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语讳——从《扁鹊见蔡桓公》谈起 被引量:2
1
作者 卞仁海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初中 语文课文 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 语讳 《扁鹊见蔡桓公》
下载PDF
讳疾忌医 还是话不投机——《扁鹊见蔡桓公》的另一种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福菊 程福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中学 语文 阅读鉴赏
下载PDF
还有多少误读在继续——从《扁鹊见蔡桓公》误读现象看教师阅读的现状
3
作者 黄丹芳 张秋玲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7年第12期54-57,共4页
《扁鹊见蔡桓公》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篇目,是韩非子用来阐释 老子“图难于其易”这一哲理的寓言故事.多年来,《教学参考书》将其寓意定为“讳 疾忌医”,且大面积被中小学教师所接受.然而学界不乏质疑这一主题的文章.只 要分析故... 《扁鹊见蔡桓公》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篇目,是韩非子用来阐释 老子“图难于其易”这一哲理的寓言故事.多年来,《教学参考书》将其寓意定为“讳 疾忌医”,且大面积被中小学教师所接受.然而学界不乏质疑这一主题的文章.只 要分析故事的内在事理逻辑,或者略查原文,故事的寓意就能一目了然,教师“不 读”“不顾”的现象恰恰是迷信权威结论和标准答案的教学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读 教师阅读 “炜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
下载PDF
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我讲《扁鹊见蔡桓公》的一点体会
4
作者 马会云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41,共2页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在粗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涵咏背诵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出发,在讲授《扁鹊见蔡桓公》时,着重抓了如下三个环节:一、预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他...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在粗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涵咏背诵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出发,在讲授《扁鹊见蔡桓公》时,着重抓了如下三个环节:一、预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他们一套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文言文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虽然它的字形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由于一些文言生词的出现,文言句式的不习惯,所以,使得学生学起来如同学外语一般,要搞古今文的对译.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串讲的方法,也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上课串讲的习惯,而不再试图像完成现代文的预习一样,通过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之后,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并完成一定的预习题目.为切实培养学生预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同时教给他们一些可行的预习方法,我将预习搬到了课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文言文教学 三个环节 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 预习方法 现代汉语 培养学生 语言形式 知识点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5
作者 任丽芬 王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
一、设计说明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扁鹊见蔡桓公》安排在九年级上册,把它处理为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扁鹊为蔡桓公四次诊病、蔡桓公四次讳疾忌医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帮助的... 一、设计说明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扁鹊见蔡桓公》安排在九年级上册,把它处理为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扁鹊为蔡桓公四次诊病、蔡桓公四次讳疾忌医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帮助的道理。这篇内容浅显的故事有一定的讽喻和劝诫色彩,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略读课文 实验教科书 设计说明 教育意义 九年级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实录
6
作者 李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20,共3页
2001年,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在全市推出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课文拓展迁移为内容的“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教改实验课题。三年来,这个课题在杨秀云老师主持下,已取得很大成绩。拓展式教学有如下基本... 2001年,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在全市推出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课文拓展迁移为内容的“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教改实验课题。三年来,这个课题在杨秀云老师主持下,已取得很大成绩。拓展式教学有如下基本要点:1郾注重文本解读,拓展教材本身,即体现拓展式教学对教学内容的纵向拓展。具体做法是利用丰富的教材文本,为学生搭造主体阅读的平台,创建多元感悟文本的空间,引导学生就课文本身的语言、情景、立意、写法等,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的阅读,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达自己阅读文章的独特感受,充分发挥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聪明才智和能力特长。2郾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阅读材料,即体现拓展式教学对教学内容的横向拓展。具体做法是:(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与课文精彩词句段落有可比性或有密切联系的课外阅读文段,通过比较阅读,从中总结阅读规律。(2)课外加大阅读量,进行与课文有关的拓展阅读或专题研究性阅读。(3)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3郾拓展学生的思维,体现拓展式教学的全面拓展。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拓展式教学 《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 文言文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板书设计
7
作者 傅松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板书设计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重点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二题
8
作者 夏麟勋 《朝阳师专学报》 1990年第2期63-66,共4页
一、中心思想刍议关于本文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1、这篇文章通过桓侯讳疾忌医不治而死的故事,说明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应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克服改正,否则就会越陷越深,终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学文言文评... 一、中心思想刍议关于本文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1、这篇文章通过桓侯讳疾忌医不治而死的故事,说明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应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克服改正,否则就会越陷越深,终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学文言文评析注译》初中部分)2,韩非是通过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说明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如固执已见,任其发展,势必导致不可救药,自取灭亡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 中心思想 中学文言文 人民出版社 初中部 故事 文章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主题思想之我见
9
作者 李兰英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9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主题思想 《教师参考用书》 寓意深刻 思想家 寓言 记叙
下载PDF
