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学概论》“金课”建设
1
作者 吴未意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1-109,共9页
2018年教育部已提出建设中国“金课”的要求,但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文学概论》的“金课”建设研究尚未可见。基于“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建设《文概》金课可采九项具有可行性的举措。如结合学生自己的文学创... 2018年教育部已提出建设中国“金课”的要求,但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文学概论》的“金课”建设研究尚未可见。基于“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建设《文概》金课可采九项具有可行性的举措。如结合学生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阐释文学理论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提升作品、推荐参加省级以上的相关竞赛,以赛促学,利用“切身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系统讲授相关版块知识后,精选相关前沿、权威、难易适中的学术论文,抽出约40%的课堂时间,要求学生课后分组合作探究、人人参与、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与综合能力;从教学内容到课堂状态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论》 “金课” “两性一度” 以赛促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新南方写作与文学“寻根”——读梁晓阳新著《文学中年》
2
作者 杨国伟 杨金凤 《桂学研究》 2024年第1期93-101,共9页
广西作家梁晓阳在其新著《文学中年》中,跳出了早期《吉尔尕朗河两岸》《出塞书》等作的旅途境界和漂泊意识,开启了自我赤诚人生的书写历程。在野气横生的岭南故土之中,作者袒露了其曲折艰难的身份找寻与文化认同,为新南方写作增添了新... 广西作家梁晓阳在其新著《文学中年》中,跳出了早期《吉尔尕朗河两岸》《出塞书》等作的旅途境界和漂泊意识,开启了自我赤诚人生的书写历程。在野气横生的岭南故土之中,作者袒露了其曲折艰难的身份找寻与文化认同,为新南方写作增添了新色彩。梁晓阳立人为本、以文为媒,在情归故里文化传统的推动下开启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南方叙事,并最终实现了肉体与心灵的“还乡”。同时,以《文学中年》为窗口,作者掀开了新南方写作既关注基层写作者的精神状态、倾听个体生命的呢喃自语,也摸索文化赓续的脉搏、追溯文学创作本源的艰苦而温情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南方写作 梁晓阳 《文学中年》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地理视野、理论创新与批评实践——读《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
3
作者 冯莉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211-217,共7页
《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是邹建军教授在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领域的又一部新著。作者从地理视野出发,讨论了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以及文学地理学学科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有关文学、自然、人类社会的一些重要现象,... 《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是邹建军教授在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领域的又一部新著。作者从地理视野出发,讨论了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以及文学地理学学科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有关文学、自然、人类社会的一些重要现象,进行了重新审视与研究。这些理论术语、核心问题、批评方法,对于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乃至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都是具有开创性的,是中国学者对于世界文学理论和世界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建军 《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 地理视野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写作意识的建构与实践——读《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
4
作者 黎骄阳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是邹建军教授五年磨一剑的著作,是国内第一部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著作,包含了作者对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真实体会、独到理解和深刻思考,为文学地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该书体现出邹建军教授的三大创作意识——... 《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是邹建军教授五年磨一剑的著作,是国内第一部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著作,包含了作者对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真实体会、独到理解和深刻思考,为文学地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该书体现出邹建军教授的三大创作意识——问题意识、总结意识、发展意识,并提出了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路径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批评引论》 写作意识 理论创新 思考启发
下载PDF
《艺术传》“断层”后“艺术”内容迁移《文学传》《文苑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倍雷 《书画艺术》 2023年第2期30-37,共8页
