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师》《当我们死人醒来时》中“动静结合”的地理想象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姗姗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从艺术和主题两个方面来探讨易卜生《建筑师》和《当我们死人醒来时》两部戏剧中对"高塔尖顶"和"高山顶上"这两个地理想象的创造。从动静结合下的"高塔尖顶"与"高山顶上"这两个地理意象的... 本文从艺术和主题两个方面来探讨易卜生《建筑师》和《当我们死人醒来时》两部戏剧中对"高塔尖顶"和"高山顶上"这两个地理想象的创造。从动静结合下的"高塔尖顶"与"高山顶上"这两个地理意象的营造中,在走向"高塔尖顶"与"高山顶上"这两个地理空间的建构中,让读者们看到——只有一个心灵强大的人,他才能用这颗强大的心灵铸就自己的事业,留住自己的爱情,这为之所耗费的生命也才有了坚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当我们死人醒来时》 易卜生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咱们死人醒来时》的地理空间建构及追寻主题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丹丹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47-51,共5页
戏剧《咱们死人醒来时》的舞台幕景由山下海滨浴场、高山疗养区和疗养区所在的高山谷地三重地理空间组成。三重地理空间的地势由海平面到高山顶峰不断上升,其中的景物描写从静到动再到动静结合,随着地势的上升和周围景物的变化,人物的... 戏剧《咱们死人醒来时》的舞台幕景由山下海滨浴场、高山疗养区和疗养区所在的高山谷地三重地理空间组成。三重地理空间的地势由海平面到高山顶峰不断上升,其中的景物描写从静到动再到动静结合,随着地势的上升和周围景物的变化,人物的精神状态也随地势从病态到修复再到蜕变的变化,戏剧的追求主题得到表达。鲁贝克和爱吕尼走向高山既是对地势高处的追求,也是对精神高处的追求。他们不仅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爱情理想,而且,在一个没有尘世污垢的高山上,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达到新的平衡点,他们在新的平衡状态中重新认识了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找回了各自迷失的灵魂和自然本性。地理空间建构和易卜生的"高处"情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咱们死人醒来时 舞台幕景 地理空间 易卜生
下载PDF
人类的两副面目——易卜生《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的伦理内蕴探析
3
作者 何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73-177,共5页
易卜生的《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主要探讨了人身上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对人们艺术创造和爱情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每一个人都像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一样,既有人性的因子又有兽性的因子。作品中鲁贝克、爱吕尼、梅遏... 易卜生的《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主要探讨了人身上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对人们艺术创造和爱情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每一个人都像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一样,既有人性的因子又有兽性的因子。作品中鲁贝克、爱吕尼、梅遏、乌尔费姆、有钱的大人先生们等都有着动物和人两副面孔,人性因子逐步占上风的过程就是人物从死亡中慢慢苏醒的过程。在挪威资本主义发展弊端全面爆发、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等独特的伦理环境中,易卜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所作的思考是古希腊悲剧对人本质探寻的遥远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 易卜生 斯芬克斯因子 人性因子 兽性因子
下载PDF
论《小艾友夫》与《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中的“高山”意象 被引量:1
4
作者 付瑶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2期178-180,共3页
易卜生戏剧中存在着丰富的地理意象,这些地理意象传达着剧作家的人生思考与哲学思索。本文运用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以《小艾友夫》与《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为对象,分析其中的"高山"意象。在这两部重要的作品中,"高山&... 易卜生戏剧中存在着丰富的地理意象,这些地理意象传达着剧作家的人生思考与哲学思索。本文运用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以《小艾友夫》与《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为对象,分析其中的"高山"意象。在这两部重要的作品中,"高山"意象有着相似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艾友夫》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 高山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斩落的蛇头为啥还能咬死人?
