45,共5页
文摘
该课例首先探讨是《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序”与“辞”的文体差异和内在联系;其次是采用微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向深度学习;再次是借助对两个问题的探讨引领学生走向深度理解,走近作者的心灵。
关键词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微探究教学
辞
归
深度解读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聊且凭化往,终返班生庐”——陶渊明前期生活、事迹评述
8
作者
高建新
机构
内蒙古大学
出处
《集宁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11-18,共8页
文摘
陶渊明的前期生活主要指陶渊明的少年、青年及壮年的前一阶段。陶渊明的前期生活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 ,陶渊明 2 9岁之前 ;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是种田和读书 ;第二时期 ,陶渊明 2 9— 41岁 ,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矛盾生活的开始 ,也是他经历最丰富的时期 ,对于其思想的最终形成 ,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他先后有过五次出仕。《归去来兮辞并序》 ,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 ,既总结了其前半生的生活 ,又揭示了其归耕隐居的独特意义。对于了解陶渊明的人格和思想 ,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关键词
陶渊明
生活
事迹
《归去来兮
辞
并
序》
人格
诗人
诗歌创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归去来兮辞序》三题
卫绍生
《语文知识》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看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吴丽萍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归去来兮辞(并序)》:欢歌与悲歌的重奏
张艳
徐国政
《中学语文》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三重悲意
马月亮
张丽丽
《语文教学之友》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间痛苦挣扎——《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例研究
杨丽伟
赵秋羽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看陶渊明的归隐之痛
辛万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实录及设计思路
冯为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
0
原文传递
8
“聊且凭化往,终返班生庐”——陶渊明前期生活、事迹评述
高建新
《集宁师专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