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维·洛奇《想》的意识书写
1
作者 李雪 唐芳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2期78-86,共9页
在科学界和人文界"意识之争"的背景下,英国当代文坛巨匠戴维·洛奇以小说《想》为范例彰显了小说书写意识的独特价值。在小说《想》中洛奇选用双重第一人称叙事与自由间接引语手法还原了意识之复杂隐秘的个体独特性,他同... 在科学界和人文界"意识之争"的背景下,英国当代文坛巨匠戴维·洛奇以小说《想》为范例彰显了小说书写意识的独特价值。在小说《想》中洛奇选用双重第一人称叙事与自由间接引语手法还原了意识之复杂隐秘的个体独特性,他同时改良现代派意识流手法,复现意识的非线性的同时又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此外,洛奇采用元小说手法,利用嵌套结构和戏仿揭示文学创作的思维过程,诠释出意识的创造性。洛奇对意识的独特书写深刻揭示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学术圈庸俗化、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以及人际关系日趋异化等严峻的社会状况。《想》彰显了洛奇在小说与意识关系上的深刻思考,为认识意识本质做出独特贡献,同时实现了洛奇主张的文学教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洛奇 《想》 意识
下载PDF
从《传授经戒仪注诀·序次经法》论《老子想尔注》的诠释方法及特色
2
作者 杨名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传授经戒仪注诀·序次经法》所列的三部道教经典序次及其引用《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的文字,以解释学的视野探讨《老子想尔注》的诠释方法及特色,认为其作为教内学道者升至修炼成仙阶段的必读经典,对《老子》的诠释在原则... 通过《传授经戒仪注诀·序次经法》所列的三部道教经典序次及其引用《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的文字,以解释学的视野探讨《老子想尔注》的诠释方法及特色,认为其作为教内学道者升至修炼成仙阶段的必读经典,对《老子》的诠释在原则、方法方面具有符合“解释者的历史处境所规定的”必然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辞说切近,因物赋通”对信徒宗教体验既有无限开放性又有明确的神学导向,从而形成一部以神学思想诠释《老子》的道教经典,这正是《想尔注》最大的诠释特色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注诀》 《想尔注》 解释学视野 诠释方法 诠释特色
下载PDF
顺应论视角下的散文翻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散文《想北平》为例
3
作者 骆凡 吕红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5期3-6,共4页
散文是中国文学的主脉之一,散文作品的英译能够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因此,本文从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出发,以张培基英译散文《想北平》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译者如何在语境关系、语言结构上实现顺应,以及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 散文是中国文学的主脉之一,散文作品的英译能够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因此,本文从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出发,以张培基英译散文《想北平》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译者如何在语境关系、语言结构上实现顺应,以及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如何体现在译文之中,并讨论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与技巧,以期为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散文翻译 翻译方法与技巧 《想北平》
下载PDF
歌舞剧《山丹丹》选段《想你哩》人物情感及演唱分析
4
作者 王光彩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信天游凝结了陕北地区的民歌特色,是陕北民歌的典型代表,主要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也是陕北民歌最具特色的类型之一。陕北民歌的主要发展基础始于生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陕北人民的喜怒哀乐,孕育了黄土高原上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想你... 信天游凝结了陕北地区的民歌特色,是陕北民歌的典型代表,主要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也是陕北民歌最具特色的类型之一。陕北民歌的主要发展基础始于生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陕北人民的喜怒哀乐,孕育了黄土高原上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想你哩》是陕北信天游《山丹丹》歌舞剧第四幕中的一段,其故事内容主要以民国初年的陕北地区石柱和山丹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此曲曲调美妙动听,歌词中蕴含着陕北地区的地方特色,情感真挚。本文中笔者通过多方资料的查询,深入了解作品,且结合自身的演唱,从人物情感及演唱分析等方面剖析了作品,也为演绎作品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方言 《想你哩》 人物情感 演唱分析
下载PDF
连词“不想”的词汇化探析
5
作者 邓霞 何欢 《现代语文》 2023年第3期53-57,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句中位置的变化、词义的逐步融合,“不”和“想”之间的分界逐渐模糊,“想”原有的词汇意义消失,“不想”合成一个连词,表达出乎预料、与预期相反的意外情态语义。“不想”的词汇化经历了从跨层的偏正式结构短语“不+...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句中位置的变化、词义的逐步融合,“不”和“想”之间的分界逐渐模糊,“想”原有的词汇意义消失,“不想”合成一个连词,表达出乎预料、与预期相反的意外情态语义。“不想”的词汇化经历了从跨层的偏正式结构短语“不+想”到连词“不想”的过程。它发生词汇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汉语双音化的枢纽效应与高频使用、句法环境的变化、语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连词 词汇化 反预期
下载PDF
与“两种文化”的对话——谈戴维·洛奇的小说《想》 被引量:14
6