5
作者 顾学玲 金永来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4年第9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蛇头 死人现象 脑神经 本能反应
下载PDF
斩落的蛇头为啥还能咬死人
6
作者 顾学玲 金永来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年第8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蛇头 死人现象 生理结构 自然界
下载PDF
《国土局原局长借死人名义卖房》后续报道 纪检部门已对郑军展开调查
7
作者 刘畅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0年第2期30-31,共2页
《国土局原局长借死人名义卖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位网友的评论辛辣而幽默:王秀琴,请你把郑军也带走吧,底下的土地还没有开发呢,他想多占点的话,不用审批。
关键词 《国土局原局长借死人名义卖房》 政府工作 中国 廉政建设
下载PDF
从《咱们死人醒来时》看亨利克·易卜生对倒置性超越的阐释(英文)
8
作者 Knut Brynhildsvoll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23,共9页
在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我们发现那些主要人物犹如活死人。在易卜生的最后一部剧作《咱们死人醒来时中,雕塑家鲁贝克和他的模特爱吕尼在没有肉体接触、克制性满意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两性关系。本文旨在表明以人生为代价而使艺术成为... 在易卜生的晚期戏剧中,我们发现那些主要人物犹如活死人。在易卜生的最后一部剧作《咱们死人醒来时中,雕塑家鲁贝克和他的模特爱吕尼在没有肉体接触、克制性满意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两性关系。本文旨在表明以人生为代价而使艺术成为纯洁和完美行为的表现方式所带来的后果:缺乏生命的活力,不积极参与真实的人生,会逐渐使主人公的存在成为人尽皆知的来世生活的表征。因此,本文作者把此剧解读为视觉印象,这种印象来自彼岸,来自死亡国度和倒置性超越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咱们死人醒来时 倒置性超越地狱 禁欲 三联幅
原文传递
从文学空间角度解读《神雕侠侣》中的“活死人墓”
9
作者 李聪丹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6-38,共3页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出现了很多特定场景的描写,"活死人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活死人墓"这一空间对小说情节的发展,爱情悲剧主题的揭示,以及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都有重要意义。从文学空间的角度解读"...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出现了很多特定场景的描写,"活死人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活死人墓"这一空间对小说情节的发展,爱情悲剧主题的揭示,以及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都有重要意义。从文学空间的角度解读"活死人墓",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庸小说空间选择的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雕侠侣》 文学空间 “活死人墓”
下载PDF
舒适村舍里的“活死人”——《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10
作者 陈启霞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36-38,共3页
不同于马克·吐温大多数小说中的幽默、讽刺风格,《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用第一人称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悲剧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将那些拓荒人描述成"活死人",殊不知,住在舒适村舍里的男主人公亨利,表面生活幸... 不同于马克·吐温大多数小说中的幽默、讽刺风格,《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用第一人称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悲剧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将那些拓荒人描述成"活死人",殊不知,住在舒适村舍里的男主人公亨利,表面生活幸福,却是已经精神失常了十九年的真正的"活死人"。现代人经常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面对和释放压力为正确之道,切勿把生活过成"活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第一人称视角 “活死人 冲突 压力
下载PDF
對東漢“死人地券”的再討論
11
作者 馮西西 《简帛》 2019年第2期237-253,共17页
東漢"死人地券"是對真實土地買賣契約的模擬,一般包括立契時間、買賣雙方、土地信息和見證人等内容,其中冢田買賣者、土地面積、價格及見證人等信息有的是真實的。"死人地券"中寫入類似"鎮墓文"趨吉避凶... 東漢"死人地券"是對真實土地買賣契約的模擬,一般包括立契時間、買賣雙方、土地信息和見證人等内容,其中冢田買賣者、土地面積、價格及見證人等信息有的是真實的。"死人地券"中寫入類似"鎮墓文"趨吉避凶的内容,是由其喪葬文書的性質決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東漢 死人地券 買地券 契約
下载PDF
活死人凶间
12
作者 晓荷 《视听技术》 2004年第11期87-88,共2页
这是网上流行的怪译名,按英文字面应译为“死亡的黎明”。
关键词 《活死人凶间》 影评 恐怖片 画质
下载PDF
