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乐府古题《折杨柳》的演变
1
作者 杨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2-51,F0003,共11页
汉乐府古题《折杨柳》,其曲汉武帝时由张骞自西域传入,经李延年改编,收入鼓吹曲之横吹曲,原本表现军旅行役之苦。魏、晋时,《折杨柳》与游仙文化相结合,向咏史、游仙主题拓展。南朝以来,《折杨柳》主要表现军地相思主题,吸收南方吴声西... 汉乐府古题《折杨柳》,其曲汉武帝时由张骞自西域传入,经李延年改编,收入鼓吹曲之横吹曲,原本表现军旅行役之苦。魏、晋时,《折杨柳》与游仙文化相结合,向咏史、游仙主题拓展。南朝以来,《折杨柳》主要表现军地相思主题,吸收南方吴声西曲音乐,并向羁旅行役、宫怨、闺怨主题拓展。唐王维《阳关曲》表现军地友情、李白《忆秦娥》表现军地爱情,升华了家国主题,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唐、宋新翻《杨柳枝》,演变为《添声杨柳枝》《竹枝》《秋风清》《六令》《相思儿令》等多个词牌,柳永的《雨霖铃·秋别》更是一首慢词。《折杨柳》是汉乐府古题不断演变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杨柳》 《阳关曲》 《送别》 汉乐府
下载PDF
《折杨柳》作者小考
2
作者 佐宏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3-54,共2页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三所录《折杨柳》的作者并非戴叔伦,亦非宋人何汶《竹庄诗话》所言之窦巩。
关键词 《折杨柳》 《竹庄诗话》 杨巨源
下载PDF
《折杨柳》源流嬗变及诗史价值考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博昊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92-93,共2页
乐府古题《折杨柳》随着时代、社会、文学、音乐的变迁而发展,几次换为"新声",在内容题材、声律技巧、创制手法方面均有扩展或突破性的变化。其经乐府而为律绝,变律绝而为声诗,最终演变为词调,体现了时代文学的特征。追溯梳... 乐府古题《折杨柳》随着时代、社会、文学、音乐的变迁而发展,几次换为"新声",在内容题材、声律技巧、创制手法方面均有扩展或突破性的变化。其经乐府而为律绝,变律绝而为声诗,最终演变为词调,体现了时代文学的特征。追溯梳理《折杨柳》之发展,或能较为清晰地呈现同为音乐文学的乐府和词之间的联系,揭示二者之间某种潜在的勾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杨柳》源流 乐府 词体文学 关联
原文传递
论北朝歌诗的创作与表演——以同题横吹曲、相和挽歌、杂曲本事歌为例
4
作者 宋亚莉 石飞飞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60-70,共11页
北朝乐府歌诗中的鼓角横吹曲、相和歌、杂曲歌等各有其代表作品。横吹曲中的同源乐歌如《折杨柳歌辞》与《折杨柳枝歌》等,是多次改编再创作的歌诗作品;相和歌中的挽歌重实用,广泛使用在北朝贵族和皇室葬礼上;杂曲歌中的本事体歌诗《杨... 北朝乐府歌诗中的鼓角横吹曲、相和歌、杂曲歌等各有其代表作品。横吹曲中的同源乐歌如《折杨柳歌辞》与《折杨柳枝歌》等,是多次改编再创作的歌诗作品;相和歌中的挽歌重实用,广泛使用在北朝贵族和皇室葬礼上;杂曲歌中的本事体歌诗《杨白花》,继承了西晋故事体歌诗情节曲折、敷衍史实的特点,更具表演性。这些歌诗展示了北朝歌诗在创作与表演方面均具独特风格,体现了文学创作与说唱表演的密切关系,为后代尤其是唐代歌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杨柳歌辞》 挽歌 《杨白花》 乐府歌诗
下载PDF
李白《塞下曲(其一)》赏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亦歌 《孙子研究》 2017年第1期116-117,共2页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辞》,为唐代新乐府题,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宋代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卷二十...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辞》,为唐代新乐府题,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宋代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中说:'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李白作了六首《塞下曲》,这是第一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直为 斩楼兰 《折杨柳》 《塞下曲》 横吹曲辞 杨柳 天山雪 乐府诗集
下载PDF
我国古典诗歌中音乐形象的魅力
6
作者 易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5年第3期93-96,33,共5页
