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动中国》的女性形象建构策略
1
作者 董亚飞 《视听》 2023年第11期86-88,共3页
在历时二十年的典型人物形象建构中,近六十位女性登上《感动中国》的荣耀榜,并在仪式化的媒介生产中被“加冕”,塑造了女性的崭新形象。在女性形象建构中,《感动中国》通过“身份赋予”“性格塑造”以及“精神召唤”等三重维度建构了女... 在历时二十年的典型人物形象建构中,近六十位女性登上《感动中国》的荣耀榜,并在仪式化的媒介生产中被“加冕”,塑造了女性的崭新形象。在女性形象建构中,《感动中国》通过“身份赋予”“性格塑造”以及“精神召唤”等三重维度建构了女性形象的叙事策略,加快了女性形象的立体感、丰富性和饱满化的书写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强烈的情感触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女性形象 身份赋予 性格塑造 精神召唤
下载PDF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领域下媒体榜样效应的研究分析——以《感动中国》为例
2
作者 朱佳诺 李娜 柴艺 《记者观察(中)》 2023年第1期79-81,共3页
阿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对人类行为起主导作用。人们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以《感动中国》... 阿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对人类行为起主导作用。人们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以《感动中国》为代表的媒体节目所报道的典范人物具有榜样价值,能对社会产生榜样效应。本文基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于《感动中国》媒体节目的相关评价与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探究媒体报道发挥榜样力量的作用和榜样效应的社会意义,以及如何更进一步地推动媒体产生榜样效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媒体报道 榜样效应 《感动中国》
下载PDF
《感动中国》人物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国 刘利才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21-123,共3页
自2002年来,《感动中国》节目已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余位人物和十多个集体,每个人物和集体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这些人物背后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弘扬他们的精神,对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 自2002年来,《感动中国》节目已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余位人物和十多个集体,每个人物和集体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这些人物背后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弘扬他们的精神,对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秉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其责任意识,激发其创新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精神内涵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基于《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素材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邱德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8,共7页
教育信念是教师行为实践背后的决定性力量,它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承诺与坚守,决定着教师的自我表现和工作成就。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ivo11.0作为分析工具,对历届《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的49名... 教育信念是教师行为实践背后的决定性力量,它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承诺与坚守,决定着教师的自我表现和工作成就。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ivo11.0作为分析工具,对历届《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的49名教师获得者进行分析。经过三个阶段的编码比较,抽象出了教师观念、行为动机、决策背景和自我实现等四大核心范畴,并建构了乡村教师教育信念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教师观念是乡村教师行为动机及自我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对二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决策背景又潜在地影响和制约着乡村教师的教师观念、行为动机和自我实现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育信念 扎根理论 《感动中国》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下载PDF
社会荣誉分配的公益表达与价值诉求——基于2002-2013《感动中国》评选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炎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2,共5页
通过"媒介仪式"的"公益表达"来隐含主流价值观的诉求,是公益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荣誉分配的一种媒介表达途径。本文以《感动中国》为例,以2002-2013年之间获奖人物名单为分析对象,从获奖人物的地域区隔、群体... 通过"媒介仪式"的"公益表达"来隐含主流价值观的诉求,是公益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荣誉分配的一种媒介表达途径。本文以《感动中国》为例,以2002-2013年之间获奖人物名单为分析对象,从获奖人物的地域区隔、群体类别、社会阶层、职业、获奖原因等多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感动中国》在传播公益的媒体表达和价值诉求中,如何体现社会荣誉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社会荣誉分配 公益表达 价值诉求
下载PDF
典型人物报道与文化认同——以央视《感动中国》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盛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如何使报道更有传播效果、使典型更富感染力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题,也是业界报道手法创新的永久命题。本文试图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感动中国》为例,分析其典... 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如何使报道更有传播效果、使典型更富感染力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题,也是业界报道手法创新的永久命题。本文试图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感动中国》为例,分析其典型人物报道中体现出的传统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取向,借以深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变革的前景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人物报道 文化认同 《感动中国》
