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规范与创新》及《教学参考书》指瑕
1
作者 黄德焘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7年第12期41-42,共2页
在汉语使用不规范令人耳不忍闻、目不忍视的今天,把“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的《语言规范与创新》(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下简称《规范》)作为“语文选修”读本让广大高中学生选用,意义重大。然而,由两... 在汉语使用不规范令人耳不忍闻、目不忍视的今天,把“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的《语言规范与创新》(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下简称《规范》)作为“语文选修”读本让广大高中学生选用,意义重大。然而,由两位作者编写的该书以及配套编写的《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下简称《教参》),除了字,在词、句、篇章、标点几方面却多处存在使用不规范,即与规范本身要求相矛盾的情形。现举例简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参考书》 语言规范 江苏教育出版社 指瑕 中小学教材 高中学生 《规范》 委员会
下载PDF
巧“改”语境歌 活“用”参考书
2
作者 沙建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第10期107-107,共1页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的汉语拼音部分创设了“情境图”,即将一组字母纳入一幅图画中,并在《教学参考书》中创编了与之相应的“语境歌”。这样将字母寓于一个小故事当中进行教学,再加上朗朗上口的语境歌,就能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的汉语拼音部分创设了“情境图”,即将一组字母纳入一幅图画中,并在《教学参考书》中创编了与之相应的“语境歌”。这样将字母寓于一个小故事当中进行教学,再加上朗朗上口的语境歌,就能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尽管教材编者一再强调,“情境图”和“语境歌”只是激发学习兴趣,帮助识记的辅助手段,但作为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仍不可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参考书》 语境 “用” 语文教材 学习兴趣 汉语拼音 化难为易 文化素质
下载PDF
文学欣赏要以人为本——《祝福》教学随笔 被引量:4
3
作者 郑逸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祝福》 教学随笔 以人为本 文学欣赏 《教学参考书》 文章语言 悲剧形象 不规范 感动 祥林嫂 感受 阅读 教参 标题 课文
下载PDF
漫话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海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教师教学用书》 高中 语文 人教版 《教学参考书》 第一册 1998年版 2003年版 2004年版 第二册
下载PDF
语文教学“体验”什么 被引量:1
5
作者 尤立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33,共2页
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实质是教师的理解(抑或就是《教学参考书》的理解)。教师虽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在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看了王荣老师的《(... 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实质是教师的理解(抑或就是《教学参考书》的理解)。教师虽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在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看了王荣老师的《(核舟记)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1,眼前为之一亮,这种“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态”,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体验”.而“体验”也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的本质属性。但是.掩卷深思,我认为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体验” 《教学参考书》 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 新课程理念 教学实录 教学形态
下载PDF
与文本的对话中选择教学路径——以《大气压》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6
作者 肖华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第31期32-34,共3页
文本解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科书》等文本之后,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厘清编者意图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从中得到启发设计出高效的教学环节。笔者在文中以《大气... 文本解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科书》等文本之后,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厘清编者意图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从中得到启发设计出高效的教学环节。笔者在文中以《大气压》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通过文本解读获取教学策略与途径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课时教学 大气压 《教学参考书》 路径 对话 《课程标准》 高效课堂
下载PDF
“有趣”还是“素心”?——也说《金岳霖先生》的“文眼”
7
作者 袁夫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2-53,共2页
我校有“新秀杯”教学竞赛的传统。笔者听了近十位“教坛新秀”同教《金岳霖先生》这一课,其教学各有各的精彩,但异课同声,都将“有趣”作为本文的文眼。也难怪老师们这样处理,因为苏教版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说的:
关键词 “文眼” 金岳霖 《教学参考书》 教学竞赛 苏教版 老师
下载PDF
谈“目眦尽裂”中“裂”之字义
8
作者 晏鸿鸣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字义 《史记》 《语文》 中学课本 鸿门宴
下载PDF
释“学道谦让”之“道”
9
作者 高天友 《学语文》 2011年第3期59-60,共2页
《淮阴侯列传(节选)》(见苏教版《(史记)选读》)篇末太史公评论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其中“学道”二字如何理解.选文未加注释,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的“参考译文”则把这几句话译为... 《淮阴侯列传(节选)》(见苏教版《(史记)选读》)篇末太史公评论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其中“学道”二字如何理解.选文未加注释,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的“参考译文”则把这几句话译为“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谦让 “道” 《教学参考书》 参考译文 太史公 苏教版 韩信 谦恭
下载PDF
问老舍:你究竟在想些什么?——《想北平》情感主旨再探究
10
作者 朱水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1年第9期30-31,共2页
《想北平》是老舍散文中的名篇之一,是作者流寓青岛时所作。全文流淌着的是作者与北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深厚情感。苏教版《教学参考书》(必修一)关于此文的情感与主旨有如下简洁表述:
关键词 《想北平》 情感 老舍 《教学参考书》 苏教版 作者 散文
下载PDF
《促织》“好事”释义
11
作者 宋桂奇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9年第1期57-57,56,共2页
蒲松龄的名作《促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文中有这么一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此中“好事”,人教版高四册《语文》(必修)没有加注,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有译文... 蒲松龄的名作《促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文中有这么一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此中“好事”,人教版高四册《语文》(必修)没有加注,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有译文;翻检旧版教材,课本亦无注,《教学参考书》译作“村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高五册第127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织》 《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参考书》 释义 语文课本 《语文》 旧版教材 蒲松龄
下载PDF
重新审视中学课文中的删节内容——以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删节课文为例
12
作者 姜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9期136-137,共2页
