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文化: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活样态
1
作者 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5-41,46,共8页
文化是人类对人自身、人的关系、人的对象的规定性,当然也是对人的生活的规定性,即人们对生活的价值判断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样态。这取决于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理念,形成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会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文化是人类对人自身、人的关系、人的对象的规定性,当然也是对人的生活的规定性,即人们对生活的价值判断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样态。这取决于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理念,形成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会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明确相应的人生目标,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文化具有实践性,人和人的集合体接受什么样的文化,就会确立相应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实现路径,然后付诸实践,呈现为外在的生活样态。不同文明形态的人类生活都存在世俗生活和理想生活两种样态,人们所追求的“诗意栖居”,由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优秀文化所规定,是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充分发展,人类进入自由创造状态的生活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只能是超越现实功利的审美文化的实践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价值判断 实践功能 生活样态 诗意栖居
下载PDF
诗意教育的生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18,共9页
新时代考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本质,探寻当下社会诗意教育的可能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哲学反思,可以厘清生活教育意蕴、追问生活意义、追寻自由理性、通达理解世界。诗意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审美超越,能够... 新时代考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本质,探寻当下社会诗意教育的可能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哲学反思,可以厘清生活教育意蕴、追问生活意义、追寻自由理性、通达理解世界。诗意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审美超越,能够实现回归生活教育本质、重申生活教育价值、擢升生活教育品质的目的。诗意教育的展开要澄清生活教育的价值迷思,通过追寻个体合德性的生活、重建个体自我精神秩序,破解生活教育的困境,借由重拾闲暇教育、注重劳动教育、关注生命教育、追寻审美教育,勘定生活教育的理性边界,进而通达理解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诗意教育 存在本身 审美意向 审美人格 闲暇教育 生命教育 劳动教育
下载PDF
摇晃的人生: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中的人性关怀与诗意生活
3
作者 史石吏磊 傅鹏 《声屏世界》 2024年第9期73-75,共3页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一部特殊的纪录片,导演范俭用别具风格的拍摄手法和真实细腻的镜头语言记录了农村脑瘫女诗人余秀华面对生活但依旧努力追求幸福美好婚姻的心路历程。文章从画面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身体...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一部特殊的纪录片,导演范俭用别具风格的拍摄手法和真实细腻的镜头语言记录了农村脑瘫女诗人余秀华面对生活但依旧努力追求幸福美好婚姻的心路历程。文章从画面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身体摇晃、空间摇晃和自我摇晃表现出余秀华的自我救赎,彰显出浓浓的人性关怀。此外,导演运用多种意象隐喻余秀华在坎坷婚姻中的自我挣扎与自我成长,还运用大量真实的乡村环境描写,将诗意贯穿整部纪录片,使得纪录片具有独特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晃 乡村女性 困境 人性关怀 诗意生活
下载PDF
感受生活诗意,体味人生美好
4
作者 吴桐 张晗(指导)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3期16-16,共1页
我想我会永远欣赏诗人里尔克说的那句话:“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晨花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他不仅把生活过成了诗,也把日子写成了诗,更动人的是,在诗人来... 我想我会永远欣赏诗人里尔克说的那句话:“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晨花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他不仅把生活过成了诗,也把日子写成了诗,更动人的是,在诗人来看,真正的诗意其实并不是我曾经以为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远方,而是生活中那一点一滴的小小美好的折射。原来诗意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出了生活中的诗意,自然可以体味到人生的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克 体味人生 用心感受 美好 观看 诗意 生活
下载PDF
诗意生活,诗样人生——一组“诗歌”主题素材解读与运用
5
作者 李晨露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5期61-62,共2页
诗歌,史上首部文学作品集,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一直就是中华文坛的“第一提琴手”,这也让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今天虽说快节奏的生活让诗歌的处境有些尴尬,但诗意依然在许许多多平凡人心中氤氲。他们仍在追求诗意生活,诗样人生。
关键词 文学样式 诗意生活 解读与运用 快节奏 诗歌 平凡人 人生
下载PDF
润泽教育,诗意生活
6
作者 高林福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40期34-39,共6页
