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献史料与考古资料的结合
1
作者 申文 张亮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2011年第4期8-9,共2页
怎样有效而科学地将文献史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昵?在两者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合理的结点?本文通过一些研究,试图加以探索。
关键词 《文献史料与考古资料的结合》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
下载PDF
考古发现的西夏文献资料及其研究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玉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20世纪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献资料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夏文献资料匮乏的状况 ,为人们从总体上了解西夏文献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另外 ,出土的西夏文献材料对于传世的汉文西夏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具有... 20世纪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献资料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夏文献资料匮乏的状况 ,为人们从总体上了解西夏文献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另外 ,出土的西夏文献材料对于传世的汉文西夏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一 )可以据以补充大量的新的西夏史料 ,使我们对西夏历史的了解更加全面、系统。(二 )可以据以修正以往汉文西夏史料中的疏误。 (三 )可以据以考证汉文史书中对西夏历史语焉不详的记述。 (四 )可以据以印证汉文史书的记载之实。还为研究中国古代印刷史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文献资料 汉文史书 史料价值 考古工作
下载PDF
古史多重证据法与古文献传说资料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2年第2期35-39,共5页
商代及商之前的历史是以考古资料以及古文字资料为主、古文献资料为辅,西周春秋时期是以古文字资料为主的考古资料与古文献资料平分秋色的时代,这就决定了先秦史研究中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古文献资料并重的特点,其方法则尤其看重'... 商代及商之前的历史是以考古资料以及古文字资料为主、古文献资料为辅,西周春秋时期是以古文字资料为主的考古资料与古文献资料平分秋色的时代,这就决定了先秦史研究中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古文献资料并重的特点,其方法则尤其看重'二重证据法'或'多重证据法'.以考古出土的文字资料可证古文献中的传说资料是基本可信的,过分疑古的方法是不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传说资料 史料价值 先秦史 古文字资料 二重证据法 多证据法 考古资料
下载PDF
从考古发现看唐代黠戛斯的社会经济
4
作者 王洁 索明杰 《草原文物》 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
汉文文献史料对唐代黠戛斯人的经济生活鲜有记载,而据黠戛斯所在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碑铭、出土的农具及其他实物资料,可知黠戛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此,将以黠戛斯地区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为主,结合汉文文献史料,拟就黠戛斯的畜... 汉文文献史料对唐代黠戛斯人的经济生活鲜有记载,而据黠戛斯所在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碑铭、出土的农具及其他实物资料,可知黠戛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此,将以黠戛斯地区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为主,结合汉文文献史料,拟就黠戛斯的畜牧、狩猎、农业、税收、手工业加工、与唐朝的经济联系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现 黠戛斯 文献史料 实物资料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生活 经济联系 基本状况 汉文 叶尼塞 手工业 河流域 畜牧 唐朝 税收 狩猎 农业 农具 加工 地区
下载PDF
一部史论结合的古史研究佳作——《采邑考》简介
5
作者 王志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采邑考》是我校历史系教授侯志义先生根据古典文献和金文、秦简等考古资料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两周时期“采邑制度”的专著,它的面世必然会将我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采邑考》全书...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采邑考》是我校历史系教授侯志义先生根据古典文献和金文、秦简等考古资料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两周时期“采邑制度”的专著,它的面世必然会将我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采邑考》全书共分四章,约25万字。第一章,锡采的概况;第二章,采邑的体制;第三章,采邑的生产关系;第四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邑 分期问题 考古资料 古典文献 生产关系 史论结合 金文 大学出版社 古史研究 典章制度
下载PDF
考古文物工作在青海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6
作者 芈一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14-18,共5页
考古文物工作在青海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之(一)依据目前所知资料,青海有约两千年的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还有更为久远的文字记载以前的通常所说的史前历史。这种状况主要由本地区人类开拓史和昆仑巍峙、大河横空、雪山长云、... 考古文物工作在青海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之(一)依据目前所知资料,青海有约两千年的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还有更为久远的文字记载以前的通常所说的史前历史。这种状况主要由本地区人类开拓史和昆仑巍峙、大河横空、雪山长云、山峦起伏等自然条件决定的。因之,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文物工作 文物资料 考古资料 青海 文献史料 上古史 母系氏族公社 旧石器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都江堰与蜀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开玉 《四川文物》 1988年第3期32-38,共7页
