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文学启蒙的先声——以郭沫若《女神》与赛春嘎《心侣集》为例
1
作者 阚海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郭沫若的《女神》成为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的纪念碑。它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一起被视为中国新文学浪漫追求的双璧而长存于中国人的记忆中。纳·赛音朝克图(1914-1973)是20世纪中国蒙古族一代大文豪,现当代蒙古文学奠基人,著名诗... 郭沫若的《女神》成为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的纪念碑。它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一起被视为中国新文学浪漫追求的双璧而长存于中国人的记忆中。纳·赛音朝克图(1914-1973)是20世纪中国蒙古族一代大文豪,现当代蒙古文学奠基人,著名诗人。论文从自然、自由的激情演绎、崇尚女性主题、性别和恋爱观等方面探寻两位诗人在写作上的异同。郭沫若自然与人相呼应的诗歌中自然与人有平等关系,自然既是"自我","自我"即是自然。赛春嘎自然与蒙古人生活相呼应的诗歌中遵循自然规律与蒙古人生活节奏。赛春嘎诗歌为全民族人民的利益、命运而写诗;郭沫若诗歌当时追求个性解放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心侣集》 自然 自由 女性 性别 恋爱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