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新视阈与新成果——《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评介
1
作者 王晓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深化对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的研究,对于推进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一书,从新的视阈对新时期文学进行了深入解读。该书在研究视角与观点立论方面都呈现出新意和拓展,主要具有... 深化对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的研究,对于推进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一书,从新的视阈对新时期文学进行了深入解读。该书在研究视角与观点立论方面都呈现出新意和拓展,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对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进行了全面的解读;第二,从新的视角深化了对新时期文学的认识;第三,围绕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得出许多新的论断;第四,对推动新时代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学理性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 创伤叙事 历史记忆 创伤表达
下载PDF
创伤叙事: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新维度——《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评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东方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张婧磊博士著《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是新时期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最新成果。通览全书,掩卷睿思,不难发... 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张婧磊博士著《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是新时期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最新成果。通览全书,掩卷睿思,不难发现该书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与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文学 创伤叙事 叙事研究 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 评介 维度
原文传递
开拓叙事诗学研究的新维度——评颜水生《现代中国文学的叙事诗学》
3
作者 陈宁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下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叙事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片段式的断代史研究,或者是一时一地的具象研究。或许是思路研究的隔阂,抑或是价值评判的不一,百年来的现代中国文学总会被人为地划分为几大研究版块: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新时... 目下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叙事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片段式的断代史研究,或者是一时一地的具象研究。或许是思路研究的隔阂,抑或是价值评判的不一,百年来的现代中国文学总会被人为地划分为几大研究版块: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叙事诗学 诗学研究 维度 时期文学 世纪文学 文学叙事 价值评判
下载PDF
叙事突围与声音变构——一九七○年代中末期小说研究
4
作者 巫晓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0,78,共6页
一九七十年代中末期,是一个急遽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仅改变着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学创作作为人们艺术地把握世界、探索现实的特殊方式,在这场变革中更是首当其冲。一个特殊时代造成了一个特殊的... 一九七十年代中末期,是一个急遽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仅改变着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学创作作为人们艺术地把握世界、探索现实的特殊方式,在这场变革中更是首当其冲。一个特殊时代造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从“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研究 文革文学 时期文学 “伤痕文学 主流话语 反思文学 叙事文学 一九 笔记体小说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文学人类学研究话语的拓展与深化——评《新时期以来小说仪式叙事研究——以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中心》
5
作者 张栋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22-333,共12页
《新时期以来小说仪式叙事研究——以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中心》一书,以仪式素、仪式化、仪式感这一套具有独创性的文学人类学理论话语系统,介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仪式分析及其文化特性解读。上述批评工作成为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过程... 《新时期以来小说仪式叙事研究——以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中心》一书,以仪式素、仪式化、仪式感这一套具有独创性的文学人类学理论话语系统,介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仪式分析及其文化特性解读。上述批评工作成为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创新性理论与批评实践贡献,同时,为中国当代小说批评范式的转换提供了诸多启示性意义。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话语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当下,小说仪式叙事研究贯通了人类的行为实践与小说文本批评两大范畴,且以中西既有的仪式理论为基础,具有值得深入解读与阐释,且可产生诸多创新性理论观念的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小说仪式叙事研究——以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中心》 文学人类学 茅盾文学 批评范式
原文传递
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读刘绍信《当代小说叙事学》
6
作者 降红燕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1期306-30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叙事学理论 外部研究 内部研究 文学研究 时期小说 叙事形态 著作
下载PDF
创伤言说的不可能与可能——以《祝福》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5,共5页