作者 童燕萍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7,共10页
“两种文化”之争和“意识研究”是两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前者讲的是颇有影响的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后者乃是科学研究近二十年来最难攻克的一个堡垒。戴维·洛奇选择了来自“两种文化”群体的代表人物,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通... “两种文化”之争和“意识研究”是两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前者讲的是颇有影响的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后者乃是科学研究近二十年来最难攻克的一个堡垒。戴维·洛奇选择了来自“两种文化”群体的代表人物,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通过不同的文学文体形式,与哲学界、科学界在意识研究问题上的争论进行对话。小说《想》是洛奇对巴赫金的小说对话理论、尤其是对其中的“双重话语”论的一次实践,也是与“两种文化”之争的对话。洛奇不仅再次显示出小说具有反映社会上多种不同话语的潜力,而且显示出小说具有与社会意识形态有争议的话题进行对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洛奇 《想》 小说 英国 人文精神 科学 文学
原文传递
《老子想尔注》清静教义论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郑长青 詹石窗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
清静是《道德经》的重要范畴,也是早期道教派别太平道的修道思想之一。五斗米道的教义经典《老子想尔注》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清静学说,并将《太平经》的清静修道思想一以贯之,以"清静"为基本教义,它体现在道教尊神太上老君的... 清静是《道德经》的重要范畴,也是早期道教派别太平道的修道思想之一。五斗米道的教义经典《老子想尔注》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清静学说,并将《太平经》的清静修道思想一以贯之,以"清静"为基本教义,它体现在道教尊神太上老君的意志,道教俗世生活的戒律,道教修持方法与原则三个方面。《想尔注》重视清静之说并树立为宗教教义的做法对后来道教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尔注》 清静教义 渊源影响
下载PDF
说框式结构“想X就X”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倩 邵敬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72-77,94,共7页
框式结构"想X就X"是现代汉语常用结构,它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主观性,其中X1和X2同中有异。"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名词、代词。文章对该结构进行了语义和认知的考察。
关键词 X就X 主观性 无条件/条件可控 谓词隐含
下载PDF
从《老子想尔注》看道家思想的神学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运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7,11,共7页
从《老子想尔注》看道家思想的神学化张运华广东五邑大学《老子想尔注》是继《太平经》之后的又一部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五斗米道从张修开始就有修习《老子》书的传说,如今残存的《老子想尔注》就是张鲁在众多祭酒讲解《老子》文义的... 从《老子想尔注》看道家思想的神学化张运华广东五邑大学《老子想尔注》是继《太平经》之后的又一部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五斗米道从张修开始就有修习《老子》书的传说,如今残存的《老子想尔注》就是张鲁在众多祭酒讲解《老子》文义的基础上汇编而成的。不过,关于《老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尔注》 《老子尔注》 道家思 长生不死 《老子》 《太平经》 道教 道德修养 神学化 信道
下载PDF
框式结构“想……就……”的语义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贤清 李振中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7,95,共6页
文章主要对框式结构"想……就……"的语义特点进行共时考察。考察表明,恒定常量具有[+语篇关联性];自由变量具有[+自主动态性]和[+主观可控性];框式结构整体具有[+态度的强主观性]。在自称、对称和他称语义辖域中,这种[+态度... 文章主要对框式结构"想……就……"的语义特点进行共时考察。考察表明,恒定常量具有[+语篇关联性];自由变量具有[+自主动态性]和[+主观可控性];框式结构整体具有[+态度的强主观性]。在自称、对称和他称语义辖域中,这种[+态度的强主观性]分别表现为[+主观意志]、[+主观意向]和[+主观评价]。文章对框式结构"想……就……"的语义特点做出了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式结构 "……就……" 语义特点 统一解释
下载PDF
治身与治国──论《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主旨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健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河上公 黄老之学 黄老思 神仙方术 章句 上注 清静无为 主旨 法家思 《想尔注》
下载PDF
“道美”:妙不可言?──论道教美学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显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4,共6页
河上公论及“道美”五个方面:“道美”比任何感性形象美都高,“道美”既无形又难从一般审美中获得,“浮华”之文艺不符合“道美”精神,“情欲文饰”不但不符合“道美”且会害人害己妨政扰民,“道美”和“道”一样只具有无用之“用... 河上公论及“道美”五个方面:“道美”比任何感性形象美都高,“道美”既无形又难从一般审美中获得,“浮华”之文艺不符合“道美”精神,“情欲文饰”不但不符合“道美”且会害人害己妨政扰民,“道美”和“道”一样只具有无用之“用”,《想尔注》都做了更宗教化的阐述。“道美”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体现了道家美学思想到道教美学思想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美学 道美 《河上公章句》 《想尔注》
下载PDF
想像与想象——兼论康德哲学中的Einbildungskraft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卫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2,共4页
