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代陈子昂《感遇》诗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理洲 《人文杂志》 1982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清人朱鹤铃说:“古之作者篡绪造端,沧澜百变,而其中必有根柢焉……伯玉《感遇》三十八首,伯玉之根柢焉”。这个话是说得不错的。陈子昂的诗共有一百二十余首,《感遇》诗最具有代表性。它实践了陈子昂复古革新的理论,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 清人朱鹤铃说:“古之作者篡绪造端,沧澜百变,而其中必有根柢焉……伯玉《感遇》三十八首,伯玉之根柢焉”。这个话是说得不错的。陈子昂的诗共有一百二十余首,《感遇》诗最具有代表性。它实践了陈子昂复古革新的理论,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研究者来说,《感遇》诗既是分析陈子昂思想、艺术的重要资料,又是探讨唐诗由寂寞的荒园变成群芳竞艳的诗苑的必读之篇。因此,自唐迄今,论涉《感遇》诗者,代不乏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遇》诗 陈子昂 研究述评 陈沆 杜甫 《咏怀》 比兴 武后 武则天 武周
下载PDF
陈子昂《感遇》诗陈沆笺释的质疑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明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8-83,75,共7页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代表作品,所写并非一事,所作亦非一时,不同篇章,各有重点。然“分观错杂,总述累累”,各首之间,大致还是有其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只是因为《感遇》诗“微显阐幽”,往往意在言外,所以,对于它的本意与... 《感遇》诗三十八首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代表作品,所写并非一事,所作亦非一时,不同篇章,各有重点。然“分观错杂,总述累累”,各首之间,大致还是有其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只是因为《感遇》诗“微显阐幽”,往往意在言外,所以,对于它的本意与主旨,索隐探微,历代虽不乏其人,但见仁见智,至今犹莫衷一是。其中笺释最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陈沆 《感遇》诗 笺释 武则天 武周政权 王士祯 李唐王朝 武后 杜甫
下载PDF
陈子昂的形上之思与诗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朝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8-115,共8页
陈子昂诗的形而上之思的特点,表现在他建功立业的失败之后。他之遁入形而上之思,遁入只是表象,重新筑造功业才是内在的骨子。他诗中的孤独感,不仅是仕途蹇困所致,更重要的因素是天命、古道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陈氏也只得“观化... 陈子昂诗的形而上之思的特点,表现在他建功立业的失败之后。他之遁入形而上之思,遁入只是表象,重新筑造功业才是内在的骨子。他诗中的孤独感,不仅是仕途蹇困所致,更重要的因素是天命、古道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陈氏也只得“观化”于林中。但他的诗文主张,仍在于从道统与政统方面对天命大化的吁请和守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感遇》诗 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下载PDF
关于对陈子昂及其诗歌创作的评价
4
作者 吴明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9-55,共7页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对唐代诗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唐代的诗国里无疑他应当有着自己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应该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 在历史上首先对陈子昂及其诗文创作作出评价的是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他说: 道丧五百年...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对唐代诗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唐代的诗国里无疑他应当有着自己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应该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 在历史上首先对陈子昂及其诗文创作作出评价的是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他说: 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君讳子昂,字伯玉,蜀人也。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非夫岷峨之精,巫庐之灵,则何以生此。故有谏诤之辞,则为政之先也;昭夷之碣,则议论之当也;国殇之文,则大雅之怨也;徐君之议,则刑礼之中也;至于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朕,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歌创作 《感遇》诗 汉魏风骨 唐代 初唐 歌革新
下载PDF
明清小说俗语辞杂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之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0-90,共1页
明清小说俗语辞杂考徐之明[和奸]《金瓶梅词话》57回:“就使强奸了常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金瓶梅词典》释曰:“和奸,被奸污人没有反抗行为;顺奸.谨按:所释不甚确切。白先生... 明清小说俗语辞杂考徐之明[和奸]《金瓶梅词话》57回:“就使强奸了常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金瓶梅词典》释曰:“和奸,被奸污人没有反抗行为;顺奸.谨按:所释不甚确切。白先生释“和”为“和顺”之“和”,非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型世言》 语辞 《金瓶梅词话》 《欢喜冤家》 《感遇》诗 贵州大学 白话小说 《水浒》 西王母
下载PDF
以弋射消闲的孔丘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秉果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20,共1页
在人类由蛮荒走向文明时,都经过渔猎阶段,以捕捉禽兽鱼虾为食。世界上各个民族在互不交通的情况下都发明了弓箭,使用弓箭进行狩猎。这说明人类智力的进化是相同的。但是据考古发现,以中华民族的石镞为最早,山西峙峪地区出土的石镞距今... 在人类由蛮荒走向文明时,都经过渔猎阶段,以捕捉禽兽鱼虾为食。世界上各个民族在互不交通的情况下都发明了弓箭,使用弓箭进行狩猎。这说明人类智力的进化是相同的。但是据考古发现,以中华民族的石镞为最早,山西峙峪地区出土的石镞距今已有二万八千年。而在射箭的家族中,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弋射,这也是世界上其它民族所未曾使用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丘 考古发现 人类智力 中国古代 其它民族 《感遇》诗 文字记载 统治阶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消闲娱乐
下载PDF
研究语文的敏感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杏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5-37,共3页
研究语文的敏感性林杏光吕叔湘先生在《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吕叔湘语文论集》)这篇文章中说:“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 研究语文的敏感性林杏光吕叔湘先生在《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吕叔湘语文论集》)这篇文章中说:“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朵就听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词语 《史记·项羽本纪》 吕叔湘 研究材料 《感遇》诗 《新华字典》 《陌上桑》 学习方法 汉乐府
下载PDF
陈子昂论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锡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88-96,共9页
陈子昂论略张锡厚一陈子昂(659—700)字伯玉①,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远祖籍河南颖川,东汉末年迁居蜀地,蜀汉政权灭亡后,子孙避晋不再为官,居涪南武东山。祖父陈辩,少习儒学,以豪英刚烈闻名于世。其父陈元敬“乡贡... 陈子昂论略张锡厚一陈子昂(659—700)字伯玉①,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远祖籍河南颖川,东汉末年迁居蜀地,蜀汉政权灭亡后,子孙避晋不再为官,居涪南武东山。祖父陈辩,少习儒学,以豪英刚烈闻名于世。其父陈元敬“乡贡明经擢第,拜文林郎”,但没有出去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感遇》诗 武则天 生卒年 经》 唐代古文 唐代文学 散文创作 文学主张 歌创作
下载PDF
陈子昂是被害致死的吗
9
作者 韩茂玲 苑桂芬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陈子昂 武则天 《登幽州台歌》 《感遇》诗 明代文学 县令 死因 《旧唐书》 《新唐书》 发展道路
下载PDF
诗人笔下月 爱称何其多
10
作者 董显逵 《山西老年》 2004年第10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神话传说 中秋月 《古朗月行》 《感遇》诗 李群玉 李商隐 吴刚伐桂 嫦娥奔月 《对酒》 柳宗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