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2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土《日书》所见先秦礼俗的特点
1
作者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66-71,共6页
出土《日书》作为一种实物史料,弥补了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了解先秦社会礼俗的契机。出土《日书》能够看出先秦礼俗具有实用性、地域性、传承性及约束性,这些特点是礼俗自身发展的结果。从生子、服饰、建筑... 出土《日书》作为一种实物史料,弥补了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了解先秦社会礼俗的契机。出土《日书》能够看出先秦礼俗具有实用性、地域性、传承性及约束性,这些特点是礼俗自身发展的结果。从生子、服饰、建筑、农业及祭祀礼俗等方面可以看出《日书》中礼俗的实用性,从内容的设置方面也能看出先秦《日书》中礼俗的实用性。目前发现的先秦《日书》主要包括秦、楚二国,从这两种《日书》可以看出秦楚两国礼俗的差异。《日书》所见先秦礼俗具有传承性主要体现在生命礼俗、生活礼俗及生产礼俗方面。《日书》中关于礼俗的约定性可以从相关礼俗的禁忌日期与禁忌后果两方面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书》 先秦礼俗 实用性 地域性 传承性 约束性
下载PDF
研究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历史的五点认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导言
2
作者 张海鹏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是甲午战争的延续,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一部分;第三,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可以1915年、1937年为节点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各有不同特点;第四,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往往以祖国为依靠或者受祖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启发;第五,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始终坚持了中国人的立场。历史昭示现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全部历史和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据中国台湾史 战争 《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斗争史》 一个中国原则
下载PDF
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幼蠪”“欦鬼”补说
3
作者 范常喜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2期65-71,171,共8页
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中“幼蠪”与“欦鬼”两个鬼怪名一直未得善解。“幼蠪”在胡家草场汉简《诘咎》篇中作“黝龙”,故知“幼蠪”当据“黝龙”读之。“黝龙”即被视作北方之神、水精的黑龙。由于北方之神多司冬、司水,若居于... 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中“幼蠪”与“欦鬼”两个鬼怪名一直未得善解。“幼蠪”在胡家草场汉简《诘咎》篇中作“黝龙”,故知“幼蠪”当据“黝龙”读之。“黝龙”即被视作北方之神、水精的黑龙。由于北方之神多司冬、司水,若居于人之室中或内中,即使夏天可能也会导致寒冷异常。简文所云“夏大暑,室毋(无)故而寒,幼(黝)蠪(龙)处之”,应即这种情况。“欦鬼”之“欦”可读作“歆”,“欦(歆)鬼”即食气之鬼神,所以简文中将“人之六畜毋(无)故而皆死”的原因归之于“欦(歆)鬼之气入焉”。“歆”“欦”“贪”有同源关系,均有“贪羡”“爱欲”之义,所以“欦(歆)鬼”也可能即贪于饮食的“贪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 《日书》 幼蠪 欦鬼
下载PDF
《日满议定书》述略
4
作者 王玲菱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武藤信义与郑孝胥分别代表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在长春签订了《日满议定书》。这份《日满议定书》将之前伪满政权与日本关东军所签署的一系列密约“合法化”,把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等全部实权拱手让给了日本,是日...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武藤信义与郑孝胥分别代表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在长春签订了《日满议定书》。这份《日满议定书》将之前伪满政权与日本关东军所签署的一系列密约“合法化”,把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等全部实权拱手让给了日本,是日本操纵伪满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扩大与夺取新的殖民权利的罪恶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日满议定书》 《日满议定书》附件
下载PDF
论莫马迪《日诞之地》中的景观、记忆与自体形塑
5
作者 张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在小说《日诞之地》中,莫马迪致力于凸显景观与记忆的内在关联性,并以此作为形塑主人公自体回归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阐明景观、记忆与自体形塑之间的共生关系。部落景观保存并形塑着个体和群体的记忆,记忆则唤醒个体重新融入部落景观... 在小说《日诞之地》中,莫马迪致力于凸显景观与记忆的内在关联性,并以此作为形塑主人公自体回归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阐明景观、记忆与自体形塑之间的共生关系。部落景观保存并形塑着个体和群体的记忆,记忆则唤醒个体重新融入部落景观,促使人物重审自体。从部落景观到城市景观,从记忆到现实,回归者最终在重拾记忆层面及现实层面的部落景观中领悟到自体存在的真;在与部落景观的再次融合中,回归者重构自体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马迪 《日诞之地》 景观 记忆 自体形塑
