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奥康纳小说《慧血》中的城市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殷雄飞 王文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58-60,共3页
城市是奥康纳小说现代性的一个符号表征,也是其意识形态表现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背景,城市空间本身具有一种表达自己的功能,并控制和影响着居住于其中的社会主体的认知与价值取向。奥康纳在小说《慧血》中所虚构的... 城市是奥康纳小说现代性的一个符号表征,也是其意识形态表现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背景,城市空间本身具有一种表达自己的功能,并控制和影响着居住于其中的社会主体的认知与价值取向。奥康纳在小说《慧血》中所虚构的城市空间的属性、结构及功能,揭示了城市空间与社会主体心理的内在联系及其蕴含的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慧血》 城市表征
下载PDF
暴力救赎——电影《慧血》的另类布道
2
作者 郑素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248-249,共2页
电影《慧血》是美国一部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喜剧片。影片叙述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精神信仰和救赎道路上的曲折及最后自我暴力救赎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的基督教原罪意识及精神创伤是他执着追求精神信仰的源动力。黑兹尔·莫茨... 电影《慧血》是美国一部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喜剧片。影片叙述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精神信仰和救赎道路上的曲折及最后自我暴力救赎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的基督教原罪意识及精神创伤是他执着追求精神信仰的源动力。黑兹尔·莫茨的精神求索历程及大量宗教意象揭示了作品的救赎主题,触动了没有感知精神迷茫的现当代民众,起到涤荡思想、净化心灵的作用,是一则现代先知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血》 创伤 反向行为 暴力 救赎
下载PDF
暴力救赎——电影《慧血》的另类布道
3
作者 郑素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26-127,共2页
电影《慧血》是美国一部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喜剧片。影片叙述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精神信仰和救赎道路上的曲折经历及最后自我暴力救赎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的基督教原罪意识及精神创伤是他执着追求精神信仰的源动力。黑兹尔·... 电影《慧血》是美国一部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喜剧片。影片叙述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精神信仰和救赎道路上的曲折经历及最后自我暴力救赎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的基督教原罪意识及精神创伤是他执着追求精神信仰的源动力。黑兹尔·莫茨的精神求索历程及大量宗教意象揭示的作品救赎主题,能够涤荡人们的思想,净化人们的心灵,犹如一则现代先知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血》 创伤 反向行为 暴力 救赎
下载PDF
哥特文学的新维度——《慧血》中的宗教哥特叙事
4
作者 郑素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199-202,共4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慧血》讲述了一个美国南方梦幻般的哥特故事。《慧血》表象上未有典型英国哥特和美国初期哥特小说特征,也未有爱伦·坡和霍桑心理哥特的特征。奥康纳开创性地将哥特式写作技巧与宗教信仰融为一体,...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慧血》讲述了一个美国南方梦幻般的哥特故事。《慧血》表象上未有典型英国哥特和美国初期哥特小说特征,也未有爱伦·坡和霍桑心理哥特的特征。奥康纳开创性地将哥特式写作技巧与宗教信仰融为一体,开启了哥特文学叙述的新维度,从宗教浪漫主义角度隐喻了美国二战后南方人的精神迷茫及罪恶感,对美国二战后社会矛盾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惑予以启示,进而引发人们对人性、社会的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血》 哥特文学 心理哥特 宗教哥特
下载PDF
弗莱纳里·奥康纳《慧血》中消费文化探析
5
作者 衡学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04-105,共2页
在《慧血》中,弗莱纳里·奥康纳描述了一个由广告和市场技术主导的社会。《慧血》呈现了她对美国消费文化的批判,奥康纳趋向强调它在区域身份上的不利影响。在《慧血》中,以广告和市场的形式把自我包裹起来,把自我隐没在一个销售对... 在《慧血》中,弗莱纳里·奥康纳描述了一个由广告和市场技术主导的社会。《慧血》呈现了她对美国消费文化的批判,奥康纳趋向强调它在区域身份上的不利影响。在《慧血》中,以广告和市场的形式把自我包裹起来,把自我隐没在一个销售对象的世界中。在小说的世界里,信仰本身变成了一种商品。本文对奥康纳的小说《慧血》进行分析,展示了日益兴起的消费主义控制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在消费主义纠结下社会文化思想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血》 消费文化 区域身份
下载PDF
《慧血》中的希伯来先知行为叙事
6
作者 郑素杰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X期36-37,共2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誉为美国"南方的文学先知"。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慧血》创设了一个美国男青年黑兹尔·莫茨从灵魂迷失到与耶稣对抗、潜意识护教及最终自我救赎的历程。黑兹尔的救赎方式乖张另类,彰显了希伯来先... 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誉为美国"南方的文学先知"。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慧血》创设了一个美国男青年黑兹尔·莫茨从灵魂迷失到与耶稣对抗、潜意识护教及最终自我救赎的历程。黑兹尔的救赎方式乖张另类,彰显了希伯来先知文学行为的叙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慧血》 希伯来先知文学 行为叙事
原文传递
Transcatheter Valve-in-Valve implantation after late migration of balloon expandable Sapien- XT prosthesis in a severe pure aortic regurgitation case
7
作者 Emmanouil Chourdakis Ioanna Koniari +2 位作者 George Hahalis Nicholas Kounis Karl Eugen Hauptman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763-765,共3页
A 76-year old female, was admitted in our cardiac surgery clinic to perform 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due to a severe aortic regurgitation with symptom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er past medical history in... A 76-year old female, was admitted in our cardiac surgery clinic to perform 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due to a severe aortic regurgitation with symptom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er past medical history included moderately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GFR 48 mL/min) and arterial hy- per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ve aortic regurgitation Prosthetic valve migration Valve in Valv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