我国优秀的古代诗歌,都经过千锤百炼,均有其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强烈的音乐美感。诗的音乐性不仅寓于铿锵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之中,而且有的还直接表现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诗与音乐浑然一体。西汉武帝时,采取民间歌词,配上音乐歌唱,并设立... 我国优秀的古代诗歌,都经过千锤百炼,均有其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强烈的音乐美感。诗的音乐性不仅寓于铿锵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之中,而且有的还直接表现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诗与音乐浑然一体。西汉武帝时,采取民间歌词,配上音乐歌唱,并设立了一个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叫做“乐府”。唐诗、宋词都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元曲之所以称之为“曲”,因为它本身就是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诗歌 音乐形象 《折杨柳》 白居易 李白 顾况 赠歌者 诗篇 声乐 落梅花
下载PDF
从柳词中解柳
7
作者 石方 《语文天地》 2008年第3期51-52,共2页
当我们阅读古代诗歌时,在宋词中会碰到柳永这个名字。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其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关键词 杨柳 晓风残月 《折杨柳》 古代诗歌 《雨霖铃》 杨柳依依 文化习俗
下载PDF
《凉州词》之误四说
8
作者 甘男马旭 《阅读与写作》 2000年第8期19-19,共1页
许多唐诗书籍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上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皆把首句“黄沙直上白云间”错作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现笔者就其所误浅说于下。一、地理位置说据《新·旧唐书》、《甘肃通志》、《辞海》... 许多唐诗书籍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上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皆把首句“黄沙直上白云间”错作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现笔者就其所误浅说于下。一、地理位置说据《新·旧唐书》、《甘肃通志》、《辞海》等记载:玉门关是西汉置;具体地址在现今的甘肃敦煌市的西北即小方盘城(不是今天的玉门市)。《凉州词》中的“一片孤城”和“玉门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 玉门关 《折杨柳》 王之涣
下载PDF
三曹乐府游仙诗道教仙传叙事的文学意义
9
作者 阳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作为建安诗歌的组成部分,曹操《秋胡行》、曹丕《折杨柳行》以及曹植《飞龙篇》虽在创作背景和撰写时间上各不相同,但均以“人仙遇合”为故事构架来参与文学演绎,在乐府游仙诗中显得别具一格。以上述作品为中心,可见三曹乐府游仙诗从两... 作为建安诗歌的组成部分,曹操《秋胡行》、曹丕《折杨柳行》以及曹植《飞龙篇》虽在创作背景和撰写时间上各不相同,但均以“人仙遇合”为故事构架来参与文学演绎,在乐府游仙诗中显得别具一格。以上述作品为中心,可见三曹乐府游仙诗从两汉的“刻画神仙形象”“描摹仙界场景”走向“叙述遇仙故事”,让帝王贵族的“求仙”意识尤其是“咏怀”经验得以个性发挥,由此提供了更多的启发性和可能性,推动了中古游仙诗的发展进程。三曹乐府游仙诗之所以出现道教仙传叙事,除了受到战国两汉以来神仙思潮的影响,还缘于道教传记知识体系特别是综合性仙传《列仙传》反复渲染的神仙故事,为相关创作提供了宗教基础和叙事范型,其文学意义则是为证实道教小说的演进历程做出了特殊贡献。乐府游仙诗与道教仙传叙事的融合共生,非常适时地发生于建安时代,此或是文学史与宗教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曹 乐府游仙诗 道教仙传 《秋胡行》 《折杨柳行》 《飞龙篇》
原文传递
谈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渊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5,共2页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用典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给我们欣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诗人 古典诗歌 古代诗歌 古典文学 中国古代诗歌 蟋蟀 地下害虫 《折杨柳》 南浦 羌笛 春草 明月
原文传递
古诗词中有关植物的表达意象例释
11
作者 田淼 《初中生辅导》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是多方面的.<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草生得"萋萋",实则是春草茂盛之状.春草茂盛、春光明媚,而伊人却流落天涯,这不免引起思妇登楼远望.……
关键词 《折杨柳》 柳送别 杨柳青青 中国古典诗歌 王孙游 古诗词
原文传递
春夜洛城闻笛
12
作者 李白 小虎子工作室(图) 《红蜻蜓》 2019年第4期7-7,共1页
关键词 《折杨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