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言小说终结史观的一次有效滗清——评庄逸云《收官:中国文言小说的最后五十年》 |
李春光
|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主体间性视角下多学科融合的艺术教育模式探索——以小剧场实验话剧《收信快乐》的演出为例 |
屈雅红
屈斯薇
吴志斌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3
|
自省的姿态与未竟的救赎——论王十月《收脚印的人》 |
徐威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罗伯特·弗罗斯特《收落叶》之主题申说 |
张叉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5
|
浅评厦门大学“中文有戏”话剧《收信快乐》 |
苏琼
|
《艺苑》
|
2018 |
0 |
|
6
|
浅谈话剧《收信快乐》的灯光设计 |
张兴年
|
《戏剧之家》
|
2016 |
0 |
|
7
|
浅析纪录片《收租院》解说词的艺术魅力 |
李师师
孙梦园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7 |
0 |
|
8
|
流逝与沉淀——《收租院》再认识 |
肖小兰
|
《上海艺术家》
|
2009 |
1
|
|
9
|
从《收租院》到《辉煌中国》浅析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
廖云
曾利
|
《新闻传播》
|
2018 |
1
|
|
10
|
从《收租院》看时代语境的变迁对艺术作品审美属性的影响 |
朱铁生
|
《魅力中国》
|
2010 |
0 |
|
11
|
精神荒原上的脚印——王十月《收脚印的人》的反思与救赎 |
林桃梅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2
|
《威尼斯收租院》与表演者权 |
郭玉军
陈云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3
|
《收租院》二题 |
刘骁纯
|
《当代美术家》
|
2000 |
0 |
|
14
|
作为符号、叙事与事件的文学物质性--王十月长篇小说《收脚印的人》与物质诗学 |
杨深林
|
《荆楚学刊》
|
2021 |
0 |
|
15
|
挣扎而疯狂:两版《收信快乐》演出体验 |
付天翔
|
《艺苑》
|
2018 |
0 |
|
16
|
《收信快乐》之两版导演构思 |
单悟
|
《艺苑》
|
2018 |
0 |
|
17
|
全球化语境中的《收租院》——我院“2001·雕塑《收租院》学术研讨会”综述 |
无
邱敏
|
《当代美术家》
|
2001 |
0 |
|
18
|
收稻谷 |
陈祎玮
张宏
|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
2017 |
0 |
|
19
|
收玉米 |
丛士轩
兰秀双
|
《小学生作文》
|
2011 |
0 |
|
20
|
收放与疏堵 |
|
《当代贵州》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