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贤母之不贤——元杂剧《救孝子》中李氏“贤母”形象的质疑
1
作者 李世朝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2期23-24,共2页
元杂剧《救孝子》是一部公案剧,剧中杨母李氏以"贤母"的形象为后世人们所称道,其"贤母"形象也是为历代学者所公认的,没有什么大的争议。然而,如果结合元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剧情内容的细致分析以及与《蝴... 元杂剧《救孝子》是一部公案剧,剧中杨母李氏以"贤母"的形象为后世人们所称道,其"贤母"形象也是为历代学者所公认的,没有什么大的争议。然而,如果结合元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剧情内容的细致分析以及与《蝴蝶梦》中相关情节的比较,可以发现对李氏"贤母"形象的定位并不十分客观,就性格内容而论,她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她知书达理、贤惠过人;一方面又工于心计、自私自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孝子》 《蝴蝶梦》 贤母
下载PDF
自我表达下的剧本欠缺——王仲文与《救孝子贤母不认尸》
2
作者 邵殳墨 《临沂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80-88,共9页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是元代杂剧作家王仲文唯一流传下来的剧目,现存于《元曲选》。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评该剧“关目嘉”。然若仔细审视,会发现剧中情节设置不够合理,人物行动缺乏充足依据,细节组织也不够严密。这些欠缺很大程度源于...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是元代杂剧作家王仲文唯一流传下来的剧目,现存于《元曲选》。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评该剧“关目嘉”。然若仔细审视,会发现剧中情节设置不够合理,人物行动缺乏充足依据,细节组织也不够严密。这些欠缺很大程度源于剧作家主观或自我意识的过分表达,以呈现其“以道补儒”的人格和人生理想追求,反映出了元代文人内在的人格和人生理想冲突,一定程度表露了剧作家怀念故国的家国情怀。剧作家的思想表达只有融于更合情理的剧作情节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才能创作出佳作,但剧作本身的不完美,也恰好提供了认识剧作家思想的另一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 王仲文 情节欠缺 以道补儒
下载PDF
试论元代家庭伦理戏的道德观
3
作者 贵杨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试图选取元代家庭伦理戏中的《蝴蝶梦》、《救孝子》、《罗李郎》和《小尉迟》这四部塑造得既复杂又有特色的家庭伦理剧为代表,从血缘亲情的角度来探讨元杂剧家庭伦理戏中的道德观念。通过具体分析指出伦理道德观念对家庭伦理戏中... 本文试图选取元代家庭伦理戏中的《蝴蝶梦》、《救孝子》、《罗李郎》和《小尉迟》这四部塑造得既复杂又有特色的家庭伦理剧为代表,从血缘亲情的角度来探讨元杂剧家庭伦理戏中的道德观念。通过具体分析指出伦理道德观念对家庭伦理戏中的支配性作用,并从人类情感角度剖析此类剧目的深层悲剧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戏剧 家庭伦理题材 道德观 《蝴蝶梦》 《救孝子》 《罗李郎》 《小尉迟》 血缘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