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旅行杂志》的康藏形象
1
作者 仲昭铭 《文史杂志》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创刊于1927年的《旅行杂志》,作为近代中国首份专业性的旅游刊物,影响巨大。20世纪30年代末,出于抗日形势的需要,杂志加大了对西南边疆的宣传与介绍。1939年成立的西康省,在杂志“探索与开发边疆”理念的倡导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创刊于1927年的《旅行杂志》,作为近代中国首份专业性的旅游刊物,影响巨大。20世纪30年代末,出于抗日形势的需要,杂志加大了对西南边疆的宣传与介绍。1939年成立的西康省,在杂志“探索与开发边疆”理念的倡导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旅行杂志》对西康省的介绍,刊文众多,涉及面广。举凡康藏地区的山川名胜、城镇风貌、风土民俗,悉数其中,为读者勾画出极富时代感的康藏形象,加深了国人对西南边疆的认知与了解,在内地与边地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杂志》 边疆传播 西康 藏族 游记
下载PDF
旅川游记作者的职业研究——以《旅行杂志》(1929-1949)为中心
2
作者 林柯宇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23年第4期73-78,共6页
《旅行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中国的第一本旅行类专刊,刊登了大量关于四川地区的游记。这些游记反映了民国时期四川各地的文化风俗、城市建设、特产矿产等信息。通过游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作者把旅途中的经历和对四川各地的评价进行了公开... 《旅行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中国的第一本旅行类专刊,刊登了大量关于四川地区的游记。这些游记反映了民国时期四川各地的文化风俗、城市建设、特产矿产等信息。通过游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作者把旅途中的经历和对四川各地的评价进行了公开发表,刺激了民国四川旅行活动的发展。以《旅行杂志》为一手史料来探究旅川游记作者的职业以及其基本生活情况,可以对民国的旅行者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亦有利于学术界对四川旅行活动的开展缘由和意义展开更细致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杂志》 四川旅行 游记作者 职业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旅行书写与民族国家建构——以《旅行杂志》为对象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红伟 袁梓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4-158,共5页
近代以来,国族主义逐渐浸润包括旅行在内的国人日常生活,传统上以自我实现为中心的旅行观,开始向以国家为中心的国族主义旅行观转变。在国族主义旅行观影响下,抗战时期的旅行书写通过不同书写内容与策略的运用,担负起服务抗战与建国的... 近代以来,国族主义逐渐浸润包括旅行在内的国人日常生活,传统上以自我实现为中心的旅行观,开始向以国家为中心的国族主义旅行观转变。在国族主义旅行观影响下,抗战时期的旅行书写通过不同书写内容与策略的运用,担负起服务抗战与建国的重任。概言之,时人通过学术旅行撰写战时中国的"百科全书",以培养国民国家意识;借寓情于景之法符号化自然及人文景物,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象征;以适时应务的书写提供战事及边疆信息,直接服务于抗战;最后利用旅外行记,在借镜外邦的同时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旅行书写 民族国家建构 《旅行杂志》
下载PDF
近代以来国人的旅行观及其嬗变——以《旅行杂志》为对象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储竞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65-70,共6页
旅行观,是人们对旅行的功能、价值、目的等的认知与观点的集合。它既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思想文化,又指导着旅行的实践及书写。总的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旅行观,是在传统个人中心型旅行观基础上发展嬗变的。清末民初,在国族主义思潮的浸润下... 旅行观,是人们对旅行的功能、价值、目的等的认知与观点的集合。它既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思想文化,又指导着旅行的实践及书写。总的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旅行观,是在传统个人中心型旅行观基础上发展嬗变的。清末民初,在国族主义思潮的浸润下,旅行被视为建构民族国家、实现国家复兴的途径,旅行的动机与目的皆出于对国家的关怀,从而形成国族主义旅行观,并在抗战时期得到普遍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人旅行观再次发生嬗变,旅行的政治化日益加深,旅行成为政治实践的途径与工具,旅行的价值、意义等皆取决于它与政治结合的紧密程度,可称为政治主导型旅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旅行 《旅行杂志》
下载PDF
《旅行杂志》:民国时期出版物的典范 被引量:1
5
作者 易伟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146,共4页
《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其创刊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文化和普及旅行。在创刊的二十余年中,杂志从未间断过发行。杂志具有倡导性、时代性、社会性及学术性等四个鲜明的特点,其蕴含的信息为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研... 《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其创刊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文化和普及旅行。在创刊的二十余年中,杂志从未间断过发行。杂志具有倡导性、时代性、社会性及学术性等四个鲜明的特点,其蕴含的信息为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杂志》 民国时期 典范
下载PDF
旅行与知识重建:1945—1949年《旅行杂志》中的台湾书写 被引量:1
6
作者 储竞争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6期114-119,共6页
