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在中国的童年》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基于归化与异化视角
1
作者 于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期17-20,共4页
《我在中国的童年》是清朝第二批留美幼童李恩富的回忆录,此书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作品在背景、取材、人物刻画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色彩。李恩富将创作与翻译相结合,旨在消除19世纪美国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促进中... 《我在中国的童年》是清朝第二批留美幼童李恩富的回忆录,此书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作品在背景、取材、人物刻画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色彩。李恩富将创作与翻译相结合,旨在消除19世纪美国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本文以归化和异化为理论框架来研究《我在中国的童年》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旨在促进文学作品及中华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在中国的童年》 文化负载词 异化 归化
下载PDF
文化回译中的中国文化浅析——以《我在中国的童年》为例
2
作者 张丽娟 孟兆宇 《外语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53-59,共7页
中国学生留美学习最早始于1870年,中美文化交流也开始于这一时期。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美国这块新大陆上学习、定居,并最终形成了美国华裔群体,同时也出现了美国华裔文学。基于文化回译的研究方法,以李恩富先生撰写的《我在中... 中国学生留美学习最早始于1870年,中美文化交流也开始于这一时期。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美国这块新大陆上学习、定居,并最终形成了美国华裔群体,同时也出现了美国华裔文学。基于文化回译的研究方法,以李恩富先生撰写的《我在中国的童年》为研究对象,对这本书及其汉译本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进行分析,旨在促进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进而提升中国在海外的文化形象。此外,通过对《我在中国的童年》的研究,意在将中国文化逆向传播给中国读者,使国人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回译 《我在中国的童年》 中国文化 逆向传播
下载PDF
超越“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美国亚裔文学批评源头考辨
3
作者 刘向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5-60,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评界普遍把"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视为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源头,其标志是70年代几部重要美国亚裔文学选集的导言。这种界定只是对"美国亚裔"一词诞生以来美国亚裔文学批评源头的一种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评界普遍把"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视为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源头,其标志是70年代几部重要美国亚裔文学选集的导言。这种界定只是对"美国亚裔"一词诞生以来美国亚裔文学批评源头的一种特殊解读,肯定了美国亚裔文学批评与美国亚裔运动同生共进的文化政治关系,但同时遮蔽了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真正源头。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真正源头是1887年美国《日晷》杂志刊发的《我在中国的童年》书评。介于1887年到1910年前后出版的关于李恩富、伊迪丝·伊顿、温妮弗莱德·伊顿、容闳等早期美国亚裔作家作品的其他评论可以界定为这个源头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亚裔文学批评 美国亚裔文学选集 李恩富 《我在中国的童年》
下载PDF
李恩富自传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叶 王秀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李恩富的《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该作品针对19世纪美国社会对华人形象的刻板化,以作者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通过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模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文学趣味性的书写,并客观地重... 李恩富的《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该作品针对19世纪美国社会对华人形象的刻板化,以作者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通过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模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文学趣味性的书写,并客观地重塑了正面的华人形象:注重礼节、珍惜时间、辛勤劳作。李恩富借助自传塑造华人形象的原因主要有:受西方教育的影响;中国主题美国作品的刺激以及当时社会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恩富 《我在中国的童年》 华人形象
下载PDF
李恩富作品中的华人叙事探究
5
作者 洪叶 卢亚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28-30,共3页
近期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案再次引起人们对19世纪美国排华浪潮的关注。第一位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恩富针对当时的反华情形,撰写了许多争取华人权益的文章。《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和《中国人必须留下》(1889)是其中最有名的两部作... 近期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案再次引起人们对19世纪美国排华浪潮的关注。第一位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恩富针对当时的反华情形,撰写了许多争取华人权益的文章。《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和《中国人必须留下》(1889)是其中最有名的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正面的华人形象:注重礼节的文明华人、勤奋惜时的情义华人以及不平则鸣的血性男儿,对美国人正确认识华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恩富 《我在中国的童年》 中国人必须留下》 华人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