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恋爱中的妇女》审视劳伦斯的创作观 被引量:2
1
作者 段良亮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3-35,共3页
《恋爱中的妇女》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名篇。本文作者通过作品中两个主人公他金和厄秀拉的恋爱经历,探讨了劳伦斯所谓的理想婚姻模式及其创作观。
关键词 《恋爱中的妇女》 婚姻模式
下载PDF
论《恋爱中的妇女》的象征手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志彪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34-35,共2页
文章分析了《恋爱中的妇女》中人物、场景及事物等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探讨了书中象征的作用 ,指出正是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巧妙运用了象征手法才使得作品的主题更鲜明 ,人物更丰满。
关键词 《恋爱中的妇女》 象征手法 英国 现代主义小说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下载PDF
劳伦斯在一战时期的思想变化对《虹》和《恋爱中的妇女》所产生的影响
3
作者 刘立壹 《英语研究》 2013年第3期38-42,共5页
由劳伦斯的书信等史料可知,一战时期,劳伦斯的思想起伏很大。这一思想变化在他此时期所写的两部小说《虹》和《恋爱中的妇女》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充分反映在《虹》的结尾安排和《恋爱中的妇女》的中心思想这两个方面。不了解劳伦斯这... 由劳伦斯的书信等史料可知,一战时期,劳伦斯的思想起伏很大。这一思想变化在他此时期所写的两部小说《虹》和《恋爱中的妇女》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充分反映在《虹》的结尾安排和《恋爱中的妇女》的中心思想这两个方面。不了解劳伦斯这一思想变化,可能会对两部小说产生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虹》 《恋爱中的妇女》 思想变化
下载PDF
从《虹》和《恋爱中的妇女》看劳伦斯作品的哲理构建
4
作者 李雪顺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劳伦斯的杰作《虹》和《恋爱中的妇女》,其迷人之处和艺术魅力离不开它的哲理意蕴。《虹》阐述了布兰文一家三代寻找理想的历程,它以家世小说的形式出现,但并不侧重于某一代。《恋爱中的妇女》以厄秀拉·布兰文与伯金,古德伦·... 劳伦斯的杰作《虹》和《恋爱中的妇女》,其迷人之处和艺术魅力离不开它的哲理意蕴。《虹》阐述了布兰文一家三代寻找理想的历程,它以家世小说的形式出现,但并不侧重于某一代。《恋爱中的妇女》以厄秀拉·布兰文与伯金,古德伦·布兰文与杰拉尔德的行动过程为经,以他们的理性思考为纬,对第三代布兰文作详尽、深入的分析。《恋爱中的妇女》不仅是情节上对《虹》的继续,更重要的是,它把《虹》中受家世小说的局限而无法详尽述说的哲理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两书相互补充,从而完成了对其哲理意蕴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劳伦斯 《虹》 《恋爱中的妇女》
下载PDF
寻找的历程──论《虹》《恋爱中的妇女》的哲理意蕴 被引量:3
5
作者 楼淑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2-15,共4页
劳伦斯的每一部小说都以某一种关于存在的理论、某种抽象的哲理为依据或骨架。本文就其小说《虹》和《恋爱中的妇女》所蕴涵的哲理意蕴展开分析。两部小说共同构建了现代人寻找的过程,即:寻找乐园——寻找彩虹——寻找再生。但这是一... 劳伦斯的每一部小说都以某一种关于存在的理论、某种抽象的哲理为依据或骨架。本文就其小说《虹》和《恋爱中的妇女》所蕴涵的哲理意蕴展开分析。两部小说共同构建了现代人寻找的过程,即:寻找乐园——寻找彩虹——寻找再生。但这是一个无望的过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循环前进而又无望的过程构成了劳伦斯小说对现代人何去何认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虹》 《恋爱中的妇女》 哲理意蕴 文学评论 小说 英国
下载PDF
从《恋爱中的妇女》看劳伦斯对和谐婚姻的塑造
6
作者 赵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2-95,共4页
从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妇女》塑造的男女两性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在作品中想要通过伯基与厄秀拉创造出一种平衡、超然的和谐婚姻关系,并试图在和谐的婚姻关系之后找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出路。
关键词 《恋爱中的妇女》 劳伦斯 英国文学
下载PDF
艺术与美的倡导者——郁达夫与劳伦斯小说中的审美意识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信德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21,共6页
什么是美?也许会有各式各样的回答。然而,不管哪种解释,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因某个美学家的定义而去改变它的实质,之所以会有认识上的差异,那只是美学家们看待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而已。 作为以语言艺术为表达手段的作家,与美学家有... 什么是美?也许会有各式各样的回答。然而,不管哪种解释,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因某个美学家的定义而去改变它的实质,之所以会有认识上的差异,那只是美学家们看待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而已。 作为以语言艺术为表达手段的作家,与美学家有所不同,他们对美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直接的,尤其是小说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审美意识 劳伦斯小说 “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 《儿子与情人》 倡导者 小说家 《恋爱中的妇女》 作家