《北史·艺术传》以后的新旧《唐书》变更了“艺术”的概念,该类传是为《方技(伎)传》,看似《艺术列传》形成一个“断层”,究其《艺术传》的内容转移或隐移在其他《传》和《志》中,成为另一种并行的方式传承艺术内容。最为直接的是... 《北史·艺术传》以后的新旧《唐书》变更了“艺术”的概念,该类传是为《方技(伎)传》,看似《艺术列传》形成一个“断层”,究其《艺术传》的内容转移或隐移在其他《传》和《志》中,成为另一种并行的方式传承艺术内容。最为直接的是《艺文志·子部》用了“杂艺术”或“艺术”,包括《文苑传》《文学传》《文艺传》中绘画、书法,以及《音乐志》《乐志》等有关音律的脉络,为《清史稿》重构《艺术传》奠定了宽广的艺术内容,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 《文学传》 《文苑传》 转移
下载PDF
1950年代的文学宣传——以《文学书刊介绍》《文学书籍评论丛刊》为例
6
作者 黄发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0年代接续创办了《文学书刊介绍》《新书简报》《文学书籍评论丛刊》,用于宣传本社出版的新书刊。其中《文学书刊介绍》和《文学书籍评论丛刊》为小型期刊,内容丰富,文章特点鲜明,信息齐全,文章多都出自编辑之手,是...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0年代接续创办了《文学书刊介绍》《新书简报》《文学书籍评论丛刊》,用于宣传本社出版的新书刊。其中《文学书刊介绍》和《文学书籍评论丛刊》为小型期刊,内容丰富,文章特点鲜明,信息齐全,文章多都出自编辑之手,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发挥自身特长的重要平台。在编辑策略上,两份刊物尤其关注文学新作,重视发挥文学图书的思想教育功能,还通过设置“专号”“小辑”“专辑”等形式,集中统一地介绍某一方面的书籍或者某一本图书,突出某一种主题,深入挖掘图书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两份刊物都注意开辟与读者相关的栏目,是出版社与读者进行多层次互动的平台,在当时的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文学书刊介绍》到《文学书籍评论丛刊》,这些刊物在1950年代文学图书宣传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品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学环境,发现文学出版界重点关注的选题,领略文学编辑的出版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书刊介绍》 《文学评论书籍丛刊》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学宣传
下载PDF
重写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学史:由编撰《文学:世界史》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余佳临(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3,187,共7页
在这个全球化甚至是星球化(Planetarity)的时代,《文学:世界史》代表了世界文明/世界文学写作的一种有趣实践。《文学:世界史》的作者之一西奥·德汉教授将谈论他开展这一实践的初衷与深层动机,回顾撰写其中欧洲文学史章节时的经验... 在这个全球化甚至是星球化(Planetarity)的时代,《文学:世界史》代表了世界文明/世界文学写作的一种有趣实践。《文学:世界史》的作者之一西奥·德汉教授将谈论他开展这一实践的初衷与深层动机,回顾撰写其中欧洲文学史章节时的经验,并思考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德汉教授认为,全球化和星球化的问题正在决定性地改变着整个文学景观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学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重写”人类文明、文学的过程中,阐释上述变化并迎接挑战,推动生成一种属于人类共同文明的世界/星球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欧洲文学 文学 《文学:世界史》
下载PDF
“模棱两可”的三个层次--论布朗肖在《文学空间》中的语言观 被引量:4
8
作者 战智峰 《法国研究》 2023年第1期98-112,共15页
布朗肖在《文学空间》中发展了马拉美的“双语制”,发掘了词语的“物质性”及其导致的“模棱两可”。而在《想象物的两种说法》中,布朗肖将语言的模棱两可在三个层面展开:与世界的融洽、形象和意思。布朗肖的文学尤其强调了语言、书写... 布朗肖在《文学空间》中发展了马拉美的“双语制”,发掘了词语的“物质性”及其导致的“模棱两可”。而在《想象物的两种说法》中,布朗肖将语言的模棱两可在三个层面展开:与世界的融洽、形象和意思。布朗肖的文学尤其强调了语言、书写的被动,他一方面批判了主体性的权能,另一方面以沉默的方式为他异性提供了话语层面的尊重,并因此从根本的不可溯源的层面提出了文学的可能性,即一种话语伦理--对无限的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肖 列维纳斯 文学语言 模棱两可 物质性 《文学空间》
下载PDF
论当代作家纪录片的镜头语言——以《文学的故乡》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成浩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9-205,共7页
作家纪录片是近年来兴起的纪录片类型之一,试图以影像为媒介,以写实的客观方式介入精微的文学世界。作家纪录片不单要呈现作家的日常生活,还要通过镜头挖掘深邃的人文思想。2020年张同道导演的《文学的故乡》,以独具匠心的空间营构、特... 作家纪录片是近年来兴起的纪录片类型之一,试图以影像为媒介,以写实的客观方式介入精微的文学世界。作家纪录片不单要呈现作家的日常生活,还要通过镜头挖掘深邃的人文思想。2020年张同道导演的《文学的故乡》,以独具匠心的空间营构、特写镜头与“对话”设计,聚焦于中国当代作家的思想生态。这部作品不仅在影视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美学水准,其镜头语言还为作家传记化、文学影像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故乡》 作家纪录片 张同道 镜头语言
下载PDF
综合性学习项目化实施路径——以七年级上册《文学部落》为例
10
作者 姜华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4-76,共3页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常被忽视。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统编语文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七年级上册《文学部落》为例,阐释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路径,探讨如何通过综...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常被忽视。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统编语文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七年级上册《文学部落》为例,阐释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路径,探讨如何通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教学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实施 评价