近代以来,在国族主义浸润下,国人旅行旨趣由个人转向国家,旅行被视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国族主义旅行观。受此影响,光复初期旅行者对台湾的"旅行"、"观看",成为一种极具生产、创造性的文化行为,... 近代以来,在国族主义浸润下,国人旅行旨趣由个人转向国家,旅行被视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国族主义旅行观。受此影响,光复初期旅行者对台湾的"旅行"、"观看",成为一种极具生产、创造性的文化行为,其旅行书写,则形成目的性的"知识体系",用以增强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双向认同。概言之,旅行者通过对台湾历史与地理的介绍,把台湾形塑成中华民族固有且不可或缺的历史领土;同时,大力宣传台湾的风光等自然资源,把台湾打造成承载国家认同与复兴希望的"美丽宝岛";更难能可贵的是,旅行者在揭露日本殖民野心与文化遗毒的同时,窥见台湾物质、精神文化的现代性,并提出以台湾为镜,建设现代化民族国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书写 光复初期 台湾地区 《旅行杂志》
下载PDF
民国旅游刊物游记的文旅价值研究——以《旅行杂志》中的浙江游记为例
7
作者 陈丽君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6期49-54,113,共7页
游记具有文学、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重价值,对文旅融合发展有较大影响。但长期以来学界对游记,尤其是民国游记普遍存在整理上“零散无序”“只重名家”,研究上“不重视应用开发价值”等问题。民国时期,由于旅游业的正式诞生、旅... 游记具有文学、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重价值,对文旅融合发展有较大影响。但长期以来学界对游记,尤其是民国游记普遍存在整理上“零散无序”“只重名家”,研究上“不重视应用开发价值”等问题。民国时期,由于旅游业的正式诞生、旅游类刊物的不断出现,出现了大量写作意图和表现方式与古代游记有所不同的游记,并渐渐分化成旅行后纯粹记录感受的传统文学类游记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报道性游记。与古代游记相比,民国旅游刊物上的游记更具有文旅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具有为旅游者群体服务的写作意识;其旅游方式、线路可为当代旅游开发提供丰富思路;独特的景观意象可增加旅游地时空文化意蕴,提高旅游体验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旅行杂志》 游记 文旅价值
下载PDF
海外留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旅行者群体特征探析——以《旅行杂志》为中心(1927—1936)
8
作者 韩宾娜 周博 《外国问题研究》 2019年第4期33-37,116,117,共7页
旅行在近代中国逐渐生成为城市知识群体在西方生活方式影响下发生的一种休闲方式。本文以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载国内游记之作者群为典型样本,探究了西方文化在生活方式上对中国本土的浸润和影响。作为近代旅行者群体代表的游记... 旅行在近代中国逐渐生成为城市知识群体在西方生活方式影响下发生的一种休闲方式。本文以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载国内游记之作者群为典型样本,探究了西方文化在生活方式上对中国本土的浸润和影响。作为近代旅行者群体代表的游记作者,普遍接受过近代新式教育并多有留学及海外考察经历。同时,他们多居于受欧风美雨浸润颇深的中东部沿海沿江城市,目睹了在华西人的旅行示范。由于他们多从事教育、新闻、医生、律师、工程师、公务、工商业等职业,普遍拥有稳定收入与固定闲暇,具备了开展旅行活动的客观条件,因此,旅行作为近代中国城市知识群体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是欧风美雨的外因与城市现代化的内因互动促发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旅行 群体特征 海外留学 在华西人 《旅行杂志》
下载PDF
民国《旅行杂志》刊发的海外游记探析
9
作者 杨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94-97,共4页
民国时期创刊的《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本专门以旅行观光为内容的专业读物,其出版年限之长、社会影响力之大、内容涵盖面之丰富为我国近代旅游出版刊物之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刊登了大量的海外游记,这些游记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重... 民国时期创刊的《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本专门以旅行观光为内容的专业读物,其出版年限之长、社会影响力之大、内容涵盖面之丰富为我国近代旅游出版刊物之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刊登了大量的海外游记,这些游记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旅行杂志》 海外游记 历史价值
下载PDF
旅行救国:民国学人对旅行事业的现代性话语构建——从《旅行杂志》的视角评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博 韩宾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7-184,共8页
"旅行"之于民国以降的中国而言是一项现代性事业。"旅行事业""游览产业"的概念在20世纪上半叶被纳入民国学人的国家现代性视域,他们对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的探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增加外汇收入和发展地方... "旅行"之于民国以降的中国而言是一项现代性事业。"旅行事业""游览产业"的概念在20世纪上半叶被纳入民国学人的国家现代性视域,他们对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的探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增加外汇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中国文化之推广;以国交亲善谋国际地位之提升;以旅行教育培养爱国热忱。究其原因,上述探讨是民国学人在抵御外辱和构建民族国家的双重政治话语下,挽救经济国难、重塑国际形象进而"获取近代国家资格"的一种现代性诉求,其话语构建之目标在于以旅行事业助成中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杂志》 民国学人 旅行事业 国家现代性
