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新观念,求实创新,赢得环境与发展的主动权——评《新世纪如何“补天”》
1
作者 史振华 《环境导报》 2002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书评 《新世纪如何“补天”》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阈下的西部书写与文明新叙事——以徐兆寿《西行悟道》与《补天:雍州正传》为中心
2
作者 王顺天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一带一路”作为一种方法,激活和复苏了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古老文明和传统,使其在当下的文学语境中重新焕发出新的叙事活力和审美姿态。著名学者和作家徐兆寿长期致力于“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和写作,他的近作《西行悟道》和《补天:雍州正... “一带一路”作为一种方法,激活和复苏了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古老文明和传统,使其在当下的文学语境中重新焕发出新的叙事活力和审美姿态。著名学者和作家徐兆寿长期致力于“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和写作,他的近作《西行悟道》和《补天:雍州正传》,便是沿着这一脉络,在“一带一路”视阈下的西部书写与文明新叙事。本文以这两部著作为中心,探寻西行途中重建伟大传统“现代性”的可能,在梳理传统文化脉络、寻找古老文明之源、建构中华文明科学逻辑的同时,也为我们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命运共同体书写,提供新的世界图景和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部书写 文明叙事 《西行悟道》 :雍州正传》
下载PDF
论民族志在古典神话研究上的作用——以《女蜗娘娘补天》新资料为例证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14,共14页
民族志与古典神话研究民族学这门学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以研究民族事象为任务的民族学(Ethno-logy),就是理论的民族学,另一个是以记述民族事象为职志的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记录的民族学。这两部分是有密切关系的... 民族志与古典神话研究民族学这门学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以研究民族事象为任务的民族学(Ethno-logy),就是理论的民族学,另一个是以记述民族事象为职志的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记录的民族学。这两部分是有密切关系的(有些学者把后者看作理论民族学的“下属科学”),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它们的活动可以或应该相对地独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神话 民族志 资料 大虾 古记 五彩石 民族学 火神 兄弟民族
下载PDF
HBR400MPa新Ⅲ级钢筋在深圳天健世纪花园结构设计中的推广应用
4
作者 江建 林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3期603-606,共4页
结合深圳天健世纪花园住宅小区的结构设计,将HBR400MPa新Ⅲ级钢筋推广应用于该项目中,节约了钢材,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对HBR400MPa新Ⅲ级细直径钢筋推广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HBR400MPaⅢ级钢筋 结构设计 深圳世纪花园住宅小区 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出品人联席评估《补天裂》 尤小刚提出电视市场新思路
5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12-12,共1页
国内电视剧最具实力的一些制作单位的出品人日前在京聚会研讨成立“电视出品人联席会”事宜,并将由著名青年导演尤小刚新近执导的大型电视剧《补天裂》作为他们向海内外电视台评估的首部作品。
关键词 出品人 思路 电视剧 电视市场 北京电视台 市场行情 作品的思想性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热点效应
下载PDF
对新世纪版邮票目录"补正"的探讨
6
作者 刘方宣 《上海集邮》 2003年第6期26-26,共1页
本刊今年第1期林猷熙的《新世纪版邮票目录补正》(以下简称《补正》)一文,继续找出了新目录中的疏漏之处,确实一丝不苟,然而有些补正意见还值得商讨。
关键词 林猷熙 《新世纪版邮票目录正》 邮票图稿 创作者 票面 票图 图名
下载PDF
《补天》的性思维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20世纪 心理小说 性思维 精神分析理论 国民性批判 中国人 社会道德 中国古代
下载PDF
警世浮想——写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上)
8
作者 范曾 《华人时刊》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人类智慧的传承繁衍,实证科学的探微勾玄,使20世纪的科技得以空前进步。然而,人类的困惑不是比以前少了,而是比以前多了。诚如牛顿所言,知识若圆,其内为已知,其外为未知,知之愈多其圆益大,则所接触未知者愈多。西谚云:“科学是怀疑的女... 人类智慧的传承繁衍,实证科学的探微勾玄,使20世纪的科技得以空前进步。然而,人类的困惑不是比以前少了,而是比以前多了。诚如牛顿所言,知识若圆,其内为已知,其外为未知,知之愈多其圆益大,则所接触未知者愈多。西谚云:“科学是怀疑的女儿”。好奇心是一切科学技术探索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 实证科学 好奇心 以大观小 20世纪 天” 空间与时间 技术探索 体物理学家 科学思维
下载PDF
补心的人
9
作者 李玉敏 《师范教育》 1993年第9期43-44,共2页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女娲补天的传说。是啊,天破了,有女娲去补,如果人的心灵破碎了,有谁若女娲,不辞辛劳地去补呢? 我曾经是一个心灵破碎的孩子。初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个戴眼镜的老太太,她的小女儿小梅与我同桌。那时,我心高气傲,小梅...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女娲补天的传说。是啊,天破了,有女娲去补,如果人的心灵破碎了,有谁若女娲,不辞辛劳地去补呢? 我曾经是一个心灵破碎的孩子。初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个戴眼镜的老太太,她的小女儿小梅与我同桌。那时,我心高气傲,小梅年少气盛;她擅长理科,我喜欢文科,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相上下,彼此暗暗地较劲。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墨水溅在她的衣服上,她不依不饶地和我吵起来.嚷着要我赔。我说: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老师 心灵 考试成绩 破碎 戴眼镜 女娲 同学 传说
下载PDF
论《新石头记》——兼谈吴趼人的社会思想
10
作者 罗嘉慧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79-82,59,共5页
《新石头记》是近代著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的一部重要作品.无论是放在清末大量涌现的《红楼梦》续书中,或是置于十九世纪前后世界文学发展之中,它都有其十分值得重视的价值.从这部小说入手,也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吴趼人社会思想的构成.