在西方,人们很早就区分了两种想象的能力,一种是依据经验的联想规则进行想象的再生想像力,一种是通过虚构和抽象获得形象的生产性想象力。汉语虽然也有两种表达法,一种是想像力,一种是想象力,但人们并没有在二者之间做出区分,二者在字... 在西方,人们很早就区分了两种想象的能力,一种是依据经验的联想规则进行想象的再生想像力,一种是通过虚构和抽象获得形象的生产性想象力。汉语虽然也有两种表达法,一种是想像力,一种是想象力,但人们并没有在二者之间做出区分,二者在字形上的区别恰好可以对应于上述两种想象力。据此,康德哲学中的Einbildungskraft也应该翻译为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像力 生产性象力 先验象力
下载PDF
《老子想尔注》中的大爱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3-137,共5页
道教是主张慈爱和同的宗教,重包容、重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老子想尔注》,有着独特的大爱思想的表达,它以道的"虚无"、"慈爱"为根基,体现了道教神圣美观念。从大爱的精神本体到爱的显现,从禳... 道教是主张慈爱和同的宗教,重包容、重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老子想尔注》,有着独特的大爱思想的表达,它以道的"虚无"、"慈爱"为根基,体现了道教神圣美观念。从大爱的精神本体到爱的显现,从禳解仪式的戒律之美,到三天正法的伦理观,都含有道教神圣之爱的美学思想,是中国本土道教审美文化中生成的大爱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想尔注》 大爱 道教美学
下载PDF
民本思想与历史盛衰的总结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怀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0,共7页
在中国历史上,关注社稷的盛衰、追求民族的兴盛,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成为民族史学优良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振兴民族的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史学家通过对严酷的历史兴亡事实的总结,形成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关系到一... 在中国历史上,关注社稷的盛衰、追求民族的兴盛,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成为民族史学优良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振兴民族的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史学家通过对严酷的历史兴亡事实的总结,形成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关系到一个重大史学理论问题,涉及对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 民族精神 史学理论
下载PDF
《想飞的钢琴少年》艺术魅力与电影艺术的结合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153,共2页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艺术形式贴近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影就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元素。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这一切经历了很多变化,音乐电影的出现给予了电影艺术新的魅力,这一大胆的创新将音乐和电影联系起...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艺术形式贴近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影就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元素。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这一切经历了很多变化,音乐电影的出现给予了电影艺术新的魅力,这一大胆的创新将音乐和电影联系起来,它们之间不再是毫无关联的两种艺术形式,它们在某一处有了交集,并且这种交集带给受众的不仅是艺术的冲击而是心灵的交流和互动。音乐奉献给电影能量,电影回馈音乐以憧憬,它们是艺术的盛景,是我们感知的丰盈。《想飞的钢琴少年》作为众多电影的一部,其艺术处理方式令我们心向往之,本文将从钢琴的艺术魅力和电影艺术结合表达两方面阐释这部作品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飞的钢琴少年》 钢琴魅力 电影艺术 结合表达
下载PDF
语气副词“想”的话题标记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丽珍 卓子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19,共3页
本专题3篇论文从功能和演化两个方面对副词进行了深入探讨。张谊生从构式化角度对"你少X"的构成方式、语义特征、句类归属及语用语境加以描写,揭示了这组构式的提醒与建议、规劝与告诫、贬抑与调侃、反对与指责等语用倾向;还... 本专题3篇论文从功能和演化两个方面对副词进行了深入探讨。张谊生从构式化角度对"你少X"的构成方式、语义特征、句类归属及语用语境加以描写,揭示了这组构式的提醒与建议、规劝与告诫、贬抑与调侃、反对与指责等语用倾向;还指出了"少"与"别"在可替换使用时细微的倾向性差异。胡丽珍等分析了副词"想"作为话语标记的性质和功能,其功能包括篇章连接功能和信息凸显功能,前者包括话题引入、话题深化和话题转换功能,后者包括凸显人称信息和已然、惯常信息的功能。罗美君、雷冬平则揭示了"好道"从名词短语演化到肯定语气副词,再演变成测度语气副词,最后形成反诘语气副词的用法;认为"好道"由核心成分演化成非核心成分的语法化过程与反诘副词"难道"的演化路径相似,符合一般的语言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标记 话语功能 语气副词 近代汉语 汉语副词 修辞功能 话语标记
下载PDF
泰国与美国新酷儿电影的对比研究——以《男孩不哭》与《想爱就爱》的异同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92-100,共9页