下载PDF
平民化·仪式化·品牌化——《感动中国》塑造典型人物的创新机制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岳璐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共3页
作为一种另类的新闻文本,媒体的“人物榜单”以多元化的人物影响力为标准呈现出各个领域的典型人物形象,并巧妙地与新近一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相联系,获得了普遍的社会关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以“感动”为主题、以评选过去一年具有崇... 作为一种另类的新闻文本,媒体的“人物榜单”以多元化的人物影响力为标准呈现出各个领域的典型人物形象,并巧妙地与新近一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相联系,获得了普遍的社会关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以“感动”为主题、以评选过去一年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十位新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年度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这类“人物榜单”中的翘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典型人物 机制分析 品牌化 仪式化 平民化 人物评选 中央电视台
下载PDF
震撼心灵的“言说”叙事——《感动中国》颁奖词文学修辞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2
8
作者 韩佳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8-151,共4页
《感动中国》颁奖词为媒体,也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一种"汇叙事、说明、描写、议论等于一体,融褒扬、宣传、激励、评价等于一炉"的综合性语篇类型。每一篇颁奖词都以深刻的思想鼓舞大众、以精彩的"言说"感动中国。颁奖... 《感动中国》颁奖词为媒体,也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一种"汇叙事、说明、描写、议论等于一体,融褒扬、宣传、激励、评价等于一炉"的综合性语篇类型。每一篇颁奖词都以深刻的思想鼓舞大众、以精彩的"言说"感动中国。颁奖词或频繁地"引经据典",将中国文化经典的思想意涵和文化品格融入其中,铸就一种宏阔深远、典雅凝练的语言风格;或选择看似直白通俗、不事雕琢的寻常词语,注重追求"语境上的切适性",于平淡朴素处潜藏字句锤炼的功夫;语篇构建以整句为主,并将整散句、长短句交错使用,语言风格兼具整齐匀称和错落变化的审美特征。《感动中国》颁奖词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式"叙事风格,特别是通过"引经据典"布局谋篇、营造震撼心灵的传播效应,这不仅标志着当代传媒对传统叙事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仿效与回归,而且体现了国家媒体在文化传播和文化构建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颁奖词 文学修辞 引经据典 语境切适 句式锤炼
下载PDF
打造精神与艺术的盛宴——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文学性修辞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建华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前.关于文学与大众传媒关系的众多论述之中.论者采取的基本上是两者强弱对比鲜明的论述模式,多剖析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宰制性影响。其实,考察文学传播介质的发展历程,我们会清晰地发现,从原始的口语、文字到当今现代化的电子与网... 目前.关于文学与大众传媒关系的众多论述之中.论者采取的基本上是两者强弱对比鲜明的论述模式,多剖析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宰制性影响。其实,考察文学传播介质的发展历程,我们会清晰地发现,从原始的口语、文字到当今现代化的电子与网络,文学传播介质日趋科技化、多元化与普泛化。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文学与大众传媒融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大众传媒与文学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借鉴与吸收、相互融合与共生的关系。文学不仅是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传播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修辞 《感动中国》 颁奖典礼 大众传媒 人物 艺术 精神
下载PDF
从《感动中国》看典型报道的创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璐 《青年记者》 2007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从2003年开始,一个以“感动”为主题、以评选过去一年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10位新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年度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这就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感动中国》在娱乐偶像当道的今... 从2003年开始,一个以“感动”为主题、以评选过去一年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10位新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年度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这就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感动中国》在娱乐偶像当道的今天,推出一批张扬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人物,无疑对社会的价值取向起着正面的示范作用,《感动中国》在典型人物的报道方面所作的创新值得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典型报道 中央电视台 新闻人物 人物评选 品牌节目 人格魅力 民族传统
下载PDF
电视媒体如何弘扬“中国精神”——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贵忠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5-46,共2页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感动中国》人物所彰显的精神就属于“中...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感动中国》人物所彰显的精神就属于“中国精神”,典型人物的报道提高了广大民众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度和认同感,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急需的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中国精神 中央电视台 电视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构建和谐社会 典型人物
下载PDF
《感动中国》品牌策划浅论
12
作者 周建华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1,99,共2页
关键词 品牌策划 品牌节目 中央电视台 人物评选 《感动中国》
下载PDF
十年《感动中国》颁奖词的文化软实力评析
13