下载PDF
劳伦斯小说中的非理性心理描写 被引量:1
8
作者 吕红霞 《毕节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14-18,共5页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描写,我们甚至可以说非理性...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描写,我们甚至可以说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 一 文学的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很早就已开始,《荷马史诗》和古希腊罗马悲剧作为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了心理描写。在欧里庇得斯的名剧《美狄亚》中,美狄亚杀子前的独白,就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妻子爱子怜子又不得不杀子的复杂的二重化心理。但这些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文学作品真正深入到人物心理世界的是托尔斯泰。在他之前的作家如司汤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作品 心理描写 非理性心理 劳伦斯小说 心理活动 《恋爱中的妇女》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工业文明 厄秀拉 死亡与再生
下载PDF
迷惘中的求索──从《边界线》看劳伦斯的心理走向
9
作者 盛跃东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88-91,共4页
迷惘中的求索──从《边界线》看劳伦斯的心理走向盛跃东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戴·赫·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曾以温柔旖旎的《虹》(TheRainbow,1915)和《恋爱中的妇女》... 迷惘中的求索──从《边界线》看劳伦斯的心理走向盛跃东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戴·赫·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曾以温柔旖旎的《虹》(TheRainbow,1915)和《恋爱中的妇女》(WomaninLove,1920)深深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凯瑟琳 边界线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菲力蒲 游戏人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 田园诗 《恋爱中的妇女》 社会矛盾
下载PDF
论劳伦斯小说中马和月亮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21
10
作者 黄宝菊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5-88,共4页
:劳伦斯一生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 ,《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妇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其中最重要的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马和月亮的意象 ,劳伦斯用这些马和月亮来象征人的心灵 ,触及人的情感和欲望 ,抨击现代工业... :劳伦斯一生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 ,《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妇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其中最重要的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马和月亮的意象 ,劳伦斯用这些马和月亮来象征人的心灵 ,触及人的情感和欲望 ,抨击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扼杀和摧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月亮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虹》 《恋爱中的妇女》 长篇小说 《儿子与情人》 现代工业文明 和谐共处 心灵
下载PDF
“死亡意识”的载体——论工业巨头杰拉尔德的悲剧性
11
作者 蒋家国 《湘南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杰拉尔德信奉"人类工具说"和"机器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熏陶出来的新型剥削者。他是"死亡意识"的载体,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受害者。这一形象,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败坏人性、异化男女两性... 杰拉尔德信奉"人类工具说"和"机器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熏陶出来的新型剥削者。他是"死亡意识"的载体,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受害者。这一形象,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败坏人性、异化男女两性关系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戴·赫·劳伦斯 小说 《恋爱中的妇女》 死亡意识 杰拉尔德形象 悲剧性 机器主义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两性关系
