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精妙之处见奇效——释《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赵太后》中的一组近义词 |
杨泽林
|
《张家口师专学报》
|
2003 |
0 |
|
2
|
“詟”实为“龙言”二字之误——《触龙说赵太后》校勘一则 |
谢政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3
|
《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已行” |
张春雷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浅议《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说服艺术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
康敏
|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2012 |
1
|
|
5
|
“情”与“理”的攻略——谈《触龙说赵太后》的游说技巧 |
廖大容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1
|
|
6
|
诚则生巧——浅谈《触龙说赵太后》的叙述特色 |
张辉成
|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
2009 |
0 |
|
7
|
两字见功底 矛盾显精神——析《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用词之妙 |
王星
|
《语文教学研究》
|
2008 |
0 |
|
8
|
《触龙说赵太后》课堂实录 |
张安群(执教)
王世发(点评)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08 |
0 |
|
9
|
浅谈《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念” |
蒋玲
|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2008 |
0 |
|
10
|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触龙说赵太后》的艺术特色 |
方伯荣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1
|
一字立骨 两线相承——谈《触龙说赵太后》 |
柴国华
|
《语文教学之友》
|
2006 |
0 |
|
12
|
《触龙说赵太后》的戏剧性 |
顾农
|
《现代语文(高中版)》
|
2003 |
0 |
|
13
|
从“盛气而揖之”到“心悦而服之”——读《触龙说赵太后》 |
吴萍
|
《语文教学之友》
|
2008 |
0 |
|
14
|
触龙的劝说艺术新解 |
刘立华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1
|
|
15
|
语言的兵法,艺术的智慧——浅谈触龙的游说艺术 |
胥伟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1
|
|
16
|
纵横迂回 巧妙说理——触龙的劝说艺术 |
诸定国
陈红宝
|
《语文天地》
|
2004 |
1
|
|
17
|
由“行”有“嫁”义说开去 |
何小宛
|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2005 |
0 |
|
18
|
从毛泽东评《触龙说赵太后》说起 |
范志斌
|
《紫光阁》
|
2011 |
0 |
|
19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读《触龙说赵太后》 |
陈述富
|
《研究与交流》
|
2007 |
0 |
|
20
|
《触龙说赵太后》的语言艺术 |
陈华清
|
《意林文汇》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