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批评与意识形态》与伊格尔顿前期文论研究的理论价值 |
段吉方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5
|
|
2
|
批评:从“判断”走向“想象”——兼评《批评想象的理论与实践》 |
莫先武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1 |
2
|
|
3
|
审美原则依然是文学批评的首要标准——评陈福民评论集《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
李超
|
《西部学刊》
|
2017 |
1
|
|
4
|
视域·方法·批评个性——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研究札记 |
金琼
|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1
|
|
5
|
《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中译本指谬——兼及哈罗德·布鲁姆其他论著的翻译 |
曾洪伟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当代英语世界批评与文化理论的主干与新枝——基于《批评与文化理论年鉴》的研究 |
何辉斌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2 |
0 |
|
7
|
知识考古学视阈中的韦勒克批评——以《批评的概念》为例 |
姜辉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8
|
《批评的解剖》之解剖——弗莱原型批评体系的构建 |
辛雅敏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9 |
0 |
|
9
|
人道主义文学理论的批评实践——评王达敏学术随笔集《批评的窄门》 |
孙正军
|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8 |
0 |
|
10
|
批评的未来——读张利群《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 |
莫其逊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0 |
0 |
|
11
|
从《批评的解剖》看悲剧主人公的孤独核心 |
刘菁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1 |
0 |
|
12
|
社会的话语 动态的视角——《批评话语研究》创刊述评 |
施卫华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3
|
开放的批评——读《批评的剖析》 |
阮毅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4
|
吴子林的诗性批评——以《批评档案》为例 |
张宏伟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1 |
0 |
|
15
|
弗莱《批评的解剖》中的“模仿观”阐释 |
宁静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6
|
批评与文学创作──读弗莱《批评的解剖》 |
胡勇前
|
《文史杂志》
|
2000 |
0 |
|
17
|
博采众长的《批评的解剖》 |
夏纪雪
|
《中外企业家》
|
2016 |
0 |
|
18
|
关于批评性论辩文献翻译的若干问题——与张树学先生商讨 |
武宏志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4 |
4
|
|
19
|
“公共领域”与“革命批评”话语——论伊格尔顿《批评的功能》中的政治性 |
乔国强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论原型批评本土化的可行性 |
范革新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