下载PDF
“日常”的名词化和区别词的逆语法化
6
作者 高艳 马元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
语料考察表明,“日常”一词除了作定语外,自1993年以来,还出现了作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作动词宾语的用法,在外部动因和内在条件的促发下实现了名词化。这是区别词演变的一个缩影,也是一种逆语法化现象。区别词通过中心语删略和定谓易位... 语料考察表明,“日常”一词除了作定语外,自1993年以来,还出现了作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作动词宾语的用法,在外部动因和内在条件的促发下实现了名词化。这是区别词演变的一个缩影,也是一种逆语法化现象。区别词通过中心语删略和定谓易位两个机制可分别逆语法化为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具有词类演变的定向性、定中短语环境的特定性、复合词的优选性以及非个例性等特点。就汉语区别词而言,逆语法化不是普遍性的,也不是全程逆返,而是一部分词的短程回溯。逆语法化无法与语法化构成真正的镜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 区别词 逆语法化 中心语删略 定谓易位
下载PDF
“日”“目”两旁讹混例说
7
作者 王超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讹混是汉字演变规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日”“目”两旁因形体相近和“变形义化”因素存在,用作偏旁时在出土文献和传世古书中便极易发生讹混,讹混的形体还会作为异体流传下来。本文先从两字形体演变出发对“日”“目”两旁发生讹混的... 讹混是汉字演变规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日”“目”两旁因形体相近和“变形义化”因素存在,用作偏旁时在出土文献和传世古书中便极易发生讹混,讹混的形体还会作为异体流传下来。本文先从两字形体演变出发对“日”“目”两旁发生讹混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再结合具体字例对该字不同阶段的不同形体和所含字义进行细致考察,以此揭示“日”“目”两旁分别与同一构形因素组合时,其演变过程中形体与义的互动关系,以及讹混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讹混 变形义化
下载PDF
试论《史记·日者列传》中的日者形象
8
作者 瞿晓倩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7期10-12,共3页
先秦两汉时期,各种方技流行,对天地的敬畏心理以及对鬼神的崇信心理是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星占卜筮之人在当时具有较特殊的社会地位,司马迁便根据占卜者的言行作《日者列传》。《日者列传》所载日者事迹以司马季主为主,在记载时凭... 先秦两汉时期,各种方技流行,对天地的敬畏心理以及对鬼神的崇信心理是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星占卜筮之人在当时具有较特殊的社会地位,司马迁便根据占卜者的言行作《日者列传》。《日者列传》所载日者事迹以司马季主为主,在记载时凭借精彩的辩论环节以及人物之间的性格对比,塑造了一个博学多才、能窥得天机、敢直刺官场黑暗、潇洒自在的日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者列传》 司马季主 者形象
下载PDF
九店楚简《日书·相宅篇》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晏昌贵 钟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17-422,共6页
This paper reorganized and textaul researched the bamboo slips of number of 45~54 and 56~59 from the tomb 56 in Jiudian of Jiangling country of Huibei province. The authors indicated that were a Xiangzhaishu (the bo... This paper reorganized and textaul researched the bamboo slips of number of 45~54 and 56~59 from the tomb 56 in Jiudian of Jiangling country of Huibei province. The authors indicated that were a Xiangzhaishu (the book of residence choice) for the royal contrasted to the Daybook of Shuihudi of Yunmeng country for the folk and its values cannot be neg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书·相宅篇》 九店楚筒 释文 考释
下载PDF
睡虎地秦简《日书》与牵牛织女神话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先金 李佩瑶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5,共6页
睡虎地秦简《日书》记载的牵牛织女神话是可信的文献资料,其出土为研究牵牛织女神话传说提供了重要线索。牵牛织女神话的最初形成时间当在先秦时期,其下限不会晚于战国晚期。该神话的喜剧与悲剧的重叠与重构既说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叙事... 睡虎地秦简《日书》记载的牵牛织女神话是可信的文献资料,其出土为研究牵牛织女神话传说提供了重要线索。牵牛织女神话的最初形成时间当在先秦时期,其下限不会晚于战国晚期。该神话的喜剧与悲剧的重叠与重构既说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叙事的特性,也反映出我们民族在神话创作过程中对于神话意蕴进行适当转换的智慧。同时,通过"七夕"转换于秦历"夕七"的推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牛郎织女神话起源于秦文化发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简《日书》 牵牛织女 形成时间 起源地
下载PDF
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莫马迪《日诞之地》另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文书 康文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185,共7页
