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文话中的宗经观——以《文则》《文章精义》为中心
1
作者 唐小媛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原道、征圣、宗经这一理论路径自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正式确立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则》和《文章精义》是宋代理论性文话的代表著作,体现了宋代古文批评家在文章学体系构建和理... “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原道、征圣、宗经这一理论路径自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正式确立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则》和《文章精义》是宋代理论性文话的代表著作,体现了宋代古文批评家在文章学体系构建和理论总结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两书中的宗经观,在经典与道的关系方面呈现出一致性,认为经典与道合一;而在经典与文的关系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其中《文则》侧重分析经典的艺术特性,《文章精义》侧重挖掘经典的精神内涵。二者在各自侧重的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共同论述了宗经观的内涵。宗经观在宋代文话中的基本成熟,以及由此展开的文话理论建构,也是文章学在宋代成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则》 《文章义》 宗经 文话
下载PDF
《文章精义》考 被引量:5
2
作者 马茂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6,71,共6页
《文章精义》是一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散文理论著作,但《文章精义》也遗藏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作者的名字和生平。本文考证,此书的作者并非习称的宋代李涂土,而是元代李淦;进而追寻世称《文章精义》二卷,今只见一卷,另一卷的... 《文章精义》是一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散文理论著作,但《文章精义》也遗藏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作者的名字和生平。本文考证,此书的作者并非习称的宋代李涂土,而是元代李淦;进而追寻世称《文章精义》二卷,今只见一卷,另一卷的下落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义》 李淦 佚文
下载PDF
《文章精义》作者、编者补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袁茹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8-384,共7页
《文章精义》的作者为宋末元初的李塗,字耆卿,又写作"李淦","淦"与"塗"本为一字,在该姓名中均音gàn。李塗(淦)约生于1230-1240年间,约元贞年间(1295-1296)或稍后卒于国子助教任上。《文章精义》编... 《文章精义》的作者为宋末元初的李塗,字耆卿,又写作"李淦","淦"与"塗"本为一字,在该姓名中均音gàn。李塗(淦)约生于1230-1240年间,约元贞年间(1295-1296)或稍后卒于国子助教任上。《文章精义》编者肯定不是《齐乘》之作者于钦,应为元代的于钦止,或曾任岳阳郡教授。现存《文章精义》一卷本为残存本,其中涉及"古今文章"从先秦到南宋,将《文章精义》列为宋代文话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话 《文章义》 于钦止 李塗 李淦
下载PDF
放胸襟如太虚始得——《文章精义》的创作理论与批评实践
4
作者 万志全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182-185,共4页
对《文章精义》的创作理论和批评实践之精密研究尚未展开。在"文章创作观、继承发展观、批评术语、比喻式批评实践"等方面,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它强调"放胸襟于太虚"的创作素养,推崇"浑然天成"的最高... 对《文章精义》的创作理论和批评实践之精密研究尚未展开。在"文章创作观、继承发展观、批评术语、比喻式批评实践"等方面,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它强调"放胸襟于太虚"的创作素养,推崇"浑然天成"的最高审美境界,要求痛下功夫,精通古人内在的精神魂魄。它创新使用了"力量、圆方、顺逆"等批评术语,对比喻式批评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义》 创作观 继承发展观 批评术语 比喻式批评
下载PDF
《文章精义》理论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子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6-38,共3页
李淦的《文章精义》是元代极具代表性的文论著作,它采用追源溯流的方式,将古今之文联为一体,并将韩愈作为整个脉络的聚合点,使之成为体制上直接参酌或承袭的集众美于一体的典范,从而使思想与形式俱臻妙境。
关键词 李淦 《文章义》 古今一体 理学 理趣
下载PDF
《文章精义》考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杏珍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94年第Z2期77-80,共4页
《文章精义》是一本很小的书,按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它简直不能算一本书,因为很多单篇文章都比它长。也许因为篇幅太小,不易保存的缘故,这本书的传本极少,古代书目中也少见著录,因此这本小书在古籍中谈不上什么影响和地位。 但是,这是一... 《文章精义》是一本很小的书,按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它简直不能算一本书,因为很多单篇文章都比它长。也许因为篇幅太小,不易保存的缘故,这本书的传本极少,古代书目中也少见著录,因此这本小书在古籍中谈不上什么影响和地位。 但是,这是一本有价值的古籍。作者用凝练的语言,简扼评论古代文章,内容几乎包容了古往今来的重要典籍和重要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义》 明刻本 《四库全书总目》 《千顷堂书目》 《国语》 《国史经籍志》 考辨 《永乐大典》 《左传》 《元史》
下载PDF
李耆卿的《文章精义》散文理论管窥
7
作者 任彦智 李艳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5-57,90,共4页
《文章精义》是宋元时期一部十分重要的散文理论批评著作,李耆卿散文理论在继承前人相关理论观点的同时也有创新,如文章繁简理论与文气思想联系在一起;强调后世文章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对四书五经的承袭,而且还存在新变;文意关系不主张先... 《文章精义》是宋元时期一部十分重要的散文理论批评著作,李耆卿散文理论在继承前人相关理论观点的同时也有创新,如文章繁简理论与文气思想联系在一起;强调后世文章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对四书五经的承袭,而且还存在新变;文意关系不主张先立意等。其散文理论针对元代的散文理论批评总是在总结前人的理论的同时又有了新的理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耆卿 《文章义》 散文理论
下载PDF
《文章精义》编者新证
8
作者 钟彦飞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文章精义》为元代重要的文论著作,关于其编者,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或以为于钦,或以为于钦止。笔者现据《文章精义》卷末跋文的署名,并根据几则新发现的材料,考订其为于钦止。
关键词 《文章义》 编者 于钦止
下载PDF
