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曾祺的1980:重写旧作与故乡记忆的复活
1
作者 王彬彬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汪曾祺以小说家的身份复出后,故乡记忆就一直是其小说创作的资源,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仍是如此。中断多年后,汪曾祺于1979年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到了1980年,汪曾祺的故乡记忆才以文学的方式,蓬勃地复活。所以,1980年,在汪曾祺小说创作... 汪曾祺以小说家的身份复出后,故乡记忆就一直是其小说创作的资源,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仍是如此。中断多年后,汪曾祺于1979年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到了1980年,汪曾祺的故乡记忆才以文学的方式,蓬勃地复活。所以,1980年,在汪曾祺小说创作生涯中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耐人寻味的是,汪曾祺是以重写旧作的方式,重启对故乡记忆的叙述。本文的关注点,不在于汪曾祺对旧作的重写、改写本身,而在于强调:在1980年,汪曾祺以连续性的对旧作重写和改写的方式,激活了对故乡的记忆,于是,此后的几年,便有了取材于故乡记忆的小说井喷式的问世;于是,故乡记忆便成为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经常性资源;于是,一直到逝世前夕,汪曾祺仍在写着高邮,写着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故乡记忆 《受戒》 《异秉》 1980
下载PDF
湿地视域下的故乡叙事北乔小说集《尖叫的河》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琴 孙利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人类科学认识湿地的生态价值还不足百年,中国有意识的湿地书写尚处于起步阶段。当代作家北乔的短篇小说集《尖叫的河》,聚焦中国唯一的滨海类湿地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通过对儿童、河流、动物、女性、生命意识等不同主题的... 人类科学认识湿地的生态价值还不足百年,中国有意识的湿地书写尚处于起步阶段。当代作家北乔的短篇小说集《尖叫的河》,聚焦中国唯一的滨海类湿地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通过对儿童、河流、动物、女性、生命意识等不同主题的“异质同构”,再现了故乡朱家湾人与自然复杂的共生关系,并通过“尖叫的河”“芦苇”“杀人的刀”等“赋魅”意象,深度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意蕴。北乔聚焦湿地故乡的小说创作,为正在生长中的湿地文艺提供了一个诗意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乔 《尖叫的河》 湿地 故乡 生态整体观
下载PDF
“故乡”与“家”:鲁迅不愿触碰的心灵之痛——“《日记》中的鲁迅”研究系列之一
3
作者 宋剑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共12页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作为一个“人之子”,鲁迅的情感世界又是极其复杂的。由于“为族人所迫”而卖掉了祖居的“老屋”,他失去了自己的“故乡”;“八道湾”内的“兄弟失和”,又使他有家难回、情难以堪...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作为一个“人之子”,鲁迅的情感世界又是极其复杂的。由于“为族人所迫”而卖掉了祖居的“老屋”,他失去了自己的“故乡”;“八道湾”内的“兄弟失和”,又使他有家难回、情难以堪。他曾试图通过《语丝》这一对话平台,去极力挽救已经破裂了的手足之情,但对方的冷漠却一再令他失望。难以承受的精神苦痛,使鲁迅的身心都受到沉重打击,并曾一度萌生“自杀”和“出世”的绝望情绪。处于这种“彷徨于无地”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故乡”和“家”成为了鲁迅最不愿去触碰的心灵之痛,另一方面这种人生体验又大大强化了其思想深度,最终铸就了他那“反抗绝望”的生命韧性与“独自远行”的坚强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家” 鲁迅 心灵之痛
下载PDF
经济易位与文化易势:半殖民体验下的鲁迅“故乡”重释
4
作者 魏巍 梁苏琴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1,共11页
鲁迅的“故乡”书写,是学界讨论五四启蒙精神现代性的重要文本,这种讨论明显偏向了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半封建”与“反封建”一面。重读鲁迅“故乡”,会发现其对故乡的现实性描绘,也体现出了“半殖民”的一面:半殖民经济的入侵导... 鲁迅的“故乡”书写,是学界讨论五四启蒙精神现代性的重要文本,这种讨论明显偏向了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半封建”与“反封建”一面。重读鲁迅“故乡”,会发现其对故乡的现实性描绘,也体现出了“半殖民”的一面:半殖民经济的入侵导致了农村经济破产,经济拮据、生存困难的农民无法回应知识分子在文化/精神层面的启蒙号召,因此知识分子的文化启蒙理想与农民的现实需求之间的异相,导致了启蒙神话及文化西方策略在农村世界的破产。鲁迅笔下的故乡景象和乡民群像无不投射出半殖民现实对中国近代农村社会的深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经济易位 文化易势 半殖民体验
