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拯救”八十年代知识立场的使命——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于八十年代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洪霞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拯救与逍遥》 刘小枫 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热” 思想文化界 神学观念 人道主义
下载PDF
我们需要何种救赎之道?——评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 被引量:1
2
作者 颜翔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8-135,共8页
关键词 《拯救与逍遥》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修订本 刘小枫 救赎 中国知识分子 “价值” “真理” 理论资源 形而上学
下载PDF
拯救耶?逍遥耶?——由《拯救与逍遥》所引发的对现代人精神失落的追问
3
作者 陈可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7-89,共3页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盛行以来,形式异彩纷呈,有求同的,也有存异的。文章作者遵循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寻访精神的历史事实中所蕴涵的现时意义这种精神活动中,尝试对"拯救与逍遥"这一对西中传...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盛行以来,形式异彩纷呈,有求同的,也有存异的。文章作者遵循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寻访精神的历史事实中所蕴涵的现时意义这种精神活动中,尝试对"拯救与逍遥"这一对西中传统文化中能对质的核心问题及其所引发的一些问题作初步的追问,意在使读者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拯救与逍遥》 刘小枫 书评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基督教文化 道德审美精神
下载PDF
跌落无信仰的深渊——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4
作者 童芸 《绥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4-95,共2页
《拯救与逍遥》是一部关于比较文化的著作,刘小枫以其敏锐、深刻的洞察力,犀利优雅的文笔,向我们展现了中西方诗人迥然的生活态度和情怀气质。
关键词 《拯救与逍遥》 刘小枫 信仰 比较文化 生活态度 洞察力 中西方 气质
下载PDF
暴力美学的象征——以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颜翔林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4,共7页
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似乎天然地负载了思想和历史的悲剧化宿命,一方面,赋予自我以“真理”发现者和“意义”阐释人的角色,潜意识地习惯以启蒙和拯救的姿态赐予芸芸众生以智慧之光,为迷途的民众指示出一条通达未来的理想路径:以“... 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似乎天然地负载了思想和历史的悲剧化宿命,一方面,赋予自我以“真理”发现者和“意义”阐释人的角色,潜意识地习惯以启蒙和拯救的姿态赐予芸芸众生以智慧之光,为迷途的民众指示出一条通达未来的理想路径:以“革命”的乌托邦改造不合理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以非理性的激进立场颠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系统,有意或无意地成为西方化的思想鹦鹉和价值传声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拯救与逍遥》 暴力美学 刘小枫 象征 中国知识分子 “生活世界” 价值系统 “意义”
原文传递
价值现象学的迷失——评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的思想视野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良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60,共11页
《拯救与逍遥》1(以下简称《拯》。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饱含诗情的文字模糊了其锐利的思想锋芒,因此有必要对其审理中西文化及其现代转型的思想视野进行重新审查。刘小枫宣称:"中西方的文化精神传统都陷入精神的晦暗黑夜... 《拯救与逍遥》1(以下简称《拯》。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饱含诗情的文字模糊了其锐利的思想锋芒,因此有必要对其审理中西文化及其现代转型的思想视野进行重新审查。刘小枫宣称:"中西方的文化精神传统都陷入精神的晦暗黑夜,都需要经历价值现象学的先验还原或一个意义的重新解释才能重生。"(第21页)那么,何谓价值现象学?它与《拯》认信基督的价值立场有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拯救与逍遥》 价值现象学 刘小枫 迷失 文化精神 现代转型 中西文化 先验还原
原文传递
语言的拯救及其写作殊相——以刘川的《火车》、《拯救火车》为线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立群 孙佳 《艺术广角》 2010年第2期64-66,83,共4页
在《拯救与逍遥》中,刘小枫曾写道:“思想应该沉思历史时间中的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的歌唱。诗是存在的歌唱,生命本身的言说。诗的语言原初、直接地使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成为言语,使人的存在精神性地转化为透明或浑浊。”(境茎种建... 在《拯救与逍遥》中,刘小枫曾写道:“思想应该沉思历史时间中的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的歌唱。诗是存在的歌唱,生命本身的言说。诗的语言原初、直接地使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成为言语,使人的存在精神性地转化为透明或浑浊。”(境茎种建构于语言原初、生命形式和精神转化基础上的诗意存在,无疑会与思想结合产生哲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火车 《拯救与逍遥》 生命形式 写作 诗意存在 历史时间 人的存在
下载PDF
近二十年基督教文化关联中的鲁迅研究综观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青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鲁迅研究 关联 《拯救与逍遥》 鲁迅精神 文化信仰 刘小枫 共同特点 思想者 人性恶
下载PDF
中西精神冲突的正解与误解——刘小枫比较诗学的思想与方法
9
作者 向天渊 《东方丛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55-165,共11页
关键词 比较诗学 刘小枫 中西方 精神冲突 上海人民出版社 《拯救与逍遥》 误解 正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