学界一般从文学角度肯定莫马迪《日诞之地》在印第安文艺复兴中的开创性,从文化角度肯定其引领印第安文学回归族裔文化传统的示范作用。本文从传统和现代性的关系入手,将该小说置于印第安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考察,认为小说中回归传统的主... 学界一般从文学角度肯定莫马迪《日诞之地》在印第安文艺复兴中的开创性,从文化角度肯定其引领印第安文学回归族裔文化传统的示范作用。本文从传统和现代性的关系入手,将该小说置于印第安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考察,认为小说中回归传统的主题反映了印第安人在现代性压力之下所做出的选择。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本文认为,回归传统是对现代性的拒斥,这种保守态度有其局限性,并不能解开传统社会在现代性压迫下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印第安裔文学 美国本土裔文学 莫马迪 《日诞之地》 印第安文艺复兴
下载PDF
战国秦汉时期的祠行信仰——以出土简牍《日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亚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101,共9页
行神为古代"五祀"之一。在春秋以降"礼乐崩坏"的社会大背景下,"五祀"的等级差别和职能发生了明显变化,行神成为普通民众奉祀的重要神灵。从出土简牍《日书》文献来看,在择吉之风盛行的战国秦汉时期,祠&qu... 行神为古代"五祀"之一。在春秋以降"礼乐崩坏"的社会大背景下,"五祀"的等级差别和职能发生了明显变化,行神成为普通民众奉祀的重要神灵。从出土简牍《日书》文献来看,在择吉之风盛行的战国秦汉时期,祠"行"的时日、地点、用牲的选择已深受五行学说的影响。而随着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下对各地神灵谱系的系统化整合,行神的形象也由抽象化的神主而逐渐人形化,反映出这一时期神灵形象由抽象化的神本位向具体化的人本位转变的演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史 《日书》 行神 祭祀 信仰
下载PDF
日德意苏“四国同盟”构想及演进述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向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07,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政策,与德国订立了"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企图利用日德同盟力量,实现日德意苏"四国同盟",并希望借助"四国同盟"力量压制美国,使美国放弃参战,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政策,与德国订立了"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企图利用日德同盟力量,实现日德意苏"四国同盟",并希望借助"四国同盟"力量压制美国,使美国放弃参战,最终完成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计划,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实质是该"四国同盟"构想的畸变。以此可全面透视日本推动日德同盟政策变化的动因及对策,以及对东亚国际关系和侵华战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四国同盟构想 《日苏中立条约》 远东国际关系
下载PDF
放马滩秦简乙种《日书》“占雨”类文献编联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家亮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5,101,共7页
本文试图对放马滩秦简乙种《日书》中"占雨"类文献的编联提出不同意见,具体涉及两组文本,分别是第144至153号简和第154至161号简。
关键词 放马滩秦简 乙种《日书》 占雨 编联
下载PDF
《日诞之地》中的印第安文化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明兰 尹雅莉 林国浒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小说《日诞之地》是美国印第安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蕴含着深厚的印第安文化。莫马迪在小说中生动描述了印第安狩猎、农耕文化,玉米舞、太阳舞、颂歌、奔跑仪式以及"神圣环形",这些传统文化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及... 小说《日诞之地》是美国印第安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蕴含着深厚的印第安文化。莫马迪在小说中生动描述了印第安狩猎、农耕文化,玉米舞、太阳舞、颂歌、奔跑仪式以及"神圣环形",这些传统文化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及对和谐的诉求;莫马迪将印第安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主人公阿韦尔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指出切断了与部落土地和文化的关联所致的疏离感是导致当代印第安人精神困惑的根源,只有回归土地、遵循部落传统,印第安人才能消除无根状态,重构身份和自我;小说所揭示的印第安文化对于面临生态困境和精神危机的当代人具有警醒和借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诞之地》 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 印第安文化 和谐
下载PDF
从《日书》看汉代人的葬日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志军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1,共3页
《日书》是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书。其中的《葬日》是关于当时男、女遭丧后,丧主选择埋葬日期,达到避祸求吉目的的记述。通过考察两汉时期所见人员的葬日,发现汉代上至皇帝、皇后,下至诸侯王及其他一般人员,他们的丧葬时日一般都不符合... 《日书》是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书。其中的《葬日》是关于当时男、女遭丧后,丧主选择埋葬日期,达到避祸求吉目的的记述。通过考察两汉时期所见人员的葬日,发现汉代上至皇帝、皇后,下至诸侯王及其他一般人员,他们的丧葬时日一般都不符合先秦礼文献的记载,却符合《日书》的有关记述。这说明两汉社会在选择丧葬时日问题上,已深受巫觋之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丧礼 《日书》