下载PDF
促进乡村振兴的日本故乡税:制度逻辑与模式借鉴
5
作者 闫海 董航宇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故乡税是日本特有的税收制度,其本质上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型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在日本乡村振兴中产生了积极效果。日本故乡税通过给予个人纳税的抵扣优惠和受捐地方的家乡赠礼的方式激励捐税人自愿参与故乡税的制度运行,产生改善地... 故乡税是日本特有的税收制度,其本质上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型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在日本乡村振兴中产生了积极效果。日本故乡税通过给予个人纳税的抵扣优惠和受捐地方的家乡赠礼的方式激励捐税人自愿参与故乡税的制度运行,产生改善地方财政状况、促进产业发展、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及唤醒城乡人文联系等外溢效应。我国不存在借鉴日本故乡税的法律障碍,并且以我国现有的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为基础,通过允许捐赠人向政府捐赠,并增强受捐地方在受捐中的能动性,可以探索并构建财政转移支付个人中心模式的本土化,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乡村振兴 财政转移支付 公益慈善捐赠扣除
下载PDF
元宇宙博物馆:探寻文物故乡的数字之旅
6
作者 成乔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72-75,共4页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突飞猛进,元宇宙博物馆开始被提上日程。元宇宙博物馆建设的根基是馆藏的文物,发展的技术手段是元宇宙技术,建设的目的是打造文物故乡。文物故乡将为参观者创造完全沉浸式的虚拟场景。元宇宙博物馆将是博物馆发展史上...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突飞猛进,元宇宙博物馆开始被提上日程。元宇宙博物馆建设的根基是馆藏的文物,发展的技术手段是元宇宙技术,建设的目的是打造文物故乡。文物故乡将为参观者创造完全沉浸式的虚拟场景。元宇宙博物馆将是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革命,交互式叙事、沉浸式体验、共情式传播、开放式共享、协同式共建是元宇宙博物馆的五个主要特征。文物数字信息采集、文物故乡场景打造、文物展陈方式转变、反哺实体博物馆的完善、保持与数字技术同步融合是建设元宇宙博物馆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博物馆 文物故乡 数字技术 虚实相生
下载PDF
故乡记忆与文化认同:论哈金中国题材作品的地域色彩
7
作者 唐书哲 姚可欣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66,共6页
哈金的中国题材作品有着明显的东北地域色彩,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地域景观的角度看,作家通过描写故乡景观为记忆搭建空间和社会参照框架,实现对故乡的记忆。从文化记忆的角度看,带有地域色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承载民... 哈金的中国题材作品有着明显的东北地域色彩,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地域景观的角度看,作家通过描写故乡景观为记忆搭建空间和社会参照框架,实现对故乡的记忆。从文化记忆的角度看,带有地域色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承载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记忆之场”,是作家实现文化认同的表现和媒介。地域色彩既能够帮助作家在海外通过文学创作跨越国界,在精神上回归故乡,又生动具体地呈现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中国题材 地域色彩 故乡记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试析文天祥“黄冠故乡”之谜与朝鲜儒士的解读
8
作者 孙卫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0,178,共12页
元官修《宋史·文天祥传》将邓光荐《文丞相传》的叙述,删节编改,生造出文天祥“黄冠归故乡”之说,弄清其史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朝鲜正祖御撰《宋史筌》,因惩处洪启禧,而摒弃其《文山先生详传》中的说法,沿袭《宋史》之说... 元官修《宋史·文天祥传》将邓光荐《文丞相传》的叙述,删节编改,生造出文天祥“黄冠归故乡”之说,弄清其史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朝鲜正祖御撰《宋史筌》,因惩处洪启禧,而摒弃其《文山先生详传》中的说法,沿袭《宋史》之说,致使朝鲜儒士多不质疑“黄冠故乡”说,而是给予各种解读,诸如为宋复仇说、效仿微子与箕子之“教化说”“时义说”等,丰富了对“黄冠故乡”之理解,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文天祥之生死观。文天祥的忠诚节义精神,契合朝鲜王朝后期“尊周思明”的政治文化,因而他成为朝鲜儒林关注的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天祥 “黄冠故乡”之谜 《宋史·文天祥传》 《宋史筌·文天祥传》 朝鲜“尊周思明” 理念