1950年春创办的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学,坐落在浔城甘棠湖畔,依水而生,水润而泽。近年来,学校深化内涵发展,提出以“润泽教育”为名的学校文化,从三个维度--尊重规律、适性发展,倡导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全面发展,提炼出“润泽教育,... 1950年春创办的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学,坐落在浔城甘棠湖畔,依水而生,水润而泽。近年来,学校深化内涵发展,提出以“润泽教育”为名的学校文化,从三个维度--尊重规律、适性发展,倡导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全面发展,提炼出“润泽教育,共融共生,诗意生活”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厚实师生成长底色,纯洁师生成人本色,擦亮师生成才亮色”为育人宗旨,五育并举、高标定位、守正创新、精细治理,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成长 办学理念 五育并举 九江市浔阳区 甘棠湖 守正创新 诗意生活 润泽教育
下载PDF
带着诗意审视生活 被引量:4
7
作者 冯铁山 叶才生 谢荣斌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生活 审视 诗意 寄寓
下载PDF
“生活的艺术”与“诗意地栖居”——论林语堂闲适哲学的生态学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丁丽燕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将适度的物质享受与注重审美的高雅情调相结合而创造一种闲适的艺术的生活是林语堂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强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协调发展 ,不是通过消费量的无限增长来企求幸福 ,而是通过提高... 将适度的物质享受与注重审美的高雅情调相结合而创造一种闲适的艺术的生活是林语堂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强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协调发展 ,不是通过消费量的无限增长来企求幸福 ,而是通过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来获得幸福感。这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即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在探求人的生命本体和寻求诗意的栖居成为时代精神指向的 2 1世纪 ,林语堂的闲适生活哲学给当代陷入精神危机的人们亮出了一种价值尺度 ,为重构生态平衡提供了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哲学 生态学 生活艺术 诗意栖居
下载PDF
源于土地与日常生活的诗意建造 蔡宅豆腐工坊与横樟油茶工坊 被引量:4
9
作者 贺勇 《时代建筑》 2019年第1期60-69,共10页
如何赋予乡村的地方产品更高的文化与经济价值,让它们在当下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从而让村民继续加工与生产,是乡村经济与社会复兴过程中的难点,也是突破点。在这种背景下,DnA建筑设计事务所在松阳设计的当代乡村工坊系列可谓是一种... 如何赋予乡村的地方产品更高的文化与经济价值,让它们在当下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从而让村民继续加工与生产,是乡村经济与社会复兴过程中的难点,也是突破点。在这种背景下,DnA建筑设计事务所在松阳设计的当代乡村工坊系列可谓是一种大胆而创新的实验。文章从功能定位、空间氛围、在地建造等角度对其营建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分析。面对新时代的乡村.基于土地与日常生活的乡村工坊建设不仅是复兴乡村的有效途径.也是让建筑获得诗意,让建筑师获得力量的可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阳 当代乡村工坊 土地 日常生活 诗意建造
下载PDF
诗意生活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处境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晓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0-32,共3页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 ,路也的文学创作趋向成熟。其小说创作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鲜明的女性主义书写和诗人的机智审视世俗势力 ,建构起率真纯情又意绪深远的想象天地 ;其诗歌创作从单一地抒发爱情 ,转向更广阔的现实生活 ,关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 ,路也的文学创作趋向成熟。其小说创作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鲜明的女性主义书写和诗人的机智审视世俗势力 ,建构起率真纯情又意绪深远的想象天地 ;其诗歌创作从单一地抒发爱情 ,转向更广阔的现实生活 ,关于生命的思索多了起来 ;将她的诗歌和小说对比来看 ,前者更多地抒写对诗意生活的理想追求 ,充满温馨的暖色调 ,后者则更多地展示了对情感生活的悲剧性理解和描绘 ;散文之作是路也调制的一道下午茶 ,所写虽多是“小思想”、“小情趣”、“小灵动” ,却也表达了女性对生活与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小说 路也 处境 现实 诗意 精神世界 失望 生活 感受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诗意书写——梁志玲与刘荒田散文创作的美学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翠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梁志玲与刘荒田虽然在性别、民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却呈现出了共同的审美理想,尤其是在散文领域,二人呈现出了极其相似的书写情怀,即他们都专注于寻常百姓本色生活的诗意探求。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两位作... 梁志玲与刘荒田虽然在性别、民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却呈现出了共同的审美理想,尤其是在散文领域,二人呈现出了极其相似的书写情怀,即他们都专注于寻常百姓本色生活的诗意探求。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两位作家的出身和阅历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相近的个人气质和对寻常百姓的深沉大爱密切相关。然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离不开作家的特殊才情这一共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志玲与刘荒田 散文创作 日常生活 诗意书写
下载PDF
流淌的生活,素朴的诗意——评《小鞋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乃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47-47,共1页
伊朗电影《小鞋子》在孩子对一双补过的旧鞋的失而未得以及寻求弥补的失败中,体现充满了辛酸与向往的底层孩子的生活,在一种对于日常生活的原生态的观照中,流淌出一种朴素的诗意。