下载PDF
《旅行杂志》与中国旅行社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湘妮 《沧桑》 2005年第Z1期83-84,共2页
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国还未出现国人自己的旅行社。直到1927年,陈光甫出资成立旅行社,中国人的旅游观念也随之开始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受此影响,《旅行杂志》也于同年出版,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旅行刊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以《旅行... 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国还未出现国人自己的旅行社。直到1927年,陈光甫出资成立旅行社,中国人的旅游观念也随之开始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受此影响,《旅行杂志》也于同年出版,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旅行刊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以《旅行杂志》的来由、特色及其对近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推动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行 《旅行杂志》
下载PDF
陈光甫之《旅行杂志》与中外文化交流
12
作者 潘虹 陈敏玉 庄东芳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3期41-42,53,共3页
1927年创办的《旅行杂志》仿效欧美游览杂志体例,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也是建国前中国唯一的旅行刊物。其国际化视野使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阐扬中国名胜、传播西方旅游文化、便利中外行旅。
关键词 《旅行杂志》 中外文化交流 陈光甫
下载PDF
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旅行杂志》中的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
13
作者 苍铭 牛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14,共10页
在以《旅行杂志》涉滇内容为切入点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及内地对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近代中国,“华夷”观与“中华民族”说并存。民国以后,尤其抗战后“中华民族”说渐被认同,但“华夷”观仍有影响... 在以《旅行杂志》涉滇内容为切入点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及内地对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近代中国,“华夷”观与“中华民族”说并存。民国以后,尤其抗战后“中华民族”说渐被认同,但“华夷”观仍有影响。新中国建立后,“劳动者”“建设者”取代“华夷”,认同基准重构。《旅行杂志》不同时期对云南民族形象呈现不同,抗战前是“远夷”,抗战时是“典范”,建国后是“劳动者”“建设者”。形象差异源于接触程度和观念转变。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缔造国家、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旅行杂志》从一个微观视角反映了其凝聚融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五个共同 《旅行杂志》 “华夷”观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西康体验与边地书写——以《旅行杂志》为例
14
作者 张敏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8,共9页
《旅行杂志》作为国内较早的旅游刊物,刊登了大量有关国内国外的游记文本,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地方书写提供了丰富史料。西康因其深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地理位置和高原山地地形,影响了国人对之的探索进程。随着国民政府内迁并在西康建省,来康... 《旅行杂志》作为国内较早的旅游刊物,刊登了大量有关国内国外的游记文本,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地方书写提供了丰富史料。西康因其深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地理位置和高原山地地形,影响了国人对之的探索进程。随着国民政府内迁并在西康建省,来康旅行人数增多,并形成文章发表于《旅行杂志》中。故以民国时期《旅行杂志》中的西康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西康体验与边地书写,挖掘其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杂志》 西康书写 游记 民国
下载PDF
“再造身心”:《旅行杂志》与民国中期城市知识群体的休闲旅行书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博 韩宾娜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0年第1期40-45,165,共7页
《旅行杂志》是近代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本文以其自创刊至抗战前的10年间(1927-1936)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基本史料,通过游记作者的自我书写从主体视角把握旅行动机的产生及其促发因素,借以从一个侧面理解民国中期城市知识群体的生活方... 《旅行杂志》是近代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本文以其自创刊至抗战前的10年间(1927-1936)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基本史料,通过游记作者的自我书写从主体视角把握旅行动机的产生及其促发因素,借以从一个侧面理解民国中期城市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内心状态。休闲旅行对于近代中国城市知识群体而言,既是对城市环境和喧嚣生活被动地逃离与暂避形式,也是在工作苦役之外主动寻求身心愉悦的休闲活动,两者虽在主体的短期情绪波动间彼此抵消,但在此过程中,休闲旅行对于城市知识群体而言,实现了补偿与疗愈的"再造身心"功能,生成了一种现代性的身体话语书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杂志》 休闲旅行 逃离 消遣“ 再造身心”