关键词 《新石头记》 吴趼人 社会思想 宝玉 小说 《红楼梦》续书 作品 曹雪芹 近代作家
下载PDF
地黄饮子新用途
11
作者 牛国莲 牛忻群 《家庭中医药》 2005年第5期49-50,共2页
地黄饮子出自《宣明论方》,由生地三两,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炮附子、茯苓、石菖蒲、远志、肉桂、麦门冬各一两,五味子五钱,为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薄荷,水煎服。功能补肾益精,宁心开窍。治中风失语,两足萎弱... 地黄饮子出自《宣明论方》,由生地三两,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炮附子、茯苓、石菖蒲、远志、肉桂、麦门冬各一两,五味子五钱,为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薄荷,水煎服。功能补肾益精,宁心开窍。治中风失语,两足萎弱,也用于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肾阴肾阳两虚者。随着近年应用的进展,现拓展用于治疗下列疾病亦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用途 《宣明论方》 脑动脉硬化 中风后遗症 肾益精 中风失语 肾阴肾阳 巴戟 山茱萸 肉苁蓉 炮附子 石菖蒲 麦门冬 五味子
下载PDF
新世纪的呼唤——天津市武清县经济腾飞展望
12
作者 武言 《中国企业家》 1996年第9期52-53,共2页
在中国的版图上,从首都北京移目向下,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武清。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首都和天津之间的黄金走廊线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清县经济蓬勃发展,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0.05亿元,工农业总产... 在中国的版图上,从首都北京移目向下,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武清。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首都和天津之间的黄金走廊线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清县经济蓬勃发展,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0.0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8.7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43元,在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榜上有名。 翻开武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腾飞 津市 世纪 先进县 开发区 凤凰 平方 京津塘高速公路 石器时期
原文传递
新世纪的英雄
13
作者 王秉伦 臧云飞 《音乐天地》 2003年第7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世纪 白衣使 气井 名旦 民户 卜比 旦旦
原文传递
联合国制定新日历——新世纪将过新“日子”
14
作者 郭自伟 《深圳特区科技》 1999年第4期23-23,共1页
为31天,其余2个月为30天,每个季度共91天,能被7整除。所以,每个季度固定为13个星期,而且每个季度的第1天固定为星期天,而最后1天则是星期六。 未来的历法,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是182天,全年共计364天,原每年365天所剩的1天,既不算日期,也不... 为31天,其余2个月为30天,每个季度共91天,能被7整除。所以,每个季度固定为13个星期,而且每个季度的第1天固定为星期天,而最后1天则是星期六。 未来的历法,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是182天,全年共计364天,原每年365天所剩的1天,既不算日期,也不列为星期,放在每年的最后1天,定为某国际节日,全世界人民都在这天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历 联合国 世纪 星期六 中医科学 国际节 刀法 题组 骑手
原文传递
炼石以补天
15
作者 冯运榆 《艺术沙龙》 2014年第4期56-69,共14页
如果"浙派"遭遗弃,中国当代水墨意笔人物画界亦失龙骨凤羽,所展现的只是混糊的现代多元的喧闹。我以崇敬之心去回眸历史,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既巍然又亲切地在我眼前行云而过。他们大多是踏着漫长旧中国年轮而跨入新时代的艺术巨匠... 如果"浙派"遭遗弃,中国当代水墨意笔人物画界亦失龙骨凤羽,所展现的只是混糊的现代多元的喧闹。我以崇敬之心去回眸历史,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既巍然又亲切地在我眼前行云而过。他们大多是踏着漫长旧中国年轮而跨入新时代的艺术巨匠。而真正意义上由新中国培育而形成的光焰灼烁的艺术高峰,当属由方增先、李震坚、周昌谷等先生们创立的"浙派人物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人物画 意笔人物画 中国当代 黄宾虹 寿 中国年 中国
原文传递
“香港街”素描
16
作者 有强 张益华 《风景名胜》 1998年第12期36-37,共2页