一、探讨课文删节问题的缘起 近日在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时遇到了两个困惑。其一是在教学张岱的《于园》时对其中的“至于园可无憾矣”的翻译产生了疑问,根据上文,笔者把它翻译成“到了于园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可是与课本... 一、探讨课文删节问题的缘起 近日在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时遇到了两个困惑。其一是在教学张岱的《于园》时对其中的“至于园可无憾矣”的翻译产生了疑问,根据上文,笔者把它翻译成“到了于园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可是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译为:“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从字面上看,我们是如何也难以理解教参上的翻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教版 课文 删节 《教学参考书》 文言文 初中 内容 中学
下载PDF
是兄弟情深,更是纵情自任——《人琴俱亡》新解
13
作者 周成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2期59-59,共1页
《人琴俱亡》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作品描写了王子猷在弟弟子敬去世后独特的悼念方式。对其主题的解读,《教学参考书》从人伦之情的角度,认为其主题是:表现了子猷对子敬的深厚情谊。
关键词 《教学参考书》 兄弟 语文第三册 苏教版 课文 描写 对子
下载PDF
《听听那冷雨》题旨初探
14
作者 张正耀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8年第5期43-44,共2页
《听听那冷雨》被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梁实秋语)的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此文不见于入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初次被收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是江苏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关于此文的... 《听听那冷雨》被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梁实秋语)的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此文不见于入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初次被收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是江苏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关于此文的题旨.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明确指出:“《听听那冷雨》(节选)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翻阅众多的教学资料以及一些学生自学用书.也都把此文的题旨定为“抒发了浓浓的乡愁”.而且是唯一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听那冷雨》 题旨 高中语文教材 《教学参考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 实验教科书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下载PDF
“无远不到”作何解?
15
作者 蓝建龙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6年第2期63-63,共1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选入的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第一段“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中,“无远不到”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译文里翻译为“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笔者认为有失妥当。
关键词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参考书》 高中语文 柳宗元 苏教版 教材
下载PDF
为学生鼓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劲松 《中学教学参考》 2009年第15期65-65,共1页
2008年9月我在余姚四中听了郑伟大老师的一堂课。郑老师为了强调太阳能量的巨大,引用了《教学参考书》上的资料:“太阳的释放能量相当于在一秒钟内能让包围太阳12米厚的0℃的冰顷刻化为水汽。”在同学们的一片惊叹声中,一个声音冒了... 2008年9月我在余姚四中听了郑伟大老师的一堂课。郑老师为了强调太阳能量的巨大,引用了《教学参考书》上的资料:“太阳的释放能量相当于在一秒钟内能让包围太阳12米厚的0℃的冰顷刻化为水汽。”在同学们的一片惊叹声中,一个声音冒了出来:“这不可能!”一个憨态可掬的胖男孩提出了反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 促进者 《教学参考书》 教师 太阳 老师 能量 同学
下载PDF
民族双重性格的反思——《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军彪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1期39-41,共3页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课文。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通常的理解是“反战”。如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就认为这篇小...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课文。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通常的理解是“反战”。如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就认为这篇小说“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格 社会学 《教学参考书》 民族 解读 短篇小说 实验教科书 课程标准
下载PDF
《桃花源记》中“外人”“何世”之商榷
18
作者 钱进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6年第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外人” “何世” 《教学参考书》 初中 语文 注释
下载PDF
《六国论》注释补商
19
作者 李玺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9期52-53,共2页
一、西向 《六国论》中有“并力西向”一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未给“西向”单独注释,《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为“(大家)合力向西进军”。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把“西向”意译为“向西抗秦”。许... 一、西向 《六国论》中有“并力西向”一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未给“西向”单独注释,《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为“(大家)合力向西进军”。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把“西向”意译为“向西抗秦”。许多文言文的翻译资料也未能给出统一的注释。有的把“西向”注为“向西”;有的注为“西,向西;向.面对,面朝”:还有的注为“向.对.这里引申为‘对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国论》 注释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教学参考书》 《语文》 苏教版 朱东润 文言文
下载PDF
“节外生枝”亦精彩
20
作者 吴秀珍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0年第2期59-59,共1页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其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被选入苏教版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三册。这折戏着重刻画了窦娥善良美丽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了窦娥负屈含冤却不甘于屈从命运的抗争精神。《教学参考书》对“...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其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被选入苏教版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三册。这折戏着重刻画了窦娥善良美丽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了窦娥负屈含冤却不甘于屈从命运的抗争精神。《教学参考书》对“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实现,作了这样的解释:作者充分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使戏剧情节进入到理想化的境界,这种“如愿以偿、天遂人愿”的写法,虽不现实,但符合人民的愿望,是理想的颂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外生枝 《窦娥冤》 《教学参考书》 中等职业学校 古典悲剧 《语文》 内心世界 抗争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