下载PDF
将自己作为方法,重构世界——评梁晓阳散文集《文学中年》
11
作者 刘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
广西作家梁晓阳的最新散文集《文学中年》,以笔墨重新淬炼、回溯过往;用独特的“双向阐释”式创作视角再现人物、结篇营章;以敏锐和谦卑的“底层”创作姿态观照现实,体认情感。他试图将自己作为方法,破除体制内写作的僵化之弊,走向具体... 广西作家梁晓阳的最新散文集《文学中年》,以笔墨重新淬炼、回溯过往;用独特的“双向阐释”式创作视角再现人物、结篇营章;以敏锐和谦卑的“底层”创作姿态观照现实,体认情感。他试图将自己作为方法,破除体制内写作的僵化之弊,走向具体的生活。他通过文字重构记忆世界,提供对乡土、对文学、对知识分子的另一种认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晓阳 散文创作 《文学中年》 乡土知识分子
下载PDF
文本和地图交相辉映——评《文学地图学》
12
作者 徐妮 韦清琦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5-112,共8页
郭方云的《文学地图学》一书按照地图的艺术性、文学性、实用性逻辑,以莎士比亚戏剧和斯宾塞诗歌《仙后》为主要研究文本,聚焦文学地图学的生成语境、本体架构、批评策略,从生成论、本体论、方法论三大维度出发,系统构建了文学地图学理... 郭方云的《文学地图学》一书按照地图的艺术性、文学性、实用性逻辑,以莎士比亚戏剧和斯宾塞诗歌《仙后》为主要研究文本,聚焦文学地图学的生成语境、本体架构、批评策略,从生成论、本体论、方法论三大维度出发,系统构建了文学地图学理论,弥补了文学地图理论研究界研究深度不足和系统性欠缺等学理缺陷,推动了文学空间研究的发展。本文以地图思维作为评议切入点,聚焦地图思维在《文学地图学》的本体架构与批评策略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及表征方式,同时探究文学地图学与文学地理学、地理批评等相关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以彰显文学地图学理论的生命力及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图学》 地图思维 文学空间研究
下载PDF
木心的文学批评观研究——以《文学回忆录》为中心
13
作者 李俐兴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文学回忆录》是一部由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世界文学史。木心对于文学的介绍和评论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教材,而是充满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并展现了对人生、生活、艺术、审美、宗教、文化的思考和感悟。从批评精神上看,木心倡导“整体... 《文学回忆录》是一部由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世界文学史。木心对于文学的介绍和评论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教材,而是充满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并展现了对人生、生活、艺术、审美、宗教、文化的思考和感悟。从批评精神上看,木心倡导“整体融通、不事体系”的理念;从批评标准上看,木心坚持“以‘诚’为本,唯‘美’至上”的原则;从批评话语上看,《文学回忆录》呈现出“审美直观,明心见性”的特色;从价值定位上看,木心的文学批评观念承接了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并完成了现代性转化,真正实践了古与今文学的对话、中与外文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心 《文学回忆录》 批评精神 批评标准 批评话语 价值定位
下载PDF
论木心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以《文学回忆录》为中心
14
作者 赵东旭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作为长期游离于“主流学界”之外的文学家,木心在其《文学回忆录》中对中国古典小说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他认为唐传奇讲究写作技巧、注重结构,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他用西方小说观和艺术的眼光,审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尤其是“说... 作为长期游离于“主流学界”之外的文学家,木心在其《文学回忆录》中对中国古典小说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他认为唐传奇讲究写作技巧、注重结构,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他用西方小说观和艺术的眼光,审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尤其是“说书”在保留和传承民间文化过程中的特殊意义,他称评书为中国民间的历史教科书,称《西游记》《金瓶梅》是处于中国文学塔尖的纯粹艺术之作。在阅读方法、小说来源和中西比较等方面,木心对《红楼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心 《文学回忆录》 古典小说 西方小说观念
下载PDF
刘咸炘《文学述林》之“切、达、成家”论探析
15
作者 王心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切、达、成家”是刘咸炘在其“厚、雅、和”的“狭而严”的评文标准之下所提出的平而通之准。“切、达、成家”的提出,不仅有其自身因素,亦受章学诚影响。刘氏详细阐释了为文者“不切”“不达”“不成家”的原因,这既是他对自己评文... “切、达、成家”是刘咸炘在其“厚、雅、和”的“狭而严”的评文标准之下所提出的平而通之准。“切、达、成家”的提出,不仅有其自身因素,亦受章学诚影响。刘氏详细阐释了为文者“不切”“不达”“不成家”的原因,这既是他对自己评文标准的明晰,亦可以反观刘氏对文章写作的要求。而他对“文以载道”这一经典命题的辨析,不同于传统学人将“道”的范围狭窄化,且将作文者对“道”的理解作为“切、达、成家”的根本立足点。他所提出的这些要求,对于我们今天的作文者来说也值得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咸炘 《文学述林》 切、达、成家
下载PDF
从文学批评到文学宣传——《文学研究》(1957—1966)“书评”栏目综合考察
16
作者 张惠娟 《百家评论》 2023年第6期38-45,共8页
1957年至1966年的《文学研究》“书评”栏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与刊物的主体内容构成了呼应和补充的格局。“书评”通过品评最新出版或刊行的文学研究著作、理论批评论著和新作品,彰显了《文学研究》引领、示范、宣传、引导... 1957年至1966年的《文学研究》“书评”栏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与刊物的主体内容构成了呼应和补充的格局。“书评”通过品评最新出版或刊行的文学研究著作、理论批评论著和新作品,彰显了《文学研究》引领、示范、宣传、引导的功能。“书评”的评介对象和刊行数量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64年之前以文学研究著作、理论批评论著为主,略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964年之后开始全面评介工农兵创作的新作品。与之相伴的是,“书评”的功能定位也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学宣传。以文学研究所成员和高等院校文学研究者为主体的专业化作者队伍,使“书评”栏目形成了多种研究方法、批评形式和批评思想交流碰撞的学术氛围,丰富了《文学研究》的研究内容和学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书评 文学批评 文学宣传