都江堰创建于两千二百多年前,至今不衰,是一重要水利工程与珍贵文物的结合体。都江堰创建之时,正是蜀文化继续发展之时。蜀文化中的水利科学、宗教意识、神话传说,在都江堰身上都有反映。通过对都江堰的研究,我们可进一步认识蜀文化的... 都江堰创建于两千二百多年前,至今不衰,是一重要水利工程与珍贵文物的结合体。都江堰创建之时,正是蜀文化继续发展之时。蜀文化中的水利科学、宗教意识、神话传说,在都江堰身上都有反映。通过对都江堰的研究,我们可进一步认识蜀文化的内涵。这一课题,以前无人进行过研究,这里首先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以求引玉。 一、李冰建堰时对蜀神的借助 根据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资料的映证,李冰在带领蜀人创建都江堰时,曾大力借助于蜀文化中的宗教意识、神话传说,来号召、组织、鼓励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 蜀文化 宗教意识 神话传说 李冰 文献记载 水利工程 考古发掘资料 结合 水利科学
下载PDF
《史记》研究的新视野——读《〈史记〉中的河北人物研究》
8
作者 韩成武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255-256,共2页
保定学院刘玲娣教授的《(史记)中的河北人物研究》,是一部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将地方志、考古资料、历史地理等文献史料与史籍相结合,较为系统地研究《史记》中河北人物的专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读后感觉有两点值得肯定:一... 保定学院刘玲娣教授的《(史记)中的河北人物研究》,是一部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将地方志、考古资料、历史地理等文献史料与史籍相结合,较为系统地研究《史记》中河北人物的专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读后感觉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研究角度新颖,二是研究方法较为独特。在浩如烟海的《史记》研究专著中,称得上是后出转新的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研究 人物研究 河北 地域文化特色 研究专著 文化地理学 考古资料 文献史料
下载PDF
一部地方财政史的新作——《汉代地方财政研究》评述
9
作者 谭景玉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0-120,共1页
我国古代财政史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渐趋深入和新史料的纷呈迭出,学者的视角都开始“下放”到地方基层,以冀探寻新的路径来把握和涤新原有财政史研究的认识。自民国时,学者就已专力于秦汉经济专题的研究。建国后,... 我国古代财政史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渐趋深入和新史料的纷呈迭出,学者的视角都开始“下放”到地方基层,以冀探寻新的路径来把握和涤新原有财政史研究的认识。自民国时,学者就已专力于秦汉经济专题的研究。建国后,马大英先生《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一书问世,表明单纯运用传统文献来研究汉代财政问题,几乎是题无剩义。不过,近几十年来,大量秦汉考古资料,尤其是出土简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史研究 财政研究 汉代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财政问题 传统文献 考古资料 史料
下载PDF
渤海以旧国、中京、东京为王都时期的佛教试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学凤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关于“渤海以旧国、中京、东京为王都时期的佛教”问题,是当前史学界正在探讨渤海史和延边古代史中的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渤海史 佛教遗物 中京 东京 高句丽 考古资料 统治阶级 十七年 重要课题 文献史料
下载PDF
试谈“渤海多人葬”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学凤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73-78,共6页
渤海多人葬的性质及其特点是渤海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多年来中外史学界研究渤海史的学者曾提出过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殉葬”;有的认为是“实行二次葬的,很象是无姓而隶属王族古姓的部曲和奴婢”(1);也有的认为是“家族葬”。但在... 渤海多人葬的性质及其特点是渤海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多年来中外史学界研究渤海史的学者曾提出过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殉葬”;有的认为是“实行二次葬的,很象是无姓而隶属王族古姓的部曲和奴婢”(1);也有的认为是“家族葬”。但在国内尚未发表过以渤海多人葬的性质及其特点的专题论文,探讨渤海多人葬制。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多人墓葬的分情况渤海墓葬的理葬习俗较复杂。有单人葬、二人合葬、多人合葬及火葬。单人葬中绝大部分为一次葬,仰身直肢,有少量的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两人合葬,一般是男女合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葬 人骨 单人葬 渤海史 墓葬 文献史料 家族 合葬墓 习俗 考古资料
下载PDF
渤海城镇浅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学凤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6-91,共6页
渤海城镇的兴起及其特点是渤海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下面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城镇的兴起是靺鞨人的先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据考古资料说明,从远古时期开始,渤海这一地区就有人在这里生息。
关键词 渤海大氏 城镇 社会经济发展 统治阶级 考古资料 手工业 文献史料 社会发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经济的
下载PDF
简评《楚国八百年》
13
作者 舒之梅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92,共2页
