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1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原《离骚》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征与传播影响
1
作者 伍钢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屈原《离骚》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自《离骚》1879年首次被汉学家帕克尔(庄延龄)翻译成英语以来,先后有近20位中外学者参与和从事了《离骚》的英译,因此《离骚》也形成了不少风格各异的英语译本。本文采用历时... 屈原《离骚》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自《离骚》1879年首次被汉学家帕克尔(庄延龄)翻译成英语以来,先后有近20位中外学者参与和从事了《离骚》的英译,因此《离骚》也形成了不少风格各异的英语译本。本文采用历时分析法对屈原《离骚》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征和传播影响展开梳理和总结,发现《离骚》目前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征具备以下特点:译者身份呈现多重性、译者风格呈现多元化、译介模式呈现复合性。其传播影响具备以下特点:传播媒介呈现多样性、译本影响呈现深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英语世界 译介特征 传播影响
下载PDF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实验设计与应用——以“世界地形”为例
2
作者 马群琪 向颢 《地理教育》 2025年第2期18-23,共6页
地理实验是促进学生落实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是开展地理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地理课堂实验研究对落实培育地理实践力素养有一定研究意义。本文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世界地形”一节... 地理实验是促进学生落实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是开展地理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地理课堂实验研究对落实培育地理实践力素养有一定研究意义。本文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世界地形”一节为例设计课堂实验辅助教学,基于自身思考与实践,从实验设计、实验改进、结果评价等方面阐明如何通过地理课堂实验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形 地理实验 地理实践力
下载PDF
论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 被引量:8
3
作者 邱紫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64-70,共7页
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是以怪诞的方法来颠覆基督教神学正统观念,重新确立人本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深受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节庆的影响,并由此确... 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是以怪诞的方法来颠覆基督教神学正统观念,重新确立人本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深受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节庆的影响,并由此确立了他的"怪诞"美学思想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雷 人本主义 民间诙谐文化 狂欢化 怪诞
下载PDF
怪诞形象体系论——以拉伯雷《巨人传》为个案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振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4-18,共5页
怪诞(grotesque)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多变的美学范畴。俄国美学家巴赫金通过解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总结了怪诞自古以来所存在的七种母题,并且深入地挖掘了这些怪诞形象体系背后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义。
关键词 怪诞 拉伯雷 母题
下载PDF
十六世纪拉伯雷的经典化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建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117,177,共8页
文学经典包括Classics和Cannons两个维度,它首先是一个文化的观念,也是一个认知型和意识形态的观念,经典和经典化产生于反复阅读和不间断的接受实践中。在1532-1711年间,拉伯雷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充满争议的经典化过程,鲜明地呈现了文学... 文学经典包括Classics和Cannons两个维度,它首先是一个文化的观念,也是一个认知型和意识形态的观念,经典和经典化产生于反复阅读和不间断的接受实践中。在1532-1711年间,拉伯雷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充满争议的经典化过程,鲜明地呈现了文学场复杂的权力关系。1663年的豪华本、1711年的注释本以其早期的多次印刷版本是拉伯雷经典化的重要表征。在指责与批评之间,拉伯雷的小说同时赢得精英阶层和大众群体的关注,尤其是知识阶层的上层和贵族阶层态度分歧的热情关注。在最普遍的抗拒性阅读和接受实践中,拉伯雷一直占据着文学神殿中的崇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雷 文学经典 经典化 谱系 接受
下载PDF
让世界遗产架起海内外游客安逸游四川的桥梁(一)
6
作者 秦福荣 《文史杂志》 2025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前言四川山川壮美秀丽,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千景万画。7338米的海拔落差成就了四川“极全”的地形地貌、“极多”的旅游资源,山水相映成趣,风光美不胜收,“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让天府之国魅力无限。四川文化底蕴厚重,古蜀文明熠熠生辉,... 前言四川山川壮美秀丽,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千景万画。7338米的海拔落差成就了四川“极全”的地形地貌、“极多”的旅游资源,山水相映成趣,风光美不胜收,“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让天府之国魅力无限。四川文化底蕴厚重,古蜀文明熠熠生辉,三国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交汇交融,享有“文豪自古出巴蜀”的美誉。我国自1958年12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后,1992年起,九寨沟景区、黄龙景区、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大熊猫栖息地所在地,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世界遗产 三国文化 古蜀文明 文化交汇 九寨沟景区 乐山大佛景区 峨眉山
下载PDF
对“人”的发现和疏离——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狂欢话语的意义与局限
7
作者 刘剑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76-83,共8页
