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7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类期刊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的实践与创新——以《江苏教育》专刊《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为例
1
作者 靖裕思 靖鸣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168-172,共5页
为了探索与总结教育类期刊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的方法与路径,以《江苏教育》策划的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的专刊《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为例,通过概括、总结江苏期刊界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的经验,来探讨教育类期刊在编辑出版... 为了探索与总结教育类期刊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的方法与路径,以《江苏教育》策划的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的专刊《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为例,通过概括、总结江苏期刊界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的经验,来探讨教育类期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如何践行与传播“两创”方针。研究发现,专刊《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通过采取多元视角紧跟文化传承教育热点,提升“两创”专刊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发挥优长,提升“两创”专刊品牌个性魅力;生产精品化内容,提升“两创”专刊的阅读体验等一系列举措,不仅很好地践行与传播了“两创”方针,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教育》 《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 专刊策划 “两创”方针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文化象征与秩序:热贡区域文化模式田野研究》评介
2
作者 李元元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克里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中曾有一段关于文化的著名表述:文化是一种“意义之网”;只有沉浸于特定的文化脉络中,个体或群体行动的动机、逻辑和过程才能被明晰地理解和把握。就此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和底座——不但赋... 克里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中曾有一段关于文化的著名表述:文化是一种“意义之网”;只有沉浸于特定的文化脉络中,个体或群体行动的动机、逻辑和过程才能被明晰地理解和把握。就此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和底座——不但赋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但从学术研究维度而言,文化又是一个极难被阐释和捕捉的对象。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罗孔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近80年时间里,有关文化的定义就多达164种。换言之,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流动性和变迁性特质,使得任何有关特定文化模式的深入研究都注定是一趟充满坎坷和艰辛的“学术探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人类学家 田野研究 文化脉络 研究维度 格尔茨 克鲁伯 群体行动 《文化的解释》
下载PDF
《文化苦旅》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3
作者 周卓雅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本研究以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和尤金•奈达的文化词汇分类为基础,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文化苦旅》为案例,探讨其中的文化专有项在英文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与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生态、社会、宗教文化要素,论文研究了翻译者如... 本研究以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和尤金•奈达的文化词汇分类为基础,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文化苦旅》为案例,探讨其中的文化专有项在英文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与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生态、社会、宗教文化要素,论文研究了翻译者如何在不同类别的文化专有项上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保留、注释、正式对等等。此外,研究还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如何在英文翻译中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本研究旨在为跨文化翻译提供实用的指导,并突显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专有项 《文化苦旅》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鑫 汪卫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9-156,共8页
据考证,鲁迅《文化偏至论》对"新神思宗"施蒂纳的介绍,来源于明治35年(1902年)《日本人》杂志第154号、155号、157号、158号、159号连载的长文《無政府主义論す》,署名蚊学士,前者是后者的直接转译。蚊文是一篇周详而翔实的... 据考证,鲁迅《文化偏至论》对"新神思宗"施蒂纳的介绍,来源于明治35年(1902年)《日本人》杂志第154号、155号、157号、158号、159号连载的长文《無政府主义論す》,署名蚊学士,前者是后者的直接转译。蚊文是一篇周详而翔实的无政府主义介绍文章,但在1903年前后形成于日本的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热潮中,却不被人注意,鲁迅独辟蹊径,对于蚊文中之施蒂纳,取其"极端之个人主义"精神,而舍其无政府主义背景和归属。鲁迅对蚊文的"拿来"和"丢弃",透漏出复杂的思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偏至论》 施蒂纳 材源
下载PDF
由《文化偏至论》中施蒂纳的材源看鲁迅对无政府主义的接受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卫东 张鑫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8,共6页
笔者曾对《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进行了考证,发现其材源是一篇发表于明治时期杂志《日本人》上的署名蚊学士的长文《燕政府主义渝亨》(《论无政府主义》),该文对无政府主义思潮和运动作了系统介绍,连载于《日本人》第15... 笔者曾对《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进行了考证,发现其材源是一篇发表于明治时期杂志《日本人》上的署名蚊学士的长文《燕政府主义渝亨》(《论无政府主义》),该文对无政府主义思潮和运动作了系统介绍,连载于《日本人》第154号、155号、157号、158号、159号,时间为明治35年(1902年)1月5日至3月2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偏至论》 无政府主义 施蒂纳 鲁迅 明治时期 日本人
下载PDF
特质、深描和理解——解读《文化的解释》的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成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2,共5页
《文化的解释》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扛鼎之作,也是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的奠基之作。在当代,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是自符号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以来,被认为是文化人类学在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上影响力最为卓著的一个流派。本... 《文化的解释》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扛鼎之作,也是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的奠基之作。在当代,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是自符号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以来,被认为是文化人类学在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上影响力最为卓著的一个流派。本文通过对《文化的解释》的解读,试析出阐释人类学理论的路径,指出文化特质是阐释人类学理论的突破口,深描是阐释人类学理论采用的主要方法,尊重地方性文化是理解的主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的解释》 阐释人类学 特质 深描 理解
