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青年》编辑群同人告别“牵手”思想启蒙
1
作者 陶虹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5-71,共7页
《新青年》编辑群同人最终选择告别"牵手",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双重时代主题交集换位的深刻过程,为此,《新青年》的编辑群同人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如胡适与李大钊对"问题与主义&qu... 《新青年》编辑群同人最终选择告别"牵手",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双重时代主题交集换位的深刻过程,为此,《新青年》的编辑群同人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如胡适与李大钊对"问题与主义"的探讨、郑重发表极力弥合编辑群同人分歧的"公同意见",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心平气和地"宣告退席"或"临时退席"。历史给予的现代启示是:"颠覆"一个旧制度的"革命"的"根本解决",至少没有充分估计建设一个新社会所需要的"成本"和"代价";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内在启蒙精神,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宝贵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编辑群同人 思想启蒙 分歧 分裂 现代启示
下载PDF
《新青年》的编辑理念与实践研究
2
作者 张慧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6期70-73,共4页
文章采用文献梳理法,对《新青年》从初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到后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的发展历程和编辑理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首先,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等,通过“笔杆子+出版”的办刊方式,在救亡图存、探索国家... 文章采用文献梳理法,对《新青年》从初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到后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的发展历程和编辑理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首先,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等,通过“笔杆子+出版”的办刊方式,在救亡图存、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把爱国救民强国的信仰内化于《新青年》的出版实践;其次,《新青年》通过栏目设置、同人撰稿、专题策划、白话文改革、纪念号编撰等编写工作,传播了新文化,宣传了新思想,培养了大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知识青年;最后,《新青年》后期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构筑舆论阵地,唤醒中国人民,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实践基础,这是期刊出版的意义所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更好地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系列挑战,学术期刊要汲取《新青年》的优秀经验,不仅要主动拥抱技术、掌握技术、运用技术,更要坚守使命。具体而言,要发挥主编领头羊作用、主创作用,牢牢坚持党性原则;要坚持文化主体性,精细栏目发展,精准把握出版内容;要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创设人才成长舞台,培育全媒型人才,通过技术赋能促进期刊内容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同人刊物 编辑理念 “轮值主编” “编研一体”
下载PDF
陈独秀卓越的《新青年》编辑群组合与期刊策划——纪念《新青年》创刊92周年 被引量:1
3
作者 陶虹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5-91,共7页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创始人,集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教师、大编辑多重身份于一身,以一个期刊推动了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现代性最为厚重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编辑史上最伟大的编辑,陈独秀对《新青年...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创始人,集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教师、大编辑多重身份于一身,以一个期刊推动了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现代性最为厚重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编辑史上最伟大的编辑,陈独秀对《新青年》编辑群的卓异组合,对"轰动效应"的期刊策划,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卓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编辑 编辑 《新青年》 文化运动 编辑组合 期刊策划
下载PDF
《新青年》编辑部的历史还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耀杰 《关东学刊》 2019年第2期44-51,共8页
从1918年1月开始,《新青年》由陈独秀一人主编的普通刊物,转型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轮值编辑的同人刊物,并且很快成为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类刊物之一。由《新青年》杂志直接启动的文学革命加思想... 从1918年1月开始,《新青年》由陈独秀一人主编的普通刊物,转型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轮值编辑的同人刊物,并且很快成为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类刊物之一。由《新青年》杂志直接启动的文学革命加思想解放的白话文运动,为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话语工具、写作范本和思想资源。遗憾的是,在整整100年的岁月里,《新青年》编辑部并不复杂的真实情况,却一直被虚实参半、以讹传讹的历史叙述所遮蔽和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轮值编辑 同人刊物 历史还原
下载PDF
此“报”非彼“报”──对《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注四的考辨
5
作者 沈永宝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所收的1921年2月15日陈独秀致胡适信,其中关于"你们另外办一个报,我十分赞成"一语中的"报"字,注释为《努力周报》和流产的《努力半月刊》或《努力月报》。三十年来人们对此深信无疑。但这条注释是错...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所收的1921年2月15日陈独秀致胡适信,其中关于"你们另外办一个报,我十分赞成"一语中的"报"字,注释为《努力周报》和流产的《努力半月刊》或《努力月报》。三十年来人们对此深信无疑。但这条注释是错误的。此"报"应为未能复活的《新中国》及流产的《读书杂志》。此条注释应该重写,以免以讹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努力周报》 《新青年》 《读书杂志》 胡适 编辑方针 半月刊 《每周评论》 现代出版 《新青年》同人
下载PDF
对《一篇新发现的鲁迅手稿》一文的质疑 被引量:5
6
作者 叶淑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4,共6页
2011年12期《鲁迅研究月刊》(以下简称《月刊》)刊登了周楠本先生写的《一篇新发现的鲁迅手稿:〈新青年)编辑部与上海发行部重订条件》,此刊的封二刊有这件手迹的影印图片。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得到此手迹照片的过程和对此手迹的研究... 2011年12期《鲁迅研究月刊》(以下简称《月刊》)刊登了周楠本先生写的《一篇新发现的鲁迅手稿:〈新青年)编辑部与上海发行部重订条件》,此刊的封二刊有这件手迹的影印图片。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得到此手迹照片的过程和对此手迹的研究考证的论证:“原影印图片太小,不清晰,所以翻拍效果也很不好,但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鲁迅的墨迹,而不是其他《新青年》同人的笔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月刊》 手稿 《新青年》同人 质疑 研究考证 发行部 编辑 手迹
下载PDF
钱玄同编辑生涯说略
7
作者 钱文华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7-59,共3页
钱玄同编辑生涯说略钱文华提起钱玄同,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及文字改革运动中所作出的辉煌业绩,也会想到他的思想从激烈到落伍的悲剧的结局。然而,钱玄同的编辑经历却似乎鲜为人知。其实,在漫长的治学活动中,钱玄同... 钱玄同编辑生涯说略钱文华提起钱玄同,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及文字改革运动中所作出的辉煌业绩,也会想到他的思想从激烈到落伍的悲剧的结局。然而,钱玄同的编辑经历却似乎鲜为人知。其实,在漫长的治学活动中,钱玄同几乎始终没有离开过编辑岗位。钱玄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编辑生涯 鲁迅 《狂人日记》 文化运动 陈独秀 益书社 辞典编纂 文学史料 黎锦熙
下载PDF
重读有关《新青年》阵营分化的信件(下)——《新青年》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思和 《上海文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X期11-28,10+124,共20页
《新青年》阵营的分化,主要是体现在陈独秀与胡适所代表的两种思想以及人事圈的分裂。本文从阅读王观泉的论文开始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对于近35年来陆续公布的有关《新青年》当事人信件的来源作了综合梳理,并且从"先锋文化"这... 《新青年》阵营的分化,主要是体现在陈独秀与胡适所代表的两种思想以及人事圈的分裂。本文从阅读王观泉的论文开始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对于近35年来陆续公布的有关《新青年》当事人信件的来源作了综合梳理,并且从"先锋文化"这一世界性因素出发,阐释了《新青年》阵营走向分裂的必然性。文章分上、下篇完成。上篇为《新青年》当事人信件的文献来源整理与背景说明。本文是下篇,通过对《新青年》当事人信件的文本解读,论述了《新青年》编辑部同人的构成情况,群益书社与陈独秀及《新青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陈独秀 同人 益书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