为了支持著名导演尤小刚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补天裂》,横店集团斥资3000多万元兴建了"香港街"外影拍摄基地。在这里,一切都按照早期香港的结构布局精心构建。漫步于此,人们可以领会人们所说香港乃是"一个十九世纪的永恒... 为了支持著名导演尤小刚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补天裂》,横店集团斥资3000多万元兴建了"香港街"外影拍摄基地。在这里,一切都按照早期香港的结构布局精心构建。漫步于此,人们可以领会人们所说香港乃是"一个十九世纪的永恒"的深刻含义,并感受历史的凝重。从"南门"进入"香港街",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恍惚是穿越时空隧道,步入了维多利亚鼎盛时期。往左侧走,极目处,"维多利亚海湾"沿山而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维多利亚 结构布局 十九世纪 横店集团 建筑形式 精心构建 深刻含义 皇后
下载PDF
面对新世纪 老板当自省
17
作者 赵银起 《光彩》 1999年第2期21-23,共3页
二十年前,对大多数国人来说,“老板”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老板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他们靠着勤劳和智慧,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然而,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 二十年前,对大多数国人来说,“老板”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老板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他们靠着勤劳和智慧,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然而,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面对买方市场更加激烈的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 市场经济条件 无形资产积累 市场经济社会 市场竞争 原始资本积累 到晚 企业素质 员工 可口可乐
原文传递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二) 被引量:30
18
作者 何炳棣 《世界农业》 1979年第5期21-31,共11页
(二) 甘藷 甘藷,现代一般称山芋、红薯、白薯、番薯,源出于中美和南美。虽然学术界大体认为甘藷的世界性的传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的,但近20年来有若干科学迹象使一些学人相信在哥伦布以前甘藷已传入太平洋玻里内西亚岛群中... (二) 甘藷 甘藷,现代一般称山芋、红薯、白薯、番薯,源出于中美和南美。虽然学术界大体认为甘藷的世界性的传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的,但近20年来有若干科学迹象使一些学人相信在哥伦布以前甘藷已传入太平洋玻里内西亚岛群中某些岛屿。甘藷传华的历史,自明末清初即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以清初久任(1647—1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 中国粮食生产 十六世纪 云南 《明史》 台县志 乾隆 《广东语》 明末清初 四川
下载PDF
如何看待人类21世纪的下一个十年
19
作者 周国平 张英 《作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30,共12页
2020年,被人们视为一个特殊的年份,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的开始。新年的第三天,我在北京专访了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冬天的北京,天气寒冷,天上还是明晃晃的太阳,地上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刚走到他工作室楼下,老远就听着周国平和我打招呼。... 2020年,被人们视为一个特殊的年份,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的开始。新年的第三天,我在北京专访了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冬天的北京,天气寒冷,天上还是明晃晃的太阳,地上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刚走到他工作室楼下,老远就听着周国平和我打招呼。我抬眼一看,人很精神,拐杖也不见了,走路正常,身体都康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国平 第三 十年 如何看待 工作室 世纪 21世纪 打招呼
原文传递
老字号,正退隐江湖……——对新直辖市重庆的一份商业调查
20
作者 张卫 《中国商人》 1998年第6期12-14,共3页
早在清末,特别是1891年重庆开埠后,四川内陆丰盈的物产和溯江而上大量涌入的洋货,使重庆成为大西南腹地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商业城市。斯时,长江、嘉陵江两岸水码头接踵,万樯林立,货物堆积如山,遂使沿江街区一派鼎盛繁荣,俗称"下半... 早在清末,特别是1891年重庆开埠后,四川内陆丰盈的物产和溯江而上大量涌入的洋货,使重庆成为大西南腹地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商业城市。斯时,长江、嘉陵江两岸水码头接踵,万樯林立,货物堆积如山,遂使沿江街区一派鼎盛繁荣,俗称"下半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企业 重庆 冠生园 道美 无形资产 消费者 世纪 平方米 江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