下载PDF
拯救人类的“希望”──D·H·劳伦斯“双重性”理论简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72-75,共4页
拯救人类的“希望”──D·H·劳伦斯“双重性”理论简述万莉当西方社会进入二十世纪时,人们忽然发现一切都变了。传统的、历史的东西一下子变陈旧了,价值观念和道德维系已不复存在了。外部世界、人类文明似乎已经土崩瓦解... 拯救人类的“希望”──D·H·劳伦斯“双重性”理论简述万莉当西方社会进入二十世纪时,人们忽然发现一切都变了。传统的、历史的东西一下子变陈旧了,价值观念和道德维系已不复存在了。外部世界、人类文明似乎已经土崩瓦解,而人的内心世界也处于极大的混乱之中。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劳伦斯 双重性 厄秀拉 《恋爱中的妇女》 《虹》 托马斯·哈代 相平衡 赫拉克利特 人的独立性 二十世纪
下载PDF
D.H.劳伦斯笔下的几位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蓉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通过对劳伦斯作品女性人物 ,《儿子与情人》中的莫瑞尔夫人、米丽安·利弗斯、克拉拉·道斯 ,以及《虹》和《恋爱中的妇女》中厄秀拉·布莱温的分析 ,可发现劳伦斯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试图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 通过对劳伦斯作品女性人物 ,《儿子与情人》中的莫瑞尔夫人、米丽安·利弗斯、克拉拉·道斯 ,以及《虹》和《恋爱中的妇女》中厄秀拉·布莱温的分析 ,可发现劳伦斯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试图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违反自然与自然本性 ,人们受到假象的蒙蔽 ,生命力遭到削弱。人类要复兴 ,就应正视自身真正的本性 ,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伦 小说 女性形象 英国 《儿子与情人》 《虹》 《恋爱中的妇女》 D.H.劳伦斯 自然 人性 本性 自我
下载PDF
伊甸园的营造与失落——《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宗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2-99,共8页
英国二十世纪初的伟大作家D·H·劳伦斯毕生致力于两大主题的探索: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摧残人性,造成人性的异化;一是如何“建立男女之间的新关系,或者调整旧关系,”以一种“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弘扬生命的力量,以克服工... 英国二十世纪初的伟大作家D·H·劳伦斯毕生致力于两大主题的探索: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摧残人性,造成人性的异化;一是如何“建立男女之间的新关系,或者调整旧关系,”以一种“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弘扬生命的力量,以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恋爱中的妇女》 伊甸园神话 梅勒斯 《儿子与情人》 工业文明 《白孔雀》 性爱观 婚姻观
下载PDF
心灵运动的轨迹——D·H·劳伦斯小说的象征艺术研究之一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汝成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48-52,共5页
文学是反映生活的,生活的主体是人,要进行文学创作,就要写人,要写人就少不了写人的内心世界。文学家不是心理学家,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文学家又是心理学家,因为“文学是人学”,人是有思想有感情,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高级动物。人的内心... 文学是反映生活的,生活的主体是人,要进行文学创作,就要写人,要写人就少不了写人的内心世界。文学家不是心理学家,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文学家又是心理学家,因为“文学是人学”,人是有思想有感情,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高级动物。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神秘的、微妙的、复杂的、流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的思想情感、潜意识是一条不断流动的、起伏多变的、弯弯曲曲的河流。在中外文学史上,无数个作家在进行人类心灵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就是这无数个人类心灵的探索者之一,他以其独放异彩的象征手法,给人们展示了这一千姿百态、斑斓多彩的人的内心世界。 读劳伦斯的长篇处女作《白孔雀》(The Wite Peacock,1911),人们不会忘记在第二部第一章中有这样一组由雪莲花连接起来的意象:一个初春的傍晚,莱斯利要他的未婚妻莱蒂与他一起出去散步,莱蒂不但要邀上西里尔一道去,而且执意要到她感觉好久没有去过的(实际上并没有多长时间)斯特利磨坊。在磨坊旁,“她站在一块大石头上,伫立片刻。春天清新的溪水匆匆地向她流来,越涌越深,在她身边旋转流淌。”在那里她看到了乔治,乔治也望见了她。莱蒂为什么执意要去斯特利磨坊呢?因为那里有强烈吸引着她的、具有男子汉气概的青年乔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劳伦斯 象征艺术 《恋爱中的妇女》 内心世界 小说 白百合花 《儿子与情人》 潜意识 《白孔雀》 象征手法