试论《文章精义》的评论特色
9
作者 张裕雪 《文教资料》 2016年第26期1-4,共4页
《文章精义》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重要的文论著作,是其严密的评论视角与多种评论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其在古代众多文论著作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 《文章义》 李耆卿 评论特色
下载PDF
开篇俊美引人似“凤头”——漫话文章起笔
10
作者 陈金松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5,共2页
(一) 古人对文章的开头非常讲究,素有“凤头”之说,比喻开篇起笔要像凤凰的头那样俊巧秀美,吸引人看。正如清代文人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然而,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文章起笔难”。高尔... (一) 古人对文章的开头非常讲究,素有“凤头”之说,比喻开篇起笔要像凤凰的头那样俊巧秀美,吸引人看。正如清代文人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然而,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文章起笔难”。高尔基在《论写作》中指出:“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这“定调”二字,充分说明了开好头的不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凤头 未婚青年 铁路铺轨 主题思想 清代文人 包身工 《改造我们的学习》 抒发感情 《文章义》
下载PDF
《孙子兵法》的文学成就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怀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章法结构 语言风格 艺术成就 文学成就 “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规律 致人而不致于人 《文章义》 句式
下载PDF
《修辞鉴衡》——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修辞学资料汇编
12
作者 林兴仁 《当代修辞学》 1982年第2期30-32,共3页
元代王构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修辞学资料汇编。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几次提到过它。一九三○年出版的王易的《修辞学通诠》,把《修辞鉴衡》跟陈骙的《文则》、李耆卿的《文章精义》等放在一起,认为它们都"各... 元代王构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修辞学资料汇编。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几次提到过它。一九三○年出版的王易的《修辞学通诠》,把《修辞鉴衡》跟陈骙的《文则》、李耆卿的《文章精义》等放在一起,认为它们都"各抒一家之言,自成著述,以供文士之观摩"。一九三二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金兆梓的《实用国文修辞学》多次引用了《修辞鉴衡》的例子。尽管这部书许多修辞学家都提到过,但至今却没有人专文论述过。《修辞鉴衡》作者王构,字肯堂,元朝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渊博,文章典雅"。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享年六十三岁。他"纂修国史",享有文名。本书是王构当济南路总管时编的。王构之前,虽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言》)之类的说法,但一直没有将"修辞"两字直接提出来,作为修辞专书的名称。王构将"修辞"的名称正式提出来,用于专书的名称,这是他对汉语修辞学的一个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式 修辞鉴衡 风格特征 文学创作方法 古今诗话 修辞学 夸张 艺术手法 文章作法 连绵字 联绵字 修辞观念 《文章义》 资料汇编
下载PDF
《文章精義》作者考質疑
13
作者 項念東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09年第1期159-172,共14页
《文聿精義》一書自來被認爲係宋末李塗(字耆卿,號性學)所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有學者據元程文海《雪樓集》所載《故國子助教李性學墓碑》一文及與之相關史料論定作者實爲元人“李淦”,“塗”係“淦”誤刻。但考諸史料,發現現有考... 《文聿精義》一書自來被認爲係宋末李塗(字耆卿,號性學)所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有學者據元程文海《雪樓集》所載《故國子助教李性學墓碑》一文及與之相關史料論定作者實爲元人“李淦”,“塗”係“淦”誤刻。但考諸史料,發現現有考辨實存在較多疑點,所據材料相互間也有齟齬不合處。文史考據素講“有所闕疑”、“孤證不爲定論”,因此,在未有確鑿證據以前,此書作者應仍以元李塗爲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精義》 李塗 李耆卿 李性學 李淦
原文传递
苏轼与道教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豫川 《中国道教》 CSSCI 1996年第2期19-22,共4页
苏轼与道教李豫川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苏斌(1037-1101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开派的人物,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伟人群中,他一直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华。除儒、佛两家外,道教思想对苏轼的创作也起了显著的作用,这是他不同于北... 苏轼与道教李豫川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苏斌(1037-1101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开派的人物,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伟人群中,他一直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华。除儒、佛两家外,道教思想对苏轼的创作也起了显著的作用,这是他不同于北宋其他诗文革新派作家的重要地方。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庄子》 《前赤壁赋》 东坡 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学史 老庄思想 欧阳修 道家 《文章义》
原文传递
“苏海”之所以成“海”
15
作者 吕雪萱 《做人与处世》 2021年第22期27-27,共1页
宋人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为文:“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明人吴梅村对此有异议,说:“请易之曰:‘韩如潮,欧如澜,柳如江,苏如海’。”清人王文诰《苏海识余》中甚至说:“绍圣四年,东坡公发惠... 宋人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为文:“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明人吴梅村对此有异议,说:“请易之曰:‘韩如潮,欧如澜,柳如江,苏如海’。”清人王文诰《苏海识余》中甚至说:“绍圣四年,东坡公发惠州迁儋……邑令黄大鹏又手劁‘苏海’二字于崖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村 王文诰 耆卿 柳宗元 欧阳修 《文章义》 苏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