下载PDF
乡情叙事里的人性探幽——评废斯人的新书《故乡志》
9
作者 关翠琼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阅读90后黄冈作家废斯人的乡土文学作品《故乡志》,不由得让人想起同为黄冈人的“京派”著名作家废名的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浓浓的故乡情、时不时闪出的意识流、平凡小人物的悲苦哀愁,让两个相隔90多年的作家在作品里用灵魂与情感遥... 阅读90后黄冈作家废斯人的乡土文学作品《故乡志》,不由得让人想起同为黄冈人的“京派”著名作家废名的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浓浓的故乡情、时不时闪出的意识流、平凡小人物的悲苦哀愁,让两个相隔90多年的作家在作品里用灵魂与情感遥相呼应。只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学流派不断推陈出新,废斯人的作品更有一种包罗万象的容量、直视人性的勇气和烛照阴暗的温度。这也许是他的老前辈颇为惊讶并深感欣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流派 《竹林的故事》 乡土文学 废名 京派 90后 故乡 小人物
下载PDF
带你回故乡:食物唤醒了“地方”的记忆?——基于脱域机制和媒介地理的分析
10
作者 刘瑞宽 李同昇 +2 位作者 常芳 李九全 陆媛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5-1486,共12页
地方记忆和情感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经典话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社交平台,构建出与实体空间不同的虚拟空间,为地方记忆和情感寄托提供新的载体。文章基于脱域机制和媒介地理相关理论,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为研究对象,... 地方记忆和情感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经典话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社交平台,构建出与实体空间不同的虚拟空间,为地方记忆和情感寄托提供新的载体。文章基于脱域机制和媒介地理相关理论,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字幕、弹幕和评论数据,探析“数实融合”背景下地方记忆被唤醒的过程。结果表明:1)字幕的主题词包括故乡、食物、味道、生活等,弹幕和评论中的核心节点包括食物、故乡、味道等,与其他节点共同构建语义网络;2)纪录片通过数字媒介平台唤醒观众的地方情感记忆,建构了承载饮食实践和地方归属感的社会文化空间;3)数字媒介为观众提供了新的互动平台,消解了实体空间对交流方式的地域限制,实现身体缺场和精神在场的共存,缩短了人与故乡的情感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地方 故乡 数字媒介 脱域机制 媒介地理学 《舌尖上的中国》
下载PDF
引爆点理论下都市女性群像剧的出圈探析——以《故乡,别来无恙》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顿超楠 郑冬晓 《视听》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近年来,随着现实主义浪潮的兴起,都市女性群像剧不断涌现,《故乡,别来无恙》在网络平台迅速出圈。从引爆点理论来看,该剧基于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凭借题材创新、情感搭建和温暖表达,从一众剧集中脱颖而出,为都市女... 近年来,随着现实主义浪潮的兴起,都市女性群像剧不断涌现,《故乡,别来无恙》在网络平台迅速出圈。从引爆点理论来看,该剧基于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凭借题材创新、情感搭建和温暖表达,从一众剧集中脱颖而出,为都市女性群像剧的出圈传播提供了一条实践推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爆点 都市女性群像剧 网络剧 故乡 别来无恙》
下载PDF
矛盾与机遇:1980年代我国引进国外装配式技术的动因与影响
12
作者 张琼 张明鑫 +1 位作者 范悦 高莹 《住区》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在建筑工业化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本土化适应性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98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引进国外装配式技术的重要时期,如何去理解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助于当下对装配式先进技术和本土化范式的研究与实践。本... 在建筑工业化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本土化适应性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98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引进国外装配式技术的重要时期,如何去理解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助于当下对装配式先进技术和本土化范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回顾、梳理和论述这一历史阶段中我国引入国外装配式技术的基本条件、动因、历史定位、与之后的发展,解读这一时期的技术引入与我国社会生产力背景的相互碰撞、产业政策以及之后的转变、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矛盾与影响等,以期更好的展现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探索历史、以及对当下建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1980年代 国外技术 时代背景 本土化 历史影响