原文传递
论民国时期撰稿人与报刊编辑出版的互动关系——以张恨水与《旅行杂志》的关系为例
16
作者 赵泓 刘敛眉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6,82,共6页
民国时期,报刊出版活跃,涌现出许多有影响的撰稿人。在他们与报刊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报刊寻找在场域关系上契合报刊理念和定位的撰稿人;另一方面,撰稿人在为报刊撰文的实践过程中,认准自身定位,与编辑进行沟通,且考虑读者的需求。文... 民国时期,报刊出版活跃,涌现出许多有影响的撰稿人。在他们与报刊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报刊寻找在场域关系上契合报刊理念和定位的撰稿人;另一方面,撰稿人在为报刊撰文的实践过程中,认准自身定位,与编辑进行沟通,且考虑读者的需求。文章以张恨水与《旅行杂志》的关系为例,探讨民国时期撰稿人与报刊的互动过程,即两者积极寻找共通的需求点和平衡点时所表现出来的共赢,以期对当代报刊与撰稿人的互动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撰稿人 报刊编辑 《旅行杂志》 张恨水 互动关系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杂志的范例——追述《旅行家》的前身《旅行杂志》
17
作者 赵河 董娅钿 《中国编辑》 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
《旅行家》杂志的前身是1927年创刊于上海的《旅行杂志》。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拥入,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职能的完善,加速了都市化的进程;以西方时尚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文化逐渐形成,市民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形... 《旅行家》杂志的前身是1927年创刊于上海的《旅行杂志》。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拥入,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职能的完善,加速了都市化的进程;以西方时尚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文化逐渐形成,市民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形成了所谓的“上海生活”。中国旅行社创办的《旅行杂志》正是这种消费文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旅行家》 《旅行杂志》 中国旅行 出版史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旅行杂志》视角下的贵州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江华 《文史天地》 2022年第4期87-90,共4页
1927年,“中国旅行社”在上海创办《旅行杂志》,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本旅游类刊物。《旅行杂志》由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策划和创办,“中国旅行社”经理朱成章负总责,聘请《申报》赵君豪主编务,画家张振宇负责美术。《旅行杂志》从192... 1927年,“中国旅行社”在上海创办《旅行杂志》,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本旅游类刊物。《旅行杂志》由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策划和创办,“中国旅行社”经理朱成章负总责,聘请《申报》赵君豪主编务,画家张振宇负责美术。《旅行杂志》从1927年创刊至1954年7月停刊,共出版28卷316期,2600多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行 《旅行杂志》 陈光甫 《申报》 上海银行 张振宇 民国时期
原文传递
顾世楫先生年谱(续4)
19
作者 陈昌春 钱永红 季山(审核)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年内,在《气象杂志》发表多篇各月份镇江气象文章。在《旅行杂志》发表《江北沿运七县视察记》《导淮工程一瞥》《江南巡游记》。1936年39岁1936年7月,杭州之江文理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年内,在《气象杂志》发表多篇有关镇江气象状况文... 年内,在《气象杂志》发表多篇各月份镇江气象文章。在《旅行杂志》发表《江北沿运七县视察记》《导淮工程一瞥》《江南巡游记》。1936年39岁1936年7月,杭州之江文理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年内,在《气象杂志》发表多篇有关镇江气象状况文章。在《江苏建设》发表《江苏省测候事业之进一步计划》《办理低级测候所之管见》。在《科学画报》发表《气候与人生之关系》《科学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理学院 《旅行杂志》 土木工程系 杭州之江 《科学画报》
下载PDF
西方话语影响下民国学人对发展旅行事业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博 韩宾娜 《外国问题研究》 2019年第1期99-103,120,共6页
现代中国的旅行事业理论是在西方话语影响下产生的。1930年以降,民国学人广泛借鉴西方旅游话语,探讨发展国际入境旅行事业的方策。民国学人在近二十年的借鉴西方经验与探索本土化理论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 现代中国的旅行事业理论是在西方话语影响下产生的。1930年以降,民国学人广泛借鉴西方旅游话语,探讨发展国际入境旅行事业的方策。民国学人在近二十年的借鉴西方经验与探索本土化理论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宣传、招徕、接待等具体路径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游览事业之理论与实际》为代表的发展旅行事业的本土化理论构建阶段。通过借鉴西方话语进而构建本土化的旅行发展理论,构成了东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一个交叉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话语 旅行事业 民国学人 《旅行杂志》 现代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