《拉伯雷研究》中的狂欢话语分析在民间诙谐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人文精神自由欢乐的活水之源,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双重角度对"人"的重新发现。同时巴赫金对狂欢话语的放大也难免有"过度阐释"之嫌,其文本中无所不... 《拉伯雷研究》中的狂欢话语分析在民间诙谐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人文精神自由欢乐的活水之源,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双重角度对"人"的重新发现。同时巴赫金对狂欢话语的放大也难免有"过度阐释"之嫌,其文本中无所不在的民间性和狂欢话语的非理性、集体性和乌托邦色彩,又无可避免地拖出了作者身后时代阴郁的身影。从对过去的、未来的、集体的"人"的强调走向对现实的、经验的、个体的"人"的疏离,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在与人文精神的对话中既凸显了他的意义,也暴露了他自身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拉伯雷研究 人文 民间 狂欢 乌托邦
下载PDF
拉伯雷的英语翻译与批评
8
作者 彭建华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83-91,共9页
文学翻译的选择、接受和批评在译入文化中表现出极度的复杂性和时代特征。自17世纪以来,拉伯雷的作品共出现了9种英语译本,包括严谨的学术性翻译,风格化的创造性翻译,通俗流畅的通俗翻译。拉伯雷的小说较早就传入英国,并在一些时期明显... 文学翻译的选择、接受和批评在译入文化中表现出极度的复杂性和时代特征。自17世纪以来,拉伯雷的作品共出现了9种英语译本,包括严谨的学术性翻译,风格化的创造性翻译,通俗流畅的通俗翻译。拉伯雷的小说较早就传入英国,并在一些时期明显受到热情的关注和积极评价。较早时期的英国,在拉伯雷小说中发现了讽刺的力量,在英语戏剧中,拉伯雷也较早赢得了同情。对于18世纪的英国小说,除开斯蒂文森表现出与拉伯雷近似的性格和气质外,斯威夫特、斯泰恩、斯摩莱特、阿莫利等小说家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接受了拉伯雷的影响,但他们与拉伯雷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雷 文学经典 讽刺 翻译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的拉伯雷翻译与批评
9
作者 彭建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新文学运动以来,白话作家往往多论及拉伯雷,虽然现代中国较晚才翻译拉伯雷的小说,但对拉伯雷的批评断续地一直发展下来,并且主要是出现在通行的法国文学史中。共和国初期,拉伯雷批评主要是... 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新文学运动以来,白话作家往往多论及拉伯雷,虽然现代中国较晚才翻译拉伯雷的小说,但对拉伯雷的批评断续地一直发展下来,并且主要是出现在通行的法国文学史中。共和国初期,拉伯雷批评主要是采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方法,这是一次巨大的批评转向。新时期,巴赫金文化批评的方法几乎占据了主要地位,怪诞、狂欢化和民间诙谐文化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敞开了更为广阔的拉伯雷研究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雷 文学经典 《巨人传》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81-86,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阿拉伯世界应成为中国文化走进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本文指出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粹、中国的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政府的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阿拉伯世界应成为中国文化走进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本文指出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粹、中国的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政府的发展理念应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完善机构和队伍建设,坚持官民两个渠道并举,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走出去策略。文末还提出了"四个注意",即要注意多了解对方的文化,要注意了解对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要注意用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传播文化,要注意处理好中国文化内敛性和文化走出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拉伯世界
下载PDF
拉伯雷:文艺复兴时代的青春写作——兼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局限性
11
作者 赵峻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7年第6期103-107,共5页
拉伯雷的《巨人传》不仅仅是狂欢化文学的代表,也是时代文化与意识形态主流的代表,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文学的青春之歌。本文通过对拉伯雷《巨人传》的研究,兼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 拉伯雷 巴赫金 文艺复兴 狂欢化 人本主义
下载PDF
拉伯雷的汉译与批评
12
作者 彭建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新文学运动以来,白话作家往往多论及拉伯雷,虽然现代中国较迟时间才翻译拉伯雷的小说,对拉伯雷的批评断续的一直发展下来,主要是出现在通行的法国文学史中。共和国初期拉伯雷批评主要是采用... 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新文学运动以来,白话作家往往多论及拉伯雷,虽然现代中国较迟时间才翻译拉伯雷的小说,对拉伯雷的批评断续的一直发展下来,主要是出现在通行的法国文学史中。共和国初期拉伯雷批评主要是采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方法,这是一次巨大的批评转向。新时期巴赫金文化批评的方法几乎占据了主要地位,怪诞、狂欢化和民间诙谐文化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敞开了更为广阔的拉伯雷研究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雷 文学经典 翻译 谱系 接受
下载PDF
从《拉伯雷研究》看巴赫金文化诗学的人文关怀
13
作者 刘剑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巴赫金的"文化诗学"避免了时下"文化研究"常见的"表征性"阐释之弊,而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既有文化的广阔视野,又有历史的深邃维度,并以哲学人类学的透视高度,打通了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研究之间... 巴赫金的"文化诗学"避免了时下"文化研究"常见的"表征性"阐释之弊,而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既有文化的广阔视野,又有历史的深邃维度,并以哲学人类学的透视高度,打通了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研究之间的壁垒,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体裁的追溯、母题的发现,形象的阐发,语体的分析等,使其阐释自由游走于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并揭示形象、母题等内涵的世界观意义。这一点在《拉伯雷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拉伯雷研究 人文 文化诗学
下载PDF
拉伯雷《巨人传》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
14