下载PDF
媒介供给与文化记忆: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醒狮意象与故乡情结
13
作者 张姣 吴万昕 曹轲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9期61-63,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的有效结合,能够传承故乡记忆、增强社会凝聚力。醒狮作为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是粤籍移民思乡之情的具象表征,其通过黄飞鸿电影为人们展现出记忆中的故乡影像。随着时代的发展,醒狮意象从具象民俗沦为奇观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的有效结合,能够传承故乡记忆、增强社会凝聚力。醒狮作为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是粤籍移民思乡之情的具象表征,其通过黄飞鸿电影为人们展现出记忆中的故乡影像。随着时代的发展,醒狮意象从具象民俗沦为奇观展演,再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折射出故乡情结由显至隐,最终升华至家国之思的转变。在故乡记忆与故乡情结显隐的过程中,电影这一媒介的作用从展演故乡影像发展为建构影像故乡,观众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主体能动性,故乡意象的达成有赖于电影制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流动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狮 黄飞鸿电影 故乡 记忆 媒介
下载PDF
海子诗歌与1980年代中国的文化意识
14
作者 王东东 《江汉学术》 2024年第5期19-28,共10页
作为1980年代文化之子,海子的写作也探测着1980年代文化的范围、极限和边陲。海子诗学与1980年代文化之间形成了共振。海子将陈维纲翻译的荷尔德林诗句“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有什么用场”,改为了“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并使之在... 作为1980年代文化之子,海子的写作也探测着1980年代文化的范围、极限和边陲。海子诗学与1980年代文化之间形成了共振。海子将陈维纲翻译的荷尔德林诗句“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有什么用场”,改为了“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并使之在汉语中广为流传。海子和刘小枫分享了同一种“比较诗学”、比较文化的思考,这是“文化热”的表现,也是1980年代中后期普遍的思想氛围;海子作为诗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中国式“诗化哲学”的思想建构。与刘小枫类似,海子在“拯救与逍遥”之间作出了自己的文化决断。海子最终完成了从“诗化哲学”到“哲学化的诗”的转变,他的诗学同样“是对真实的意义的价值现象学追问”,并且与1980年代的“比较文化”互为表里。其诗歌理想来源于1980年代的文化理想,也因而容纳了1980年代文化意识最深层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荷尔德林 刘小枫 比较诗学 诗化哲学 1980年代 文化意识
下载PDF
略论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
15
作者 朱文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具有热烈性、开放性、普遍性等特点,这不仅是空前的,此后也恐难再现。新旧交替、朝气蓬勃的时代背景,思想解放、悠闲开放的社会环境,求知若渴、继往开来的普遍心态,是造就这... 1980年代文学友人之间的“讨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具有热烈性、开放性、普遍性等特点,这不仅是空前的,此后也恐难再现。新旧交替、朝气蓬勃的时代背景,思想解放、悠闲开放的社会环境,求知若渴、继往开来的普遍心态,是造就这种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存在于文学友人之间的这些“讨论”,在文学作者的孵化与成长、文学作品的催生与完善、文学观念的启发与转移、文学思潮的促成与发展、文学之心的养成与潜守、真挚友谊的增进与提升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激发和助推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文学友人 讨论
下载PDF
