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村正》为中国话剧确立的“界碑”——从话剧起源的百年争议谈起
1
作者 张加存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话剧起源问题百年争议的背后,既有早期话剧的丰富性、模糊性和复杂性原因,也有文献不足和相互矛盾的因素,更不可忽视材料解读者的情感作用,因此,即使再过百年,话剧的起源也难有定论。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如把目光聚焦到话剧是何时在中国... 话剧起源问题百年争议的背后,既有早期话剧的丰富性、模糊性和复杂性原因,也有文献不足和相互矛盾的因素,更不可忽视材料解读者的情感作用,因此,即使再过百年,话剧的起源也难有定论。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如把目光聚焦到话剧是何时在中国确立及其标志是什么的问题上。借鉴陈军提出的文学史分期的“界碑”理论及董健关于戏剧现代性标准和现实主义的表导演及舞台准则,我们可以确认南开新剧团的《新村正》是我国话剧确立的“界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界碑 《新村正》 话剧起源
下载PDF
中国第一部现代话剧——《新村正》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宜昂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话剧 《新村正》 戏剧理论 主题思想 审美需求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曹禺与南开早期话剧运动——以《一念差》、《一元钱》、《新村正》为例
3
作者 王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2-34,共3页
南开早期话剧很少被人注意和研究,但其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话剧艺术史上有其自身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南开早期剧作和曹禺名剧的比较,可以在《一元钱》、《一念差》、《新村正》中窥见经典剧作的朦胧身影,从曹禺名... 南开早期话剧很少被人注意和研究,但其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话剧艺术史上有其自身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南开早期剧作和曹禺名剧的比较,可以在《一元钱》、《一念差》、《新村正》中窥见经典剧作的朦胧身影,从曹禺名剧中能依稀寻找到开拓者的足迹。从南开早期话剧到曹禺,中国话剧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便是这种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早期话剧 曹禺 《一念差》 《一元钱》 《新村正》
下载PDF
“新青年”的舞台召唤术——以《新村正》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宪瑜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65,共8页
1919年6月19日,距离五四运动月半,为了给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筹募经费,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举行演剧活动。鲁迅日记当日记录:"晚与二弟同至第一舞台观学生演剧,计《终身大事》一幕,胡适之作,《新村正》四幕,南开... 1919年6月19日,距离五四运动月半,为了给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筹募经费,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举行演剧活动。鲁迅日记当日记录:"晚与二弟同至第一舞台观学生演剧,计《终身大事》一幕,胡适之作,《新村正》四幕,南开学校本也,夜半归。"(1)"五四"时期的新剧,理论倡导胜于作品原创,有影响的新剧作品屈指可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这天同场演出的《终身大事》与《新村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日记 《终身大事》 南开学校 胡适之 《新村正》 学生联合会 演剧活动 学生演剧
原文传递
礼、势、时——话剧《新村正》人物座次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国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南开新剧团1918年编演的话剧《新村正》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重要作品,该剧以礼、势、时为原则精准周到地安排了剧冲叭物座次。礼讲尊卑、势分强弱、时有先后,这三个原则不仅让剧中人物起坐有据,有时还使座次选择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手... 南开新剧团1918年编演的话剧《新村正》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重要作品,该剧以礼、势、时为原则精准周到地安排了剧冲叭物座次。礼讲尊卑、势分强弱、时有先后,这三个原则不仅让剧中人物起坐有据,有时还使座次选择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段。这启示话剧从业者在剧本创作及导表演过程中应对人物座次问题予以必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村正》 座次 尊卑
原文传递
从《新村正》版本演进看南开新剧的现代化进程
6
作者 魏智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4-141,共8页
在中国戏剧探索现代化、直面人生、消解脸谱的历史进程中,“五四”前后到1940年代初期这二十多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二十多年当中,中国戏剧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现代化转型。张彭春编导的《新村正》(1918)和曹禺主导改编并排... 在中国戏剧探索现代化、直面人生、消解脸谱的历史进程中,“五四”前后到1940年代初期这二十多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二十多年当中,中国戏剧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现代化转型。张彭春编导的《新村正》(1918)和曹禺主导改编并排演的《新村正》(1934)正是这一历史时期内的代表剧目,它们的关联、差异与演变,为南开新剧现代化探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戏剧史视角。《新村正》版本的演进,不仅其物质外壳完成了现代化建构,戏剧的精神内涵也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反映出南开新剧在艺术形态与启蒙意识上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村正》 南开新剧 曹禺 现代化
原文传递
以小见大:《新潮》杂志上的那篇剧评
7
作者 王国杰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1期276-276,共1页
《新潮》杂志只发表过一篇剧评,即宋春舫的《评新剧本<新村正>》。《新村正》讲述的是民国时期某村更换村正的故事,宋春舫把旧剧《目莲救母》和新剧《新村正》对比,以此来说明《新村正》的独特艺术价值。
关键词 《新潮》 宋春舫 《新村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