据当代文学史研究者归纳,在"新时期"之初,出现了一批以"历史创伤的证言"为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被认为"逐渐把关注点挪到对‘规律’的抽取中,因而,事实上它们难以避免滑落进图解当代那些既定观念的陷阱"。(1)这种归... 据当代文学史研究者归纳,在"新时期"之初,出现了一批以"历史创伤的证言"为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被认为"逐渐把关注点挪到对‘规律’的抽取中,因而,事实上它们难以避免滑落进图解当代那些既定观念的陷阱"。(1)这种归因有其道理。不过,创伤经文学转化后失重,也不能全怪罪"图解"的写作方法。对创伤进行言说这一行为本身,似乎就存在着不可能性。这样说并不旨在剥夺言说者叙述创伤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创伤 言说者 《祝福》 当代文学 写作方法 不可能性 研究 时期
下载PDF
当代小说创作意识的更新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4-94,共1页
杨剑龙在《中国当代小说美学研究的现状与构想》(《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92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再不是一种凝固的封闭的存在,而是一种流动的开放的现实,它既与中国传统小说血脉相连,又与世界小说潮流衔接。传统的... 杨剑龙在《中国当代小说美学研究的现状与构想》(《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92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再不是一种凝固的封闭的存在,而是一种流动的开放的现实,它既与中国传统小说血脉相连,又与世界小说潮流衔接。传统的小说观念、叙事模式、审美心理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小说理论和小说批评尺度已失却了以往的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研究 研究资料 中国当代小说 创作意识 时期 中国传统小说 当代文学 小说创作 叙事模式 审美心理
下载PDF
内转与外突——新时期文艺学再反思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书瀛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向内转”是新时期文艺学研究中与文学创作相呼应的一个突出现象,即由以往重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政治、文学与道德等所谓“外部关系”的研究转向重文学自身的语言、形式、文体、“文学性”、叙事结构、审美性质等所谓“内... “向内转”是新时期文艺学研究中与文学创作相呼应的一个突出现象,即由以往重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政治、文学与道德等所谓“外部关系”的研究转向重文学自身的语言、形式、文体、“文学性”、叙事结构、审美性质等所谓“内部关系”的研究。以往的“外部”研究自有其合理性,但不足之处在于忽视“内部”研究。80年代重视了“内部”研究,但有走上另一极端,忽视外部研究的倾向性。文学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必须对它进行“内”“外”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才能全面地把握它的性质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文艺学 时期文艺学 内部研究 叙事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外部研究 文学理论 文化批评 向内转
原文传递
论赵丽宏的散文世界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振元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4期80-84,共5页
上海的赵丽宏(1951年生),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散文家之一。他开始以挚情的歌唱为诗坛所注目,八十年代以后,更为读者关注和喜爱的,是他的散文。已出版的散文集有:《生命草》、《诗魂》、《维纳斯在海边》、《爱在人间》、《人生... 上海的赵丽宏(1951年生),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散文家之一。他开始以挚情的歌唱为诗坛所注目,八十年代以后,更为读者关注和喜爱的,是他的散文。已出版的散文集有:《生命草》、《诗魂》、《维纳斯在海边》、《爱在人间》、《人生遐思》、《玛雅之谜》等等。九十年代以来又先后推出《岛人笔记》、《白夜之旅》、《抒情的回声》、《艺品》、《爱之初》、《至善境界》等散文集。1990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赵丽宏散文选》(1970—1988),他说,这是他从事写作以来“最重要的一本书”。它精选了一百多篇作品,是作家近二十年散文创作的小结,基本上展现了他的散文艺术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集 散文创作 散文语言 散文家 “乡下人” 作家 时期 作品 中国文学研究 叙事散文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的“粗口”叙事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国亮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近年来,透过学界前辈们近乎“复调体”的回忆、访谈和学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俨然已被构建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孟繁华和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权威史著均摒弃了约定俗成的“新时期文学”这... 近年来,透过学界前辈们近乎“复调体”的回忆、访谈和学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俨然已被构建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孟繁华和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权威史著均摒弃了约定俗成的“新时期文学”这一经典的整体性概念,而将“80年代文学”的概念载入史册,以凸显这个短暂而辉煌的时段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坐标性价值。∞可是,喧哗而脆弱的80年代文学,尽管几次声势浩大的话语“爆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话语建构 《中国当代文学史》 80年代文学 叙事 时期文学 文学发展史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回忆“杭州座谈会”
12
作者 陈建功 《时代文学》 2016年第1期22-23,共2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文学",似乎又到了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家,都感觉到中国文学界正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萌生着一些新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1984年年底在杭州展开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文学",似乎又到了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家,都感觉到中国文学界正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萌生着一些新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1984年年底在杭州展开的那场青年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是应运而生的。《新时期文学:回顾与前瞻》——会议的议题是平实的,却提供了话题纷呈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文学 青年作家 八十年代 中国文学 “寻根文学 当代文学研究 “伤痕文学 李子云 小说叙事 茹志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