我想把故乡告诉世界,把秦岭告诉世界——在“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摘要)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平凹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4,共2页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山,也是最中国的山。年轻的时候,自己意气风发,写着商洛写着秦岭,也想着以此出人头地、成名成家。事情的发展也是如此,自己成了作家,天下也都知道了秦岭,知道了秦岭中的商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 商洛 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人头地 秦岭 故乡 开幕式
下载PDF
进化与退化的思想缠斗——《故乡》代际关系的审美趣味解读
17
作者 蒋磊 冯铁山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代际是《故乡》着意刻画的主题之一。鲁迅在探讨代际关系时,将代际回旋视为传统与现代交织进程中生发的现实困境来源和自身作为“启蒙者”面临的思想斗争导索。鲁迅借由隐喻的方式,用可悲的“厚障壁”昭示对陷入代际回旋的无力,用残存... 代际是《故乡》着意刻画的主题之一。鲁迅在探讨代际关系时,将代际回旋视为传统与现代交织进程中生发的现实困境来源和自身作为“启蒙者”面临的思想斗争导索。鲁迅借由隐喻的方式,用可悲的“厚障壁”昭示对陷入代际回旋的无力,用残存的“一气”寄寓对打破代际禁锢的希望,二者交叠牵绊的内里因素最终指向理想与现实的真实落差及进化与退化的思想缠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鲁迅 代际回旋 思想缠斗
下载PDF
历史叙述与言说中的1980年代女性诗歌及其反思
18
作者 冰马 《江汉学术》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因主体性创作实践于1980年代发生的中国“女性诗歌”,历经民间(内部印行)刊物及稍后的公开出版物尤其是诗歌选本的筛选、发表、传播和甄别,再经过21世纪前后出现的一波文学(诗歌)研究和史著叙述,完成了一个完整地被“经典化”和“历史... 因主体性创作实践于1980年代发生的中国“女性诗歌”,历经民间(内部印行)刊物及稍后的公开出版物尤其是诗歌选本的筛选、发表、传播和甄别,再经过21世纪前后出现的一波文学(诗歌)研究和史著叙述,完成了一个完整地被“经典化”和“历史化”的早期进程。这类具有相对“现场性”的归纳、总结或概述建构的女性诗歌发生期的历史知识系统和历史形态,逐步在批评界和研究界沉积为一定程度和范围的“不言自明”的历史认知结构,更给其后的研究造成相对于“本事”而言的错谬性困扰——甚至有研究者以这种认知指导进一步追述其发生期及其文学与理论话语空间的研究工作。因此,以那些初步形成的经典化、历史化成果为基础和先验性结论生成了一系列被误解的甚至具“本质化”症候、因果逻辑倒置的论证与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历史叙述 文学史叙述 1980年代 经典化 历史化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批评话语的本土化建构——以1980年代马原小说批评为中心
19
作者 翟传秀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0-101,共12页
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尤其是先锋文学批评,经常被笼统定性为:有开拓传统批评视野之功,但普遍借鉴西方现代文论,多是理论的套用,忽略了传统批评方法。作为1980年代批评场域里一个富有症候性的个案,马原小说批评呈现的话语逻辑汇集出20世纪8... 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尤其是先锋文学批评,经常被笼统定性为:有开拓传统批评视野之功,但普遍借鉴西方现代文论,多是理论的套用,忽略了传统批评方法。作为1980年代批评场域里一个富有症候性的个案,马原小说批评呈现的话语逻辑汇集出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多元、丰富的面貌,展现了其于理论资源选择上的创造性、对话性以及话语建构上的国别特色与时代特征。从小说文本的阅读到批评文本的写作,1980年代的马原小说批评具体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资源转化策略与话语建构:一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启用;三是对于西方现代文论的中国式阐释,展示了1980年代批评家们多面的思想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原小说批评 先锋文学批评 1980年代 本土化 话语建构
下载PDF
地缘文化视野下中国电影的故乡及他乡描写
20
作者 张若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40,共5页
电影诞生以来,即包括地缘文化的相关书写,但地缘文化作为系统的研究视角,却在晚近阶段才出现。从地缘文化看中国电影的空间生成,不难发现“故乡”“他乡”已逐渐成为新生代创作者主要的描写标的。就故乡而言,陌生化的地缘处理,依从于“... 电影诞生以来,即包括地缘文化的相关书写,但地缘文化作为系统的研究视角,却在晚近阶段才出现。从地缘文化看中国电影的空间生成,不难发现“故乡”“他乡”已逐渐成为新生代创作者主要的描写标的。就故乡而言,陌生化的地缘处理,依从于“我性”,反映创作者深刻的文化洞察;就他乡而言,“我性”的投射亦组构出“故乡—他乡”的空间辩证关系。如今,无论故乡抑或他乡描写,皆呈现疏离倾向,此倾向反映了当代创作者世界意识的外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文化 中国电影 故乡描写 他乡描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