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文论的“会通”问题——《文心雕龙》与《诗学》思维方式维度之比较 |
李晓萍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2
|
东方比较诗学视域中的刘勰“风骨”论——俄罗斯、英国古马来文学研究家В.И.布拉金斯基对《文心雕龙》与印度梵文诗学的比较研究 |
李逸津
张梦云
|
《语文学刊》
|
2021 |
1
|
|
3
|
东方比较诗学视角中的刘勰《文心雕龙》——俄罗斯、英国古马来文学研究家В.И.布拉金斯基论刘勰 |
李逸津
|
《语文学刊》
|
2020 |
0 |
|
4
|
打通:寻找中西共同的诗心文心——对钱钟书中西比较诗学观的梳理和研究方法的剖析 |
袁仕萍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 |
0 |
|
5
|
《文心雕龙创作论》对比较诗学的启示 |
向天渊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6
|
刘勰与亚里斯多德的功用诗学观比较研究——《文心雕龙》与《诗学》比读 |
魏瑾
|
《云梦学刊》
|
2005 |
1
|
|
7
|
比较诗学新方法的探索——试论王元化的《文心雕龙讲疏》 |
曾小月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8
|
走向比较诗学视野的《文心雕龙》研究 |
张丽青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及诗学话语转型 |
范方俊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3 |
5
|
|
10
|
中西比较诗学如何可能? |
刘耘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11
|
试论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 |
朱巧云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2
|
中西文化差异与比较诗学方法论建构的若干问题 |
刘耘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中西比较诗学双向阐发摭谈 |
杨立民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4
|
超越差异:张隆溪与赵毅衡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
刘人锋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2
|
|
15
|
中西诗学范畴比较之我见 |
张丽青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在跨文化对话中比较中西文学的异同——评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
张喜华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7
|
中西诗学的“生产性”对话——读钟华教授《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 |
张德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8
|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民族性”问题——读代迅《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 |
何圣伦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百年中西比较诗学概论 |
向天渊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20
|
文化转型与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
蒋金运
席秋香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