下载PDF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明观--以《文化偏至论》为中心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炳月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14,共11页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文章曾经大量使用"文明"一词,对于青年鲁迅来说"文明"是一个词汇也是一种观念。这一事实已经被中日两国学者注意到。1983年,日本的鲁迅研究家伊藤虎丸(1927—2003)...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文章曾经大量使用"文明"一词,对于青年鲁迅来说"文明"是一个词汇也是一种观念。这一事实已经被中日两国学者注意到。1983年,日本的鲁迅研究家伊藤虎丸(1927—2003)在《鲁迅与日本人》一书中精辟地指出:撰写《摩罗诗力说》时期的鲁迅"自己也想当一名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文明批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偏至论》 青年鲁迅 文明观 《摩罗诗力说》 《破恶声论》 中日两国 鲁迅研究 日本人
下载PDF
绘制文化空间的新地图——读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 被引量:10
8
作者 侯斌英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5,共2页
西方文化地理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其标志是1925年美国文化地理学家卡尔·索尔(Carl、Sauer)《地理景观的形态》(The.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一书的发表。二战以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异军突起,文化地理学从中吸收了不少文... 西方文化地理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其标志是1925年美国文化地理学家卡尔·索尔(Carl、Sauer)《地理景观的形态》(The.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一书的发表。二战以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异军突起,文化地理学从中吸收了不少文化研究的学术营养,开始从阶级、种族、性别、政治信仰等方面关注城市中各种文化的空间关系。20世纪70-80年代,西方文化地理学产生了以杰克逊(Peter Jackson)、科斯科罗夫(Denis Cosgrove)为代表的新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的产生是与当时英国的文化研究运动、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文化唯物论、法国的后结构主义背景以及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普遍的“空间转向”之后学术互动的产物,与地理学以往的知识遗产(包括传统的文化地理学)存在着研究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诸多差别,是走向批评范式的人文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便是新文化地理学的代表性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文化空间 20世纪70-80年代 迈克 文化研究学派 20世纪20年代 后殖民主义批评 地图
下载PDF
阐释文学经典,重构西方文化史——读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晓琴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Said 1935—2003),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在1975年-2003年期间共出版了20余部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学》(该书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家奖,1999年三联书店出版中译本)...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Said 1935—2003),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在1975年-2003年期间共出版了20余部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学》(该书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家奖,1999年三联书店出版中译本)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中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帝国主义》 文学经典 赛义德 文化 阐释 西方 三联书店 《东方学》
下载PDF
文化的危机与弥合——读伊格尔顿的《文化的观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伟 徐蔚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是英国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师从伯明翰学派著名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并...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是英国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师从伯明翰学派著名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并接受了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观念。现任曼彻斯特大学英文讲座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笔耕不辍。其学术思想由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格尔顿的主要工作就是娴熟地运用文化政治批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的观念》 伊格尔顿 20世纪90年代 曼彻斯特大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家 弥合 危机
下载PDF
《文化批判》与新文学的话语革命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本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8,共6页
《文化批判》是后期创造社创办的一个重要刊物,也是倡导革命文学的重要阵地。它以“批判”的理论姿态展开对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重新阐释,试图掀起另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重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新文学... 《文化批判》是后期创造社创办的一个重要刊物,也是倡导革命文学的重要阵地。它以“批判”的理论姿态展开对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重新阐释,试图掀起另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重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新文学意义的转变,促使新文学秩序发生了分化,实现了新文学的话语革命,尤其是对中国左翼文化和文学的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判》 新文学 话语革命
下载PDF
面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写在《文化间的交流》中译本出版之前 被引量:5
12
作者 闵惠泉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文化间的交流》 中译本 出版 图书评介
下载PDF
表现于洒脱背面的沉重——《朝花夕拾》与《文化苦旅》的精神联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学勇 由文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2-136,共5页
论文探讨了《朝花夕拾》开拓的寓沉重于洒脱的艺术风格 ,而《文化苦旅》则主要在两个方面继承并开拓了这一文风 :对传统文化弊端的批判 ,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的思索和探求。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精英知识群体 (包括作家 )在当代所应有... 论文探讨了《朝花夕拾》开拓的寓沉重于洒脱的艺术风格 ,而《文化苦旅》则主要在两个方面继承并开拓了这一文风 :对传统文化弊端的批判 ,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的思索和探求。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精英知识群体 (包括作家 )在当代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余秋雨 《朝花夕拾》 《文化苦旅》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晚清驳杂语境中的西学传播——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施蒂纳”言述的两个可能性材源辨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鑫 汪卫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2,37,共10页