作者 魏茹芳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8-69,共2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人类恒久的话题,在中西方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曾对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本文通过对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的代表作《巨人传》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剖析,探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人类恒久的话题,在中西方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曾对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本文通过对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的代表作《巨人传》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剖析,探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雷 《巨人传》 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拉伯雷与中国
15
作者 曹文刚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由于中国新文学倡导者的疏漏与文学趣味上的相悖,中国读者与拉伯雷较为疏远。中国读者对拉伯雷短暂的热情下隐藏着与他的隔阂,出于自身的需要,拉伯雷在中国特定语境中受到了改写与重塑。虽然拉伯雷对人性的肯定与中国新文学倡导者有一... 由于中国新文学倡导者的疏漏与文学趣味上的相悖,中国读者与拉伯雷较为疏远。中国读者对拉伯雷短暂的热情下隐藏着与他的隔阂,出于自身的需要,拉伯雷在中国特定语境中受到了改写与重塑。虽然拉伯雷对人性的肯定与中国新文学倡导者有一致的地方,但他对人的生命活动的礼赞与中国读者注重人的社会意义导致二者很难走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雷 《巨人传》 人性 新文学倡导者 中国读者
下载PDF
莫言:中国的“拉伯雷”
16
作者 陈曦 《文教资料》 2014年第35期8-9,共2页
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在2012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即在法国引起巨大反响。法国的报刊媒体和文学评论界大多以"莫言——中国的‘拉伯雷’"为题做了专题报道。本文从怪诞化形象和独特的审丑视角两方面具体剖析法国读者对莫言如此评价的根源。
关键词 莫言 拉伯雷 怪诞化叙事 审丑视角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的和谐与发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战乱与和平,动荡与稳定相伴相随。彻底消除战乱的威胁进而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安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是阿拉伯各国人民长期以来苦苦追寻却又难以实现的梦想。在目前仍是乱局一片的情势下,阿拉伯世界如何面... 在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战乱与和平,动荡与稳定相伴相随。彻底消除战乱的威胁进而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安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是阿拉伯各国人民长期以来苦苦追寻却又难以实现的梦想。在目前仍是乱局一片的情势下,阿拉伯世界如何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和谐与发展,是人们应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阿拉伯世界应该从外部、内部、宗教等方面去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设想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伯世界 问题与原因 和谐与发展
下载PDF
全球化浪潮对阿拉伯世界的冲击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这股浪潮既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作为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阿拉伯世界 ,由于自身和客观的种种原因 ,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受全球化浪潮巨...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这股浪潮既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作为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阿拉伯世界 ,由于自身和客观的种种原因 ,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受全球化浪潮巨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拉伯世界 冲击
下载PDF
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翟崑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9,I0001,I0002,共24页
当今世界,东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大国竞争势能持续增加,东盟致力于打造的包容性地区秩序同样处于正增长态势。回顾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构建历程,东盟从被动参与者逐渐演变成为地区秩序塑造者,形成了“东盟世界”的空间形态与... 当今世界,东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大国竞争势能持续增加,东盟致力于打造的包容性地区秩序同样处于正增长态势。回顾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构建历程,东盟从被动参与者逐渐演变成为地区秩序塑造者,形成了“东盟世界”的空间形态与理论雏形。“东盟世界”的兴起不是凭空产生,亦非东盟纯粹自发性的结果,而是东盟国家之间、东盟与大国、东盟与全球三大维度的复杂系统合成。“东盟世界”在认知层面来源于东盟对内外部世界的体悟与反思,在实践层面来源于东盟国家之间以及东盟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经验逻辑。“东盟世界”不是单一静态概念,而是动态的概念集合,可以从宏观层面展现东盟建立的跨区域全球网络的搭建过程,为世界政治呈现动态的东南亚区域概念系谱图变迁,也为“全球南方”参与国际秩序构建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东盟世界 东南亚 地区秩序 全球南方 全球意义 世界政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信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0,共2页
一带一路是全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它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称,将我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推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也是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度融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推动... 一带一路是全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它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称,将我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推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也是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度融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流,可以将具有中国悠远历史的茶文化对阿拉伯世界加以传播和推介,在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茶文化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价值前提下,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的战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茶文化 拉伯世界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