简评《楚国八百年》舒之梅武汉大学罗运环同志所著《楚国八百年》一书,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三十二万字,分上、中、下三篇,共八章.书中对楚国历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深入探讨了许多聚讼纷坛的问题,它不仅是作者的一部力作... 简评《楚国八百年》舒之梅武汉大学罗运环同志所著《楚国八百年》一书,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三十二万字,分上、中、下三篇,共八章.书中对楚国历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深入探讨了许多聚讼纷坛的问题,它不仅是作者的一部力作,也是楚史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百年 楚国 丹阳地望 逻辑严密 文献资料 史料翔实 考古资料 《史记》 《淮南子》 《韩非子》
下载PDF
浅论青海原始乐舞艺术
14
作者 任晓燕 《青海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91-94,59,共5页
关键词 乐舞艺术 原始音乐 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形式 舞蹈 歌舞 艺术性 文献史料 考古资料 古代
下载PDF
关于西辽的史料.文献及研究情况
15
作者 魏良弢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3年第9期6-16,共11页
一史料简述。关于西辽的史料,一般说来是比较贫乏的;但是同保存下来的喀喇汗王朝的史料比较起来,则丰富多了,特别是汉文史料。由于西辽王朝地处中亚,在穆斯林史料中也保存着有关它的许多情报。但是关于西辽王朝的考古资料和古钱资料,却... 一史料简述。关于西辽的史料,一般说来是比较贫乏的;但是同保存下来的喀喇汗王朝的史料比较起来,则丰富多了,特别是汉文史料。由于西辽王朝地处中亚,在穆斯林史料中也保存着有关它的许多情报。但是关于西辽王朝的考古资料和古钱资料,却极为贫乏,甚至可说是空白,这也是同喀喇汗王朝很不相同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西辽 喀喇汗王朝 文献 考古资料 辽王朝 穆斯林 贫乏
原文传递
渤海大元义被杀的社会背景及其性质
16
作者 方学凤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01-106,共6页
渤海大元义被杀的社会背景及其性质是渤海史研究中的新课题,下面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王国经高王、武王和文王三世九十六年的统治,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但是,以王室大氏为首的渤海统治阶级的... 渤海大元义被杀的社会背景及其性质是渤海史研究中的新课题,下面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王国经高王、武王和文王三世九十六年的统治,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但是,以王室大氏为首的渤海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和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制的搜刮,则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新的灾难,使广大劳动人民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史 统治阶级 劳动人民 社会背景 文王 文献史料 考古资料 阶级矛盾 中原地区 大元
下载PDF
《中国书籍编纂史稿》介绍
17
作者 苏振才 《出版发行研究》 1987年第4期14-14,共1页
中国书籍浩若烟海,“为人作嫁衣裳者”古已有之。然而古代书籍的演革,古人的编纂方法、经历,古籍的成书过程,往往鲜为人知。了解古籍的编纂历史,无疑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源流;借鉴古籍的编纂过程,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 中国书籍浩若烟海,“为人作嫁衣裳者”古已有之。然而古代书籍的演革,古人的编纂方法、经历,古籍的成书过程,往往鲜为人知。了解古籍的编纂历史,无疑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源流;借鉴古籍的编纂过程,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从而“古为今用”,繁荣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应时编著出版的,它把书籍的形式和内容、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资料中的有关记载相结合,系统地阐述了书籍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纂方法 文化源流 古籍 成书过程 结合 社会主义 为人作嫁 出版事业 考古发掘 文献资料
下载PDF
摘下滤镜: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两种视角
18
作者 李永迪 《美成在久》 2019年第4期10-17,共8页
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文献,也留下了形形色色的地下遗迹。地下遗迹与文字史料孰轻孰重?学术传统的影响,理论探索的缺如,造就了中国考古学的重史倾向。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事例表明,重建古史,并非简单顺从文献记载,更需要地下文物对文字资料... 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文献,也留下了形形色色的地下遗迹。地下遗迹与文字史料孰轻孰重?学术传统的影响,理论探索的缺如,造就了中国考古学的重史倾向。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的事例表明,重建古史,并非简单顺从文献记载,更需要地下文物对文字资料的补充、批判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时代 考古 中国 滤镜 文献记载 文字史料 文字资料 地下文物
原文传递
辽代监察制度考述 被引量:12
19
作者 武玉环 《北方文物》 2000年第3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辽代 石刻 史料 监察制度 文献资料 专家学者 考述 政治制度 结合
原文传递
《禹贡》、“冀州”与夏文化探索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民 《社会科学战线》 1983年第3期123-131,共9页
一《禹贡》的史料价值探索《禹贡》、“冀州”与夏文化的关系,应先从《禹贡》的史料价值说起。欲穷其渊,必先求其津。以现今传世的古代典籍而论,记载夏史较详的,当推《尚书》中的《禹贡》为最早。在《左传》、《国语》、《楚辞》、《史... 一《禹贡》的史料价值探索《禹贡》、“冀州”与夏文化的关系,应先从《禹贡》的史料价值说起。欲穷其渊,必先求其津。以现今传世的古代典籍而论,记载夏史较详的,当推《尚书》中的《禹贡》为最早。在《左传》、《国语》、《楚辞》、《史记》等文献中,虽然也保存着某些有关夏史的资料,但其制作时代都略晚或晚于《禹贡》,因此,欲探求夏史,《禹贡》就成了一篇不容忽视的文献资料。然而人们能够正确看待和了解它的史料价值,能够真正使用它去探索夏史,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坎坷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夏文化探索 冀州 史料价值 左传 文献资料 夏史 文献 地名 考古发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