后奥斯维辛反思:阿甘本审美政治探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麦永雄 侯银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审美政治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阿甘本对奥斯维辛大屠杀之后的生命政治反思,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集中营”“活死人”和“见证”三个重要维度。首先,惨绝人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啻为纳粹至高权力制造“例外状态”的物质化空间。其次,集... 审美政治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阿甘本对奥斯维辛大屠杀之后的生命政治反思,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集中营”“活死人”和“见证”三个重要维度。首先,惨绝人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啻为纳粹至高权力制造“例外状态”的物质化空间。其次,集中营里“活死人”是阿甘本“牲人”系列的重要表征和“赤裸生命”的极端形象。最后,奥斯维辛大屠杀之后的“见证”,意味着“剩余”的创伤记忆与“幸存”表达等问题。阿甘本以关注生命政治的姿态,凸显了诗学正义和批判美学取向。他关于后奥斯维辛的审美政治反思,丰富了当代西方左翼思想的文艺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奥斯维辛 集中营 “活死人 见证 审美政治
下载PDF
鲁贝克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
14
作者 潘丹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6-93,共8页
鲁贝克是易卜生最后一部作品《咱们死人醒来时》中的重要人物,其身上呈现的矛盾受到学者的关注。为了确定自己的艺术家身份,鲁贝克放弃了模特爱吕尼的爱情。然而,这一行为使他陷入伦理两难,造成了他本人、模特爱吕尼以及他妻子三人的悲... 鲁贝克是易卜生最后一部作品《咱们死人醒来时》中的重要人物,其身上呈现的矛盾受到学者的关注。为了确定自己的艺术家身份,鲁贝克放弃了模特爱吕尼的爱情。然而,这一行为使他陷入伦理两难,造成了他本人、模特爱吕尼以及他妻子三人的悲剧。"高山"的意象在剧中反复出现,它是鲁贝克解决伦理困境的理想出路。他幻想登上高山摆脱艺术的束缚,但最后死在雪崩中。鲁贝克的死亡打破了艺术理念对他的束缚,使他的灵魂重新获得自由。易卜生对高山的描写显示了他对人类灵魂自由的探索,而对雪崩的描写显示了他对现实的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贝克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咱们死人醒来时
下载PDF
眼睛中的独特魅力——论小说的独特叙事视角
15
作者 钟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叙事视角的多样化选择是现代小说确立其独立品质的标志之一,把叙事视角作为有意味的叙事策略,可以总结出傻子视角、儿童视角、死人视角和非人类视角这四种独特的叙事视角,这四种独特的叙事视角具有不同的魅力和意义。
关键词 傻子视角 儿童视角 死人视角 非人类视角
下载PDF
奥斯维辛的死亡之死与海德格尔死亡观的盲点
16
作者 陈旭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9,41,共6页
如何认识纳粹大屠杀罪恶的独特性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海德格尔把纳粹屠杀与农业机械化等同起来使他无法直面大屠杀的独特性,显示了其本真性死亡思想的盲点,从而回避与消解了这种恶的独特性。而集中营里的活死人现象,以及阿伦... 如何认识纳粹大屠杀罪恶的独特性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海德格尔把纳粹屠杀与农业机械化等同起来使他无法直面大屠杀的独特性,显示了其本真性死亡思想的盲点,从而回避与消解了这种恶的独特性。而集中营里的活死人现象,以及阿伦特、阿多诺、阿甘本的相关反思表明,技术理性带来的死亡的祛魅与死亡之死这种可怕后果之间的内在张力是我们理解大屠杀独特的死亡现象的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大屠杀 死人 海德格尔 阿伦特 阿多诺 阿甘本
下载PDF
“衔玉而诞”小考
17
作者 张晓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红楼梦》 甄宝玉 通灵宝玉 死人 大观园 太虚幻境 怀古诗 黛玉 贾宝玉 《赤壁怀古》
下载PDF
全真教始祖、哲学家、诗人──王重阳
18
作者 陈正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全真教 王重阳 丘处机 哲学家 内丹修炼 全真道教 死人 哲学思想 三教 知识分子
下载PDF
影片《白日焰火》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雅菲 《戏剧之家》 2014年第6期200-201,共2页
本《白日焰火》是由刁亦男执导和编剧的一部悬疑爱情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起碎尸案件引发出的爱情救赎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与片中的几个男性有着纠葛复杂的人物关系,而这复杂的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又呈现出一个悬疑的故事。本文试图通... 本《白日焰火》是由刁亦男执导和编剧的一部悬疑爱情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起碎尸案件引发出的爱情救赎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与片中的几个男性有着纠葛复杂的人物关系,而这复杂的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又呈现出一个悬疑的故事。本文试图通过对片中男性形象的解读来揭示影片深层次的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焰火 男性 形象 死人
下载PDF
“吃豆腐(饭)”丧葬活动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勤俭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81-86,共6页
"吃豆腐(饭)"丧葬习俗广泛流传于我国浙江、上海、湖南、湖北、云南等地,是指亲友参加葬礼,死者家属用豆腐等菜肴招待宾客的风俗,也可概称整个丧葬活动。流传于浙江地区的豆腐祖师爷乐毅故事、上海吃豆腐羹饭故事都记载了&qu... "吃豆腐(饭)"丧葬习俗广泛流传于我国浙江、上海、湖南、湖北、云南等地,是指亲友参加葬礼,死者家属用豆腐等菜肴招待宾客的风俗,也可概称整个丧葬活动。流传于浙江地区的豆腐祖师爷乐毅故事、上海吃豆腐羹饭故事都记载了"吃豆腐(饭)"丧葬习俗的由来。这两则民间故事反映了黄豆、豆腐与孝亲行为、豆腐与肉体之间的关联,进而发现"吃豆腐(饭)"习俗是古代食人、食死人肉风俗在现代社会的遗留。再加上豆腐和肉体的相似性,"吃豆腐(饭)"不仅指宾客在丧葬筵席上所吃的菜肴,还喻指吃死人肉以及整个丧葬仪式的完成。用豆腐来代替尸体如同孝子们用牲畜肉代替尸体一样,是逝者子孙告慰亡灵、尽孝的表现,是农业社会发展在丧葬仪式中的表现,也是人们用"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豆腐(饭)” 豆腐 丧葬 死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