下载PDF
日本安保政策的变化及其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丽华 祝娜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4-36,共3页
冷战时期日本的安保政策主要是在《日本国宪法》和《日美安保条约》的框架之下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9·11"事件后,日本的安保政策则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美国的体恤扶持下自主意识逐步增强,向着趋于自... 冷战时期日本的安保政策主要是在《日本国宪法》和《日美安保条约》的框架之下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9·11"事件后,日本的安保政策则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美国的体恤扶持下自主意识逐步增强,向着趋于自主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宪法》 安保政策 《日美安保条约》 自主意识 冷战时期 冷战结束
下载PDF
试析日本在日美防卫合作体制中的地位和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刚雁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28-34,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在亚洲找到新的立足之处,开始扶植日本,与日本签订安保条约,建立起具有同盟性质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虽说这一体制是冷战时期代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物,但它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日美防卫合作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在亚洲找到新的立足之处,开始扶植日本,与日本签订安保条约,建立起具有同盟性质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虽说这一体制是冷战时期代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物,但它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至今,日美对防卫合作指针进行了三次实质性的修改,日本实现了从70年代的"本土防卫"到90年代的应对"周边事态",再到今天两国建立全球性"军事同盟"的"三级跳"。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从一个受控制的战败国,变成了美国"无缝"合作的伙伴,并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与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发展,谋求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看到日本在这一体制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特别是2015年版"新指针"的出台,必将推动日本突破战后体制束缚,实现政治军事大国进程。这是重新定义日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同盟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地位变化 政治大国
下载PDF
《日躔历指》中第谷太阳测算理论及其编撰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可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5-20,33,共7页
《日躔历指》是明末清初关于西方太阳理论的译介.文章基于文献考据、比较论证和史料分析的方法,不仅详细探讨了《日躔历指》中的第谷太阳测算理论,而且缕析了其中引进第谷天文学的内容和意义.全面分析和论述了《日躔历指》的编撰特点,... 《日躔历指》是明末清初关于西方太阳理论的译介.文章基于文献考据、比较论证和史料分析的方法,不仅详细探讨了《日躔历指》中的第谷太阳测算理论,而且缕析了其中引进第谷天文学的内容和意义.全面分析和论述了《日躔历指》的编撰特点,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明末清初西方天文学的传播和会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躔历指》 第谷 太阳测算 编撰特点
下载PDF
女性主体性的媒体言说——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专刊《妇女界》的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杰 傅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9,共8页
1931年9月1日,北平《世界日报》再次开辟《妇女界》专刊,主编由男性变为女性。在女主编金秉英的主持下,妇女的声音得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出来,内容涉及社会的诸多层面,体现了编者、作者对妇女生命的关怀。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编者倡议妇女... 1931年9月1日,北平《世界日报》再次开辟《妇女界》专刊,主编由男性变为女性。在女主编金秉英的主持下,妇女的声音得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出来,内容涉及社会的诸多层面,体现了编者、作者对妇女生命的关怀。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编者倡议妇女走出家庭,为国贡献力量,但是又不能放弃家庭的责任。如何处理好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妇女界》所讨论的重要议题。该专刊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参与社会性别关系的调整与构建,在批判传统两性关系的同时,倡导建立新的社会性别关系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报》 《妇女界》 金秉英 女性主体性 妇女解放 近代报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