下载PDF
自我言说的魅力:《文学的故乡》的复调叙事
17
作者 阎瑾 《现代视听》 2023年第11期62-66,共5页
复调叙事是指多种独立言说的声音意识在文本中所构成的叙事结构。2020年央视播出的七集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便是在带有复调叙事共性特征的叙事框架、影像表征之下,为个体提供了自由表达的载体,进而形成了多声的复调叙事结构。在自... 复调叙事是指多种独立言说的声音意识在文本中所构成的叙事结构。2020年央视播出的七集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便是在带有复调叙事共性特征的叙事框架、影像表征之下,为个体提供了自由表达的载体,进而形成了多声的复调叙事结构。在自为的言说中,个体的声音表述体现出变动、延展与对话等特质。而从纪录片角度来看,这种尊重个体思想的复调叙事不仅使得纪录片获得多元表达的可能,同时也遵循了纪录片的纪实准则,因为现实本就是纷繁复杂且充满了矛盾碰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故乡》 复调叙事 纪录片
下载PDF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文学学报》数据分析:2011—2021
18
作者 夏莹 《传播力研究》 2023年第13期13-15,共3页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出版等新趋势、新手段。研究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平台及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学报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增强其期刊竞争力。这既可提升单一刊物的品牌形象,又可打造一批精品学报期刊,从...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出版等新趋势、新手段。研究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平台及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学报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增强其期刊竞争力。这既可提升单一刊物的品牌形象,又可打造一批精品学报期刊,从而形成有品牌效应的高校学报学术期刊群,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总体目标。“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从2011年始创,至今已运行近12年。《文学学报》作为其中有代表性的刊物,自然值得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2011—2021年,《文学学报》呈现了爆发增长又缓慢回落的发文趋势;发文量前20名的刊物,绝大多数仍为网刊初创期最早加盟的名刊;2015年后,期刊参与数量缓慢增长;在期刊参与度方面,《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参与度最高,每期参与推荐的原刊平均数为23家;传播方面,因平台数据不全,笔者未能进行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文学学报》 高校网刊 数字化平台
下载PDF
《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保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3-61,2,共39页
《文学评论》最初刊名为《文学研究》。1957年《文学研究》创刊,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1966年出至第3期,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被迫停刊。在这9年半期间,何其芳同志作为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一直兼任《文学评论》主编。在《... 《文学评论》最初刊名为《文学研究》。1957年《文学研究》创刊,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1966年出至第3期,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被迫停刊。在这9年半期间,何其芳同志作为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一直兼任《文学评论》主编。在《文学评论》直至如今50多年的历史上,这9年半的时段不算很长,但它作为《文学评论》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在刊物的学术定位、办刊思路上,却奠定了这一刊物的总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编年史 文学研究所
下载PDF
关于大学《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再思考——以老舍先生《文学概论讲义》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凯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1-56,共6页
对中文专业《文艺理论》教材如何编写的讨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从未停止过。教材的编写应考虑为谁编写(读者问题)、编写什么(内容问题)、根据什么编写(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学理依据)、怎样编写(表述话语及体例)等问题。老舍先生的《文学... 对中文专业《文艺理论》教材如何编写的讨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从未停止过。教材的编写应考虑为谁编写(读者问题)、编写什么(内容问题)、根据什么编写(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学理依据)、怎样编写(表述话语及体例)等问题。老舍先生的《文学概论讲义》以作家的视角,在内容上,"不求全面,但求深入";在结构和体例上,有自身的逻辑性;在论述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态度鲜明、立场清楚。因此,他的教材编写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文学理论》 教材编写 书写话语 老舍 《文学概论讲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