关键词 <小鞋子> 诗意 生活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栖居——论《刘荒田美国小品》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永丽 《华文文学》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刘荒田散文小品展示出对理性化、程序化日常生活的认同。但他并不就此屈服于日常生活的枯燥、乏味。他指出,在被规范化的日常社会中发挥自由的意志,保持心灵的自在状态,这是使生命丰富、使人避免个性丧失的最好方式。用创造、用激情赋... 刘荒田散文小品展示出对理性化、程序化日常生活的认同。但他并不就此屈服于日常生活的枯燥、乏味。他指出,在被规范化的日常社会中发挥自由的意志,保持心灵的自在状态,这是使生命丰富、使人避免个性丧失的最好方式。用创造、用激情赋予生命以意义,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看似平淡的细节都充满诗意,这是刘荒田散文中所透露出的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创造 诗意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诗意追求——香港中大学者散文的情感分析之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向明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学者散文 情感分析 世界华文文学 香港文学 现代小说 白话新诗 言情小说 大学 日常生活 诗意
下载PDF
生活感言 诗意寻觅——许艳文《沉在湖底的天堂》阅读札记
15
作者 张鹏 时群 《云梦学刊》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许艳文的散文集《沉在湖底的天堂》对女性知识分子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转型期的生活、情感、职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反思和精准描摹。听风吟月的清旷诗意,赋予许艳文的散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视角;回眸历史风云的寻根之旅,使得许艳文... 许艳文的散文集《沉在湖底的天堂》对女性知识分子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转型期的生活、情感、职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反思和精准描摹。听风吟月的清旷诗意,赋予许艳文的散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视角;回眸历史风云的寻根之旅,使得许艳文的散文凝聚了历史的厚重,平添了抚今追昔的沧桑感;人间情怀中的深情厚谊,抚平了当代人劳碌风尘的心灵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艳文 《沉在湖底的天堂》 散文 生活 诗意
下载PDF
关乎心灵:江南诗意生活五要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永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江南诗性文化为基础的诗意生活是一种关乎心灵的生活方式。它至少包含五个要素:愉悦的爱情、滋养心灵的书籍、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以及承载诗意生活的家园和能体验这一切的闲暇。包含了这五要素的诗意生活是值得过的。但人生常常沉沦... 以江南诗性文化为基础的诗意生活是一种关乎心灵的生活方式。它至少包含五个要素:愉悦的爱情、滋养心灵的书籍、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以及承载诗意生活的家园和能体验这一切的闲暇。包含了这五要素的诗意生活是值得过的。但人生常常沉沦于非诗意的物质世界之中,我们就是在这种非诗意的包围中找寻生活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诗性文化 诗意生活 五要素 沉沦 找寻
下载PDF
生命·生活·诗意——论赵丽宏的散文创作
17
作者 汤克兵 施高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1-33,共3页
赵丽宏是当代文坛上一位多产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写的是常人常事,抒发的也是普通人的感情。对生命、生活、诗意的执著描绘与咏叹,是其散文创作的主题,其内涵主要表现为:感悟或反思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理解并拥抱生活、追求且持存艺术所... 赵丽宏是当代文坛上一位多产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写的是常人常事,抒发的也是普通人的感情。对生命、生活、诗意的执著描绘与咏叹,是其散文创作的主题,其内涵主要表现为:感悟或反思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理解并拥抱生活、追求且持存艺术所带来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丽宏 生命 生活 诗意
下载PDF
让孩子们诗意地生活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钰 《中国农村教育》 2007年第7期76-77,共2页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学生诗意...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在精彩纷呈的诗意的活动中呈现,吟诵、品位、鉴赏、习作……促使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在动态过程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地栖居 生活 孩子 荷尔德林 教育教学 学生 学校 学习
下载PDF
生活鲁迅和诗意鲁迅
19
作者 胡梅仙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64-71,共8页
鲁迅的写作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表现出生活化的有血有肉的底子。正是因为鲁迅的文学表达,哪怕是在其杂文中我们都感受到了生活化的气息。这种生活化一方面来自于鲁迅的史的意识,同时也是鲁迅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文章主要阐释... 鲁迅的写作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表现出生活化的有血有肉的底子。正是因为鲁迅的文学表达,哪怕是在其杂文中我们都感受到了生活化的气息。这种生活化一方面来自于鲁迅的史的意识,同时也是鲁迅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文章主要阐释生活与诗意怎么结合于鲁迅一身并通过其生命的寂寞、回忆的自我确证和史的累积意识表现于其作品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鲁迅 诗意鲁迅 寂寞 回忆 史的意识
下载PDF
论后学语义的生活转向及其诗意表达
20
作者 朱荣英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0-93,共4页
随着后学语义在理性王国中的冉冉升起,从此颠覆压倒了启蒙、消解替代了建设,形上理性成为明日黄花、风光不再。新后学之反理性、非理性试图截断众流、开创新说,锐意在彻底边缘化、碎片化中改变自己的身份性,渴望在诗美语境中进行重写重... 随着后学语义在理性王国中的冉冉升起,从此颠覆压倒了启蒙、消解替代了建设,形上理性成为明日黄花、风光不再。新后学之反理性、非理性试图截断众流、开创新说,锐意在彻底边缘化、碎片化中改变自己的身份性,渴望在诗美语境中进行重写重振。但将诗作为祭品庄严地献给理性,不足以安顿精神家园,旨在陶醉自我的矫情之举实际上乃是画地为牢的自我保护、慨叹无奈的自我放逐。因为诗性之光虽照亮了对人类生存极具意义的一个方面,体现出可贵的生活智慧,然而其核心却有一片灰暗,无法担保人何以更好地生活于世的终极关怀,不能为人提供当下生活何以值得过下去的真正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学语义 生活转向 诗意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