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教育大纲》中“教育史以社会发展形态为分期”的框架来源考察
1
作者 杨晓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日本学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是否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过影响,是迄今学术界尚未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通过考察杨贤江流亡日本期间完成的著作《新教育大纲》,发现其中有关"教育史以社会发展形态为分期"的框架,源... 日本学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是否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过影响,是迄今学术界尚未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通过考察杨贤江流亡日本期间完成的著作《新教育大纲》,发现其中有关"教育史以社会发展形态为分期"的框架,源于日本《劳农露西亚教育研究》一书,杨贤江将此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贯穿于《新教育大纲》始终。杨贤江正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思想基础,间接接受了日本学者苏俄新教育研究的影响,成为在中国系统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史观贡献最为突出、地位最为重要的教育家。这从客观上折射出日本苏俄新教育研究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教育史分期 社会发展形态
下载PDF
本土化语境下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范式建构研究——以《新教育大纲》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家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9,共4页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等教育思想的超越,弥补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等人未曾有《教育学》专著之不足,也为建国后《教...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等教育思想的超越,弥补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等人未曾有《教育学》专著之不足,也为建国后《教育学》的编著奠定了可资借鉴的结构体例和思想观点的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人的全面发展” 本土化 范式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