下载PDF
劳伦斯:无畏的探索者——漫议劳伦斯小说的性爱主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文斌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4,共5页
一 劳伦斯的一生是无畏探索的一生.他去世时才45岁,若在今天还可以在我们青年作家队伍里招摇一番,而他竟辉煌地走完了艰难坎坷、上下求索的人生旅程.他的健康状况本来不好,却酷爱旅行,而且最爱浪迹异国远方.以世纪初的交通条件,以劳伦... 一 劳伦斯的一生是无畏探索的一生.他去世时才45岁,若在今天还可以在我们青年作家队伍里招摇一番,而他竟辉煌地走完了艰难坎坷、上下求索的人生旅程.他的健康状况本来不好,却酷爱旅行,而且最爱浪迹异国远方.以世纪初的交通条件,以劳伦斯的病弱之躯,他的远方旅行充满艰难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小说 性爱 探索精神 《儿子与情人》 两性关系 《虹》 《恋爱中的妇女》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下载PDF
劳伦斯的“自我”初探
17
作者 孙履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我的小说中,你务必不要去寻找那种老式的、固定不变的自我——即人物的自我。这里你会看到另一种自我…… ——D·H·劳伦斯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感情的母亲。每个时期的文明必然产生出它特有的... 在我的小说中,你务必不要去寻找那种老式的、固定不变的自我——即人物的自我。这里你会看到另一种自我…… ——D·H·劳伦斯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感情的母亲。每个时期的文明必然产生出它特有的艺术,而且是无法重复的”。自劳伦斯20世纪初叶涉足文学殿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时至今日,对劳伦斯的评判,仍众说纷纭,毁誉不一。不论褒贬抑扬,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劳伦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对现代人与未来人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劳伦斯的艺术创作,凝结着一种激昂的时代精神——“旧人”的死亡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恋爱中的妇女》 “自我” 厄秀拉 独立意志 《虹》 精神之爱 文化现象 创造力 肉体之爱
下载PDF
心灵的逻辑:《虹》婚姻主题的阐释
18
作者 张彬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人们应献身于对“未知彼岸”的追求,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婚姻是迈向永恒彼岸的纽带。应大胆地接受对方的陌生成份才能使婚姻走向成熟。婚姻的意义在于相互间诚挚的感情交流,婚姻的本质在于全身心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并以此为通道完善... 人们应献身于对“未知彼岸”的追求,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婚姻是迈向永恒彼岸的纽带。应大胆地接受对方的陌生成份才能使婚姻走向成熟。婚姻的意义在于相互间诚挚的感情交流,婚姻的本质在于全身心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并以此为通道完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厄秀拉 《虹》 婚姻观 《儿子与情人》 《恋爱中的妇女》 逻辑 长篇小说 未知 女权运动
下载PDF
细腻独特的体察 深刻悲沉的探索——试论丘特切夫的爱情诗
19
作者 曾思艺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3-68,共6页
丘特切夫的诗是独具特色的哲学抒情诗,抒写的主要对象是自然和爱情。他的自然诗和爱情诗在其创作中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具有深邃的内涵,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更是俄国诗苑的瑰宝,世界诗史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丘特切... 丘特切夫的诗是独具特色的哲学抒情诗,抒写的主要对象是自然和爱情。他的自然诗和爱情诗在其创作中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具有深邃的内涵,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更是俄国诗苑的瑰宝,世界诗史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丘特切夫的爱情诗最大的特点是:表现了对爱情细腻独特的体察,对人生深刻悲沉的探索。从青年到晚年,丘特切大的爱情诗多达四五十首,约占其全部诗歌创作四百余首的十分之一强。如果说丘特切夫早年最注重对爱情的细腻深刻的体察的话,那么,到晚年,他在此基础上更侧重对人生深刻悲沉的探寻,因此,丘特切夫的爱情诗以1850年为界,分为早晚两个时期。下面拟分两个部分来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特切夫 爱情诗 谢林哲学 自然诗 《恋爱中的妇女》 抒情诗 诗歌创作 《德伯家的苔丝》 妇女形象 可能发生的事
下载PDF
女权主义对劳伦斯的批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树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7-62,共6页
关键词 劳伦斯 女权主义者 《恋爱中的妇女》 女权主义批评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狐》 厄秀拉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虹》 小说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