作者 温敏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1-204,共4页
CCTV《感动中国》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构建了以颁奖词为核心,视频短片、颁奖词、人物访谈、颁奖的四段式庆典结构和仪式表达,体现了媒体的新的传播设计,使观众感受到和谐完整的人物形象。其中经典、优美的颁奖词意由境显、情由事生,以... CCTV《感动中国》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构建了以颁奖词为核心,视频短片、颁奖词、人物访谈、颁奖的四段式庆典结构和仪式表达,体现了媒体的新的传播设计,使观众感受到和谐完整的人物形象。其中经典、优美的颁奖词意由境显、情由事生,以其热烈的情感、斐然的文采、精当的表达,凝固了情感,定格了人物,使人们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到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精神指引。同时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了宣传手段,话语方式上,舍弃了过往的"道德训诫"式,坚守社会责任,让事实说话,传递社会发展正能量,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必将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使社会发展获得持久动力和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颁奖词 道德文化 软实力 文学意象
下载PDF
《感动中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探究
14
作者 张丽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3-54,共2页
《感动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杰出英雄人物,他们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感动中国》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在教... 《感动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杰出英雄人物,他们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感动中国》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在教学中组织课堂观看、观看后分组讨论等形式发挥其对大学生情感激励和榜样示范的优势作用,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合 实效性
下载PDF
从《焦点访谈》到《感动中国》
15
作者 敬一丹 《观察与思考》 2012年第4期50-53,共4页
今天,我既讲《焦点访谈》,又讲《感动中国》,这是两个不一样的节目。16年前我加盟《焦点访谈》,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会和它一起走那么久。《焦点访谈》是让人们期待的一个节目,让人们托付的一个节目,也是让人信任的一个节目。
关键词 《焦点访谈》 《感动中国》 节目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探析——以央视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为例
16
作者 付卫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1期53-54,共2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代表——《感动中国》节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典范。节目通过对各个行业勇现出的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代表——《感动中国》节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典范。节目通过对各个行业勇现出的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的展示,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熏陶。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手段,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本文主要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进行研究,以我国中央电视台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为例,深入剖析栏目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感动中国》 精神文化 效果研究
下载PDF
故事·情感·价值:CCTV《感动中国》叙事元素解析
17
作者 黄楚新 王奕涵 《现代视听》 2022年第11期33-36,共4页
《感动中国》节目已经与观众相伴了二十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年度公益品牌节目,其在与亿万中国人的相约中坚守着电视人的责任与担当,凸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本文以2002-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为研究案例,从故事、情... 《感动中国》节目已经与观众相伴了二十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年度公益品牌节目,其在与亿万中国人的相约中坚守着电视人的责任与担当,凸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本文以2002-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为研究案例,从故事、情感、价值三个方面阐述节目叙事元素的运用策略,以期对人物评选类电视仪式盛典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经验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中国》 叙事元素 故事 情感 价值
下载PDF
人物专题片创作中“激励事件”的叙事策略——以近两年央视《感动中国》节目为例
18
作者 陈远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人物专题片创作是主旋律报道的重难点,而通过人物故事叙事来展现事迹,又是人物专题片创作中的重难点。历年来《感动中国》人物专题片以激励事件展现人物故事,见事、见人、见精神,是央视人物专题节目的精品力作。笔者以2020年、2021年央... 人物专题片创作是主旋律报道的重难点,而通过人物故事叙事来展现事迹,又是人物专题片创作中的重难点。历年来《感动中国》人物专题片以激励事件展现人物故事,见事、见人、见精神,是央视人物专题节目的精品力作。笔者以2020年、2021年央视《感动中国》的人物专题片为样本,通过具体分析,探讨剖析人物专题片创作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片 激励事件 叙事策略 《感动中国》
下载PDF
《感动中国》人物身份变迁研究
19
作者 张亚婷 《东南传播》 2015年第1期53-55,共3页
《感动中国》节目作为央视的大型节目,以其所特有的特征向社会弘扬着社会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本文对2002至2013年十年间入选的感动人物的身份情况展开调查与统计,把人物回归到当时的社会情境中分析造成人物身份变迁的原因和节目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 《感动中国》 身份 价值导向
下载PDF
央视年度颁奖节目《感动中国》的仪式性分析
20
作者 白晓清 《新闻传播》 2012年第11期155-155,共1页
本文着重分析了央视《感动中国》节目仪式性的营造与呈现,以及这种仪式性对观众的接受心理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感动中国》在仪式性的制造和使用方面是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感动中国》 仪式性 观众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