笔者曾著文就鲁迅留日期间文言论文《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进行了考证,发现鲁迅有关施蒂纳的言述,在内容与表述上,与连载于明治时期杂志《日本人》①第154号、155号、157号、158号、159号(明治35年即1902年,1月5日至3月2... 笔者曾著文就鲁迅留日期间文言论文《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进行了考证,发现鲁迅有关施蒂纳的言述,在内容与表述上,与连载于明治时期杂志《日本人》①第154号、155号、157号、158号、159号(明治35年即1902年,1月5日至3月20日)上署名“蚊学士”②的长文《燕政府主义老渝亨》(《论无政府主义》),有关施蒂纳的介绍有相似之处,存在可能性的转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偏至论》 施蒂纳 可能性 鲁迅 西学传播 无政府主义 语境 晚清
下载PDF
《文化的用途》:文化研究史上的开山之作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瑞金 薛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23-126,共4页
提到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人物就是理查德·霍加特。他视角独特地选取了英国战后的工人阶级作为研究对象,确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治与文化身份;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把文化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加以考察;... 提到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人物就是理查德·霍加特。他视角独特地选取了英国战后的工人阶级作为研究对象,确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治与文化身份;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把文化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加以考察;立足于问题意识,使文化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相联系;立足于文化平等观,表达对现实的关怀及理想社会的诉求,体现了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种种原因,该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被大多数学者忽略了,但它无论是在文化研究的内容还是在范式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文化研究历史上的开山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霍加特 《文化的用途》 文化研究史
下载PDF
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融合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淑姣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应当加快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构建我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体系,并在政策、市场、人... 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应当加快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构建我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体系,并在政策、市场、人才、制度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保障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杨闳文、侯百川合著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融合发展》(2019年6月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一书站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文化 版权保护 人才培养 《文化创意动漫游戏融合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动漫游戏 文化创意
下载PDF
特立独行的深层思考——《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招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52,共5页
1907年前后,身在日本的鲁迅发表了几篇文言论文。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为《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等篇章。尽管《破恶声论》没有最终完成,但这些篇章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集中表达,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鲁迅... 1907年前后,身在日本的鲁迅发表了几篇文言论文。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为《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等篇章。尽管《破恶声论》没有最终完成,但这些篇章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集中表达,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鲁迅早期思想的核心层面。然而,人们对这些篇章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尤其对其中“排众数”,批评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等主张,人们似乎更难以给出一个比较完满的解读。本文试图从对现代性反思的层面切入,为解读这些篇章提供一个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偏至论》 《破恶声论》 解读 特立独行 法国大革命 现代性反思 耐人寻味 平等原则
下载PDF
读《文化苦旅》偶记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77,共6页
余秋雨先生无疑是善读书,又善游山水的人.他能从书中见到活的山水楼台、活的历史人物;又能从山水楼台历史人物之中,见到一整幅的活的书.秋雨先生无疑又是“能感之”兼“能写之”的人.无数的人文胜地,我们一般都去过,许多文史典故,我们... 余秋雨先生无疑是善读书,又善游山水的人.他能从书中见到活的山水楼台、活的历史人物;又能从山水楼台历史人物之中,见到一整幅的活的书.秋雨先生无疑又是“能感之”兼“能写之”的人.无数的人文胜地,我们一般都去过,许多文史典故,我们大都也知道,可是我们却还未能如秋雨先生那样胸藏丘壑;兴寄烟霞,横七纵八,拈来皆成妙文.尤为难能而可贵的是,他这样的将自家真实生命敞开来,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苦旅》 中国文化 都江堰 学术性 天一阁 知识结构 文化人格 余秋雨 文化内涵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亚美尼亚共和国《文化基本法》概览 被引量:3
19
作者 钱家骏 潘攀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
亚美尼亚共和国《文化基本法》于2002年12月19日生效,该法从公民在文化领域的基本权利、中央政府以及地方自治机构在文化领域的职权、国家文化财产、国家与创作者关系、对外文化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文化活动给予保障,对亚美尼亚文化... 亚美尼亚共和国《文化基本法》于2002年12月19日生效,该法从公民在文化领域的基本权利、中央政府以及地方自治机构在文化领域的职权、国家文化财产、国家与创作者关系、对外文化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文化活动给予保障,对亚美尼亚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尼亚 公共文化政策 《文化基本法》
下载PDF
《文化苦旅》与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民族主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维东 郭鹏程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6-100,共5页
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之交的《文化苦旅》,是考察这一时期文化转型的重要文本,对于认识90年代兴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有重要参照价值。《文化苦旅》借用"西部"意象,表现出的"苦旅"姿态和"自我感伤"趣味... 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之交的《文化苦旅》,是考察这一时期文化转型的重要文本,对于认识90年代兴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有重要参照价值。《文化苦旅》借用"西部"意象,表现出的"苦旅"姿态和"自我感伤"趣味,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时期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迎合。《文化苦旅》在形式上保持了80年代关注民族命运的精英传统,但在内核里放弃了启蒙和反思的冲动,以"伪精英"的姿态开启了中国消费文学的新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苦旅》 余秋雨 文化民族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