20世纪90年代是同性恋电影的分水岭。同性恋电影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迎来了新酷儿电影的新元素。这些电影与社会时代风尚和运动契合,具有相当的现实性,被称为“新酷儿电影”或“酷儿新浪潮”。这一时期,泰国和美国分别出现了一批... 20世纪90年代是同性恋电影的分水岭。同性恋电影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迎来了新酷儿电影的新元素。这些电影与社会时代风尚和运动契合,具有相当的现实性,被称为“新酷儿电影”或“酷儿新浪潮”。这一时期,泰国和美国分别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酷儿电影。本文拟对199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男孩不哭》与2000年上映的泰国电影《想爱就爱》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国新酷儿电影的异同以及原因。两部电影都关注女同性恋的境况,本文先从主题、人物和情境设置三方面比较了两部影片的相同之处,然后从影片结局、人物性格及自我认同方式、社会接受度、取材和处理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两部影片的不同之处,最后从宗教、历史和文化方面剖析了两部影片异同的原因。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关注了跨性别者和同性恋,反映了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意识冲突。通过这两部电影的对比,可以看到酷儿们在不同社会的生存境况,挑战了传统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标准,通过质疑异性恋霸权,表达了酷儿们被社会认可和争取平等权利的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孩不哭》 《想爱就爱》 新酷儿电影 美国 泰国
下载PDF
Pseudo channel:time embedding for motor imagery decoding
19
作者 MIAO Zhengqing ZHAO Meirong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8-317,共10页
Motor imagery(MI)based electroencephalogram(EEG)represents a frontier in enabling direct neural control of external devices and advancing neural rehabilitation.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ovel time embedding technique,te... Motor imagery(MI)based electroencephalogram(EEG)represents a frontier in enabling direct neural control of external devices and advancing neural rehabilitation.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ovel time embedding technique,termed traveling-wave based time embedding,utilized as a pseudo channel to enhance the decoding accuracy of MI-EEG signals across various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s.Unlike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that fail to account for the temporal dynamics in MI-EEG in individual difference,our approach captures time-related changes for different participants based on a priori knowledge.Through extensive experimentation with multiple participants,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method not only improves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but also exhibits greater adaptability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position encoding used in Transformer architecture.Significantly,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raveling-wave based time embedding crucially enhances decoding accuracy,particularly for participants typically considered“EEG-illiteracy”.As a novel direction in EEG research,the traveling-wave based time embedding not only offers fresh insights for neural network decoding strategies but also expands new avenues for research into attention mechanisms in neuroscience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EG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or imagery(MI) pseudo channel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neural networks
下载PDF
吉卜林的《想当国王的人》与理想英国殖民者的塑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兵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0年第1期19-32,共14页
吉卜林的早期中篇小说《想当国王的人》多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学者们对于小说的主旨却众说纷纭。如果将小说置于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后的社会语境里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吉卜林其实是通过两个英国流浪汉征服阿富汗腹地、建立王... 吉卜林的早期中篇小说《想当国王的人》多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学者们对于小说的主旨却众说纷纭。如果将小说置于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后的社会语境里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吉卜林其实是通过两个英国流浪汉征服阿富汗腹地、建立王国但又迅速败亡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于19世纪晚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困境的担忧。吉卜林在小说中建构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英国殖民者形象:出身平民、熟悉社会各阶层情形、敢于冒险;能够为了殖民地的和平安宁勤勉奉献、富有牺牲精神。另一方面,小说主人公的败亡也是吉卜林的警告:殖民者要坚守种族疆界。在吉卜林看来,只有这样的英国殖民者才能维护帝国安全,在印度进行有效的殖民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卜林 《想当国王的人》 殖民者 英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