遵路始识真——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谈“一事一议”作文构思指导
10
作者 刘学文 《湖北教育》 2013年第2期22-23,共2页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一事一议”的文章就属于此类。“一事”既可以是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件名人轶事、一则寓言故事等。“一议”是指对“一事”进行分析.选取其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角度.发表...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一事一议”的文章就属于此类。“一事”既可以是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件名人轶事、一则寓言故事等。“一议”是指对“一事”进行分析.选取其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一个道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构思“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下面以寓言故事《扁鹊见蔡桓公》为例谈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一事一议” 构思指导 作文 寓言故事 名人轶事 议论性 初中生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的写作技巧
11
作者 李永熙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3年第12期37-37,共1页
《扁鹊见蔡桓公》共分四层,它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扁鹊见蔡桓公一居十日,扁鹊复见。一居十日.扁鹊复见一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一居五日……桓侯遂死。时间线索十分清楚,而且结构严谨,层次分... 《扁鹊见蔡桓公》共分四层,它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扁鹊见蔡桓公一居十日,扁鹊复见。一居十日.扁鹊复见一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一居五日……桓侯遂死。时间线索十分清楚,而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令人一目了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写作技巧 文章结构 语言风格 寓意 心理描写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微型教案
1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3年第8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教学过程 教案 《扁鹊见蔡桓公》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点示阅读
13
作者 潘鹏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 2003年第12期4-4,共1页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初中 语文 文言文阅读题 参考答案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的时代性放谈
14
作者 周志恩 《语文教学之友》 2004年第10期28-29,共2页
文章的时代性,既可以从正面体现,也可以从侧面体现。所谓正面体现,是指通过讴歌真善美,正面激励人们如何扬善,使人们懂得什么是该肯定的颂扬的。所谓侧面体现,是指通过鞭挞假恶丑,侧面警示人们如何弃恶,使人们懂得什么是该否定... 文章的时代性,既可以从正面体现,也可以从侧面体现。所谓正面体现,是指通过讴歌真善美,正面激励人们如何扬善,使人们懂得什么是该肯定的颂扬的。所谓侧面体现,是指通过鞭挞假恶丑,侧面警示人们如何弃恶,使人们懂得什么是该否定的批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时代性 中学 语文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倪修山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第2期26-28,共3页
《扁鹊见蔡桓公》是语文教材传统的入选文章,笔者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理解与听别人教学这篇文章的理解对比.发现有几个问题是我们教学中容易忽视的。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理解 语文教材 文章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16
作者 闻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年第10期0053-0053,共1页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扁鹊见蔡桓公》一课的具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扁鹊见蔡桓公:被误作史实的寓言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耕拓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寓言 语文 中学 备课参考
下载PDF
浅谈《扁鹊见蔡桓公》
18
作者 卫思捍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25-126,共2页
韩非,生于约公元前二百八十年,死于公元前二百三十三年。他是战国时代韩国贵族的后裔,荀子的学生。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的大成,并有选择地吸取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学说,成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思想家。 韩非是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思想... 韩非,生于约公元前二百八十年,死于公元前二百三十三年。他是战国时代韩国贵族的后裔,荀子的学生。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的大成,并有选择地吸取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学说,成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思想家。 韩非是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思想家。他常在立论或驳论时,用一些短小精悍、含蓄的寓言故事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韩非的著作《韩非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面时 “之” 寓言故事 公元前 谓语 用法 《喻老》 战国时代
原文传递
桓公之死谁之过——《扁鹊见蔡桓公》探究性教学实践
19
作者 解泽国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课标”在《教学建议》一节中指出,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要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要求意在表明:只有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探究,才会使学生产... “课标”在《教学建议》一节中指出,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要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要求意在表明:只有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探究,才会使学生产生真正的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和能力,即“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笔者曾经观摩过他人执教的《扁鹊见蔡桓公》,在最后概括寓意的环节中,有学生指出:造成蔡桓公最终病死的原因不只是他的“讳疾忌医”,扁鹊没有把话说清楚,没有设法说服桓公配合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生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个探究该文的新角度:能否“有效沟通”,成为决定蔡桓公生死的关键。因此,笔者基于“有效沟通”理论,在课堂上进行了《扁鹊见蔡桓公》探究性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就“蔡桓公之死谁之过”进行探究,展开辩论。一、课前准备布置两个任务:一是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就“蔡桓公之死谁之过”的问题。选择材料,准备课堂辩论;二是上网搜集有关人际交流艺术的知识,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沟通问题如何成了决定蔡桓公生死的关键。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实践 探究性 课堂辩论 情感体验 课文内容 有效沟通 阅读课文
原文传递
破解数字密码,激起大胆想象——《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的教学创意
20
作者 杨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0年第4期63-64,共2页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叙的是蔡桓公讳疾忌医而死的故事。我的教学创意是:破解数学密码。将一组能带动全文教学.又能设计成活动的内容,拟定为数字密码,戏说故事,营造氛围,在破解密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叙的是蔡桓公讳疾忌医而死的故事。我的教学创意是:破解数学密码。将一组能带动全文教学.又能设计成活动的内容,拟定为数字密码,戏说故事,营造氛围,在破解密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我预想的教学流程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见蔡桓公》 数字密码 教学创意 想象 学生自主 教学流程 故事 记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